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修行感悟

修行感悟

第一个49天法今早修完,一切都是潜移默化般的改变,如果你不回忆比较,还真的不容易发现自己心灵的变化。就像一路走来,在渐渐的柳暗花明中,一颗心早已融入眼前的景色,你不回头,也无法记起自己的路早已走了一个又一个的转折,来路隐然不见。早已习惯头顶“兰”字皎月般地照耀、呵护,一切的杂念都变成断断续续的存在,不再似过去一样根深蒂固地胶着。

感恩佛母的呵护,在修行过程中几次点化弟子,让愚钝的弟子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弟子会一直坚持走下去,一定努力去做一名真正的准提行者。在此,弟子对佛母的呵护不敢独享,写出来与同修们一起参悟佛母的慈悲点化。南无阿弥陀佛!

第一次感悟较深的是在一次梦中,梦到自己穿着破烂,垂头丧气地在演戏。身旁有一装扮更脏、更乱、衣着更烂的戏子正精神抖擞且非常投入地表演着,而且感觉精彩极了。然后,这个戏子转身对我说:“即使是再烂的角色,只要你精神不灭,用心去演,也一样能演的很出色。”

人生如戏,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演戏?在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又一个的角色,虽然我们没有权力选择这身行头的好坏,即使再烂,但只要我们的心能守住那一丝清明,时刻明白我们是在入世中修行,外在的一切又如何能干扰我们角色的表演?愿我们能时时觉知当下,活在当下,以准提理念为宗,做好我们准提行者应该做的事。

第二次感悟是在做早课持诵准提咒时,一恍入梦,身在藏书楼中,由阿弥陀佛持灯相引,教弟子助佛陀工作。弟子亲见阿弥陀佛心情激动,跟随其后边查阅书籍,边问:“佛主,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啊?”,佛主答道:“你随时都可以回家啊!”,弟子说:“不是啊,佛主,弟子是问何时回这儿——极乐世界的家。”。佛主一笑:“你不是在这儿吗?”弟子忽醒。

佛主那一句:“你不是在这儿吗?”真让我如梦方醒,直至现在回想起那句话,都觉清凉如意、浑身自在。与前一个梦境相应,大净观、大出家、大无明的真意在此再明了不过:观人人是佛,观一切境为极乐,了知生命的当下,生活的当下,破除大无明,从娑婆世间出离,在完成世间的报恩之行后,大出家到极乐世界去修行。佛主是让弟子把“大净观、大出家、大无明”的思想真正融入到每日的修行中,时时保持正念,才能成为真正的准提行者,才能在阿弥陀佛愿力的牵引下临终往生极乐世界。到准提法网络佛学院学习,能保证我往生极乐世界,再次感恩佛母的示现,感恩佛母的呵护!南无阿弥陀佛!

…… …… 余下全文

篇二 :工作即修行感悟

工作即修行

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稻盛和夫

每个人对工作的态度不会一样,就像每个人的长相不会一样,相由心生,每颗心都有她自己的感悟和归属。我不知道,我每天努力工作,美好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就像大师说的唾手可得;我也不知道,每天该怎样培养崇高的人格?我更加不知道的是,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现有的工作。

很多人说,职场如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脱颖而出,这也不失为一种修行。《甄嬛传》将是一部绝佳的教学器材。善良美丑,勾心斗角,精于算计,你死我活,这已不是修行,而是修炼,然而高处不胜寒,于是我想,是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拼了命去争那皇冠?争到了又能如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职场竞争,适者生存,弱肉强食?那么只要进入了职场,只要我们参加了工作,是不是就永远也逃不出这两条铁的定律?我不得不说,是的。但不得不说,没有竞争,人的惰性会无限增大。良性竞争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并不是缺了谁就不行了,所以每一个岗位都会存在竞争。竞争不是嫉妒,如何正确的摆正心态,需要的是个人修养。工作场所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我非常赞同。不论哪一种工作,都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所有的工作场所,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彼此修炼精神的参照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在学童时代,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事先做人。出门靠朋友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懂,怎么才能交到朋友?交友先交心,交心先修身。工作伙伴,先成为朋友,才能更好的合作,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难免会有懈怠,甚至是厌烦。怎么才能坚持?不忘初心,方能始终。道理每个人都懂,但做起来,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做到。我们选择一份工作,可能专业不对口,可能兴趣不相投,可能预期不达标,但总有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让你选择留下来,那就是你的初心。无论你最初是应急也好,还是两难选其易,你的初心,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过上稳定的生活。在其位,谋其政,何尝不是一种修行?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尽责职守?

…… …… 余下全文

篇三 :茶道感悟

茶道感悟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自皎然提出“茶道”以来,已历经·—千多年。当今的茶文化专家设想从当代的实践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上以高深著称茶道作”见仁见智”的认识,有简有详,认识深刻;但茶文化初识者较难把握 (客观上还受日本茶道的不同实践与理沦的影响),甚至有“茶道”一词内涵,不说还行。越说反而越模糊的反映,这主要与茶事实践的程度与范围、研究者的出发点、及价值取向有异所致,初学者难以觉察,认识和把握,也就不足为奇。一般说来,茶道是人们受茶事感受并进入较深意境而生发,茶道与茶的意境 密切相伴。相似的茶事,会因为个人(修养、兴趣和事件背景等)的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感受,即在茶的意境上有相似的认同感;如此,茶事常常可有主题,引导人们参与其中。当然,要想从茶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和意界,还要求对茶与传统文化、乃至个人的修养有较高的要求,皎然所提出的茶道正是如此,也有人喻此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而欧阳修提出的“真善幻”亦属此意。人们对广泛推崇的“精行俭德”(茶道精神)的领会.尽管因人而异(如在程度上),但仍是由茶事所承载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意境之体验后,由茶而感发认识的进步与修养的提高等。在当代,有人以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茶事的美妙意境、以及人文“观照”,也是通及茶道后的感应。与茶道精神相关的意境,自然不会偏离茶道。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不同地们、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的追求也不同。历史上的王公贵族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显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意在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乏提神,参禅悟道。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茶养生,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解渴,去腥除腻,享受人生。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获事活动中获得畅适和愉快的感受。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它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四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感悟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写道∶“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经典的最优秀的代表——《道德经》,是“道”的具体化,她从人与万物的本源——“道”上阐述了道德的规律,指出万物本源“道”的行为特点就是人类应效法的的道德法则。并且告诉人们,作为“道”之子的人,人的很多问题可以求“道”来解决,具体方法就是让人的思想顺“道”而行,用道性换掉人性,这个过程就叫修道。当人的思想符合了“道”时,人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的完美。

一、主观符合客观——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是讲“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说明“道”是不断变化的。道大无边无际,浩瀚无比,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会儿是这个样子,一会儿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要给它取个名,就是叫“道”这个名字可以,不叫这个名字,叫另外一个名字也可以,说到根本,是“无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产生了人和万物。由于本源的“道”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连名字都可以变化),所以它产生的天、地、人、万物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人要适应这种变化,即主观要符合客观,因此人就有了主观与客观的问题,人的行为也因此分为两种∶有为与无为。主观上自以为是,不考虑客观变化,这就是有为。主观上没有个人想法,而是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即顺应自然而为之,这就是无为。做到无为了,就能无不为。那么,人是否就能做到无为呢?不能。

人是万物之灵,本来也是客观“道”产生的,但是人生来是不符合“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个矛盾混合体,其中有私心欲望,万物之灵的这个“灵”被私心欲望所限制,并不“灵验”,不能适应“道”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主观意识里总有个人的一些不自然的东西与客观不相符合。怎么办呢?这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帮助人去掉不自然的东西,使人符合客观,使客观支配主观,这样人生坎坷就少,“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会变得顺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种人生,“万事如意修道人”。 那么,修道怎么修呢?就是守静背诵《道德经》。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人生是一场修行 读后感

《人生是一场修行》读后感

在寒假的时候,读完了这本书。现在读自己喜欢的书就感觉像偷吃了特别美味的零食,因为每天都要啃心理学的专业书籍。

关于书,我从小到大都有一种依恋感,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我实在是太喜欢那些新书的味道和那么多让我离不开的童话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是比较排斥电子书,只有拿着一本厚厚的纸质书,才让我心里有厚重的满足和踏实感。

以前,不太喜欢看这种很平淡的书,总是喜欢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那种,觉得那样看起来才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可能是到了大学,经历也不一样了,在看这种平淡故事的同时会有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个很平凡内向的酿酒厂退休的老人,因为一个老友的一封信,而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步行过程。与其说这个过程是对生病老友的一种救赎,不如说是对自身的救赎。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各种不一样的人,都有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和自己的故事。有人相信你,有人质疑你,有人嘲笑你,有些人,只是那么短暂的一面之缘匆匆而过,还有些人会进入你的生活,能够陪伴你走过那么或长或短的一程。

有些人,是真心的想陪着你往下走,也陪着你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光,可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比如小狗和凯特,我在看得过程中特别希望那只小狗能够陪着哈罗德一直到最后。还有些人,只是因为他自身的需要,或者对你的利用,选择和你走一程,比如维尔夫和里奇。虽然哈罗德也相信每个人都保留着一点天然的善良,也相信自己能发掘出维尔夫的善良,我也是特别的希望,可最后维尔夫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生活不是童话故事,我们都有美好的愿望,总希望一切都好,可是生活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握和把控的。

人,生于滚滚红尘。忙这忙那,奋斗也好,努力也罢。有的人一生就是赚钱赚钱,没有享受,也不会享受一点!不是没有那个条件,就是那个心态!

更多的时候,我也在想,人,活的意义是什么?!衣食住行?为子女为父母细细琢磨,有这个方面的原因。似乎又不是!越发地感觉到人活的就是一种修为。为情累?为爱苦?为家庭事业?为子女父母?在这么多的忙忙碌碌中,有苦有甜,有喜有泣!真的就是如同修行一般考验和磨练自己的那颗心。谁都有那么多的放不下。

…… …… 余下全文

篇六 :修道永远在路上

修道永远在路上

——读《南怀瑾“心要”——师道》有感 拜读完学校特别推荐的《南怀瑾“心要”——师道》一书后,觉得为师者的高尚师德怎么来?除了与身俱来的——人之初,性本善外,还要靠后天的修道。怎么修道?南大师告诉我们:饱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大学》、《中庸》、《论语》、《师说》等(这些书本人没接触过,学校图书馆可能也找不出),还要研读佛教等经书,修心养性,要有菩萨心肠、悲悯恻隐之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能做到吗?能!得道也,高人也,圣人也,师德高尚也。

拜读此书后,我才知道,古人撰写的《大学》一篇,就确定了中国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就是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从心性修养开始,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如今不是常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培养“四有新人”等,只是说法不同,意思一样。

那么何谓“师道”?师道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修自身方能布师道。志存高远,乐道自得,严师重道,师道尊严,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以德为主,德才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人格感染,潜移默化,这些就是师道!

我国古代的“师道”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师德”有所不同。在内涵上,“师德”一般表示为师者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师道”则更多地体现了为师者所应具有的内在人生理想和信念。在

外延上,“师德”主要指教师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而“师道”除了指教师的这种职业道德之外,还包括了他们所应具有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等。

师道的目的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是师道的精神。看来育人是第一位的,教书是第二位的。真所谓德育为先,智育为次。可现实呢?还是分数(知识)通行天下,“在现行教育制度的学风之下,教育程度越高,知识愈丰富,尊师重道的精神也愈减少。甚之,低到于零。”可悲啊!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后感 《成功是一场自我修行》

成功是一场自我修行

——《靠自己成功》读后感

成功,是世间每一个人的渴盼,是每一个年轻人找寻的最美归宿。但凡成功者应该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得体会,而更多无法收获成功的人则未必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近日,阅读了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奥里森·马登的著作《靠自己成功》,受益匪浅,与大家分享感受体会。

本书作者本人的经历,就是一个成功学的典范。他3岁失去母亲,7岁时又失去父亲。他在农家当过十多年雇工,做着繁重的工作,饱尝别人的冷漠和白眼。就在连他觉得自己就将这样失意地生活一辈子的时候,一本《自己拯救自己》的书让他顿悟了,而命运也就从此改变。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奥里森·马登用自身的经历和感悟撰写了大量的作品,他希望这些文字去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和自己一样实现抱负,收获成功。

在奥里森·马登的这本书中,共分四个篇章。第一篇章为认识自我,第二篇章为对自己进行投资,第三篇章为修改决定成败,第四篇章为成功之路。四个篇章串起来,其实就是一条稳步走向成功的道路。

首先,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因为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抛下自满或自卑,才能准确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不断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才有可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就是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他追求留学未能成行,却让他找到了创业的路径;他自知自身的缺点,漂洋过海找回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来一起创业,纵使这样做让他备感难

堪和痛苦。

其次,成功是自我投资累积的过程。当今时代早已是信息爆炸时代,社会生活瞬息万变。一个一成不变的人,不管他原先有多么优秀,也会迅速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更新理念,才能永立潮头,才能收获长久的成功。美国苹果之所以在数码行业中立于领袖地位,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断创新;而创新就是对自己进行不间歇投资的结果。

再次,培养更能接近成功的个性。每一个个性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形成的,也都是可以通过毅力来进行克服和培养的。所以个性不是失败的借口,任何一个渴求成功的人都应该积极进行良好个性的锤炼,让自己更近地接触成功。由怯弱到勇敢,由犹豫到果断,由消极到积极,由脆弱到坚强,由莽撞到冷静,每多培养一种优秀个性,你就离成功更近一点。

…… …… 余下全文

篇八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肉的理想,白菜的命。白马啊 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佛陀在经典里极力称赞修行四念住(satipatthana)--觉知的建立。佛陀在《大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谈到其重要性,称其为一乘道(ekayano maggo)--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忧叹、灭除痛苦、实践真理和体证涅槃。(注:长部 二 Digha-nikaya 2)

在这部经中,佛陀开示了一个实用的方法,籍由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kayanupassana)、持续不断地观察感受(vedananupassana)、持续不断地观察心(cittanupassana)、和持续不断地观察心的内含(诸法)(dhammanupassana),(注:长部 二 Digha-nikaya 2)以发展自知的能力。

为了探究有关我们自身的实相,我们必须检视我们是什么:“身”和“心”。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直接去观察这“身”和“心”,就在我们自身的范围内观察。因此,有三点注意事项必须牢记在心:

1、身体的实相或许可籍由观想来想象,但是要直接体验身体的实相,就必须以身体内生起的感受(vedana)来用功。

2、同样地,要真正体验心的实相,就要以心的内含(诸法)来用功,才能达到目标。因此,如同身体和感受无法分开体验,心和心的内含(诸法)也不能分开观察。

3、由于身、心是如此紧密地相互关连,心的内含诸法总是以感受呈现在身体上。 由于这个原因,佛陀说:

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

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注:增支部 Anguttara-nikaya)

因此,观察感受其实是了解个人身心整体的方法--实际上这是唯一的方法。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