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总结汇报材料

时间:2024.3.31

远安职教中心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情况汇报材料

依照 《远安职教中心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组从20xx年x月起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实验,课题组教师锐意改革,不断探索,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进展顺利,态势良好,现将我校近半年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实验情况汇报如下:

一、集中培训、分段实施

为保证基础课程评价改革实验积极稳妥地开展,采取“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的方法。20xx年x月,课题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实验的通识培训,其目的是提高课题组老师们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实验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

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实验的基本原则

文化基础课程学科备课组在教研组的指导协助下开展评价工具的研究开发设计,并运用新的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试行评价改革实践,表现在改革和完善学校考试制度,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评价学生学习发展状况。

1.试卷命题要求考试内容不出偏题、怪题,试卷分层要求,基础性试题应占80%以上,拔高选做题占20%。

2.考试形式结合学科实际实行,例如实践和理论各占一定比例,开卷或半开卷,试题内容形式多样性等。

3.考试成绩不搞一锤定音,坚持发展的观点,鼓励学生再学习再补考,给予二次成绩,激励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发展。

三、注重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

1.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2. 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专门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3. 要将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末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4. 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如将语文的评价和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查方式,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5. 注重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

实验区试图通过多种方法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如有的学校在期末数学考试中出了“三张卷子”——基础卷、反馈卷和提高卷。基础卷尊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该卷做得不理想,可以通过反馈卷对没有掌握的部分进行弥补和强化,而那些程度比较好的同学在完成基础卷后可以做提高卷。这样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在评价与考试中注重学生差异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6. 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很多学校都将考查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如在数学考试中要求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车棚,这样的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索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决策判断、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进行评价。很多学校在英语和语文考试中施行了口试,不但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的能力,还考查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表达和交际能力。在政治课的教学和评价中,采用情境故事的方法,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收集论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并进行论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论证内容是否清晰合理,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表达和沟通等。

7. 注重发挥评价激励学生的功能

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他们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

谈心式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非常谨慎,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三、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一年来,我校课改实验求真务实,做了大量有实效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课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回顾实验历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为了把今后的课改实验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对已进行的课改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针对具体问题拟好今后工作对策。

问题之一:近一年的课改实验,已使课改理念深入到了我校广大教师之中,但是仍然有个别教师对课改理念的学习领会不够深入,教学观念仍较为传统化,跟不上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非文化基础课程教师

对策:1.进一步加强对课改理念的学习研究。每月举行一次教师论坛,为教师交流教学信息,学习教改理念,探讨课改实践的过程与效果。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一篇教学叙事和教学论文,撰写一篇课改方面的心得、体会。

2.组织所有学科教师定期参加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小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实验教师共同探讨课改,为自己的课程教学积累好的经验。

3.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利用寒、暑假开展校本

培训,争取在试点的三年时间内,使全校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刻领会课改理念,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都能自觉地坚持学习、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育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

问题之二:课改使课堂发生了新的变化,课改课堂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生动局面。但也出了一些新问题:其一,由于学生原有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班级人数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不一,因此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其二,由于评价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自评、他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必然要留给学生更多思考、判断、评判和表述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对课堂教学任务、目标的完成造成了课时紧张等。

对策:1.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要求每个课改组每学期召开1—2次研讨会,专题探讨如何解决课改课堂教学的微观调控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结合我校每学期开展的“改革教法、激活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要求实验学科每学期至少开出4节的课改教学观摩课,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2.进一步落实我校“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全部成才”的提优辅差方针,继续加强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进一步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差生克服学习困难,防止或减少两极分化。

3.加大我校“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主课题的研究力度,落实《中职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农村中职

学校英语新理念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体育融合教学模式发展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等8个子课题的过程管理,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之三:我校课改实验工作初见成效,但是我们对课改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对课改经验的及时总结,并对外的宣传推广工作做到不够。

对策:建立专人负责和定期汇报检查制度,加强课改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保证课改过程资料的完整、规范。


第二篇: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总结汇报材料


鹤壁市综合高中

按照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的要求,我校从20xx年x月起积极稳妥地开展了高一新课改实验,实施新课改年级的实验教师共21人,学生人数320人。在三年的普通高中新课改试验期间里,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下,我校强化措施、稳妥推进,广大实验教师锐意改革,不断探索,高中课改进展顺利,态势良好,现将我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规章制度,措施得力

1.学习文件、制定方案:

2009年暑期学校就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准备纳入了整体工作,成立了由明修选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德育、后勤的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主任为成员的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领导小组的五项职责,同时还成立了由教学校长为组长,各学科组长为成员的我校新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必修课课时、必选课的开设、选修Ⅱ的设置等),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教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等具体工作。

本着理念在先的原则,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让全体教师较为全面地了解新课程实验意义、目标和实施的具体方案,树立迎接新课程的信心。为我校顺利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根据我市有关新课程试验方案的要求以及山城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学分认定管理方案(试行)》以及《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学生综合评价实施细则》,为高中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 强化学习、重视培训:为保证高中新课程积极稳妥地开展,我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先后完成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新课程通识培训,由全体实验教师参加的新课程学科培训,学校主管领导还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赴福建新课程研讨班,学校自行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赴郑州、南阳、开封、洛阳、济源等地新课程研讨会,在校本培训方面,我校坚持专业引领与个人反思、同行互助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同时,为了使实验教师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除要求各备课组网上查找资料、资源共享外,学校还投资近5千元购买有关新课程的文本资料、录像光盘、新课程课堂实录等资料,供实验教师校本教研学习、参考,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3.科研引领、注重实效:新课程实施三年来,教师们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解决新课程课时少与教材内容多的矛盾,合作探究与时间紧的矛盾,课程标准如何与高考衔接等问题。面对这些困惑,我们的做法是“科研引领,注重实效”。我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的《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组。期望在专家的引领下,实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教学,目前此项课题正在试验阶段。另外就是强化校本教研。制定了《四十七中学集体备课制度》,提出了在集体备课中要做到“三定、五统一、一交流”,为确保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正常进行,由学校教学处和年级组为每一备课组选定备课时间和地点(均不在教研活动时间),并要求每个备课组提前一个月写出备课组活动计划备主管领导检查。为确保新课程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推进,使每一名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里都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除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能够一视同仁以外,还要求备课组在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都要出一套达标练习卷,并且以*号提示不同层次学生应掌握到的尺度,以保证学习尖子生能“吃得好”,学习中等生能“吃得饱”,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吃得了”。

4.行动学习、促进提高:目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培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除了有教师自身的内驱力缺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重培训、轻实践、无反思。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反映在三个能力方面即业务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而这三方面能力的提高,哪个方面也不是单纯靠培训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培训和行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行动加反思。为此,学校在xx年x月出台了关于《四十七中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意见》,在业务能力方面,实行以考带训,定于每学年开始前进行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的教师学科业务水平测试。范围:近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精选,并规定连续两年成绩优异的教师,可以三年之内免考,并作为校内评聘、推荐各级各类教师称号的重要依据。在科研能力方面,除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以外,要求每位一线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在寒假前举办每年一届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年会,并在校园网上开辟反思案例专栏。在教学能力方面,根据我校青年教师的1、3、5工程,结合教育局星级课达标活动,以公开课和常态课相结合的方式,适时举办新课程观摩活动,以次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以校为本,注重实践

在近一年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深感悟到,在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上,要立足我校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寻找教育的生长点,在实践中寻找工作的突破点。

1.对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我们是逐步探索,走向常态的:我们在高一第一学期的做法是,教师根据实际提出研究性课题,学生结合自身爱好及特长选择课题(即课题的提出以教师为主),每周拿出三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学期末,也组织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但通过调研和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人员太多;地点问题;兴趣问题;难度很大。上学期根据实际,重新修订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即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及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研究,并自找指导教师,(即课题的提出以学生为主,教师提出合理性建议)由课题小组根据实际提出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我们认为,这一做法,更加尊重学生特长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研究,更具有实效性。上周刚刚开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但又发现了一些问题:选题不合适;研究过程不科学;结题成果不规范。本学期又重新审视了实施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正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先用4课时由主讲教师介绍诸如“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选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结题”以及研究性学习与高考的关系等。在进行研究。(费用问题)

2.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也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我们认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属通识技术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无论学生在高中毕业后继续升学或直接就业都应该学习这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为此,学校在通用技术专职教师缺乏的实际情况下,抽调一名物理本科毕业且电脑技术娴熟的教师充当通用技术专职教师,从20xx年x月开始,在高一年级14个教学班全部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这门课的开设确实收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提高了他们的技术素养,教师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广泛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本门课程开设的需要,学校在20xx年x月又调入一名通用技术专职教师,并计划装配两个通用技术实验室。同时,这门课的开设,也锻炼了教师,发现了人才。我校的吴连江老师,在xx年x月学校举办的新课程展示活动中,被市教研室发现,去年x月份受市教研室委托作为主讲教师参与了陕西省新课程通用技术学科培训,12月份又被市教研室聘为天津市通用技术兼职教研员。目前我校已有三名市级兼职教研员。

3.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此次新课程实验,应以更新观念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关键,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抓住课堂这一教育教学主阵地,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研活动,以多种课型为切入点,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增删教学内容、安排课时计划、确定三维目标及教学重点,尤其是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进行研究,精心准备,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使用教材上的困惑,在实际教学中逐步使教师理解新课程、适应新课程。二是进行典型课例研究,每周选择一节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指派一名教师上这节课,教师相互听课,互相评课。一学期下来,每个备课组组织这样的课有10余节。另外,我们还发挥了示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在市、区做新课程的研究课,其中,霍兰梅老师做的一节市级研究课,受到听课教师和专家的好评。穆恒老师、孔德明老师和吴俊华老师等也都做了区级新课程研究课。由于老师们是抱着学习和研究的心态做课,呈现的都是常态课,既注重课堂的预设,更注重课堂的生成,因而研究课在听课教师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三是要求每一名实验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体验,撰写新课程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吸取经验,在反思中总结不足,在反思中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新课程实施近以来,我校广大教师投入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力求做到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逐渐形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的,学有兴趣,学有后劲。在教学策略上,力图实现四大转变:即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3)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4)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面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三.几点困惑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还不能完全摆脱旧的模式;对新课程与考试评价特别是与高考的关系还不能很好理清,

另外,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缺乏,原有的资源还没有完全进行重新整合配置。

2.过程评价的形式、内容和实效三者还不能做到很好的统一,导致过程评价实施缓慢。加重过程评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部分,我校在过程评价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制订过程评价方案并积极落实,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习惯了原来的单一评价而还不习惯多元综合评价;二是感觉评价的过程太复杂,填写内容多,操作起来困难大,实际是还没有找到常态的多元评价方法;三是把评价表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汇总工作量很大,而又缺乏实效性。

3、对于如何处理新教材内容多而课时紧的矛盾,如何有效的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及如何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实现等所有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都是我们今后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逐步探索的。

四.今后的工作构想

1.进一步探索适合我校对教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探索出促进学生成才、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方法,追求体现评价的主体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研制《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袋》、《教师成长记录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多元化、新型的评价体系。

2. 学科组要进一步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策略的四大转变;建立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制度。

3.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丰富多彩选修课,加大选课指导力度。力争在三年内开发出具有标志性的校本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进而构建出含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四类具有我校特色的四十七中学课程体系。

以上就新课程实施情况作了简要的汇报,我们的认识、遇到的困惑以及今后的构想。新课程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使学校从现在的进入新课程、到逐步适应新课程最终到全社会都能够欣赏新课程。在践行新课程的过程中,使我们的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

20xx年x月x日</P< p>

更多相关推荐:
工程制图教学课程总结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总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间,为期三个多月的工程制图课程在今天终于落下了帷幕。对于我来说,这一学期的授课任务,不仅是我第一次作为老师完成工程制图的教学,更让我完成了由“学进来”到“讲…

翻译教学课程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08应用英语班的翻译课程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大致总结如下。1.本学期我担任的翻译课是新课,所以我首先要熟悉这门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任务和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具体说就是要熟悉教材,分…

英美概况教学课程总结

英美概况教学课程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了09应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班的英美概况教学任务,在紧忙碌的教学工作中,一个学期转眼即逝,现在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大致总结如下。1.本学期我担任的英美概况虽然不是新课,但我并没有因…

短线是银:中级班教学课程总结

中级班教学课程股票市场虽然能够赚钱,但为何只有20%的人成功,为什么我们总是与机会失之交臂,这是因为我们不懂股票,不会分析股票,没有掌握理想的进入点和卖出点,那么如何分析股票,首要的心血的条件是我们要拥有一个好…

课程教学小结模板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小结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2本表由任课教师填写一式两份一份归系部存档一份教师自留

课程教学总结

业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讲教师。该课程是电气、电子、通信类专业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基础课程。针对电气与电子工程系06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课程教材选用了中国科学技术出…

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课程教学工作总结20xx20xx第二学期教学点珠海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考试成绩分析报告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一考试班级的自然情况二考试成绩统计三考试成绩分析一考试科目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教学目标实现一般二...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一年级校本课程教学总结向金凤一、活动目的为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我们就把《三字经》和“古诗文诵读”定为我们一年级的校本课程。并且针对…

期末课程总结 测量

期末课程总结一、基本情况《电子电气仪器仪表与测量》是一门考查课,本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开设时间为20xx年至20xx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授课班级为12电气自动化,班级人数为63人,共68课时,理论52课时,实践1…

《哲学与人生》课程期末教学总结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总结陆玉匀本学期,本人承担1116,1117,1120,1121,1122,1123,1124,1125共8个班的《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工作。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

20xx0120《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总结1

课程教学总结课程教学总结授课名称:《管理学基础》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xx.9-20xx.1授课班级:11金融、12国贸、12物流班级人数:71、67、52授课学时:30课程教学总结: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有…

小学六年级地方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六年级地方课教学总结时间过得很快,一学期又将近结束了。现将地方课程总结如下:六年级共有学生43人,平时孩子们外界知识了解少,对当地的人文地理,文化知识更是了解甚几,,因此,教学地方这一科时,我结合本班学生的…

教学课程总结(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