学习社会调查的心得体会
20116909 高琳
从小到大,我可以说是填写过好多问卷。好多时候都是不以为意,甚至感到有些厌烦。直到学了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程,才明白那张薄薄的纸背后凝结了好多人无数的心血。社会调查,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可是里面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从最初的确定调查主题,到最后的总结分析,撰写调查报告,这其中每一个步骤无不是需要经过反复推敲的。设计调查问卷,需要推敲问卷的每一个问题,我们小组在进行问卷设计的时候,经过了多次讨论争辩,然后又请其他组的同学帮忙修改,才完成了一整份问卷。然后打印,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分发下去,其中,还得考虑到问卷的回收率。然后,问卷回收回来之后,需要剔除无用的问卷,并且将问卷的内容输入excel表格来做数据分析,这是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致的过程,每一份问卷的内容都需要仔细的填入表格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最后完成时,我们都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与成就。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时,刚开始不会,好多都弄错了,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摸索,终于能够绘制出图表时,觉得很欣喜,很激动。最后的调查报告可以说是对我们这一阶段所有工作成果的验收,我们把调查问卷所收集来的资料分析总结,找出所研究对象的行为特点,并找出原因,想出对策,当我们小组成员熬着夜,通力合作把报告写出来的时候,真的是欣喜若狂,感到从为有过的成就,这是我们辛苦努力的成果。这一学期以来,这门课教会我们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怎样来做社会调查,还有怎样学会与别人合作做好社会调查。
第二篇:社会调查心得体会
社会调查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每天用电脑学习、看电视、看新闻等等。电脑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多方面的知识。电脑也可以让相隔很远的2个人看见对方的样子。总之电脑无论在学习、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方面。所以社会调查我们想到了,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农村的网络普及怎么样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组人经过商量,做出调查报告表,准备去雅安周围的农村做相关的调查。
在一天早上,我们一组人坐车来到了雅安周边的一个村,经过分组开始调查。我们首先问了个30多岁的阿姨,她还很积极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她对于网络了解不深,是从儿子和其他人口中听说过,她还是觉得农村网络普及是很有必要的,她的儿子很喜欢上网。她也希望进一步了解网络。后面又去了另一家,那一家的儿子买了电脑,没有联网,她觉得相对于网络还是能挣到钱重。 互联网正在向农村渗透,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但农村互联网存在的问题也亟待改进,这个可以看出在相对于经济基础下,对网络的普及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我们又做了几家调查,一些年轻的家庭都买了电脑。而且觉得网络普及很有必要。他们从网络上了解到好多知识。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的促进作用正在显现。
首先,农村互联网的建设,满足了农民使用互联网的需求。调查显示,农民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首先是电视,网络居于第四位。但随着农村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一比例还将不断提高,网络对农民接受各类信息增加了一条新的渠道 其次,农村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在对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相关农民的调查中,有89%农民认为互联网的使用与增加收入关系密切;农村非农产业的相关被调查者中,有97.9%的人认为互联网的使用与增加收入关系密
再次,互联网的使用促进了农民由传统知识向现代知识的转变。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为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
调查还显示,农村互联网使用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亟待改进
首先,使用人集中在年轻的学生。上网的被调查人中年龄在18至24岁的有人居多,30岁以上的人很少。还有部分为中小学生,这一点限制了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使许多农民不得不依赖中小学生来获取互联网的信息。
其次,农村地区上网不方便。调查中“上网的地点”最多为网吧,其次为家中,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其它地方三个选项合起来较少,另外,农村的网吧,大多没有相关营业手续,只是个人在家中放上几台电脑用于上网,条件较差。
再次,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通过调查可以知道上网的目的(可多选)排序是“娱乐”、“获取信息”和“联系业务”。而上网娱乐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聊天”、“收看影视节目”、“听音乐”与“网络游戏”上。调查显示,与他人上网交流的工具主要为“QQ”,占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收发电子邮件”。
最后为了探究农村使用互联网的深度与广度,我们调查组设定了两个选项,一是“您经常使用互联网做什么”?结果是“搜索信息”和“查看新闻”排在前。另一选项是“您曾使用互联网做什么?”,结果是“网络求职、网络教育、网络购物、网上银行和“网上旅行预订”等。这说明农村互联网使用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功能,未进行深度开发。
最后我总结出几条建议: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不上网的人中有一部分人认为“上网没用不需要”,互联网对农村地区的作用还不明显,或者说互联网对农民的作用没有直接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作用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增加收入。
其次,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并加大投入。一方面,硬件设施和网络作为互联网建设的必备条件,电脑已经包括在家电下乡目录中,而对于农村地区较高的上网费用政府应采取补贴等措施或督促电信企业费用下调。另一方面,只有相关技术设备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直接的效果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因此,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投资建设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设立公众服务型的互联网上网场所作为农村普及互联网的一种过渡形式,为农民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
再次,开发简单易用、内容丰富的农业服务信息平台。农业服务信息平台的搭建,可以使农民在简便易用的平台上搜集与本人生产、生活、经营有用的信息,如气象服务、农业技术、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专家咨询、劳务市场、招商引资、政策法规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