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

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

中牟一高科研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教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西方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大量输入,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然而,何为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到底会生发怎样的教育意义?教师的观察行动又会受哪些限制?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一、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方法与行动的结合体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教师就一直从事着课堂观察,只不过是日常的一般意义的观察居多,很少进行专门的课堂行为研究。作为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最初是由教育研究者发起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课堂观察的科学研究方法,创建了课堂观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技术,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得出的结论往往用于论证理论上的假设或得出某种理论观点,也会据此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研究者的课堂观察为教师开展专业的课堂观察提供了行动典范,教师要改变日常的随意性的观察,就要像研究者那般从事专业活动。但由于教师的专业背景、教育经验与研究目标不同于专门的研究者,所以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在目的、内容、工具与结论处理等方面与研究者的观察应有所不同。

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教师之间的同伴观察,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观察,它是为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验证某种教学假设或推演一些理论;它是观察者运用可记录的、便于自己分析的观察量表对课堂进行实录,而不是一味地依靠专家编制的量表;它是基于记录信息的适度推论,而不是基于经验和印象的漫谈。

这样的教师观察就明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存在着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诸多去专业的问

题”,而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则蕴涵了研究、合作、发展等要素。具体而言,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包含三个方面的要义。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课堂观察 反思

参加“课堂观察”活动的反思

本学期,学校教导处组织我们全校老师进行了“课堂观察”校本研修活动。此次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全校老师的开课和评课。我本身也参与其中。

我于10月30日,在九年级(2)班开了一节以Chapter 3 <Head to Head>为主要内容的复习课。以下是我的课堂反思:

一、从单词的读音入手复习单词

以往我设计的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注重单词语法点的讲解和复习,忽略的单词的语音语调。 从而导致学生是在机械地记忆单词和巩固单词,而且经常会前背后忘记,难以记忆的深刻。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去记忆单词,觉得单词记忆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诸如听力的判断正误以及填词等题目,感到特别的困难等等问题的原因。因此从这个学期开始,我首先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说一些英语单词,但是读音和意义都不是特别的清楚。我便有意识的在平时课堂上加大对于单词读音的训练。而在这节公开课上,我也紧紧地围绕本科生词进行语音训练,。从齐读到个别朗读,大量的让学生来朗读单词,遇到学生在读音上有困难的单词,先做示范,再让学生重复朗读,并通过对比来对学生记忆单词进行学法指导。整堂课的单词朗读训练我觉得已经达到了我自己的目标,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读对课文内的生词。

二、课文复习的尝试

在平时上课时,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感到特别困难。虽然自己在教授的时候也用了很多方法,例如:整篇一字一句的翻译,但他们还是觉得比较难。因此我在这节课设计了对重点句型进行对比归纳学习的环节,一是可以启发学生去注意观察这些重点句型,通过对比回忆训练,二是可以启发老师们在复习课中渗透一些句子学习的策略而不是单一的通过游戏任务来检查句子的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但是如果在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忽略了句子的渗透,显得有点单薄。

三、听力策略

选择和孩子们学习能力相仿的听力教材,在做听力填词练习的时候,要求孩子们有选择的做笔记,不要试图把听到的全部内容记下来,有效运用一些符号。

…… …… 余下全文

篇三 :教师参与课堂观察的实践与思考

课堂观察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砖墙中心小学 俞月红

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这样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作为农村学校,我们数学组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行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了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却也在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时感到困惑。

我们的思考:

曾几何时,教研组活动成为上级命令的传达室,完成任务(开课任务、听课任务、活动任务)的场所,某几个人的发言地??,多年来几乎固定不变的教研模式,让许多教师特别是有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普遍存在教研倦态现象。“教研活动、浪费时间”成了很多教师的共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层面的,也有教研组层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从教研组层面来看,基于我校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有限,经常会带有一些盲目性,不知该如何主动去听评课,更不知如何听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甚至不清楚听课前应准备什么,记录什么。评课时会想到哪说到哪,毫无重点;又或者是以偏盖全,评课程式化。

2、公开课评价机制老化,教师对教研活动目的认识不明确,把每学期听课多少节当成“痛苦”任务的大有人在,听课、评课都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应付了事,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再加之教师工作繁忙,来自各方面压力较大,从而导致听课、评课的效果较差。

3、教师教研精神匮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教学大环境的相对稳定而带来的惰性与中庸心理。老师们宁愿在集体的听课与评课活动中采用比较中庸的做法,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即使发言也不想使自己锋芒太露,力求保存一份一团和气的集体氛围。另外缺乏有关听课、评课的规范运作机制,也是导致听课、 1

评课变成了死水一潭的原因之一。如此一来,教育科研自然很难真正开展起来,对课堂教学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意义。

…… …… 余下全文

篇四 :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

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教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西方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大量输入,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然而,何为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到底会生发怎样的教育意义?教师的观察行动又会受哪些限制?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一、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方法与行动的结合体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教师就一直从事着课堂观察,只不过是日常的一般意义的观察居多,很少进行专门的课堂行为研究。作为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最初是由教育研究者发起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课堂观察的科学研究方法,创建了课堂观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技术,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得出的结论往往用于论证理论上的假设或得出某种理论观点,也会据此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研究者的课堂观察为教师开展专业的课堂观察提供了行动典范,教师要改变日常的随意性的观察,就要像研究者那般从事专业活动。但由于教师的专业背景、教育经验与研究目标不同于专门的研究者,所以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在目的、内容、工具与结论处理等方面与研究者的观察应有所不同。

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教师之间的同伴观察,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观察,它是为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验证某种教学假设或推演一些理论;它是观察者运用可记录的、便于自己分析的观察量表对课堂进行实录,而不是一味地依靠专家编制的量表;它是基于记录信息的适度推论,而不是基于经验和印象的漫谈。

这样的教师观察就明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存在着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诸多去专业的问题”,而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则蕴涵了研究、合作、发展等要素。具体而言,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包含三个方面的要义。

…… …… 余下全文

篇五 :学生学习活动参与情况的课堂观察单

学生学习活动参与情况的观察单

                                    

…… …… 余下全文

篇六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组  徐瑾

一、背景介绍

这次我们参与的课题是《指向学习目标达成的课堂观察实践研究》,是一项以教研组为核心的课题研究。通过备课组的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对授课教师课前的预设学习目标进行分析,并根据数据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项研究能够帮助授课教师利用科学性的数据评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成果,使得授课教师更容易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对于教研组而言,该项研究提供有效数据评价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并提升整个教研组课堂观察的能力。

二、观察目标

我们课题组从学生情感态度、教师教学行为、课堂个别学生跟踪、教师课堂资源应用这四个方面进行整个课堂教学的观察。希望通过此次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最终落实到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观察方法

    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对象为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A班人数27人,B班人数30人,在一年级的第一次质量调研中,学生学业水平不相上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基础的笔画和笔顺,分析明显的字形结构,会简单运用形容词,还能根据提示完成句子。A班和B班的教师均是新教师,参加工作不满五年。

四、观察前测

A班平均分90.37,B班平均分86.83

五、观察内容

知识与技能评价体系表

根据学校总的课堂观察的表格,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从各项指标中,选取了几项进行细化,形成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观察的评价表。(见PPT)

六、观察分工

学生情感态度的观察:一年级备课组、部分二年级老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三年级备课组、部分二年级老师

课堂个别学生的跟踪:五年级备课组

教师课堂资源的应用:四年级备课组

…… …… 余下全文

篇七 :对“课堂观察”的回顾、反思与建构

对“课堂观察”的回顾、反思与建构

杨玉东

【摘要】通过对课堂观察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所经历的大致阶段的回顾、以及课堂观察研究的三种价值取向的概括,揭示出当前的课堂观察研究在“教育实践运用取向”、“学科内容角度分析”、“整体上还原课堂”等方面的缺失。基于课堂观察对于教学行为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取向、遵循“记录——诊断——评价”的技术路线对作为实践性技术的课堂观察方法做了发展性建构。

【关键词】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反思与建构

观察历来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近代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指出,所有的社会研究始于观察且终止于观察,“无论从什么地方开始对任何一个社会机构之研究,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便是细致与长期的个体观察??通过这种观察,研究者能获得很多材料,并以此来清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1]。课堂是教育行为最常发生的地方,有效的课堂观察能为教育研究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成为其有效的起点。

一、国内外“课堂观察”发展的回顾

在西方,课堂观察被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自 20 世纪初二三十年代,自然科学中的观察、心理实验室中的观察以及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对特定群体对象的观察研究,影响了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他们开始试图通过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自 20 世纪 50 年代,观察方法在教育研究的文献中已经开始涌现[2]。

第二阶段,课堂观察的方法和工具大量涌现。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受教育研究中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定量化、系统化、结构化的观察方法不断出现,研究者们不断探索系统性的观察记录体系、并运用到课堂研究中去。如贝尔斯 1950 年开发的“交互作用分析”、弗兰德斯1960提出并不断修订的互动分析体系等。根据学者霍普金斯在19xx年的文献回顾,这一时期大约 200 个有代表性的系统观察量表中,大多数是来自美国、只有 2 个来自英国

…… …… 余下全文

篇八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组 徐瑾

一、背景介绍

这次我们参与的课题是《指向学习目标达成的课堂观察实践研究》,是一项以教研组为核心的课题研究。通过备课组的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对授课教师课前的预设学习目标进行分析,并根据数据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项研究能够帮助授课教师利用科学性的数据评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成果,使得授课教师更容易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对于教研组而言,该项研究提供有效数据评价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并提升整个教研组课堂观察的能力。

二、观察目标

我们课题组从学生情感态度、教师教学行为、课堂个别学生跟踪、教师课堂资源应用这四个方面进行整个课堂教学的观察。希望通过此次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最终落实到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观察方法

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对象为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A班人数27人,B班人数30人,在一年级的第一次质量调研中,学生学业水平不相上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基础的笔画和笔顺,分析明显的字形结构,会简单运用形容词,还能根据提示完成句子。A班和B班的教师均是新教师,参加工作不满五年。

四、观察前测

A班平均分90.37,B班平均分86.83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五、观察内容

知识与技能评价体系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根据学校总的课堂观察的表格,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从各项指标中,选取了几项进行细化,形成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观察的评价表。(见PPT) 六、观察分工

学生情感态度的观察:一年级备课组、部分二年级老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三年级备课组、部分二年级老师 课堂个别学生的跟踪:五年级备课组 教师课堂资源的应用:四年级备课组 七、观察后测

A班平均分80.93,B班平均分91.87 可是在课堂教学之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