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设计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5.8

1 《机械原理》是研究各种机械的组成原理、机器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机器动力学等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系统:由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2,系统具有6个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和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性。

3,任何机械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装置、部件和零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机械系统。而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是机械零件。

4,从实现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机械系统应有以下必备的子系统组成: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与控制系统等。

5,传动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四项:减速或增速,变速,有级变速和无级变速,改变运动规律或形式。

6,机械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优质高效、物美价廉,应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能够赢得用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机械产品。

7,方案设计是机械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方案设计是保证设计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系统设计的成败。

方案设计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重要的是要创新,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机构、新工艺,才能设计出有突破性的新产品。

8任何机械系统都可以看成是实现某种能量流、物料流和信息流传递和转化的装置。

机械系统可抽象为:实现输入的能量、物料、信息和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转化的机械装置。

9用“黑箱”抽象地表示技术过程,不需要事先涉及具体的解决方法,就可以知道机械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约束条件:基本功能为物料、能量、信息的传递和转化,约束条件表现为内、外部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0技术过程是若干个分过程和工序组合而成的复合过程

11技术系统是实现技术过程各项转化的人为系统。

12功能分解是在系统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各子系统的功能可逐项分解,直至得到不能再分解的功能元为止。

13系统边界是技术系统功能范围的界限,即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分界

14总体设计必须在方案设计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是机械系统设计第3阶段—内部设计阶段的主要部分,是以后进行系统技术设计的依据.总体布置设计的目的:确定各零、部件的相互位置和运动关系。总体布置设计的原则:简单、合理、经济。保证机械系统内部的能量流、物料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途径合理,各零部件运动时不产生干涉,是对机械系统总体布置的首要要求

15为保证机械系统能平衡、稳定地工作,就应当尽量使机械系统的质心高度较低,尽量相对于支承对称布置,这对于行走式机械和工程机械尤为重要

17对机械系统的执行系统,应尽量使振动源远离执行系统,采用分离驱动的方法,把电动机和变速箱、主轴箱分置,用有缓冲减振的传动装置将它们联接起来,就可使振源与执行系统隔开.布置执行系统时应首先确定执行构件的位置。工作机械就是机械系统的执行系统。

16载荷是对机械及零部件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计算的依据,也是进行机械系统动力机类型和容量选择时需要考虑因素之一。 恒转矩负载特性又可分为两类:位能性负载特性和反抗性负载特性

17周期载荷包含3个要素:幅值、频率和相位角

18确定载荷有3种方法:类比法、计算法和实测法。

19按励磁方式不同,直流电机可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复励等形式,按转子转速和旋转磁场转速的不同,交流电机可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按电源不同,电动机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

20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可分为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型电动机和绕线型电动机。

选择原则: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交流电动机优先于直流电动机;笼型电动机优先于绕线型电动机;专用电动机优先于通用电动机

21执行系统是由执行构件和执行机构组成。执行构件是执行机构中的一个或几个构件,是执行系统中直接完成功能的零部件。

执行机构是带动执行构件运动所需要的机构,执行系统的作用是传递或变换运动和动力,把传动系统传来的运动或动力进行变换后传递给执行构件,满足其要求。

22执行系统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夹持、搬运、输送、分度与转位、检测、实现运动形式或运动规律的变换、完成工艺性复杂动作等。夹持功能可分解为:抓取、夹持和放开三个过程。

23 2输送是按给定的路线将工件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24工程中使用的机械,大都是由若干个基本机构通过各种连接方法组合而成的机构系统—机构组合。

25并联组和:若干个单自由度基本机构的输入构件连接在一起,保留各自的输出运动;或若由干个单自由度机构的输出构件连接在一起,而保留各自的输入运动;或有共同的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连接(称为并行连接)。其特征是各基本机构均是单自由度机构。

26机器的运动循环至少包括一个工作行程和空回行程,有时有的执行构件还有一个或若干个停歇阶段。

27传动系统是位于动力机与执行机构(或执行构件)之间的中间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动力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执行构件)。传动系统是由运动链及相应的联系装置组成的。

28动力机输出的一般是等速连续的回转运动,而执行系统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两者的运动形式不相同时,要求传动系统能够改变动力机输出的运动形式,以满足执行机构的要求。当两者运动形式相同时,还有转速、转矩是否相同的问题,这就要求传动系统具有减速增矩或增速减矩的作用。

29按传动比变化情况传动系统可分为:固定传动比传动系统和可调传动比传动系统。可调传动比传动又可分为:有级变速传动系统、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和周期性变速传动系统

30传动系统按驱动形式可分为:独立驱动传动系统、集中驱动传动系统和联合驱动传动系统.按工作原理不同,传动系统可分为:机械传动系统、流体传动系统和电

传动系统。

31常用的离合器按工作原理分有两种形式:啮合式离合器和摩擦式离合器。

32最简单最基本的有级变速装置是两轴变速传动装置,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两轴变速机构串联的方法,组合成多轴变速装置。


第二篇: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1螺纹联接的防松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

 答:原因——是螺纹联接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联接有可能松脱,高温的螺纹联接,由于温度变形差异等原因,也可能发生松脱现象,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松。措施——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如用槽型螺母和开口销,止动垫片等,其他方法防松,如冲点法防松,粘合法防松。

2.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答:(1)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Fa的变化范围:a,为了减小螺栓刚度,可减螺栓光杆部分直径或采用空心螺杆,也可增加螺杆长度,b,被联接件本身的刚度较大,但被链接间的接合面因需要密封而采用软垫片时将降低其刚度,采用金属薄垫片或采用O形密封圈作为密封元件,则仍可保持被连接件原来的刚度值。(2)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3)减小应力集中,(4)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3.轮齿的失效形式  答:(1)轮齿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部分,因为轮齿受力时齿根弯曲应力最大,而且有应力集中,可分为过载折断和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3)齿面胶合(4)齿面磨损(5)齿面塑性变形。

4.齿轮传动的润滑。

 答:开式齿轮传动通常采用人工定期加油润滑,可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一般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V的大小而定,当V<=12时多采用油池润滑,当V>12时,不宜采用油池润滑,这是因为(1)圆周速度过高,齿轮上的油大多被甩出去而达不到啮合区,(2)搅由过于激烈使油的温升增高,降低润滑性能,(3)会搅起箱底沉淀的杂质,加速齿轮的磨损,常采用喷油润滑。

5.为什么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及冷却措施

答: 由于蜗杆传动效率低,发热量大,若不及时散热,会引起箱体内油温升高,润滑失效,导致齿轮磨损加剧,甚至出现胶合,因此对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计算。措施——1),增加散热面积,合理设计箱体结构,铸出或焊上散热片,2)提高表面传热系数,在蜗杆轴上装置风扇,或在箱体油池内装设蛇形冷却水管。

6.带传动的有缺点。

 答, 优点——1)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3)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产生打滑,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缺点——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需要张紧装置,3)由于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4)带的寿命短,5)传动效率较低。

8 与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优缺点

 答: 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需要的张紧力小,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也小,可减小轴承的摩擦损失,结构紧凑,能在温度较高,有油污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中心距较大时其传动结构简单。链传动的缺点——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传动平稳性较差,工作中有一定的冲击和噪声。

9.轴的作用,转轴,传动轴以及心轴的区别。

 答: 轴是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转轴既传动转矩又承受弯矩。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心轴则只承受弯矩而部传动转矩。

10.轴的结构设计主要要求。

 答: 1),轴应便于加工,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2),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加工位置,3)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的相对固定,4)改善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11.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答: 1)两工作面间必须有楔形形间隙,2)两工作面间必须连续充满润滑油或其他粘性流体,3)两工作面间必须有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从大截面流进,小截面流出,此外,对于一定的载荷,必须使速度,粘度及间隙等匹配恰当。

13.变应力下,零件疲劳断裂具有的特征。

答: 1)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远比静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极限低,甚至屈服极限低,2)不管脆性材料或塑像材料,疲劳断裂口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3)疲劳断裂是损伤的积累。

14.机械磨损的主要类型——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

15. 垫圈的作用——增加被联接件的支撑面积以减小接触处的压强和避免拧紧螺母时擦伤被联接件的表面。

16.滚动螺旋的优缺点。

答: 优点——1)磨损很小,还可以用调整方法消除间隙并产生一定预变形来增加刚度,因此其传动精度很高,2)不具有自锁性,可以变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缺点——1)结构复杂,制造困难,2)有些机构中为了防止逆转而需另加自锁机构。

18 齿轮传动的功率损耗包括——啮合中的摩擦损耗,搅动润滑油的油阻损耗,轴承中的摩擦损耗。

20.轴瓦材料的性能——1)摩擦系数小,2)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3)耐磨,耐蚀,抗胶合能力强,4)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塑性。

21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a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b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c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d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方法

22提高轴的强度的常用措施

 a合理布置轴上零件以减小轴的载荷b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以减小轴的载荷c改进轴的结构已减小轴的载荷d改进轴的表面质量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3滚动轴承正常的失效形式是内外圈滚道或滚动体上的点蚀破坏

4  6308—内径为40mm的深沟球轴承尺寸系列03,0级公差,0组游隙

7211c—内径为55mm的角接触球轴承,尺寸系列02,接触角15°,0级公差,0组游隙

  N408\p5—内径为40mm的外圈无挡边圆柱滚子轴承,尺寸系列04,5级公差,0组游隙

5为了把润滑油导入整个摩擦面间,轴瓦或轴颈上开油孔或油槽

6 轴承材料性能应着重满足以下主要要求

a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b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c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d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和经济性等

7轴承材料分三大类:a金属材料b多孔质金属材料c非金属材料

8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a摩力磨损b刮伤c咬粘d疲劳剥落e腐蚀

9模数越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越高 小齿轮直径越大,齿轮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越高

43.带轮的结构形式:轮缘,轮辐,轮毂组成

九:V带轮的轮槽 与选用的V带的型号相对应 V带绕在带轮上以后发生弯曲变形,使V带工作面的夹角发生变化,为了使V带的工作面与带轮的轮槽工作面紧密贴合,将V带轮轮槽的工作面的夹角做成小于40°

  V带安装到轮槽中以后,一般不应超出带轮外圆,也不应与轮槽底部接触,为此规定轮槽基准直径到带轮外圆和底部的最小高度hamin和hfmin

2.摩擦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3.磨损: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导致零件表面材料丧失或者迁移 分为三阶段: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设计和使用机器时:力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期的到来

  磨损按磨损机理分类:粘附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

4.润滑剂的作用:降低摩擦,减轻磨损,保护零件不遭锈蚀,散热降温,缓冲吸振,密封能力

  分为四个类型:气体,液体,半固体,固体 

  性能指标:1粘度(动力粘度: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切应力均与该处流体的速度梯度成正比  运动粘度: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液体的密度之比值)2润滑性3极压性4闪点:遇火焰能发出闪光的最低温度5凝点:不能再自由流动的最高温度6氧化稳定性

二: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共同组成螺旋副 常用螺纹:连接螺纹及传动螺纹连接螺纹1)普通螺纹2)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3)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4)米制螺纹 传动螺纹1)矩形螺纹2)梯形螺纹3)锯齿形螺纹

螺纹连接的仿松实质 防止螺旋副在受载时发生相对转动。措施按工作原理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防松 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防松

螺纹连接的预紧:预紧力目的在于: 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以防止受载后被连接件间出现隙缝或者相对滑移

 五:键   键连接的主要类型: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和切向键连接

 根据用途不同平键可分为:普通平键,薄型平键(静连接),导向平键和滑键(动连接) 按构造分:圆头(A型),平头(B型),单圆头(C型)

六:平键连接失效形式:工作面被压溃 对于导向平键或者滑键连接失效形式工作面的过度磨损

 七:带传动是一种挠性传动,基本组成零件为带轮和传动带

按工作原理不同分为:摩擦型(又按横截面面积形状不同分为平带传动,圆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和啮合型带传动

  V带传动材料:包括顶胶,抗拉体,底胶和包布

链传动的缺点:只能实现平行轴间链轮的同向传动,运转时不能保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磨损后易发生跳齿,工作时有噪声,不宜用在载荷变化很大,高速,急速反向的传动中。

十:链传动的失效形式①链的疲劳破坏 成为决定链传动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②链条铰链的磨损 结果使得链节距增大,链条总长度增加,从而使链的松边垂度发生变化,同时增大了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荷载,引起跳齿。③链条铰链的胶合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链传动的极限转速

十一:齿轮传动  主要特点:①效率高②结构紧凑③工作可靠寿命长④传动比稳定

十五:滑动轴承 分为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承受径向力),止推滑动轴承(承受轴向力)

①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磨粒磨损,刮伤,咬粘(胶合),疲劳剥落,腐蚀

② 轴承材料   材料应该满足的要求 ⑴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⑵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⑶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⑷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经济性等

③常用的轴承材料⑴轴承合金(通称巴氏合金或白合金)⑵铜合金⑶铝基轴承合金⑷灰铸铁及耐磨铸铁⑸多孔质金属材料⑹非金属材料

④油孔及油槽 作用:为了将润滑油导入整个摩擦面间,轴瓦或轴颈上需开设油孔或油槽,对于液体动压径向轴承,有轴向油槽和周向油槽两种形式

⑤润滑油及其选择  润滑油是滑动轴承中应用最广的润滑剂,液体动压轴承通常采用润滑油作润滑剂

  原则上讲当转速高,压力小,应选择粘度较低的油,反之当转速高压力大应选粘度较高的油

  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在较高温度下工作的轴承所用油粘度应该比通常的高一些。

215.滚动轴承的实效形式正常实效是:内外圈滚道或滚动体上的点蚀破坏

1普通平键截面尺寸按 轴的直径来选择,键长按 轮毂的长度而定

2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零件的实际接触面积  减少,高副元件表面接产生的应力是切应力

3螺纹连接防松的实质是防止螺旋副间的相对转动

4内联板与套筒,外联板与销轴过盈 滚子和套筒,套筒和销轴间隙

5对齿轮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齿面硬 齿芯韧

6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宜过大,过大则  包角减小 出现打滑,减小有效拉力

7承载能力最高是直齿圆柱传动,最低是斜齿

8限制蜗杆的直径系数q是为了限制齿数 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越大,所选润滑油的粘度值就越小

9液体摩擦动压滑动的轴瓦上的油孔,油沟位置应开在中部周向

11在承受横向载荷或者旋转力矩的普通紧螺栓连接中,螺杆受扭转切应力和拉应力

12蜗杆传动中 蜗杆头数越少效率越低自锁性越好常用头数1246

1.由于零件尺寸及几何形状变化,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影响,使得零件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的疲劳极限。r=c时,o与m的连线;σm=c时,90度;σmin=c时,45度。

、简述不同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其设计计算准则

答: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然后进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弯曲疲劳折断,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然后进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闭式高速重载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胶合,除满足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外,还应按抗胶合能力进行计算;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只要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并用增大模数方法来考虑磨损的影响;短期过载或冲击时,主要失效形式是过载折断或齿面塑形变形,按静强度计算。

1.         液体动压轴承与静压轴承在形式压力油膜的机理上有什么不同

答:液体动压轴承利用轴颈与轴承表面间形成收敛油楔,依靠两表面间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使一定黏度的润滑油充满楔形空间,形成流体压力与轴承载荷平衡,以得到液体润滑。

液体静压轴承是利用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送入支承处,使摩擦表面间强迫形成一层液态膜将表面完全分开,并能承受一定的载荷。

2.         某一普通V带传动装置工作时有两种输入转速:300r/min和600r/min,若传递的功率不变,试转速设计?为什么?

答:由于输出的功率P=Fv不变,所以需要带传动提供的有效拉力F1和F2也不相等。V带传动应按大的有效效应拉力进行设计,即按低速时的参数设计带传动。因为按低俗运行参数设计,带传动能提供的有效拉力较大,可以满足高速时对有效拉力的要求。但若按高速运行参数设计,带传动提供的有效拉力较小,不能满足低速时较大的拉力要求,运行时,可能会因有效拉力不足而打滑,还会因带中应力超过许用应力而使带的寿命下降。

3.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与基本额定动载荷

答:基本额定寿命: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运转的近于相同的轴承,将其可靠度为90%时的寿命作为标准寿命。即按一组轴承中10%的轴承发生点蚀破坏,而90%的轴承不发生点蚀破坏前的转数或工作小时数作为轴承的寿命,并把这各寿命叫做基本额定寿命。

基本额定动载荷: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r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4.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两者有何区别?

答:传动带在受到拉力作用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在小带轮上,带的拉力从紧边拉力F1逐渐降低到松边拉力F2,带的弹性变形量逐渐减少,因此带相对于小带轮向后退缩,使得带的速度低于小带轮的线速度v1;在大带轮上,带的拉力从松边拉力F2逐渐上升为紧边拉力F1,带的弹性变形量逐渐增加,带相对于大带轮向前伸长,使得带的速度高于大带轮的线速度v2.这种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微量滑动,称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在带传动的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逐渐增加,带和带轮间的总摩擦力也随之增加,弹性滑动所发生的弧度的长度也相应扩大。当总摩擦力增加到临界值时,弹性滑动的区域也就扩大到了整个接触弧。此时,如果增加带传动的功率,则带与带轮间就会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即整体打滑。

(建议理解后,用自己的话答)

5.         用同一材料制成的机械零件和标准试件的疲劳极限通常是不相同的,试说明导致不相同的主要原因

答:主要因素:应力集中、零件尺寸大小、零件表面品质及环境状况

6.         链传动的多边效应?

答: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 链传动的传动比变化与链条绕在链轮上的多边形特征有关,故将以上现象称为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

7.         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其最小中心距和最大传动比?

答:中心距过小,单位时间内链条的绕转次数增多,链条曲伸次数和应力循环次数增多,因而加剧了链的磨损和疲劳。同时,由于中心距小,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变小,每个轮齿所受的载荷增大,且易出现跳齿和脱齿现象。

传动比过大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就会过小,参与啮合的齿数减少,每个轮齿承受的载荷增大,加速轮齿的磨损,且易出现跳齿和脱链现象。

8.         闭式蜗杆传动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可采用哪些措施来改善条件?

答:蜗杆传动由于效率低,所以工作时发热量大。在闭式传动中,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逸,将因油温不断升高而使润滑油稀释,从而增大摩擦损失,甚至发生胶合。所以,必须根据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Φ1等于同时间内的散热量Φ2的条件进行热平衡计算,以保证油温稳定地处于规定的范围内。

措施:加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在蜗杆轴端加装风扇以加速空气的流通。

9.         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有什么优缺点?

带传动:(优)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和缓冲吸振等特点;

链传动:(优)主要用在要去工作可靠,两轴相距较远,低速重载,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其他不宜采用齿轮传动的场合(缺)只能实现平行轴间链轮的同向传动;运转是不能保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磨损后易发生跳齿;工作时有噪声;不宜用在载荷变化很大、高速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

齿轮传动:(优)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缺)齿轮的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较贵,且不宜用于传动距离过大的场合。

10.     齿轮传动设计时,为什么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和齿宽要比大齿轮大一些?

答:当小齿轮与大齿轮的齿面具有较大的硬度差(如小齿轮面为淬火并磨制,大齿轮齿面为常化或调质),且速度又较高时,较硬的小齿轮面对较软的大齿轮齿面会起较显著的冷作硬化效应,从而提高了大齿轮齿面的疲劳极限,因此,当配对的两齿轮齿面具有较大的硬度差时,大齿轮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可提高约20%,但应注意硬度高的齿面,粗糙度值也要相应的减小。

圆柱齿宽的实用齿宽,在按b=Φdd1计算后再做适当调整,而且常将小齿轮的齿宽在圆整值的基础上人为地加宽5~10mm,以防止大小齿轮因装配误差产生轴向错位时导致啮合齿宽减小额增大轮齿单位齿宽的工作载荷。

11.     普通平键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答:工作面被压溃

12.     用受力变形图说明受轴向工作载荷F的普通紧螺栓联接其螺栓的总载荷F2,预紧力F0,被联接件的残余预紧力F1与工作载荷F之间的关系。(螺栓刚度为Ch,被联接件刚度为Cm

答:见P83 图5-25(c)

13.     当设计链传动时,选择齿数Z1和节距P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对于z1而言。    小链轮齿数z1少,将减小外廓尺寸,但齿数过少,会增加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链条在进入和退出啮合时,链节间的相对转角增大;链传动的圆周力增大,从整体上加速铰链和链轮的磨损。可见,小链轮的齿数z1不宜过少。链轮的最少齿数Zmin=9。一般z1≧17,对于高速传动或承受冲击载荷的链传动,z1不少于25,且链轮齿应淬硬。

小链轮的齿数z1也不宜取太大。在传动比给定时,z1大,大链轮齿数z2也相应增大,其结果不仅增大了传动的总体尺寸,而且还容易发生跳链和脱链,从另一方面限制了链条的使用寿命。

对于P而言   节距p越大,承载能力就越高,但总体尺寸增大,多边形效应显著,振动、冲击和噪声也严重。为使结构紧凑和延长寿命,应尽量选取较小的节距的单排链。速度高,功率大时,宜选用小节距的多排链。如果从经济上考虑,当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应选小节距的多排链,中心距大,传动比小时,应选大节距的单排链。

14.     设计齿轮时,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将齿轮与轴设计成一体,做成齿轮轴

答:对于直径很小的钢制齿轮,当为圆柱齿轮时,若齿根圆到键槽底部的距离e<2mt(mt为端面模数);当为锥齿轮是,按齿轮小端尺寸计算而得的e<1.6mt时,均应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叫做齿轮轴。

15.     在某段轴颈采用两个平键时一般将键槽沿周向相隔180º布置,采用楔键时却相隔90º~120º布置,这是为什么?

考虑键的合理布置,详见P108

(建议理解后,用自己的话答)

16.     为什么开式齿轮传动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

答:开式齿轮润滑条件恶劣,齿间会进入磨料性物质,在齿轮出现点蚀现象前,齿面就被磨损报废。

17.     带传动中,为什么带速不易过高或过低?

答:当带传动的功率一定时,提高带速,可以降低带传动的有效拉力,相应地减少带的根数或者V带的横截面积,总体上减少带传动的尺寸;但是,提高带速,也提高了V带的离心应力,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带的循环次数,不利于提高带传动的疲劳强度和寿命。降低带速则有相反的利弊。

18.     形成稳定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流体动力润滑的必要条件)

答:(1)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2)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亦即表面滑动表面带油时要有足够的油层最大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从小口流出。(3)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黏度,供油要充分。

19.     简述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哪四种?

螺栓联接、螺钉联接、双头螺柱联接、紧定螺钉联接。

20.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的变化范围;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减小应力集中;

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21.     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主要包括哪三部分?

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包括三部分:轮齿啮合的功率损耗,轴承中摩擦损耗和搅动箱体内润滑油的油阻损耗。

22.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链板疲劳破坏;滚子套筒的冲击疲劳破坏;销轴与套筒的胶合;链条铰链磨损;过载拉断。

23.     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调心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等。


第三篇:20xx 考研 江苏大学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考研


1螺纹联接的防松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

 答:原因——是螺纹联接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联接有可能松脱,高温的螺纹联接,由于温度变形差异等原因,也可能发生松脱现象,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松。措施——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如用槽型螺母和开口销,止动垫片等,其他方法防松,如冲点法防松,粘合法防松。

2.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答:(1)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Fa的变化范围:a,为了减小螺栓刚度,可减螺栓光杆部分直径或采用空心螺杆,也可增加螺杆长度,b,被联接件本身的刚度较大,但被链接间的接合面因需要密封而采用软垫片时将降低其刚度,采用金属薄垫片或采用O形密封圈作为密封元件,则仍可保持被连接件原来的刚度值。(2)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3)减小应力集中,(4)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3.轮齿的失效形式  答:(1)轮齿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部分,因为轮齿受力时齿根弯曲应力最大,而且有应力集中,可分为过载折断和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3)齿面胶合(4)齿面磨损(5)齿面塑性变形。

5.为什么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及冷却措施

答: 由于蜗杆传动效率低,发热量大,若不及时散热,会引起箱体内油温升高,润滑失效,导致齿轮磨损加剧,甚至出现胶合,因此对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计算。措施——1),增加散热面积,合理设计箱体结构,铸出或焊上散热片,2)提高表面传热系数,在蜗杆轴上装置风扇,或在箱体油池内装设蛇形冷却水管。

6.带传动的有缺点。

 答, 优点——1)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3)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产生打滑,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缺点——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需要张紧装置,3)由于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4)带的寿命短,5)传动效率较低。

8 与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优缺点

 答: 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需要的张紧力小,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也小,可减小轴承的摩擦损失,结构紧凑,能在温度较高,有油污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中心距较大时其传动结构简单。链传动的缺点——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传动平稳性较差,工作中有一定的冲击和噪声。

9.轴的作用,转轴,传动轴以及心轴的区别。

 答: 轴是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转轴既传动转矩又承受弯矩。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心轴则只承受弯矩而部传动转矩。

13.变应力下,零件疲劳断裂具有的特征。

答: 1)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远比静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极限低,甚至屈服极限低,2)不管脆性材料或塑像材料,疲劳断裂口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3)疲劳断裂是损伤的积累。

15. 垫圈的作用——增加被联接件的支撑面积以减小接触处的压强和避免拧紧螺母时擦伤被联接件的表面。

16.滚动螺旋的优缺点。

答: 优点——1)磨损很小,还可以用调整方法消除间隙并产生一定预变形来增加刚度,因此其传动精度很高,2)不具有自锁性,可以变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缺点——1)结构复杂,制造困难,2)有些机构中为了防止逆转而需另加自锁机构。

18 齿轮传动的功率损耗包括——啮合中的摩擦损耗,搅动润滑油的油阻损耗,轴承中的摩擦损耗。

20.轴瓦材料的性能——1)摩擦系数小,2)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3)耐磨,耐蚀,抗胶合能力强,4)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塑性。

21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a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b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c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d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方法

2.摩擦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3.磨损: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导致零件表面材料丧失或者迁移 分为三阶段: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设计和使用机器时:力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期的到来

  磨损按磨损机理分类:粘附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

4.润滑剂的作用:降低摩擦,减轻磨损,保护零件不遭锈蚀,散热降温,缓冲吸振,密封能力

  分为四个类型:气体,液体,半固体,固体 

  性能指标:1粘度(动力粘度: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切应力均与该处流体的速度梯度成正比  运动粘度: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液体的密度之比值)2润滑性3极压性4闪点:遇火焰能发出闪光的最低温度5凝点:不能再自由流动的最高温度6氧化稳定性

六:平键连接失效形式:工作面被压溃 对于导向平键或者滑键连接失效形式工作面的过度磨损

十:链传动的失效形式①链的疲劳破坏 成为决定链传动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②链条铰链的磨损 结果使得链节距增大,链条总长度增加,从而使链的松边垂度发生变化,同时增大了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荷载,引起跳齿。③链条铰链的胶合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链传动的极限转速

7承载能力最高是直齿圆柱传动,最低是斜齿

8限制蜗杆的直径系数q是为了限制齿数 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越大,所选润滑油的粘度值就越小

9液体摩擦动压滑动的轴瓦上的油孔,油沟位置应开在中部周向

11在承受横向载荷或者旋转力矩的普通紧螺栓连接中,螺杆受扭转切应力和拉应力

12蜗杆传动中 蜗杆头数越少效率越低自锁性越好常用头数1246

1.由于零件尺寸及几何形状变化,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影响,使得零件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的疲劳极限。r=c时,o与m的连线;σm=c时,90度;σmin=c时,45度。

液体动压轴承与静压轴承在形式压力油膜的机理上有什么不同

答:液体动压轴承利用轴颈与轴承表面间形成收敛油楔,依靠两表面间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使一定黏度的润滑油充满楔形空间,形成流体压力与轴承载荷平衡,以得到液体润滑。

液体静压轴承是利用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送入支承处,使摩擦表面间强迫形成一层液态膜将表面完全分开,并能承受一定的载荷。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与基本额定动载荷

答:基本额定寿命:一组在相同条件下运转的近于相同的轴承,将其可靠度为90%时的寿命作为标准寿命。即按一组轴承中10%的轴承发生点蚀破坏,而90%的轴承不发生点蚀破坏前的转数或工作小时数作为轴承的寿命,并把这各寿命叫做基本额定寿命。

基本额定动载荷: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r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1.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两者有何区别?

答:传动带在受到拉力作用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在小带轮上,带的拉力从紧边拉力F1逐渐降低到松边拉力F2,带的弹性变形量逐渐减少,因此带相对于小带轮向后退缩,使得带的速度低于小带轮的线速度v1;在大带轮上,带的拉力从松边拉力F2逐渐上升为紧边拉力F1,带的弹性变形量逐渐增加,带相对于大带轮向前伸长,使得带的速度高于大带轮的线速度v2.这种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微量滑动,称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在带传动的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逐渐增加,带和带轮间的总摩擦力也随之增加,弹性滑动所发生的弧度的长度也相应扩大。当总摩擦力增加到临界值时,弹性滑动的区域也就扩大到了整个接触弧。此时,如果增加带传动的功率,则带与带轮间就会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即整体打滑。

2.         链传动的多边效应?

答: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 链传动的传动比变化与链条绕在链轮上的多边形特征有关,故将以上现象称为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

3.         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其最小中心距和最大传动比?

答:中心距过小,单位时间内链条的绕转次数增多,链条曲伸次数和应力循环次数增多,因而加剧了链的磨损和疲劳。同时,由于中心距小,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变小,每个轮齿所受的载荷增大,且易出现跳齿和脱齿现象。

传动比过大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就会过小,参与啮合的齿数减少,每个轮齿承受的载荷增大,加速轮齿的磨损,且易出现跳齿和脱链现象。

4.         闭式蜗杆传动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可采用哪些措施来改善条件?

答:蜗杆传动由于效率低,所以工作时发热量大。在闭式传动中,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逸,将因油温不断升高而使润滑油稀释,从而增大摩擦损失,甚至发生胶合。所以,必须根据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Φ1等于同时间内的散热量Φ2的条件进行热平衡计算,以保证油温稳定地处于规定的范围内。

措施:加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在蜗杆轴端加装风扇以加速空气的流通。

5.         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有什么优缺点?

带传动:(优)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和缓冲吸振等特点;

链传动:(优)主要用在要去工作可靠,两轴相距较远,低速重载,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其他不宜采用齿轮传动的场合(缺)只能实现平行轴间链轮的同向传动;运转是不能保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磨损后易发生跳齿;工作时有噪声;不宜用在载荷变化很大、高速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

齿轮传动:(优)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缺)齿轮的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较贵,且不宜用于传动距离过大的场合。

6.         齿轮传动设计时,为什么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和齿宽要比大齿轮大一些?

答:当小齿轮与大齿轮的齿面具有较大的硬度差(如小齿轮面为淬火并磨制,大齿轮齿面为常化或调质),且速度又较高时,较硬的小齿轮面对较软的大齿轮齿面会起较显著的冷作硬化效应,从而提高了大齿轮齿面的疲劳极限,因此,当配对的两齿轮齿面具有较大的硬度差时,大齿轮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可提高约20%,但应注意硬度高的齿面,粗糙度值也要相应的减小。

圆柱齿宽的实用齿宽,在按b=Φdd1计算后再做适当调整,而且常将小齿轮的齿宽在圆整值的基础上人为地加宽5~10mm,以防止大小齿轮因装配误差产生轴向错位时导致啮合齿宽减小额增大轮齿单位齿宽的工作载荷。

7.         设计齿轮时,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将齿轮与轴设计成一体,做成齿轮轴

答:对于直径很小的钢制齿轮,当为圆柱齿轮时,若齿根圆到键槽底部的距离e<2mt(mt为端面模数);当为锥齿轮是,按齿轮小端尺寸计算而得的e<1.6mt时,均应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叫做齿轮轴。

8.         带传动中,为什么带速不易过高或过低?

答:当带传动的功率一定时,提高带速,可以降低带传动的有效拉力,相应地减少带的根数或者V带的横截面积,总体上减少带传动的尺寸;但是,提高带速,也提高了V带的离心应力,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带的循环次数,不利于提高带传动的疲劳强度和寿命。降低带速则有相反的利弊。

更多相关推荐:
20xx 考研 江苏大学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考研

1螺纹联接的防松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答:原因——是螺纹联接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联接有可能松脱,高温的螺纹联接,由于温度变形差异等原因,也可能发生松脱现象,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绪论:机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小结

一,铰链四杆结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1,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2连架杆和机架杆中有一干为最短杆。二,铰链四杆机构形式的判断1,当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长度满足杆长条件时:a,最短杆的相邻…

机械设计知识点(经典)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一1螺纹联接的防松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答原因是螺纹联接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联接有可能松脱高温的螺纹联接由于温度变形差异等原因也可能发生松脱现象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松...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整理

1、机械零件常用材料:普通碳素结构钢(Q屈服强度)优质碳素结构钢(20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20)、合金结构钢(20Mn2锰的平均质量分数约为2%)、铸钢(ZG230-450屈服点不小于230,抗拉强度不小于…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1循环应力下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疲劳断裂过程裂纹萌生裂纹扩展断裂2疲劳断裂的特点maxB甚至maxS疲劳断裂是微观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断口通常没有显著的塑性变形不论是脆性材料还是塑...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1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独立的制造单元机构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有确定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机构机架1个原动件1个从动件若干机器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机构的系统注从力的角度看机构和机...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绪论零件是制造的单元,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一部机器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同一个机构可以组成不同的机器。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所以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1螺纹联接的防松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答:原因——是螺纹联接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联接有可能松脱,高温的螺纹联接,由于温度变形差异等原因,也可能发生松脱现象,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绪论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原动机:将其他形式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工作机:利用机械能去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机器。机器主要由动力部分、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1:《机械与机器》2:《机构,部件,构件与零件》3:《三化》4:《机构》5:《运动副》6:《自由度》7:《运动副的分类》8:《低副的含义》9:《低副按允许相对运动的形式分类》10:《转动副》11:《移动副》1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九章机器零件设计概率1.塑性材料以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为极限应力;2.运动副中,摩擦表面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零件抗磨损的能力称为耐磨性;机械中磨损的主要类型:磨粒磨损、胶合、点蚀、腐…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