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人与自然名言警句及论点论据

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4、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5、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埃斯库曼斯

6、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7、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 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8、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9、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10、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

11、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12、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

清·张维屏

13、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14、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16、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17、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18、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

——马克·吐温

19、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20、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准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 ——佚名

21、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 ——佚名

22、人不给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给人留后路。 ——佚名

…… …… 余下全文

篇二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 姓名:邵俊俊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倍受关注。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探究了人与自热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

人类诞生之初,在那个茹毛饮血,、甚至还没出现刀耕火种的遥远年代,是完全依赖与自然的,此时此刻的人类也只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去利用自然。渐渐地,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逐渐从从动物之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都以自然界统治者的身份自居,肆意地统治自然,奴役自然,破坏自然,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对自然的泛滥破坏,造成生态资源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社会经济生存发展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或大或小的利益,却忘记了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长远的结果。自然界遭到人类的残酷对待而产生“报复”行为,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海啸,臭氧空洞等等,这些都是一点一点的破坏积累起来酿成的巨大灾害。人们以为自己战胜了自然,可以凌驾与大自然之上,陶醉于对自然的奴役,其实是不应该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战胜与战败的关系。因为人类并不是战胜了自然,而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恩格斯曾经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383页)因此,在遭到自然的“报复”之后,人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加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认识自然规律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才明白到人类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应该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开始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即他们经历了肯定(人与自然和谐)—否定(人与自然分离对立)—否定之否定(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过程。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由人的本质表现(肯定)到异化(否定),再到异化劳动之扬弃重新使之成为人的本质(否定之否定)的论述。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

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人与自然的哲学理解“

“人与自然”的哲学理解

摘要:人与自然是哲学古老而又常新的关注对象。工业革命以来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甚至到了危机地球生命的地步。当代哲学对人与自然做出了一些新的反思,本文也从哲学观点解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期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和警醒,早日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

关键字:人与自然 哲学 马克思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三重关系

看了卢贝松执导的《抢救地球》之后内心很震撼,人类对地球不计后果的破坏使地球的命运已经到了最为紧要的关头,对地球必要的拯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然而我们大家的意识却依旧如此的淡漠和危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大家的警觉和关注。

自工业革命以来,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然也就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独立于人类自身存在可以为人类任意态意宰割的对象,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自然界的它物只是为人类而存在,对人类只具有工具价值,别无其他价值可言;人类认识、改造、支配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可以凭借科学技术等手段任意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能够为我们提供无限丰富的资源供人类享用,同时也能够以无限大的能力来消解人类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废物、垃圾等等。这些传统的观念是人类惯以粗暴的方式对待自然,就在人类兴致勃勃的向大自然进军并陶醉于所获得的巨大成果时,令人类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也与之具来并日加严重,最终导致全球性生态生存、危机的出现:人口拥挤、资源短缺衰竭、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生态平衡被打破。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对抗。那么从哲学方面如何看待人与自然这一深刻的话题呢?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讨论

题目: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讨论

所属系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师范类) 学 号 1007401134 姓 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2-11-14

设计地点 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

宋体五号字

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工业化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不断改造自然,为人类创造大量财富,造福人类。但同时也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招来自然对我们的抱负。

关键词:自然、人类、关系、和谐、发展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我们不能坐吃山空呀.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六 :浅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Philosop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Discus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abstract】:From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al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al, and realize tha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is the only existence.

[Key word]: materialistic dialectics man na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

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在我们经历了禽流感、非典、

海啸、地震等天灾之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如果说“禽流感”、“非

典”等是自然对人类微观方式的警告,那么“海啸”、“地震”、“沙尘暴”等则是自然对人类

宏观方式的警告,这些天灾都可能毁灭人类。人类的科技发现、发明与发展,可能会降低天

灾带来的危害,但不能根本消除这种灾害。于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全球课题,

让我们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去思考。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1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今天看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有些话已经成为经典言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联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重温恩格斯的教诲和告诫,人们应当有所启示和感悟。

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并大量使用,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导致土地荒漠化,最终不得不退耕还林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人与自然的论文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根结底实际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展中国正经受来自的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军。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水平和人增绿地水平都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现。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继续发展的需要。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