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提醒总结

时间:2024.5.4

1、已知四边形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 (1) 求证:EFGH是平行四边形

(2) 若

BD=AC=2,EG=2。求异面直线AC、BD所成的角和EG、BD所成的角。

C

D

H

证明:在?ABD中,∵E,H分别是AB,AD的中点∴EH//BD,EH?同理,FG//BD,FG?(2) 90° 30 °

考点:证平行(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

BD 2

1

BD∴EH//FG,EH?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

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BC?AC,AD?BD,E是AB的中点。 求证:(1)AB?平面CDE;

(2)平面CDE?平面ABC。 证明:(1)

E

BC?AC?

??CE?AB

AE?BE?

B

AD?BD?同理,??DE?AB

AE?BE?

又∵CE?DE?E ∴AB?平面CDE (2)由(1)有AB?平面CDE

C

D

又∵AB?平面ABC, ∴平面CDE?平面ABC 考点: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

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A1的中点, 求证: AC1//平面BDE。

证明:连接AC交BD于O,连接EO, ∵E为AA1的中点,O为AC的中点 ∴EO为三角形A1AC的中位线 ∴EO//AC1

B

A

D1

C

D

C

又EO在平面BDE内,AC1在平面BDE外 ∴AC1//平面BDE。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

4、已知?ABC中?ACB?90?,SA?面ABC,AD?SC,求证:AD?面SBC. 证明:∵?ACB?90° ?BC?AC

又SA?面ABC ?SA?BC

?BC?面SAC ?BC?AD

S

A

C

B

又SC?AD,SC?BC?C?AD?面SBC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

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O是底ABCD对角线的交点.

DA1

D

A

BBC1

?面AB1D1. 求证:(1) C1O∥面AB1D1;(2)AC1

证明:(1)连结A1C1,设

AC11?B1D1?O1

,连结AO1

∵ ABCD?A1B1C1D1是正方体 ?A1ACC1是平行四边形

∴A1C1∥AC且 AC11?AC 又O1,O分别是AC11,AC的中点,∴O1C1∥AO且O1C1?AO

C

?AOC1O1是平行四边形

?C1O∥AO1,AO1?

面AB1D1,C1O?面AB1D1 ∴C1O∥面AB1D1

(2)?CC1?面A1B1C1D1 ?CC ! 1?B1D又

∵AC11?B1D1

同理可证

AC?AD11

, ?B1D1?面A1C1C 即A1C?B 1D1

, 又

D1B1?AD1?D1

?面AB1D1 ?AC1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线面垂直的判定

6、正方体ABCD?A'B'C'D'中,求证:(1)AC?平面B'D'DB;(2)BD'?平面ACB'.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

7、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FBD. 证明:(1)由B1B∥DD1,得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

又BD ?平面B1D1C,B1D1?平面B1D1C, ∴BD∥平面B1D1C. 同理A1D∥平面B1D1C.

而A1D∩BD=D,∴平面A1BD∥平面B1CD.

A

1

(2)由BD∥B1D1,得BD∥平面EB1D1.取BB1中点G,∴AE∥B1G.

从而得B1E∥AG,同理GF∥AD.∴AG∥DF.∴B1E∥DF.∴DF∥平面EB1D1.∴平面EB1D1∥平面FBD.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

8、四面体ABCD中,AC?BD,E,F分别为AD,BC的中点,

且EF?

AC, 2

?BDC?90?,求证:BD?平面ACD

证明:取CD的中点G,连结EG,FG,∵E,F分别为AD,BC的中点,∴EG

1//?AC 2

//1BD,又AC?BD,∴FG?1AC,∴在?EFG中,EG2?FG2?1AC2?EF2 FG?

222

?

∴EG?FG,∴BD?AC,又?BDC?90,即BD?CD,AC?CD?C ∴BD?平面ACD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9、如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CB?平面PAB,M是PC的中点,N是AB上的点,

AN?3NB

P

?

(1)求证:MN?AB;(2)当?APB?90,AB?2BC?4时,求MN的长。 证明:(1)取PA的中点Q,连结MQ,NQ,∵M是PB的中点, M∴MQ//BC,∵ CB?平面PAB ,∴ MQ?平面PAB ∴QN是MN在平面PAB内的射影 ,取 AB的中点D,连结 PD,∵PA?PB,∴CAPD?AB,又AN?3NB,∴BN?ND

N ∴QN//PD,∴QN?AB,由三垂线定理得MN?AB B

1?

(2)∵?APB?90,PA?PB,∴PD?AB?2,∴QN?1,∵MQ?平面PAB.∴MQ?NQ,且

2

1

MQ?BC?

1,∴MN?2

考点:三垂线定理

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AB、AD、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D1EF∥平面BDG.

证明:∵E、F分别是AB、AD的中点,?EF∥BD 又EF?平面BDG,BD?平面BDG?EF∥平面BDG ∵D

1G

EB?四边形D1GBE为平行四边形,D1E∥GB

又D1E?平面BDG,GB?平面BDG?D1E∥平面BDG

EF?D1E?E

,?平面D1EF∥平面BDG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A1的中点. (1)求证:AC1//平面BDE; (2)求证:平面A1AC?平面BDE. 证明:(1)设AC?BD?O,

∵E、O分别是AA1、AC的中点,?AC1∥EO

?平面BDE,EO?平面BDE,?AC又AC∥平面BDE 11

(2)∵AA1?平面ABCD,BD?平面ABCD,AA1?BD 又BD?AC,

AC?AA1?A

,?BD?平面A1AC,BD?平面BDE,?平面BDE?平面A1AC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面面垂直的判定

12、已知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B?2,PA?AD?4,E为BC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PAE;(2)求直线DP与平面PAE所成的角. 证明:在?ADE中,AD?AE?DE,?AE?DE ∵PA?平面ABCD,DE?平面ABCD,?PA?DE 又PA?AE?A,?DE?平面PAE (2)?DPE为DP与平面PAE所成的角

在Rt?

PAD,PD?Rt?

DCE中,DE?在Rt?DEP中,PD?2DE,??DPE?30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构造直角三角形

1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AD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垂直于底面ABCD.

(1)若G为AD的中点,求证:BG?平面PAD; (2)求证:AD?PB;

(3)求二面角A?BC?P的大小. 证明:(1)?ABD为等边三角形且G为AD的中点,?BG?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BG?平面PAD

(2)PAD是等边三角形且G为AD的中点,?AD?PG 且AD?BG,PG?BG?G,?AD?平面PBG,

222

PB?平面PBG,?AD?PB

(3)由AD?PB,AD∥BC,?BC?PB 又BG?AD,AD∥BC,?BG?BC ??PBG为二面角A?BC?P的平面角

在Rt?PBG中,PG?BG,??PBG?45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构造直角三角形,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二面角的求法(定义法)

?平面MBD. 14、如图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CC1 的中点,AC交BD于点O,求证:AO1

证明:连结MO,A1M,∵DB⊥A1A,DB⊥AC,

A1A?AC?A

?平面A1ACC1 ∴DB⊥AO∴DB⊥平面A1ACC1,而AO1. 1

2

设正方体棱长为a,则AO?1

323

a,MO2?a2. 24

在Rt△ACA1M2?11M中,

92222

OO?

M∵AO,∴A?MO?A1Ma.11

4

∵OM∩DB=O,∴ AO1⊥平面MBD.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运用勾股定理寻求线线垂直 15、如图2,在三棱锥A-BCD中,BC=AC,AD=BD,

作BE⊥CD,E为垂足,作AH⊥BE于H.求证:AH⊥平面BCD. 证明:取AB的中点F,连结CF,DF. ∵AC?BC,∴CF?AB.

∵AD?BD,∴DF?AB.

又CF?DF?F,∴AB?平面CDF. ∵CD?平面CDF,∴CD?AB. 又CD?BE,BE?AB?B, ∴CD?平面ABE,CD?AH.

∵AH?CD,AH?BE,CD?BE?E, ∴ AH?平面BCD.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

16、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平面BC1D

A

C

证明:连结AC

⊥AC ∵BD∴ AC为A1C在平面AC上的射影

?BD?A1C

??A1C?平面BC1D

同理可证A1C?BC1?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

17、如图,过S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ASC=60°,∠BSC=90°,求证:平面ABC⊥平面BSC.

证明∵SB=SA=SC,∠ASB=∠ASC=60°∴AB=SA=AC取BC的中点O,连AO、SO,则AO⊥BC,SO⊥BC,

2

∴∠AOS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设SA=SB=SC=a,又∠BSC=90°,∴BC=2a,SO=2a,

11

AO2=AC2-OC2=a2-2a2=2a2,∴SA2=AO2+OS2,∴∠AOS=90°,从而平面ABC⊥平面BSC.

考点:面面垂直的判定(证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第二篇:立体几何知识总结


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1.空间多边形不在同一平面内的若干线段首尾相接所成的图形叫做空间折线.

若空间折线的最后一条线段的尾端与最初一条线段的首端重合,则叫做封闭的空间折线.

若封闭的空间折线各线段彼此不相交,则叫做这空间多边形平面,平面是一个不定义的概念,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伸展的.

平面通常用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表示.

平面常用希腊字母α、β、γ?或拉丁字母M、N、P来表示,也可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字母表示,如平面AC.

在立体几何中,大写字母A,B,C,?表示点,小写字母,a,b,c,?l,m,n,?表示直线,且把直线和平面看成点的集合,因而能借用集合论中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

a) A∈l—点A在直线l上;A?α—点A不在平面α内;

b) l?α—直线l在平面α内;

c) a?α—直线a不在平面α内;

d) l∩m=A—直线l与直线m相交于A点;

e) α∩l=A—平面α与直线l交于A点;

f) α∩β=l—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

2.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根据上面的公理,可得以下推论.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证题方法

4.

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 平行—没有公共点

(1)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异面(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 平行—没有公共点

) 相交—有且只有一公共点

(3) 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无数个公共点)

平行—没有公共点

5.异面直线的判定

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通常采用反证法.

有时也可用定理“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连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6.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

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即若a∥α,aβ,α∩β=b,则a∥b.

③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即若a∥b,b∥c,则a∥c.

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

⑤两平行平面与同一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即若α∥β,α∩γ,β∩γ=b,则a∥b

⑥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即若α∩β=b,a∥α,a∥β,则a∥b.

(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

①定义:若两直线成90°角,则这两直线互相垂直.

②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也必与另一条垂直.即若b∥c,a⊥b,则a⊥c

③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即若a⊥α,b?α,a⊥b.

④三垂线定理和它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若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则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⑤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垂线垂直.即若a∥α,b⊥α,则a⊥b.

⑥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两两垂直,即若α⊥β,β⊥γ,γ⊥α,且α∩β=a,β∩γ=b,γ∩α=c,则a⊥b,b⊥c,c⊥a.

(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这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②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即若a?α,b?α,a∥b,则a∥α.

③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l?α,则l∥β.

④如果一个平面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l⊥β,l?α,则l∥α.

⑤在一个平面同侧的两个点,如果它们与这个平面的距离相等,那么过这两个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即若A?α,B?α,A、B在α同侧,且A、B到α等距,则AB∥α.

⑥两个平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其中一个平面平行,也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a?α,a?β,a∥α,则α∥β.

⑦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平面外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与该平面平行,即若a⊥α,b?α,b⊥a,则b∥α.

⑧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或在这个平面内),即若a∥b,a∥α,b∥α(或b?α)

(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即若m?α,n?α,m∩n=B,l⊥m,l⊥n,则l⊥α.

③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平面.即若l∥a,a⊥α,则l⊥α.

④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l⊥β,则l⊥α.

⑤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a∩β=α,l?β,l⊥a,则l⊥α.

⑥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即若α⊥γ,β⊥γ,且a∩β=α,则a⊥γ.

(5)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①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即无公共点?α∥β.

②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b?α,a∩b=P,a∥β,b∥β,则α∥β.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a,β⊥a,则α∥β.

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

⑤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b?α,c,d?β,a∩b=P,a∥c,b∥d,则α∥β.

(6)两平面垂直的判定

①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二面角α-a-β=90°?α⊥β.

②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若l⊥β,l?α,则α⊥β.

③一个平面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即若α∥β,α⊥γ,则β⊥γ.

7.直线在平面内的判定

(1)利用公理1:一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在平面内.

(2)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即若α⊥β,A∈α,AB⊥β,则AB?α.

(3)过一点和一条已知直线垂直的所有直线,都在过此点而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内,即若A∈a,a⊥b,A∈α,b⊥α,则a?α.

(4)过平面外一点和该平面平行的直线,都在过此点而与该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即若P?α,P∈β,β∥α,P∈a,a∥α,则a?β.

(5)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这个平面内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必在这个平面内,即若a∥α,A∈α,A∈b,b∥a,则b?α.

8.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

(1)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2)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3)过平面外一点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4)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5)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6)过平面的一条斜线且与该平面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7)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而与另一条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8)过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中的一条而与另一条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9.射影及有关性质

(1)点在平面上的射影自一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叫做这点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点的射影还是点.

(2)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自直线上的两个点向平面引垂线,过两垂足的直线叫做直线在这平面上的射影.

和射影面垂直的直线的射影是一个点;不与射影面垂直的直线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3)图形在平面上的射影一个平面图形上所有的点在一个平面上的射影的集合叫做这个平面图形在该平面上的射影.

当图形所在平面与射影面垂直时,射影是一条线段;

当图形所在平面不与射影面垂直时,射影仍是一个图形.

(4)射影的有关性质

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

(i)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

(ii)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的射影也较长;

(iii)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

10.空间中的各种角

等角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若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则这两个角相等.

推论若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则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定义: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引直线a′∥a,b′∥b,则a′和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和b所成的角.

(2)取值范围:0°<θ≤90°.

(3)求解方法

①根据定义,通过平移,找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②解含有θ的三角形,求出角θ的大小.

11.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 和平面所成的角有三种:

(i)垂线 面所成的角 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ii)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

(iii)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取值范围0°≤θ≤90°

(3)求解方法

①作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找到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

②解含θ的三角形,求出其大小.

③最小角定理

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亦可说,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不大于斜线与平面内任何直线所成的角.

12.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

(1)半平面 直线把平面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 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即二面角由半平面一棱一半平面组成.

若两个平面相交,则以两个平面的交线为棱形成四个二面角.

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通常认为二面角的平面角θ的取值范围是

0°<θ≤180°

(3)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以二面角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PCD是二面角α-AB-β的平面角.平面角∠PCD的大小与顶点C在棱AB上的位置无关.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具有下列性质:

(i)二面角的棱垂直于它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即AB⊥平面PCD.

(ii)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边上任意一点(异于角的顶点)作另一面的垂线,垂足必在平面角的另一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上.

(iii)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面都垂直,即平面PCD⊥α,平面PCD⊥β.

③找(或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方法.

(i)定义法

(ii)垂面法

(iii)三垂线法

(Ⅳ)根据特殊图形的性质

(4)求二面角大小的常见方法

①先找(或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θ,再通过解三角形求得θ的值.

②利用面积射影定理

S′=S·cosα

其中S为二面角一个面内平面图形的面积,S′是这个平面图形在另一个面上的射影图形的面积,α为二面角的大小.

③利用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二面角的大小.

13.空间的各种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

(1)定义 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个点和垂足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2)求点面距离常用的方法:

1)直接利用定义求

①找到(或作出)表示距离的线段;

②抓住线段(所求距离)所在三角形解之.

2)利用两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即如果已知点在已知平面的垂面上,则已知点到两平面交线的距离就是所求的点面距离.

3)体积法其步骤是:①在平面内选取适当三点,和已知点构成三棱锥;②求出此三棱锥的体积V和所取三点构成三角形的面积S;③由V=1S·h,求出h即为所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必作出垂线即可求点面距离.难点在于如何构3

造合适的三棱锥以便于计算.

4)转化法将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平行)直线与平面的距离来求.

14.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1)定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2)求线面距离常用的方法

①直接利用定义求证(或连或作)某线段为距离,然后通过解三角形计算之.

②将线面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然后运用解三角形或体积法求解之.

③作辅助垂直平面,把求线面距离转化为求点线距离.

15.平行平面的距离

(1)定义 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部分,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2)求平行平面距离常用的方法

①直接利用定义求

证(或连或作)某线段为距离,然后通过解三角形计算之.

②把面面平行距离转化为线面平行距离,再转化为线线平行距离,最后转化为点线(面)距离,通过

解三角形或体积法求解之.

16.异面直线的距离

(1)定义 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

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任何两条确定的异面直线都存在唯一的公垂线段.

(2)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常用的方法

①定义法 题目所给的条件,找出(或作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再根据有关定理、性质求出公垂线段的长. 此法一般多用于两异面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

②转化法 为以下两种形式:线面距离面面距离

③等体积法

④最值法

⑤射影法

⑥公式法

更多相关推荐:
义务劳动心得(总结.体会2篇)

义务劳动心得体会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说,只要是劳动,不论是什么劳动,都应该值得表扬与学习的。这是开学后的第十二周,也是我们班级的劳动周,在这周的11月20号…

运动会总结.体育部

运动会总结在春末初夏的季节,我们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会。本届运动会期间,在和衷共济、上下同心的良好氛围的熏陶以及团结进取、奋勇争先的激昂斗志的鼓舞下,我们体育部凝心聚力,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取得了骄人…

运动会工作总结 体育部

20xx年校运会体育部工作总结校运会是学校举办的比较大型的活动,体育部主要负责前期的运动员报名、选拔以及运动员训练工作,在参赛过程中负责联系和组织参赛运动员准时有序的参加比赛。一、工作总结(1)、活动前期1、前…

20xx上半年工作总结--体育局

灵台县体育中心灵体发?20xx?28号签发人:张俊喜二○一二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县文广局:二〇一二年上半年,全县体育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文广局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省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总揽,以干部…

20xx年工作总结(体检保健科)

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体检保健科紧密围绕医院20xx年工作纲要中提出的两项主题:以健康体检为依托,做好亚健康人群的筛查;以规范的干预技术,制定完善的健康管理链。找准自身定位,踏实工作…

工作总结——体委

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作为班上的体委,我深深地感受到虽然体委的工作比较少,也不像班长、团支书的任务那样繁重,但是职位虽然小,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责任心与耐力。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上学期的工作。在上学期里,无论…

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总结体会

英语新课标学习体会滦平二中黄晓旭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

关于开展交接班勤务制度工作的总结体会

关于开展交接班勤务制度工作的总结(南京中医药大学保安分队)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公司关于规范保安员交接勤务制度的精神和要求,我分队全体人员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保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得到了学校…

文化节工作总结(体育部)

文化节工作总结持续一个多月的的信息学部第三届文化节圆满的落下了帷幕,在这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的背后是离不开我们团委学生会每个干部和干事的辛勤工作的。作为文化节组织工作的一份子,我们体育部承办了“新生杯”篮球赛、…

教育实习个人总结体育教育专业

20xx年x月x日至10月x日,我在安顺市第六中学七(2)班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实习。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在原任指导老师武老师和班主任孙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

班主任工作总结体会

工作四年,也就当了四年的班主任,经历过风雨,当然也迎来过彩虹。从当初懵懵懂懂的一个小女孩,到现在一个看起来不再年轻的女老师,这四年给了我难忘的回忆。现在这个班主任工作心得,也就当自己这四年的一个总结吧。无论是当…

毕业生学习总结体会:有限怀念,无限感恩

毕业生学习总结体会:有限怀念,无限感恩我们站在生命的每一个路口,回顾学习时总是必不可少的致敬方式。对于走过的岁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体验,常常我们会对往昔充满了许多怀念,怀念让生命变得完整,因生活终将不可…

总结体(15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