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4.4.27

一、通假现象

距关,勿内诸侯。 距 通 拒 内 通 纳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内 通 纳

张良出,要项伯 。要 通 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 通 背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 通 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 通 早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 通 隙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桮 通 杯

置之坐上。 坐 通 座

不者,若辈皆且为所虏。 不 通 否

二、虚词

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因招樊哙出 于是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就

妇女无所幸 宠幸

故幸来告良 幸好

为击破沛公军 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前一“为”读“weì”义给、替,后一“为”读weí,义:出、谋划 窃为大王所不取也 认为

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

君王为人不忍 对待

为之奈何 对于

客何为者 干、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前两“为”表判断,是;句末“为”是语助词,无义。 固不如也(固:当然)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因言曰(因:趁机)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在夜里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向上

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B、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原义军队,此处义为 军队驻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原义话语,此处义为告诉

沛公欲王关中 原义大王、首领,此处义为做王

不可不语 原义言语,此处义为告诉

吾得兄事之 原义事情,此处义为侍奉

道芷阳 原义道路,此处义为取道

籍吏民,封府库 原义簿籍,此处义为登记

范曾数目项王 原义为眼睛,此处义为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 原义为刑罚,对犯人的体罚,此处义为用刑罚惩处

C、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原义为好,此处义为善待、交好

D、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原义为旧的,此处义为老交情

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E、使动、意动句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动用法,使……为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百余骑)跟从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使(他)停止下来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使(关中)被攻破

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四、偏义复词: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五、同义复词: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六、固定搭配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七、文言句式

判断句;

① 此天子气也

②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③ 此亡秦之续耳 .

④ 亚父者,范增也。

⑤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⑥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⑦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① 为击破沛公军

② 欲呼张良与俱去

③ 还军霜上

④ 竖子不足与谋

⑤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⑥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⑦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⑧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⑨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⑩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j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

k 置之坐。

被动句:

① 若屑皆且为所虏

② 晋属今为之虏矣

③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④ 吾属今为之虏。

宾语前置句:

①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③客何为者

④大王来何操 ⑤沛公安在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具告以事

② 贪于财货

固定句式

“此……也(耳)”

① 此亡秦之续耳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宾语前置句,告辞什么……呢?

八、古今异义: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寿 古:敬酒。今:长寿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沛公居山东时

古: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九、成语集锦: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十、文化常识:

古代的礼节:

1、 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长跪(跽):跪时,臀离开脚跟,挺直了腰板.如:“府吏长跪告。”

3、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4、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5、 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6、 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为“拜”,拜了又舞为“再拜”。如:“谨使张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③相关地名:

山东: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大行山或崤山、函谷关以东为“山东”,泛指战国时除秦之外的六国之地。

关中:古代在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京畿地区叫“关内”或“关中”。如;“欲王关中。”

十一、文学常识

1、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 天文历法等)。元封三年(前1xx年),司马迁继父职,得览皇家珍藏图书文献;后因替兵败而降匈奴的李陵辩护,遭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国家机要文件),发愤著述,于公元前xx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其中较有影响被选入中学教材的有:《陈涉世家》、《屈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

后人对《史记》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刘向

十二、一词多义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距离

于是项伯复夜去 离开

哙拜谢,立而饮之 站着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立即、马上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 告辞

.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子臣。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第二篇: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8.令将军与臣有卻。 12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飨 夜驰之(之: 无所取(所取: 从沛公(从:

亡去不义(亡: 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 与臣游(游:

籍吏民(籍: 他盗之出入(出入: 具言(具:

若入前为寿(若: 为寿: 杀人如不能举(举; 窃为大王不败也(窃; 坐须臾(须臾:

相去(去, 置车骑(置;

督过之(督过: 留谢(谢: (二)虚词 固不如也(固: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 孰与君少长(孰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 因言曰(因: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 因留沛公与饮(因: 以示之者三(三: 因击沛公于坐(因,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2.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6. 项伯杀人,臣活之。 7. 吾得兄事之。 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9. 范增数目项王。 10.若入前为寿。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3.头发上指。

14.刑人如恐不胜。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17.拔剑撞而破之。 18.籍吏民,封府库。 19.沛公今事有急。 20.此亡秦之续耳。 四、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4沛公军(于)霸上。 5 沛公欲王(于)关中。 6 为(吾)击破沛公军。 7具告(之)以事。

8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9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10 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11 还军(于)霸上。

12 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 13 竖子不足与(之)谋。 14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15 如彘肩上 16.若屑皆且为所虏 17.晋属今为之虏矣 18.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19不然,籍何以至此 20.客何为者 21.大王来何操

当:

22.沛公安在 23今日之事何如? 24. 何辞为?

25.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6.沛公欲王于关中。 27.具告之以事。 28.良曰:“长于臣。” 29.得复见将军于此。 五、古今异义:

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

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

4. 而听细说。 古义:

5. 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 六、一词多义 (一)为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使子婴为相 窃为大王不取也 军中无以为乐 谁为大王为此计 且为之奈何

何辞为

为击破沛公军 5.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二)故

故听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遣将守关者 (三)辞 卮酒安足辞 未辞也 大礼不辞小让 (四)幸 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七、成语集锦: 劳苦而功高如此

秋毫不敢有所近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八重点翻译句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

将军。

4.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

将军至,岂敢反乎!

更多相关推荐: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总结一、通假字1、良乃入,具告沛公2、距关..3、毋内诸侯4、张良出,要项伯..7、令将军与臣有郤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9、沛公不胜杯杓10、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11.成五采二、词类活用1…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学案答案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①距,通“拒”,把守。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③内,通“纳”,接纳,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③内,通“纳”,接纳,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鸿门宴》知识点小结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蚤─早:…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③内,通“纳”,接纳,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小结正音:飨xiǎng卮zhī郤xì帷wéi彘zhì俎zǔ哙kuài啖dàn眦zì杯杓sháo瞋chēn戮lù跽jì戟jǐ文学常识:《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完整)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完整)帅本明整理一、注音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鲰(鲰,zōu,卑微,浅陋)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戮(戮,lù联合,一同)力瞋(瞋,c…

鸿门宴知识点整理

鸿门宴》知识点整理1、注音并解释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鲰(鲰,zōu,卑微,浅陋)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戮(戮,lù联合,一同)力瞋(瞋,chēn发怒…

《鸿门宴》知识总结

1.注音释义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戮力(戮,lù联合,一同)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目眦尽裂(眦,zì眼角)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鸿门宴》知识点小结

《鸿门宴》知识点小结(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鸿门宴》3.要项伯(“…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1]

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③内,通“纳”,接纳,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