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浅谈《地球上的星星》中的教育理念

浅谈《地球上的星星》中的教育理念

摘要: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了一个有阅读障碍的男孩在老师的悉心呵护下敞开心扉。这部影片也给予了我们一些关于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一些启示。在家庭中,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怎么培养孩子。在学校中,老师应该用何种方式教育孩子。

关键词: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家庭教育

一、《地球上的星星》中的教育理念

1、教师培育学生的理念

影片中一个叫伊桑的小男孩,因患有读写障碍症,常被责骂,甚至被扣上弱智的帽子,并到了崩溃边缘,所幸恩师尼库巴创造机会让他展现绘画天赋,使其重拾自信。尼库巴老师的教育理念给予我们重大的启示。

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全班学生是一个整体,有着既定的整齐步调,对于像伊桑这样有阅读障碍,而且思维还停留在画图阶段的学生,老师们很难照顾到他的特殊情况。于是,在老师眼中,伊桑是一个调皮捣蛋,愚昧无知的学生。在这种长期的压力下,他自己也感到孤单茫然,痛苦无助,甚至是自卑羞愧。但是尼库巴老师的到来却改变了他的一生。尼库巴老师敏锐地洞察到伊桑是个有特别才能又急切需要帮助的孩子。因此在培育伊桑的方式上格外用心。一方面他理解伊桑的痛苦,关心他的学业,例如在影片中他对于伊桑所有的作业考试卷子进行分析,也来到了伊桑的家中对其父母来询问伊桑之前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用科学理性的精神分析研究伊桑的问题,顺应天性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例如在课堂中尼库巴老师讲述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在小时候都是患有阅读障碍的症状,用这种方式来使伊桑走出自卑的世界,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而当其他老师远离伊桑或简单粗暴地对待伊桑时,只有尼库巴经常走近伊桑。这种做法,缩短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距离,让伊桑一下子找到了知音,感到自己并非是毫无用处的废人。尼库巴是一位真正有爱心且懂得如何爱孩子的老师,他一直坚持用伊桑喜欢的方式去爱他。影片中,我们看到尼库巴老师说的都是伊桑想听的话,讲的都是伊桑感兴趣的事情,这就让他渐渐走进了伊桑的内心世界,带给伊桑强烈的自尊感、归宿感和价值感,使伊桑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激发了他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尼库巴老师还利用他和伊桑共同喜欢的美术,通过绘画比赛,让伊桑体验成功,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的阳光男孩。

…… …… 余下全文

篇二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岑玺

在暑期学习期间,我观看了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被片中的美术老师深深打动,这是一位具有爱心和敏锐洞察力的老师,他真正理解孩子,顺势引导,让小男孩伊夏不仅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且在美术领域施展了其特殊才能,成为超越老师的绘画冠军,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伊夏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处于最差的状态,因此受到老师、父母的责骂、歧视,以至于为了逃避非难而让哥哥写假条向老师请假,以便于他逃学,最后不得已而转学。转到新学校后,伊夏依然是学不好语文、数学等科目,无论他怎么努力,他都不能写好那些字母,他被老师打、罚站、罚跪等,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联想到我们的孩子,每个班都不缺少这样的孩子,我们是否也责罚过他们呢?是否也用语言伤害过他们,是否发过火。反思自己,就会让自己惭愧。

代课老师尼克教孩子们画画,发现伊夏不正常的状态后,他和伊夏的同学交流,和其他老师交流,通过分析伊夏的作业,他发现,并不是伊夏学习不努力、偷懒,而是因为他天生有诵读障碍,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等缺乏判断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却做不到。

了解到伊夏父母的心态后,尼克老师上门和伊夏的父母谈心,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梦想,我们不能因为他目前的一点点障碍而嫌弃他。他甚至愤慨:“如果你喜欢比赛那干脆养马呀,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负担你的野心,不如招童工。”

在与伊夏爸爸谈话时说“索办门群鸟辱骂树的故事”的故事,更是让人震惊。是的,你想毁了孩子,那就辱骂他吧,他会如你所愿地越来差的。

为了唤起伊夏的自信心,尼克老师在课堂中和孩子们讲述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的故事。下课时老师告诉伊夏自己也曾是。然后,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夏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一点一点,伊夏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

…… …… 余下全文

篇三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有人说,人死之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照亮生前关心的人们,使他们不畏于前行。而我,看那天上的星,觉得它们落到地球上,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孩子。在天空中,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散发自己的光芒,被人欣赏被人赞美,一旦落到地球,就失去了曾经的光芒,被人忽略被人嘲笑,甚至被人责骂。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伊夏就是这样的一颗星星,让人难以理解、难以触摸、难以接受。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懂得他,但也不是没有人懂他,他是不幸的,但同时他又是非常幸运的。

影片的前半部分给我们展现了伊夏的调皮、叛逆、差成绩、受罚、离家、落寞、沮丧,让观众觉得这个孩子似乎已经无可救药,注定会迷失自己了。直到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他对伊夏的关心、理解、循循善诱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希望,也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松了一口气。最后,看到他画画的才能被发掘出来,读写的障碍被克服,心理阴影被扫除,成为一个乐观的孩子,我在心底由衷地呐喊着——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人性的关怀啊!

为什么直到遇上尼克,伊夏的人生才有了转折?难道伊夏的爸爸妈妈不爱他,不关心他吗?难道伊夏以前的老师都故意跟他作对吗?不,当然不是。爱有很多种,教育也有很多种,有时候我们习惯了用同一种方式去爱不同的人,却不知道每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觉得被爱的这个人并不接受甚至忤逆我们的爱,我们就开始用一种畸形的方式去教育他,让他完全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最终,只会让他离我们越来越远,让他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不停地碰壁,被伤得体无完肤,却始终得不到众人的理解。难道这不也是一个“吃孩子”的世界吗?

我相信家长和老师的初衷都是想让孩子更好更优秀,只是方式错了而已。然而可悲的是,能够像尼克那样理解、教育、帮助孩子的人太少。大多数家长在孩子那里碰壁之后,不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不会去改变教育模式。当伊夏的爸爸看到他在很认真地盯着黑板阅读的时候,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我想,在那一刻,他才真正懂得,自己曾经的教育是多么的可恶又可恨。

…… …… 余下全文

篇四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教育你我他

此时此刻,我陷入了沉思:中国教育。

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对中国的教育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思考。

我想对于中国教育,人们更多想要发表意见的应该是应试教育。中国的确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端。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失败的。我们只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不是爱知识爱科学求解惑,而是一群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强行给自己灌输各种理论知识的机器人。从小我们的父母就告诉我们,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够有出路,有漂亮的房子车子,体面的工作舒适的生活。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够考到好的初中;初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你们要好好学习才能考到好的高中;高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到好的大学;而如今我们考上了大学,接下来呢?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当我松懈下来的时候我的脑海就嗡嗡嗡的反复回响着这句话:你要好好学习,否则你就完蛋了。

当中国小朋友在接受填鸭式教育的时候,国外的小朋友接受的却是思维训练。美国小学生几乎没有教科书而常常是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写出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万字论文。当我很想去表达并且曾勇敢表达我关于爱情关于青春的懵懂与迷茫的时候,我的老师却告诉我你的作文思想消极并且不健康。而如今,老师叫我自由发挥引导我去天马行空的时候,我发觉我的思想空乏行文涩苦。我茫茫然 不知该如何表达我的愤怒与无奈。

其实好好学习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为什么老师告诉我们的一直都是我们应该怎么样而不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难道你们不知道鸡蛋由外而内是打碎由内而外是生命么,难道你不知道人生由外对内是纯粹的压力而由内而外的才叫成长么? 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学校所得的全部知识之后所剩下的本领。真正的教育是教会我们处理自己和自己以及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而不是教会我们如何去考取更好的学校或获得更好生活的本领与手段。

这十几年的教育,我们学会了什么又能贡献什么呢?

…… …… 余下全文

篇五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小主人公伊夏会把相似的单词搞混了,他在“认字”过程中出了问题,在“阅读”和“书写”时,不能通过把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了解字的意思。在阅读和书写中存在障碍,即所谓的“朗读困难”。同时他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天赋,比一般人在绘画方面有更强的能力。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伊夏未能被父母理解;在学校教育中,老师没能根据他的问题对他进行辅导,而是不断地把他赶出教室,同时伴随着同学的嘲笑,渐渐地,伊夏从学不会转变成不想学,写假请假条,翘课??最后他遇到了他的伯乐尼克老师,在尼克老师的带领下伊夏最终克服了朗读障碍,并且在尼克老师组织的绘画比赛中战胜了尼克老师最终获得了绘画冠军的感人故事??

从这部影片中我在思考现在的教育,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应该怎么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一. 受社会影响下的家庭教育

现在的社会过重地强调竞争,而在无形中忽视了对孩子自身的关注。正如影片中尼克老师所说:“我知道外面是一个无情,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个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世界。大家都要好成绩,医学、工程、管理??什么都是只要比别人差就是无法容忍的。100分考了95.5分?95.6?95.7分,只要比别人差就是可耻的,对不对?看在老天的份上,你想一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跟梦想,不是大家都只死想着要图和让自己的手指脱颖而出??然后忙着去修饰,让它们看起来更长。如果哪天手指头断了,你们还要继续吗?”家庭教育中,需要父母和孩子更多的沟通,给孩子建构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父母沟通。同时游戏也是增加父母与子女沟通的一个方式。两个人一起玩时,能帮助孩子学习做人的道理;而一个人在玩时,则能发挥它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作为我们的学生家长,你们真正理解一个孩子吗?你们能真正理解一个孩子吗?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而教育所做的不是助其快快成长甚至不经意间压抑他们的成长,教育只是引导与发现,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方向,走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路。而不是把自己的野心强加于孩子!

…… …… 余下全文

篇六 :观看《天上的星星》的反思

观看影片《地球上的星星》的反思 教师:秦振学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一部有关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对我震撼很大。让我明白了一句话 “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的真正内涵,也许会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伊夏是一个令老师、家长头疼,小伙伴把其看成另类的小男孩。在英语课上,字母在他眼里都是会跳舞的,他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做得一塌胡涂,老师多次以罚站、罚跪、向家长告状的方式来惩罚他,却没有任何改变。无奈之下,父亲把他转入一所寄宿学校,有幸的是在新的学校遇到了一个美术老师。后来这位美术老师在班上用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小时候同样有着阅读障碍的科学家的故事,来培养伊桑的自信心,采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在沙子上画字母、用颜料、橡皮泥来画、做字母、在电脑上玩游戏来改变伊桑对字母的敏感性。这已经完成超出了一个美术老师的职责范围,却从此改变了他自卑、自闭的性格。并最终在全校绘画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各门功课也明显提高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很复杂。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尼克老师针对小伊夏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值得我反思的几点是:

一、 每颗星星都有其闪亮的理由。

伊桑的闪亮之处是他的画画天分,在他大脑中有着无比的想象力。他不喜欢学习,却善于观察,他喜欢与小鱼、小蝌蚪、小狗亲密接触,他能把3×9想象成地球与冥王星的战斗。在他的世界里,充满着幻想与神秘。可在我们成人的思想里,却难以理解,只能把他的闪亮之亮埋没在其种种“劣迹”中。每个孩子都如一颗闪亮的小星,尽管有的星光比较耀眼,有的星光有些暗淡,但无论得怎样,他都有其闪亮的理由。

二、 每颗星星都要我们用心来欣赏。 伊桑只所以让同学、老师、家长都不满,只是他在用犯错的方式来武装自已,他像只刺猬一样竖起满身的毛发来保护自已。只是因为没有任何人欣赏他,理解他。假如我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欣赏,就会给每颗星星发光的机会。 从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自信,不要认为没有希望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孩子,让我们大家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 …… 余下全文

篇七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耀的星

——对教育的反思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右半脑功能水平是彼此协调适应的,或者换一句话,均处于“普通”水平。然而在《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中,上帝在创造伊桑这个小男孩时似乎开了一个玩笑亦或是更为用心,他在语言读写方面逊于常人,却拥有惊人的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只是,我们太习惯于用一般的、世俗的标准来评价一个人,于是,在众人眼中,这个孩子愚蠢透顶,无药可救。这明明是个特别的孩子,但除了尼库姆巴老师之外,无人察觉。

这个孩子和尼库姆巴老师的态度,让我对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想法:我们的普及教育在某些时刻是否会失掉公平性,在对待一些“特别”的孩子上是否有着一些错误的态度。

在电影中伊桑是一个有阅读障碍的特殊儿童,尼库姆巴老师给了一个简单的比方:阅读障碍,就如同要让完全不会日语的你去读一大堆平假名片假名加汉字一样。在那种情况下,文字并不是某种能转化成语言的符号,而是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图案。 传统的观念,会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应该送到特殊学校。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伊桑相比于其他的孩子存在这发展速度上的“滞后”,但这绝非不可逆转的“缺陷”,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告诫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学习与发展过程的中的潜能。孩子并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而是充满情感、无限可能又十分脆弱的能动个体,遗传并非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唯一因素。在此,我们不得不对目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不得不说我们现行教育模式是为大多数孩子设计的。无论是教学、课程上,都是如此。并在《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家长必须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这种集体的教学方式,只是,对于那些在生理上存在着差异的孩子,这无疑是一场噩梦。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有整体的、既定的步调,对于步调不适应者,没有人愿意等待你一个。停留在画图阶段的伊桑,其他的孩子“跳一跳能摘桃”,他却不能够。其实只要有人对他多用心一点,他完全可以改善,可是没有人去帮助他,甚至发现他的落后。在大环境的评价体系下,造成了他局限的认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而是将其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我无法想象那种伪装自己成为所谓“同类”的痛苦。与生理上的差异相比,这种“伪装”所带来的的孤独才是最可怕的。伊桑又恰巧是一个右脑极为发达的孩子,超强的感知力和想象力,一定程度上会更加强化了他的痛苦,于是伊桑的生活变得一片黑暗,仿佛坠落的星星。

…… …… 余下全文

篇八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50字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50字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50字(一)

常常听身边的同事在抱怨这个孩子没法教了,我对他的一片心意他怎么就不理解呢?观赏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之后,让我深深的感悟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是对身边的报怨者恰如其分的诠释。

影片小主人公伊夏——一位行为特别却充满奇思妙想的八岁小男孩,在他的眼中,万事万物似乎都存在着灵动与闪烁的光芒。可在老师们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带来无穷无尽麻烦与困扰的'问题儿童'.在家里,有着一对充满着无限期待与渴望的父母和一位出类拔萃的哥哥,而对于存在着的一切问题的'The、last、straw'(爆发的极限)未到来之前,亦或是小伊夏未曾遇到生命中的那个'影响一生的人'之前,于望子成龙的小伊夏父母来说,又怎能接受'儿子是智障儿'的所谓的'事实'呢?我想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接受孩子的残疾。对于小伊夏父母来说,转学至离家甚远的寄宿学校实属无奈之举,然而,正如这现实一般,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转折点,而被送往寄宿学校的小伊夏似乎'成就'了这个转折点——遇到了年轻的美术老师尼克,一位同样特别且心中藏着相似故事的老师。

从尼克老师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和'真教育'.

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尼克老师针对小伊夏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值得我反思的几点是:

1、每个孩子都是特别且相异的,认识到每个孩子发展的独特个性;

每个孩子是不同且独特的。我时常在想,人的出生与发展却是怎样的一种'神奇景象':它赋予了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天分,所谓的'天赋决定论'仅仅是那些遗传带给我们的与生俱来的改变,却不能影响我们今后个人的发展,更不能影响未来的我们究竟是'怎样的我们'.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