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数学课《5的分解与组成》活动反思

教学反思

—— 数学课《5的分解组成》

在准备这一节数学课之前,我有试探性的了解到我们班小朋友的数字掌握能力,结合他们较为活泼积极的性格特点,我制作了一个动物水果版本的PPT,伴随动物和水果的排列组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这一点在课堂上,实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不足的是,即便是我有前面的试探性了解,却忽视了孩子知识储备的较大差异,对于大部分小朋友,我需要慢慢的一步步的分解并且重复一遍,才能掌握5的分解,但是有几位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对于后面相对重复巩固阶段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这样不仅会让小部分孩子不能专心听讲,同时也对课堂纪律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节课下来,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孩子对于肢体的活动十分有兴趣,比如说,在课堂导入的开始,我让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数一数几个手指头,然后,听我口令,出示正确数目的手指头,他们手高高举起,十分配合并且开心的完成这个环节。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想出更贴近生活,更调动孩子兴趣的活动,这样对课堂的愉快顺利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每次认真备课上课、反思之后,我对于我们班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了解的程度,增进了很多。我需要更加努力,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壮壮班小朋友学习进步的教学路子。

…… …… 余下全文

篇二 :5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实际过程和反思

“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过程和反思

一、教学部分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呀? 生:想!

师:那请你们轻轻拿出5根小棒,把这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分小棒,老师在学生分完后让学生跟同桌交流自己是怎样分成两份的,说出自己的方法。

反思: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在自己操作摆小棒的过程中能充分感知物体,并能在交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师:你是把5根小棒怎样分成两分的?

生:我把5分成1和4

生:我把5分成2和3

生:我把5分成4和1

生:我把5分成3和2

师:你们真棒,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那请大家动动脑筋,看谁能有更好的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也不落下?可以同桌商量。 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指名办法更好的学生上台板演学具,说出他的分法,然后教师板书。

师:你们看了5的分法后,发现了什么?

生:可以用推小棒的方法

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生:可以数手指头的方法

学生说出了自己喜欢的方法,然后教师小结。

反思:老师能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给学生能够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了知识,这样做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师: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生:想!

师:我出示5个小圆片,左手3个,右手几个?

生:2个

师:右手4个,左手几个?

生:1个

师:通过刚才你们学会了5的组成之后,现在,请同学们通过摆一摆小棒学习4、3、2的组成。

通过一番的摆一摆、说一说,学生很快就学习会了4、3、2的组成,从而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二、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

…… …… 余下全文

篇三 :5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5的认识”-----邱洪燕

广西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一、教学背景

“5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和5的组成,这个内容是在学习完2、3、4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上与教2、3、4的认识的方法基本相同,即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聋生口语的表达能力,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来回答问题。

课题:5的认识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39—40页“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是5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打手势、会写数字5.

  2.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3.进一步理解序数概念.

  4.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5的含义,掌握5的组成.

教学难点:

1.  掌握5的组成.

2.  进一步理解序数概念

教具准备:小棒、图片、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演示法、动手操作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口算卡

2.带学生数数,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教认数5.

1)课件出示图片:

数一数:图上有几位解放军叔叔?一共有几匹马?几支枪?

师:这些人和物,他们的个数分别是5,因此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2)问:我们班有几个男生?

3)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5?老师引导学生说,5角星有5个角、每个人每只手有5个手指,5分钱、5元钱……

  4)你能用小棒摆出这样的图形吗?(出示一个五边形) 

  你用几根小棒摆出了这样的图形?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比较数的大小.(课件出示图)

…… …… 余下全文

篇四 :6的组成分解教学反思

学前班《6的组成和分解》教学反思

在6的分解和组成这一教学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纲要》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以“分磁钉”这一游戏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孩子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孩子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孩子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本此活动的内容“6的组成和分解”,因为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分解组合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在这个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1、数学课的教学,应处于不断学习和摸索中,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要恰当准 确。

2、教学方法单一,没有让课堂活起来。学前班学生不是记数字,背数字,而 是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发展。在教学设计时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应多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意图,从而真正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教学经验不足,应多向同行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5、课堂组织教学有待于加强。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孩子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

…… …… 余下全文

篇五 :汇报课2-6各数的组成教案反思

篇六 :六年级第五组课文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第五组课文的教学反思

本组的四篇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都跟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有关。不但句子含义深刻不好懂,更难得是学生对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不了解,所以学习这几篇课文特费时。原因要想学得扎实,真正了解我国这位大文豪,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而结合时代背景的唯一方法就是插入相关资料。一插入课外的资料,课内的内容就多了。相反理解上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使学生真正达到了“扎实”的效果。所以两篇精读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都用了3课时才完成教学任务。而略读课文《一面》也用了两课时。反思过后,虽然感觉多、累,但却印象深刻。而这一“深刻”的原因就是时代背景资料的引用,所以对尤其像鲁迅这样的一个大人物,而且说出来的话又难懂的文章,时代背景的反复“利用”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不能真正去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主心骨。 杨春梅

20xx年11月14日

教学反思

通过几篇课文的教学,发现虽已六年级的学生了,但借助图的形象性、直观性理解课文是非常重要的。如《山中访友》随着李汉荣的足迹,画出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这些景物,就知道他在山中访问的是哪些“朋友”,他把大自然里的一切当成了“朋友”,与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可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把我们读者也带到了古桥、树林、山泉??的境界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种“板画”法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且达到了“久久不能忘、回味无穷”的效果。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杨春梅

20xx年8月26日

六年级第一学期小组语文活动记录 时间:20xx年9月24日

地点:办公室

一、同年级组研究备课。

…… …… 余下全文

篇七 :《数数 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数数 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是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2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教学难点是数出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重难点和新课标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在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2、师生合作,教和学渗透在一起,基于对学生课前的了解,上本节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口头数数的能力,但都是唱数,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是有困难,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数感还较低。因此,我采用了师生合作的方式来帮组学生对一百以内的数的认识。

3 、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数准备好的小棒,从而在数的过程中突破几十九后面一个是多少。还让学生明白了数数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会让我们的数数速度加快。 4 、自主实践,教学完学生数数之后,让学生数百羊图,先一个一个的数,再一十一十的数。比较两种数数方法的优劣,也加强了学生的数数能力,所学知识得到了应用。

5 、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先由实物到抽象的教学数的组成。 本节课当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情景图没有充分发挥它

的作用,课件做的也不是很清楚。然后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及思考。还有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要求或任务时应说清楚,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该怎么做,这点做得不够。这节课的练习设计不是非常好。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专研教材,备好课,还应该多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做到课堂中多关注学生。

…… …… 余下全文

篇八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5篇

小组合作学习反思5篇

范文一:

小组合作学习是开放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达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当我布置好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时,学生的反映不能令我满意。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甚至天南海北地东拉西扯,高谈阔论,说了许多偏离了教学内容之外的话;有的学生在讨论时不能以理服人而与同学发生争执;还有的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表面上看学生们簇拥在一起七嘴八舌、热闹非凡、气氛高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似乎成了课堂的主人。可实际上那些性格内向的和学困生,他们缺乏参与讨论的勇气,他们害怕提出的问题会引起同学的嘲笑,以至选择沉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怎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发现问题后,我一直在想:怎样让学生既能动得了也能动的好?我认真地思索着,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问题的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的引导。高效课堂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中“乱”而有序。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是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小小的调整:

1.教师在小组合作分配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成员搭配问题,对于学案中的A、B、C、D不同等级的问题,要细化到个人,好、中、学困生都有。从而避免了以往出现的完成任务只是少数学生的个人表现的现象,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避免了组内冲突问题,更好地加强了团结合作精神。

2.对于课堂上合作、交流、展示环节时,我先不分配任务,而是让他们对每个问题都参与讨论。等给予一定的讨论时间后再以抽签的形式分配任务。这样就避免了有的小组只讨论本组的问题而不过问其他组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有的学生不劳而获的“搭车”行为。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