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规律性总结

时间:2024.4.29

破常规。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5.改革的结束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6.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与保留。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7. 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8.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第 1 页 (共 2 页)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

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臵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1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11.“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道德就是知识”分别是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

12.《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1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1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

15.被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之父”的是彼特拉克。

16.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解放运动。

17.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影响最广泛。

18.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相互的“制约和平衡”。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19.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20.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1.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22.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23.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24.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25.引发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26.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层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7.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28.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2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30.20世纪xx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在美国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

31.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32.西班牙的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

33.①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海顿。

②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是李斯特。

③被誉为“乐圣”的是贝多芬。

④被誉为“歌曲之王”的是舒伯特。

⑤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是约翰。斯特劳斯。

34.18xx年,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电影的诞生。

35.被称为“第七艺术”、“第八艺术”分别是电影和电视。

第 2 页 (共 2 页)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


选修 一

梭伦改革

1、背景:

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确立。贵族政治上垄断国家政权、占据首席执政官、把持长老会议,使得公民大会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盘剥平民。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国内形势更为紧张;麦加拉占领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前5xx年,梭伦实行改革。

2、改革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土地收入的多寡享受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基础,为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

(4)进行民主化改革,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5)组建公民法庭(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3、基本特点:

梭伦充当了“调停者”的角色,走中间路线。他站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立场上,为维护雅典的长久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削弱保守的氏族贵族势力,又不使其受到不当损失;另一方面扶持平民阶层,但又不使其过分强大。

4、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采用了可行的措施;梭伦既是全权的立法者,又严格遵循法治精神,为法律制度的推行树立了尊贵守法的典范。

5、历史影响: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a物质基础:经济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B社会基础:采取措施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C制度保障: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1、经济:(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2)魏楚等国进行变法。

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社会动荡。

4、文化:(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中心:“农战”与“法治”

内容:

前期: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后期:a废井田,开阡陌。B推广县制。C统一度量衡。D“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历史作用:

1、政治上:(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2)秦国基本上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有利条件:公元4xx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安定,经济恢复;

(2)民族矛盾: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广大农民徭役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目的: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内容:

(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2)设立三长制,制定俸禄制度,不许官吏自筹,整顿吏治;(3)迁都洛阳,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4)革除旧习: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作用:

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大城市,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大统一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

背景

(1)社会危机:a北宋统治者集中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形成积弱积贫局面;b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c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内容

经济上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局面

(1)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

(2)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3)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4)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5)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6)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收取赋税。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

军事上强兵之法:

目的-改变积弱局面

(1)将兵法: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提高军队战斗力。

(2)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训练。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3)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

(4)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

政治上育才之法:

目的-培养变法人才

(1)改革科举:以经义取士。

(2)改革学校制度。

使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

历史作用和教训

作用:

改变了积贫局面:原因:各项措施取得成效,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西部边境得到巩固和开发。

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扰,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3)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欧洲宗教改革

1、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核危机

(1)根本原因: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在欧洲社会处于支配地位,实行大一统神权统治;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西欧民族国家兴起;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由于四分五裂的国家状况,德国成为天主教国家中手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矛盾最为尖锐,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因此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发生。

(3)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2)主张:反对赎罪券;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认为教徒的就不靠教皇、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即信仰即可得救;认为普通教徒和教士没有区别,全体教徒皆教士;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妻;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3)成果: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产生的新教派称“路德宗”,在德国和北欧传播;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3、加尔文改革

(1)主张:许多主张与路德相似,如反对盲从天主教会、《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圣礼等。但是他的主张更加激进,更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把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思想;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节制、忍耐等美德;神职人员有选举产生,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主张把日内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等。

(2)成果:产生的新教派称“加尔文宗”,在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地传播。

4、英国宗教改革

(1)内容:颁布“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断绝英国交汇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2)影响:由国王自上而下进行,目的是强化王权,建立附属于国王的民教教会。推行者是国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保留了天主教的残余,后来又兴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徒运动。

5、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与影响

(1)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影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反封建斗争不彻底,仍存在教派纷争和宗教迫害。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背景

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但掌握实权的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内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

阶级关系:捐税名目繁多,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政策:闭关自守,极力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乱世”崛起:穆罕默德?阿里在复杂的形势下登上埃及的政治舞台并控制了统治实权。

国际关系:英法的争夺曾使埃及民族矛盾尖锐,但英法最终被赶出埃及,然而西方国家的威胁仍然存在。

二、改革的性质、内容、影响

1、性质: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2、内容:

经济:(1)实行土地国有,废除各种杂税;(2)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3)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建立近代企业;

政治:(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并设立各级地方行政机构;(2)铲除马木鲁克势力; 军事:(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2)改变旧军队,建立新军队;(3)学习西方技术,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文教:(1)创办各类学校,邀请外国专家讲学;(2)选派埃及青年出国留学;(3)翻译欧洲各种专著。

3、影响:

(1)积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军事力量增强,获得民族独立;推动埃及文化事业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消极:阿里很快走向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并最终削弱了国力。

4、失败的原因

(1)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和残暴性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是地主阶级图强自救的改革,并未能改变封建制度。

(2)改革未获得人民支持。改革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对外进行战争,阿里向人民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使改革失去广大人民的支持,激起他们和其他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3)改革本身面临许多困难。a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多少利润,资金匮乏,使工厂难以扩大再生产;b管理不善,阿里实行中央集权,工厂的原料、机器和燃料的供给、人力的配备、计划的制定等均由政府负责。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或退役军官,营私舞弊,常常克扣工人工资和编造假账等,这是腐败的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4)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老式的、残缺不全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消极怠工,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处心积虑破坏生产。

(5)外部因素干扰改革。改革遭到欧洲一些列强的嫉妒,他们绝不容许地处要冲、物产丰富的埃及通过阿里改革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英国对横亘在通往印度道路上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为此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1、形势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xx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生产水平远低于西欧。

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A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b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c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远东霸权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

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

2、主要内容:

签署了《18xx年x月x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A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b农民在获得

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c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即“村社”。

3、评价

改革具有两面性:(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改革,具有进步性:a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b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地主经济也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2)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俄国未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跟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分别设立地方自治狐疑和城市杜马和自治局;(2)贯彻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对司法机关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3)在军事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对军事管理系统等进行一系列改革;(4)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农奴制的废除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2)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4、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使许多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

历史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明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基本内容:

(1)政治:彻底废除旧政治体制a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c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显示大力发展官营企业,后又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a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b培养高级军事人才;c建立近代化海军;d扶植军事工业;e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4)教育: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a整顿旧的教育机构;b创办各类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历史影响:

积极:(1)使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2)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

消极:(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2)杰里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巨大损失。

戊戌变法

历史背景

1、政治基础: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

2、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1)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理论。(2)康梁的维新思想a主张内容: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b宣传方式: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发动“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

4、直接原因:18xx年x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激起举国愤慨

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xx年x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xx年x月x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

3、主要内容:

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汰闲散衙门和冗员;

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军队;

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

4、结果:失败

(1)标志:18xx年x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原因:a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强大;b维新派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

5、历史影响:

(1)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促成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3)其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更大。

戊戌变法的历史特点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的弱小;

4、从性质上看,及时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

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6、从推行的过程上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

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的认识

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具体表现为:(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

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美国、法国等。(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因素是本国的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必然不同;(4)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可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


第三篇: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梭伦改革

一、雅典往何处去

1、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平民:①“六一汉”②债务奴隶

2、平民与贵族的斗争:①政治上,贵族把持国家政权;②经济上,贵族大肆侵吞平民土地财产;③平民处境恶化,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④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不满贵族统治,在政治上逐渐与平民站在一起。

★3、梭伦改革的背景:① 直接原因: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尖锐,引发严重的危机;

② 改革的阶级基础:雅典的工商业得到发展,部分人成为工商业奴隶主;

③ 外部因素:萨拉米岛失守,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④ 梭伦担任首席执政官。

5、公元前6世纪初期,雅典的整体政治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趋势:改革势在必行。

☆6、① 基伦暴动          ②《德拉古法典》特点:严刑峻法。           ③ 萨拉米岛失守

7、梭伦改革后,哪些机构取代了元老院的职能?原因何在?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梭伦改革后,恢复了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组织了四百人会议,执掌最高统治权,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取代了元老院的职能。   原因:梭伦改革的进行,以及贫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斗争。   本质上反映了雅典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民主政治取代。

二、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

1、梭伦既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度地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夺贵族财产。

★2、梭伦改革内容;

   减负令: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人类身体和土地作为债务抵押;   ②废除债务奴隶制;

③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

   发展工商业:①规定父母帮助子女学会一门技艺;      ②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赐予公民权;

③鼓励 进口粮食,限制谷物出口。

   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①划分四级公民的权利义务;  ②设立四百人会议;  ③建立民众法庭。

★3、梭伦改革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式

4、监督官员制度:“陶片放逐法”

5、梭伦改革的目的:  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②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6、梭伦改革的影响:①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③改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

  ④局限性: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充分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和贵族势力能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得到根本解决。

★7、雅典民主政治对现代民主的启示:①要实现和维护民主必须建立有效的民主机制;

                                   ②必须要维护司法公正;

                                   ③必须要加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发挥公民的民主监督作用。

专题二: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1、梗概:大转折、大发展、大融合       目标:富国强兵的目的

2、根本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3、商鞅变法的内容:

第一次(BC356):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作用:使兵源得到可靠的保障;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作用: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稳定收入增强国家实力;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废除世卿世禄制。

第二次(BC350)- 侧重中央集权:①废井田,开阡陌;——作用:推动土地经济的发展;

                               ②推广县制;——作用:强化中央集权;

                               ③统一度量衡;——作用:有利于贸易的进行(经济方面的中央集权)

                               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4、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①变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②变法措施得当,贯彻有利;

③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④商鞅本人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    ⑤有基础——实践理论。

二、秦国的崛起

★1、商鞅变法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变法核心内容为“农战”和“法治”。

②变法地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沉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影响最深的改革。

③手段: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④影响:变法的许多措施,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法张也有重大影响。

(2)评价

①积极作用: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①严刑苛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②重农抑商政策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2、商鞅变法的启示

①大凡改革都会遇到阻力; ②改革有时要付出生命; ③改革家的精神令后人敬佩; ④执政者的态度影响到改革的成效。

3、成为“虎狼之国”

(1)原因:①商鞅变法后,秦综合国力大增,政治威望日高;②秦鼓励军功的政策,形成了全国唯军为荣的尚武精神。

(2)表现:①BC341 – 340大举代魏国,迫使魏国割地求和;②秦从落后的边陲之国,一跃而为军事强国;③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

(3)东方各国应对策:

①对策:“合纵”运动;②说明问题:东方六国中没有一国能够单独与秦相抗衡,秦完成统一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背景:①阶级矛盾激化:A、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       B、赋税制度混乱

②名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     ③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沉重打击北魏统治;

④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先进文化;       ⑤孝文帝受过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

★2、根本目的: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实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汉化)过程。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Ⅰ、均田制:(露田、桑田)

(1)前提:①政府要掌握大批无主的荒田;②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2)为什么要推行均田制:为了保障政府的收入。

(3)作用:①使统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②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④局限性:土地不均依然存在;随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成果。

Ⅱ、整治吏治:(任期考核制、下令正式给百官分发俸禄——俸禄制)

俸禄制实行的作用: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Ⅲ、迁都洛阳(平城 → 洛阳)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改革的进行。

(2)迁都的意义:①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②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③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Ⅳ、革除旧俗(鲜卑族汉化)

(1)内容:①孝文帝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②下令禁止士族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③改汉姓;④提倡皇族、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

(2)意义:它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②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局限性:①军事上没有进行改革;②全盘吸收汉族文化,没有发挥鲜卑族文化,甚至让鲜卑族消亡。

★5、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从整治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③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④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⑤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      ⑥关键的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确实可行;。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一、积贫积弱的北宋

1、背景:①“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危机;

         ②土地兼并、苛捐杂税——阶级矛盾尖锐;

         ③西夏、辽进犯——民族矛盾;

         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⑤“庆历新政”

2、“庆历新政”的作用:它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二、王安石变法

目的: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1、富国——作用:

①均输法——北宋政府的物资需要和供应得到了较好的配合,纳税户的负担有所减轻,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比以前增多了。

②市易法——市易法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也使政府从中增加了财政收入。

③青苗法——使农户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量利息。

④募役(免役)法——募役法的推行,使原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

⑤农田水利法——灌溉了土地,大量的薄地变成了良田。

⑥方田均税法——规范了田税,减轻农民负担。

★2、强兵——作用:

①将兵法——(将兵法)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保甲法——使各地壮丁受到了军事训练,并和正规军相参为用,这样国家养兵费用日渐减少,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轻。

③保马法——(保马法的推行,)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同时还大大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

④军器监——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而且数量之多足够数十年征战之用)。

☆3、育才:①科举改革;②改革学校制度                作用:为改革选拔了一批人才。

★4、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变法过于激进;

③变法触犯了豪强地主的利益;

④用人不当,导致新法危害人民。

★5、评价王安石变法:

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②改革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加,改变积贫的局面;

③使军队战斗力增强,改善了积弱的局面;

局限:题4  变法失败的原因

6、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商鞅变法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封建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的矛盾。

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国家与部分地主阶级的矛盾,主要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问题。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

一、“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

★1、宗教改革的背景: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②政治: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天主教会的政治腐朽、经济盘剥;

③思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④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⑤根本原因: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阶级特征?此后的欧洲发生了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方面各有哪些重要表现?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1)阶级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败。

(2)历史事件: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的产生和发展;新航线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重要表现: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出现;

②思想文化领域:文艺复兴运动出现,诞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③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宗教改革,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④对外关系:新航线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相互隔绝状态,欧洲人开始走上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道路。

3、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封建的运动。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宗教改革的意义:

①政治: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剥夺大量原属于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如:卡尔文教、尼德兰革命、清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改革(德国——正确:德意志)

1、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主张:①认为信徒得救只能靠终生“忏悔”;         ②提出“因信称义”学说;         ③认为全体信徒皆教士;④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⑤主张简化圣礼,神职人员可以娶妻;

⑥世俗权利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民族教会。

3、实践:①公布《九十五条论纲》;                   ②翻译《圣经》成德文;

③蔑视教皇权威,焚烧教皇令,并娶妻;      ④创立路德教。

4、意义:①揭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推动了新教的形成;

③促进德国确立“教随国定”原则;          ④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观念和追求地位平等的政治要求。

卡尔文改革(日内瓦)

1、主张:①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②提出“先定论”学说。

2、先定论是作用: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

亨利八世改革 / 清教运动(英国)

1、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2、内容:①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②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英国民族教会产生;

③英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做礼拜时使用的语言。

尼德兰宗教改革(荷兰——带来民族独立的改革)

天主教会的改革

1、原因: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内容:①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②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③网罗各种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千方百计地破坏宗教改革,提升教皇声威。

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等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 二、中兴埃及的改革

1、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未来侵略,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2、背景:①奥斯曼帝国的镇压、马木鲁克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不断发动内战,社会动荡不安;

②对外奉行闭关政策,即理排斥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③生产落后;        ④军事薄弱;        ⑤面临外来入侵。

3、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4、改革内容:

(1)大力发展经济:①废除包税制;②发展农业生产、军事工业;③对外贸易;④技术人员。

(2)加强中央集权

(3)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5、萨拉丁城堡屠杀案

★6、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积极影响:①强化了中央集权,形成以阿里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②保证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③加强了同西方的交流,带来了近代化的曙光;

④拥有了中东地区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⑤埃及实际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局限性:①不断对外扩张,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和封建统治的残暴,把广大人民推向痛苦的深渊。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①政治: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尖锐;

②经济:农奴制阻碍俄国农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直接原因、导火线);

④思想:十二月党人起义和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变革思想的推动;

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2、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3、《1861年2月19日宣言 / 二一九法令》、《农民改革法令》

4、上层建筑的改革内容:

①政治体制:设立地方自治局;设立城市杜马自治局

②司法制度:A、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B、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

③军事改革: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B、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理;C、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5、上层建筑改革的影响:①维护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6、对下层建筑的改革内容:

①废除农奴制,农奴从法律上获得自由;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大小由地主确定,并需交纳高额赎金;

③建立村社,农民受地方政权控制。

7、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8、改革的两面性:

作用:①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②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局限性:①保留了大量农奴制的残余,如沙皇专制制度,地主土地占有制,农民地位底下;

②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③形成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富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专题八:明治维新

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1、背景(内忧外患):

①封建领主经济瓦解,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②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贫困,反抗不断,中下级武士的不满;

③列强侵略(民族危机)。

2、幕府——德川幕府 / 江户幕府

3、表现:①森严的等级制度(幕藩体制);    ②重农抑商的经济;    ③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4、重要历史事件:大盐平八郎起义、黑船事件、“安政大狱”、倒幕运动。

5、佩里叩关(黑船事件):1853年7月,江户湾的浦贺港(横须贺市),“萨斯奎汉那”号美国海军抵达日本。

   逼迫日本在神奈川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

6、日本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7、倒幕运动重要战役:鸟羽、伏见之战。

二、明治维新的举措

目的:①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②实现民族振兴;   ③摆脱外来压迫;   ④发展资本主义。

1、破除旧政治体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①破除旧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③派出了使节团考察欧美。

2、殖产兴业(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①方针:创办官营企业——扶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②特点:政府扶持和保护大资本家。

③措施:官营企业——军事工业——模范工厂——劝业政策——廉价转让

④作用: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

工业国。

3、富国强兵:

①扶持军事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武士道教育:尚武、忠君;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④建立近代警察制。

影响:富国强兵政策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但是,随

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4、文明开化:

①教育:A、改革教育内容(儒学 → 自然科学);B、建立近代化教育体制(小、中、大学)C、原则:“和魂洋才”;

②思想:传播启蒙思想(明六社);                ③社会生活各方面:欧化运动

☆5、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①内部条件:(背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准备过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

③内容:制定和实施了全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外部条件: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6、明治维新的作用:

①政治:废藩置县,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国际地位: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③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日本从此走上了近代化道路,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迅速崛起;

④社会面貌:文明开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⑤对他国影响:为亚洲邻国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⑥局限性:A、在经济、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B、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邻国及日本带来了重大灾难。

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君主立宪制:1889年2月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

③踏上军国主义道路

专题九:戊戌变法

一、酝酿中的变革

1、背景:

①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直接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深化;

④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潮兴起。

2、早期维新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3、维新书刊:《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靠》——康有为       《时务报》、《变法通议》——梁启超

            《国闻报》、《天演论》——严复                 《中外纪闻》——康梁

4、王韬、郑观应的主张:①经济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制;  ③教育思想: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5、公车上书——戊戌维新的序幕(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的直接原因:1897年11月,德国悍然出兵强占胶州湾。

★2、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3、百日维新又称戊戌维新——中国,明治维新又称百年维新——日本。

★4、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政变(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

5、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②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群众,将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6、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7、性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8、百日维新的影响:

①政治: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④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⑤社会习俗:摒弃陈规旧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9、针对明治维新和戊戌维新比较两国变法不同之处?

①社会基础不同;   ②领导力量不同;   ③改革的阻力不同;   ④改革的内容不同;   ⑤改革的国际背景不同。

10、结合所学执事,指出康有为的政治主张与实践有何差异,简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差异: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践允许臣民上书言事。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11、中心论点: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实质内容: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2、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是:严复

13、梁启超认为国家衰落的根源是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官僚制度,其“民权论”的核心是以群术治群

14、19世纪末,维新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更多相关推荐:
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1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平民六一汉债务奴隶2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政治上贵族把持国家政权经济上贵族大肆侵吞平民土地财产平民处境恶化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

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标内容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知识要点一梭伦...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要点总结

我真的是个天才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初二地域欧洲希腊地区雅典城邦三历史背景或原因1贵族政治的实施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缓和2雅典的地理环境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必要...

高中历史选修一_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一、二)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梭伦改革1、背景: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确立。贵族政治上垄断国家政权、占据首席执政官、把持长老会议,使得公民大会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盘剥平民。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归纳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要点总结

我真的是个天才HoneyJacksonNeverfrownevenwhenyouaresadbecauseyouneverknowwhoisfallinginlovewithyoursmile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

高中历史选修一_规律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要点总结

我真的是个天才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初二地域欧洲希腊地区雅典城邦三历史背景或原因1贵族政治的实施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缓和2雅典的地理环境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必要...

历史选修一总结(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