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走近科学

走近科学

一.节目概况:

? 开播日期:19xx年6月1日

? 开播电视台:CCTV-10

? 口号:走近科学从疑问开始

? 地位: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

? 播出时间:首播: 20:30—20:58

重播:次日 09:00—09:28

? 播出频率:周一至周日每天一期

? 播出频道:10套、1套、9套、7套

? 栏目宗旨:

1.弘扬科学精神;

2.宣传科学思想;

3.提倡科学方法;

4.传播科学知识。

节目改版:

1.20xx年,取消原有的版块式解构,代之以每期通版解构。

2.20xx年,由于收视率较低,又回到版块式解构。

3.20xx年,由于末位淘汰制的出台,该节目面临停播,开始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 节目内容创新:

以戏剧变化的故事为载体,用故事的元素解构节目,力求情节引人入胜,分析细致入微,把科学道理拆解开来,用浅显、通俗、直白的故事来展现。

二.节目分析

1.选题:新颖,预见性强,出奇制胜,。

a.趣味性 例如:《她一觉能睡六年?》

b.接近性 例如:《手下油锅不怕烫》

a.科技大事不漏,选择国内外近期发生或将发生的、 突出的科学事件或有科学背景的社会事件(新闻)

b.准确、及时展开其与科学相关内容,进行科普宣传。

a.视觉 光线、色彩、镜头制造出特定效果

b.听觉 音效、语言进行渲染

2.结构(悬念)合理,详略得当

a.提出:吸引观众

b.发展:观众求解心理

c.解决:揭示谜底

a.利用各种猜测增加曲折感

b.利用真实再现增加曲折感

c.强化心理预期增强曲折感

a.模型演示

b. 真人表演

3.用纪录片的方式经营画面和声音

a.主持人开头引出悬念

b.中间及后期加入同期声

a.主要用语言、音效、灯光等进行渲染

b.主观性地加入一些情景再现

4.形式 :让故事拔动观众心弦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七上走近科学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2、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宙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健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

A.提出问题 B.实验验证 C.提出假说 D.得出结论

3、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 )

A 测量者决定 B 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

C 由测量工具的量程决定 D 由测量者、测量工具共同决定

4.测量误差是指 ( )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测量时发生误差

C 测量工具损坏引起偏差 D 由测量方法错误引起偏差

5、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6、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 …… 余下全文

篇三 :走进科学观后感

走进科学观后感

篇一:走进科学>观后感

走进科学是我最爱看的节目之一,它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最印象最深刻的是“群棺丽影”。它是揭密古代,挑战我们的未知的极限。节目的内容是一次>考古。那是在江西靖安县的一个地方,在那发现了47具棺木,棺木的年代是在2500年。在打开主棺木时看见的是男性的尸骨。考古队长大胆推测这是一个族群遭遇灭族之祸而死亡的墓群。但在主棺木中发现了七环龙纹的金器和呈半月型的玉佩,这让考古队长的推测被推翻了。考古队长认真研究那金器和玉佩之后发现那金器和玉佩十分珍贵所以拥有它的人应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后来他就推测这是一个战死的将军墓,而其他的墓是与他一起战死的战士。但在打开其他棺木检验起尸骨性别时发现在这47具棺木中有大多数的尸骨是女性,而且年龄在15至25岁,身高1.65米左右。这些都是正值花样年华的女性而且在考古队一位女性研究员对她们面部骨骼的分析,那些女性的样子都是非常美丽的。发现的这个线索让考古队长的推测再一次被推翻了,从女性尸骨的这个线索让考古队长联想到了古代时非常残忍的陪葬。古代的陪葬条例是从秦始皇的儿子开始实行的。但在后来的改朝换代中渐渐撤消,可是在明代这套刑罚又被朱元璋实行。到了清代这种刑罚终于消失。我想说也许这墓的主人也许就是那时候的人吧!最后的结果我不知道,但是在看那期节目的过程中我也好象跟随考古队员的探索进入不可思议的古代。

在看完走进科学之后,不仅让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识,还让我有了不断探索的>勇气。我想你看过的话肯定与我有一样的感觉。

篇二:走进科学观后感

在这个暑假我收看了很多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学”。

其中有一集的开场白非常奇怪,是一个女生走在路上看到“烟酒”两个字,屏幕上就浮现出两个阿拉伯的数字十。我看了也非常的迷惘,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主持人解释说:“这个数字代表的是‘烟酒’二字的笔画数。有一个女孩叫做程婷婷,这个女孩一看到汉字就可以快速的反映出这个字的笔画。”

…… …… 余下全文

篇四 :走近科学等答案

走近科学

1、实验__和__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_自然现象 _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

走近科学等答案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米_,常用的单位还有_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说出它们的换算关系。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10分米,1分米等于1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1毫米等于1000微米,1微米等于1000纳米,1米等于1×109纳米

4、在长度测量中应注意四个问题,分别是: 放正确_, 看 正确_,读正确,_记录正确。

5、在测量中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使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叫_误差_。通常对同一长度,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 改进测量方法)方法来减小由于_观察估计不准确_而造成的误差。 6、学生做一个实验都应当完成一个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探究_过程__和_结果_记录。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_实验日期_,_实验目的_,_器材与装置_,_过程与步骤_,__现象与数据_以及讨论与结论。报告中的记录应力求_及时_,_准确_和_尊重事实_。报告的形式应能反映上述内容,并力求简明,应采用_草图_和_表格_形式表达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7、测量人体体重的仪器一般是磅秤 。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用温度计 来测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0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00_,水的沸点是_1000_。水银温度计是利用了_ 水银的热胀冷缩_ 特性制作的。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被测温度不得大于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除数测物体保持良好接触,待稳定后读数_。

8、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概是_41℃---42℃__; 植物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_20℃--25℃_。蜡烛的火焰分为_外焰__、__内焰_、__焰心__,其中_外焰_的温度最高。

9、心率是指_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测量心率需要用_计时 _工具。如果一个人的心率是80,则可知这个人心跳一次的时间约是_0.75__秒。

…… …… 余下全文

篇五 :走近科学项目方案

石门实验小学“走近科学”活动方案

走近科学”项目组

一、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力宣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校战略和可持续发发展战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项目

本次活动四个项目:小制作(我们的赛车)、小设计(点亮我们的房间)、体验活动(可爱的蚕宝宝)、展示交流和颁奖活动(我们的收获)。

三、活动时间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20##年2月16日—20##年2月24日;

2、活动竞赛阶段:20##年2月24日—20##年5月25日;

活动一:我们的赛车(五年级)

(1)2月13日——2月17日,设计赛车,堂上完成。周末作业:收集制作材料。(2)2月20日——3月9日,制作我们的赛车。

(3)3月12日——3月16日,赛车比赛。赛程安排参照附表一。

活动二:点亮我们的房间(四年级)

(1)3月19日——4月13日,设计电路,堂上完成。周末作业:完成小屋的拼装。(2)4月16日——4月20日,比赛。赛程安排可参照附表一。

活动三:可爱的蚕宝宝(三年级)

时间:4月23日——5月25日

3、总结表彰及成果展示阶段:20##年5月28日—20##年6月8日。

四、项目实施措施:

1.活动内容和书本知识紧密联系,科学老师在授课的同时,可以将相关的内容在堂上完成。

2.在不耽误主科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把活动的制作内容有序的整合到周末作业中,把活动的乐趣带到家庭中,既不用增加负荷,也增加了亲子时间。

3. 开展学习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以及把活动设计为比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科学的动力。

4. 活动的最后,分享交流和展示评比。获奖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全校的同学参观交流,让参观的同学与他们分享交流。

…… …… 余下全文

篇六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小学数学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学生刚刚由一年级升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

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高一数学学习方法高一数学学习方法高一数学学习方法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如何科学合理的学习高一数学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1)制定计划。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专心上课。“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一次是愚蠢的科学实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征文)

一次是愚蠢的科学实验

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一次次科学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科学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血液。那些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科学家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如:舍身成仁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历史上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为探索宇宙登上月球的中国第一人杨利伟叔叔等等。我也想自己能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发明发现给人类带来便利。为此,我在不断的努力。虽然至今还没有成功一次,但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记忆最深刻的是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

“叮??”放学铃声刚响起,我犹如脱弓的箭飞奔回家。到家以后我还没放下书包便迫不及待的扎进我的“实验室”,其实是院子里的一个小棚子,以前是用来放脱谷机的。自从政府扶持家乡的田改为机耕田以后插秧、收割全是机械化,脱谷机没有了使用价值,爸爸便把它卖了废铁。自己将这个棚子改成了我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我拿出妈妈煮熟了的花生,剥开10颗,接着将装满泥土的盆子凿开10个坑,一一让他们躺在里面睡觉。就在这时妈妈拿着锄头和花生种子看见了,问道:“二娃,放学你不做作业,在里面干嘛呢?”“做科学实验,”我一边做一边回答“马上就去做作业。”妈妈问我做什么实验?我告诉她:一颗没煮熟的花生种下去就可以收获很多花生,我将煮熟的种下去就可以收获很多煮熟的花生,这样便节约煮花生的时间和成本。听完我的回答妈妈只是会心一笑便去土里种话说了,到后来我才明白

妈妈的笑是什么意思。

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我经常给他们浇水、施肥。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我每天上学、放学总会在我的“实验室”待上一会儿,我每天都在希望我种的花生能发出芽,但不知道他们在给我较劲还是怎么的总是让我失望而归。当妈妈种的花生都长出苗来以后,我忍不住撬开我的一个观察。这一看我震惊了,我的花生不仅没有发出发还全身腐烂。我又撬开下一颗还是这样,直到最后一颗也没有逃出悲催的命运,望着腐烂的花生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妈看见了便过来安慰说:“孩子,别哭你要去找到失败的原因,哭解决不了问题。”我带着疑问去查阅了有关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得出了结论:煮熟的种子永远也不可能发出芽。此时我才明白妈妈当时的会心一笑。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