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三国人物评述

三国人物评述

善谋势者得天时

——论曹操

曹操得天时,这是三国时代的大贤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对》中对曹操所作的定评。天时者,机遇也。得天时,即抓住了机遇。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人人可得而用之。然三国时代的机遇只有曹操把握得最好。其诀窍何在?笔者以为是善谋势也。

一、敢为人先,运讨卓之势

东汉末年,宦官弄权,朝政日非。西凉刺史董卓乘大将军何进与张让等十常侍斗得两败俱伤之机,带兵入洛阳,招诱已死的何进部下之兵,尽归掌握。而后废孝灵帝,立九岁的刘协为汉献帝,自为相国,带剑上朝,并鸩杀孝灵帝和何太后,纵兵在洛阳城郊奸淫掳抢,滥杀无辜,使本已岌岌可危的汉室江山进一步陷于深重危机之中。曹操这时在朝廷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但从司徒王允那里看到众官为社稷之危大哭,敏锐地看到讨伐董卓是众望所归,便挺身而出向王允自告奋勇承担诛卓重任。曹操首先是持刀至相府行刺董卓,失败,被董卓悬赏千金通揖追捕,遂逃回老家河南陈留,得巨富卫弘资助,竖起搜集义兵讨伐董卓大旗,发出矫诏,驰报各道。渤海太守袁绍得矫诏后,最先引兵三万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布告天下,首倡共兴义师,会集洛阳讨伐董卓,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发出后,共有十七路诸侯响应,兴兵三十余万,投洛阳来。曹操推袁绍为盟主,与董卓手下大将吕布对峙数月,董卓引兵回其辖地陕西,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一把火将洛阳宗庙、宫室、民宅焚为废墟。

曹操建议追董卓,袁绍及众诸侯却各怀异心,不肯轻动。曹操单独引兵追击,大败于董卓部将吕布、李催、郭汜,从袁绍处借得的万余军兵只剩五百余人,逃回河南老家。

讨董卓是曹操一生事业的起点,虽然以败告终,但曹操审时度势的超群才能已初露锋芒。 曹操运讨卓之势,其意义有三:

第一,树立了敢作敢为为国除害的形象,确认了“安天下”的道路。曹操素有大志,少年时便有“汉室将亡,天下将乱,安天下者,舍我其谁?”的自信。及至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和参与诛董卓行动之后,他才看到汉朝四百年江山,维护统一和兴复朝廷仍是人心所向。只有在朝廷树立自己匡护社稷的能臣形象方能有大的作为。因此他能在群臣一片哭声中有只身入相府行刺董卓之举。曹操的登高一呼和敢作敢为,使朝廷忠于汉室的大臣深信其“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的“鸿鹄之志”。车骑将军朱僬因此两次向朝廷保荐曹操。中弁县令陈宫在捕获本属朝廷钦犯的曹操之后,不仅未解送京师,还亲释其缚,弃官挂印,与操一道逃亡。而曹操从行刺告败,东躲西窜这段经历中也看到为朝廷当忠臣义士,捐血肉之躯只是匹夫之勇而未得时势之利,因此在逃亡中便认定了两个要点:一是要以皇帝的假诏号令天下;二是要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对付董卓。在诸候讨卓这一军事行动中,曹操算不上一路诸候,但操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却是从这次参与讨卓开始。夏候淳、夏候渊、曹洪、曹仁等追随曹操一生的大将也是这一次才聚集起来的。讨卓诸候作鸟兽散,曹操大骂:“竖子不足与谋!”由此看到自己没有实力,想倚重别人的实力,终究是只有虚名而无实效。从此曹操不再对求虚名招实祸的朝政感兴趣。不再过问董卓之事,也不再当为朝廷奔走串联的社会活动家。他回到老家河南在袁绍手下任东郡太守。招纳贤士,精练军兵,埋头积聚自己的实力。两年之后,突然以强劲的实力派人物形象出现在纷争的乱世之中。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三国人物赏析

、知人善任之高明演员——刘备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假如刘备生在太平盛世,估计他会继续先人衰败的轨迹,一生以织履为计,穷困潦倒。刘皇叔可谓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说其生不逢时是由于其先辈官越做越小,到他只是一介平民,无怪乎面对着张翼德只能长吁短叹,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说其生逢其时是由于东汉王朝日渐式微,先是宦官作乱,后是奸贼当道,才让“织履小儿”摇身一变为“刘皇叔”。

善于捕捉和把握机会,知人善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是其最终成就三分天下,雄居西蜀的重要原因。“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一定程度上是曹操成全了刘备,正因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回马荐诸葛,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各路诸侯,知道“卧龙、凤雏”者应该不在少数,可是只有刘备会有“三顾茅庐”之举,尽管存在着“病急乱投医”之嫌,仍充分说明这位玄德公是非常善于捕捉和把握机会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还反映出刘备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正是徐庶投靠刘备后打的几场胜仗,让其意识到出色的谋士的重要性,才会让其不顾结拜兄弟的满腹牢骚而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了。

刘备文不过孔明,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可是他能将其牢牢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和他知人善任,善于笼络人心,深谙领导之术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

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才会带着百姓逃亡;因为知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才会出其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甚至庞统之死于落凤坡,和刘备的笼人之术都有很大的干系,一匹“骑则妨主”的的卢白宝马,刘备骑则马越檀溪,庞统骑则招来弓箭无数,惨死于落凤坡下,临死仍不忘主公赠马之恩,提携之重。

刘备之知人善任还有一例可为佐证,那就是临死托孤于诸葛亮时,对马谡的“名不符其实”的评价,足见其眼光之独到。智力远在其上的孔明,在马谡失街亭后,后悔不迭 “未听先主之言,招此大败”。

之所以说刘备是位高明的演员,至少有四个场景可为其证:一是桃园结义前在张飞宅院中的一番哭诉,在最关键的时候亮出其皇族后裔的身份,致使张飞变卖所有家当招兵买马和关羽一道追随其东征西战,成其霸业;二是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当曹操道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将筷子惊落于地,而故意在曹操面前示弱,以惧雷电掩饰而过;三是赵云万军中将阿斗救回,刘备将其掷于被迫随之下跪的赵云手中,“险使我损一大将也!”,大大抚慰了部下之心,其力道之精妙,演技之高超,不得不让人佩服;四是鲁肃讨荆洲时,装聋作哑,哭哭啼啼,与诸葛亮共同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双簧戏。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三国人物对比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3级软件工程 130904038 普浏清 《易中天品三国》与《三国演义》

之人物鉴赏

内容摘要:曹操是阴险狡诈,但他就没有优点吗,刘禅真的笨吗,真的扶不起吗,可是他在位四十一年。

关键词句:曹操,刘禅,“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乐不思蜀”,“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正文: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最为精彩和丰富的历史时段,也是文学创作的丰富资源。我相信在中国的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读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更为男孩子们喜欢,里面的“桃园三结义” “三英战吕布”......种种故事情节都让我们记忆犹新。而且还被里面生动,鲜明的人物魅力和人格打动。例如忠义仁勇的关羽,羽扇纶巾,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小气的周瑜,永远还有阴险狡诈的一代枭雄——曹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渐渐明白过来,《三国演义》原来只是一本文学作品,它并不是一本历史文献。它其中的好多情节和人物特点的设置都是虚构的。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贬曹褒刘,以至于对我们的影响就是曹操是坏人,刘备是好人。(哈哈)其实在客观冷静的思考一下,历史上,曹操能坏到了哪里,刘备又能好到到哪里

呢。在开始评论之前,我想应用一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普遍人们对曹操的印象都不好,他因为疑心太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还说了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更是让人么对他咬牙切齿,他携天子以令诸侯,更显他的卑鄙。他还垂涎美色,作铜雀台来展望将来有朝一日可以霸占大、小乔。种种种种,都是曹操的负面故事。这些都是在《三国演义》里面经典的故事桥段。

再看看刘禅在《三国演义》里的人物特点。他刚出场,是在就是在曹操追打刘备的战中,刘备兵败,落荒而逃,慌乱中丢下了妻儿,这是赵云单骑救主,在曹营中威风八面,尽情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杀出一条血路。回到营中,刘备却很生气,他说因为就刘禅差点损失子龙,差点把他摔死。看,这刘禅在这里分明就是个背景啊,烘托帝!在刘备将要死的时候,给诸葛亮说了一句话:“若子嗣可辅,则扶之;若不可扶,则可自取成都之主”。在那个封建社会,流行继承制的帝王家庭,刘备竟然说出这种话,可想而知刘禅在刘备心里是什么地位。作为一个父亲,能如此慷慨的说出这句话,看来刘禅让他失望太深!还有在蜀国被司马氏给灭亡之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他旁边原来蜀国的那些大臣看到后心生悲伤,痛苦流涕,刘禅却欢乐喜笑。“乐不思蜀”,让刘禅彻底成了“无能,扶不起”的代名词。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三国人物司马懿

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演义》里头罕见的长寿者,他活了73岁。他到40岁的时候,才当上曹操的主簿。其实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才学,很有才干,远近闻名。曹操那个时候早就听说这个人很有才干,就派人去找他,要他出来做官。司马懿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呢?司马懿看不起曹操的出身,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的父亲是曹腾,曹腾是太监。太监怎么会有儿子,不是亲生的,是养子。所以曹操的祖父是太监曹腾。

而这个汉末太监作乱,祸国殃民,名声极坏。司马懿不愿意同流合污,而且他也受当时社会上的人对曹操的看法影响。所以他不愿意出来,后来又过了好些年以后,曹操派人说把司马懿找来,手下人说如果他要再不来怎么办呢?因为下令征召他出来做官不是一回了,司马懿总是找借口不出来。曹操说,他要是再推托,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就想只能出来了。出来以后就在曹操手下,他小心谨慎,他知道他得罪曹操了,他不敢再硬了。因此到四十岁的时候,他才做到曹操的主簿。主簿就相当于办公室主任,虽然也在曹操身边,但是没有进入核心圈子。而当时他到曹操手下的时候。曹操手下是猛将如云,谋士如林。还轮不上他。那么这个时候,到了曹操后期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对司马懿非常有利。司马懿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建议,得到了曹操的赏识。

司马懿提出一些重要的建议,得到了曹操的赏识。一条就是在和东吴、蜀汉打仗的过程中,曹操深感军粮有时候供应不足,有时候

不能及时供应。结果司马懿就提出了一条屯田的政策。历史上曹操屯田那是非常有名的,对发展经济,统一北方,奠定统一中国的基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个屯田政策是司马懿提出来的。而且司马懿提出屯田这个地方都选得非常好,都在魏、吴边界不远的地方,魏、蜀边界不远的地方。只要一打仗,军粮就在附近,而且他还建议从冀州,就是河北调了五千农民都是青壮年,又有技术又有力气的五千农民到甘肃体天水那儿屯田。那就是平时种地,战时打仗。战时就是五千精兵。

事实证明司马懿这个屯田政策对魏军的强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一条,司马懿建议曹操当皇帝。他说这是天命是天意。曹操尽管不当,别人,他手下也有别的大臣劝他当,但是司马懿这么讲,(曹操)心里还是舒服的。所以曹操后来对司马懿的印象就越来越好,就让(司马懿)给他的儿子曹丕当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相当于太子府的秘书长,大体上这么说,让他辅佐太子,所以紧接着曹操死了以后,曹丕当皇帝,曹丕是220年到226年当的皇帝,那曹丕一当皇帝,他当然重用太子府的人了,所以司马懿立刻得到重用,曹丕几次领兵出征,让司马懿留守许都,你可想而知对他是多么信任,曹丕当皇帝就当了六年,临终的时候,让(司马懿)和曹真、曹休,这两个人都是曹氏家族了,还有陈群四个人,辅佐年幼的皇帝就是魏明帝曹睿。当然曹真、曹休、陈群这三个人地位在司马懿之上。但是(司马懿)成了顾命大臣,地位就进一步升高了,230年司马懿升任了大将军、大都督。那个时候曹真、曹休、陈群这几个人先后死去以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国名人名言大全

一志向·事业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论语。子罕》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引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引自《岳阳楼记》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申二月九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孟子·滕文公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荀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清代政治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引自《郑板桥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引自《乌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29、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30、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4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4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三国演义人物评析

《三国演义》人物评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

放假了,学校要求我们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古典名著之一,虽然我已经快初二了,老师也要求了很多遍了,可是初看时的感觉只有两个字——痛苦。里面那么多生僻的字,难懂的词,复杂的政治纷争,看得我头昏眼花。看过之后,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繁多的人物故事,复杂的故事情节,就象一阵风刮过,没有在我脑子里留下一点痕迹。而且内容艰深难懂,枯燥无味。哎,真没意思啊。真想把它烧了。。。无奈还要写人物评析,只好硬着头皮,咬紧牙关继续看下去。“每天看五十页!”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坚持到底!加油!”我给自己打气。可是看了很久很久都没有能让我提起兴趣去评析的人物,真是折磨人。突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诸葛亮。我以前就知道诸葛亮神通广大,现在,我可要好好见识一番了,就写他了。

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在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雄极一时时,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后来翻阅著名的《戒子书》,其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他的第二点就是睿智:刘备三顾茅庐之前他隐居在山中,竟然对天下大局了如指掌。对天下的英雄人物,就像邻居一样熟悉。这是怎样的一份智慧啊!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是千古奇才。正如刘备所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诸葛亮初出茅庐,小试牛刀,就屡屡获胜:博望坡用兵,火烧新野,给了曹军极大的打击。奇谋借箭,七星坛祭风,七擒孟获。。。。。。每个故事都显示出了他非凡的智慧。诸葛亮草船借箭,令我吃惊不已。这个故事已经经是家喻户晓了,他能算出三天后必有大雾,还料定曹操生性多疑,必不敢出兵,因此轻而易举的借到了十万支箭。他真是神人啊!赤壁之战时,周瑜想破曹军,可是在江上又很有难度攻破,于是一次想起这事竟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孔明早知周瑜心事,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周瑜大惊,心想:“孔明真是神人呀!”于是便说:“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诸葛亮说,要建一个“七星坛”他在坛上作法借东南大风,帮助周瑜用兵。不久,东南风就大起。看到这里,我不得不又一次惊叹诸葛亮的神通般的智慧。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一志向·事业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申二月九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读书·求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

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