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刘 巍

《大树的故事》这节课是我和孩子们都喜欢的一个学习内容,我把这节内容提前到这多彩的秋天。

故事最能触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决定用“大树的故事”导入课题。这个故事应该是一个开心的、让孩子们动手动脑的故事,经过反复思考,我编出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有一颗好大好大的树,它的根须扎得很深,树干又粗又壮,树枝向四周扩散,满树茂密的叶子绿的发亮。谁能画出这棵大树?我指两名学生画大树,比一比谁画的大,然后范画一棵大树,边画边概括树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接着讲故事:这棵大树可是动物们的乐园——小鸟在树枝上筑巢、小松鼠在树干上睡觉、小兔子在树下采蘑菇??慢慢地,它们都成了大树的好朋友,每天都有好多动物朋友陪着大树。谁来帮大树把朋友请到身边?我让举手积极的同学自己上讲台,把动物朋友画在最恰当的地方。并很快确定学生的画里缺乏的重要方面,悄悄对个别学生进行提示。

故事还在继续,我给大树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弯弯的嘴巴:同学们,咱们让大树更开心了!可大树有个心愿——我稍作停顿,你们猜猜是什么心愿?

孩子们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纷纷各抒己见。他们的想法出乎意料的奇特:有的说,大树想和我们人类做朋友;有的说大树想像它

的朋友一样四处走走看看;还有的说,大树想到我们的课堂里,跟我们一起学习,听老师讲故事??每一个想法都那么新奇、可爱!

每个孩子都在思考,都想表达,我也被孩子们的情绪感染了!你能帮大树完成心愿吗?你一定有好办法! 很快,课堂上有涌起一次高潮:大树原本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的人乱砍滥伐树木是不对的,人类应该爱护绿色;等大树的果实成熟了,小动物摘走果实,就能把大树的种子带到每个角落,就好像大树去了每个地方;我把大树画下来,它不就可以到我们的课堂里来了吗? ??趁热打铁,我提示孩子们用画笔把自己想到的记录下来,孩子们思维活跃,大都已经“胸有成竹”,作品明显好于前几次。

…… …… 余下全文

篇二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大树的故事》是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的内容,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大树作为全课的主线,贯穿了课程的前后,我利用有关大树的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大树,学生在讲述大树的同时了解大树的组成结构,向学生展示大树中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及想象,最后展开小组间的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发挥潜力,提高小组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竞赛完成作品的环节由于全班人数太多,四人一小组分的小组也很多,学生完成作品以后,很多学生站在台前告诉老师他们组完成了几件作品,等着老师贴小红花,现场有些收控不住。在这一环节中没有考虑到学生会全部等在讲台前,如果在竞赛前说明让学生派代表来贴或者将学生分成八人一小组效果会好很多。经老师指导挨在这一环节中又找到了另一种教学设计:将学生分为八人或六人一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后开始完成作品,当某一小组完成作品以后派代表在讲台上贴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小组完成的是大树中的什么故事,老师再跟据作品的数量以及讲故事的情况贴小红花。相信这样的教学设计会更利于公平的小组间竞赛,课堂气氛也会更好。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考虑多种问题存在的可能性,综合的进行设计。

…… …… 余下全文

篇三 :大树的故事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高景小学:王新智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本课的包含面广,可以从其中三个方面入手,这样就不会觉得内容空洞。引导学生对大树的图片展示、创作实践、自编故事进行丰富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所需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冠.树枝.树干.树洞.树根)

2.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生命的情感。 重点:

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

画面结构和组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部动画歌曲《大树妈妈》。同学们认真观看。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看看谁的反应能力强,谁说的最准确呢?)

生:(快速抢答)大树,小鸟等好多小动物。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树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授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大树么!

生:了解

师:同学们了解大树的种类可真不少。那老师在考考大家。你们

知不知道大树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

生:树枝,树干,树叶,树根。

师:确定。(树冠.树枝.树干.树洞.树根)

师:下面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来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把你看到的说出来)(三幅比较生长姿态、颜色、外形的不同)

生:汇报。

师:你还知道其它种类的大树吗?同学我们继续来玩开小火车的游戏。每个学生都说来一种大树。我们的小火车开始启动把。

…… …… 余下全文

篇四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一、质疑:是小草还是大树?

理解含义后,再提出"她们是小草还是大树"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做能养成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并且由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本文内容也有更深印象的理解,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小草"到"大树"所受挫折

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人物内心。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夏洛蒂的内心的期待,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罗伯特骚塞的回信对她的打击的程度是非常深的。

对于骚塞的回信这部分内容,首先我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骚塞这封信的真正含义。理解信中骚塞所说话时的那种傲慢与训诫。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读出信中的那种傲慢而又冷冰冰的口吻。

最后,在学生能够有感情的读出这段文字之后,我再创设情境:夏洛蒂满怀信心的将信寄了出去,没有想到却收到这样一封回信。此时,夏洛蒂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她会怎样对待这封信呢?让学生就此问题畅谈,在此基础上学习下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夏洛蒂姐妹做法的词语、句子,体会她们三姐妹的坚定的决心。

随后的教学,我将重点放在课文的第六小节,也就是夏洛蒂三姐妹如何写作的内容上,引导学生抓文中的词语体会夏洛蒂姐妹为了写小说付出了很多努力。让学生边读文字边想画面,了解三姐妹的刻苦与争分夺秒,理解成功来之不易!

一堂好课的结尾,对学生所学知识起着强化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起着整理作用,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起着升华作用,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结束时,让人感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收到课已尽,趣无穷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感受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生命旅程后,心情澎湃、生命激昂。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一﹑整体感知课文

本课以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事物作为课题,比较接近学生生活,所以,我先让学生就课题畅谈自然界中这两种事物的特征。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从形象方面不难概括:小草很不起眼,而大树则很高大。随后,我质疑:如果小草和大树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那么你们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样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小草象征着低微不起眼的人,大树则象征着高贵显赫的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

…… …… 余下全文

篇五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校本研修成果征集

《小草和大树》教学反思

杨地镇中心学校 彭莉娜

《小草和大树》一文介绍了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逆境成才的故事,记述了夏洛蒂三姐妹不甘命运的摆布,在经历了屡屡失败之后,仍不懈努力,凭着顽强的意志向着人生理想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迹。情节单纯,叙事明快,细节突出。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从“逆境”入手,感受夏洛蒂所遭遇的一系列不幸与打击,然后感受夏洛蒂坚持不懈、坚强不屈、顽强拼搏取得了成功。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探究交流、说话练习,抓住文本,抓住“语文味”去感悟。如:第2自然段中,写到夏洛蒂母亲早逝,生活贫困,她要维持家庭生计,吃过很多苦。我设计了说话练习:炎炎夏日,别的小朋友在---而夏洛蒂在----;寒冬腊月,别的小朋友在---而夏洛蒂在----;通过说话交流,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夏洛蒂的家庭不幸,吃了许多苦,却始终没放弃学习。还有第3自然段写了夏洛蒂在写作道路上遭遇的逆境。教学时,我指导学生想象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诗寄给著名大诗人罗伯特.骚塞时内心美好的憧憬。又引读第3自然段诗稿原样退回,遭遇骚塞傲慢而冷冰冰的训诫。让学生充分朗读,交流感悟夏洛蒂遭受的打击之深。在第7自然段中,写夏洛蒂成功了,我紧紧围绕两个“硬”字让学生在想象中品读,来回顾她们成功的艰辛。同时,抓住文中最后一句体会她们成功的喜悦。

课文的最后,也就是三姐妹取得成功的内容,这部分的教学,通过书中已有的语言文字,再适当补充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三姐妹在文学史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这块,我应该质疑:本课以自然界中“小草”和“大树”两种常见的事物作为课题,课文写的却是夏洛蒂三姐妹在文学事业上成才的故事,树和人之间有联系吗?引导学生说出三姐妹成才之前,骚塞把她们看作小草,把自己看成大树;而三姐妹成才之后,也变成了“大树”。虽然,这是第三课时重点讨论的内容,在这里适当的点题,我觉得会使本节课更完美。

…… …… 余下全文

篇六 :拥抱大树教学反思

拥抱大树教学反思

拥抱大树>教学反思(一)

在新教材教学实践中,词语的多种方式理解是一个亮点。但是理解什么词语,在什么时候介入,都需要从学生阅读心理以及教材本身出发。现阶段的学生正开始训练预习能力,他们对于课文的原认知也比低中年级来得更加丰富。因此,在教学时要把词语理解作为切入口,直奔课文主旨。这节课,我就是围绕“虐待、警醒、教训”这几个词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到丹尼尔是怎样虐待大树的?虐待大树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绿化管理局最此事的处理方案是为了给别人留下了什么警醒?丹尼尔从此事中得到了什么教训?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正是通过不断地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同学们不难领悟到:爱护树

木的人们往往把树当作人来看待,人应当尊重树的尊严,因为树木也是有生命的。用铁链锁住树是对树木的一种侮辱,是不道德和违法的行为,理应受到谴责与惩罚。在明白这一道理后,学生对于课文开头那一幕奇怪的场景就很好理解了。这其实是丹尼尔为了反省自己并教育别人才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公开道歉,表达他要永远善待、爱护树木的决心。

最后一个续写诗歌的环节,我是比较满意的。以往我们常用的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怎样保护环境,或者写一两条宣传语,或是写>倡议书。前者有思品课嫌疑,后者难度较高。而语文课的归宿点,应该体现在语言转化和思想提升上。所以我启发学生联系第6课学习的诗歌,扩展思路进行写话训练。 如:你是在砍伐神圣的的自然博物馆;你是在毁坏人类文明的起点。学生的思路也逐渐打开。又写出:你是在毁坏小鹿美丽的家园;你是在伤害抵挡“沙尘暴”的勇士;你是在破坏人类的天然氧吧?? 这样的小创作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而且是容易操作的。

拥抱大树教学反思(二)

昨天,我执教了四年级第二学期的第8课《拥抱大树》,觉得这篇课文 内容生动,对学生 有教育 意义,而且也是一片学生学习表达的好例子。

首先,我先从课文的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课题给你什么印象。学生讲到课题中的“拥抱”和“大树”这两个词语 本来很普通,但是它们搭配到一起,就显得不寻常,哪有人会拥抱大树啊?

…… …… 余下全文

篇七 :演一棵大树教学反思

           《演一棵大树》教学反思

康庄小学   赵红炎             

        《演一棵大树》这篇主体课文讲的是阿海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把“大灰狼”这个主要角色让给阳阳演,自己演一棵作为布景的大树,并且演得十分认真,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故事。学生们要从学文中体会阿海宽厚无私的品质和做事认真的态度。从而内化到行动上:做任何事都要服从整体需要,不可单纯追求个人兴趣;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认真对待,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自学掌握生字词,了解故事的梗概。可要怎样才能把阿海宽厚无私的品质和做事认真的态度较好地深化到学生的内心使之付诸到行动中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小红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来讲讲自己读到的这个故事。孩子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讲得绘声绘色,讲完故事我又教他们唱《小红帽》的歌曲,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这个充满童话味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

二、换位思考,巧做铺垫。正当孩子们兴致颇高时,我又巧妙地抛出一个问题:今天老师要是让大家来演演《小红帽》的故事,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呢?课堂上再次掀起一次谈话高潮。孩子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我想扮演大灰狼,我个头高,当大灰狼比较像。”“我想扮演小红帽,我觉得小红帽很可爱”“老师,我也想扮演小红帽,因为我也有一顶红帽子。”“老师,我想扮演大灰狼”“老师,我。。。。。”孩子们声音一个高过一个,生怕好的角色被别人抢了去。此时,我话锋一转:“孩子们,老师也觉得你们都挺适合扮演小红帽和大灰狼。可是,大家都争着扮演小红帽和大灰狼。那没有大树让大灰狼藏身这个故事可就演不下去了。怎么办呀?有谁愿意扮演这棵大树吗?”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趁着孩子们在思考的劲儿,我及时导入:“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认识一位小朋友,他叫阿海,他就很愿意扮演这棵大树。我们一起来看看阿海是怎样演大树的。好吗?”

…… …… 余下全文

篇八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教了《会走路的树》这一课后,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蓝猫”带大家到“童话影视城”参观,需要通过动脑筋自己争取门票的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愿望,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学习,品读感悟、放飞想象、培养情感。

1、读书感悟。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童话,美丽的春天、美丽的森林、可爱的小鸟、善良的驯鹿、动人的故事都构成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因此,在教学中,我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读,在理解中读,自由读、合作读、表演读、配乐读??读着课文,语言文字独有的那一份“潜移默化”、那一份“润物无声”熏陶和浸润着孩子的心灵,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

2、激发想象。语文教育绝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和技能,而更应重视涵养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了许多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如:小鸟跟着“小树”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见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再如:小鸟来到了小驯鹿的家和驯鹿见面了会怎么样呢?会说些什么呢?稍一拓展,孩子既可联系课文内容有理有据地想,使孩子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驰骋。

3、培养情感。教学中,我从“激动”一词入手,读书感受小驯鹿与小鸟相见的惊喜与激动,思考素不相识的他们为和如此激动,悟出连接他们之间的是驯鹿——小鸟的好朋友、小驯鹿的爸爸;由此又牵出一年前小鸟与“会走路的树”驯鹿的美好交往。教学中还比较“玩了一会儿,就把小鸟送回家”和“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两个句子,学生能感受驯鹿对小鸟的和善友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有效实现了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低年级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的教学理念。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