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参观林觉民故居有感

参观林觉民故居有感

091000310 陈景丹

以前在中学课本上学习林觉民《与妻书》时,虽然自己尚是不谙世事风情、懵懂初开的少年,不能完全读懂其中的决绝、矛盾与苦痛,但有种感动却是源自心底,源于其真切感人的爱。参观完林觉民故居之后,我对他的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林觉民的时代是中国发生巨变的时候,各国列强侵略中国,并且企图瓜分中国,然而迂腐的清政府却不敢去反抗,眼看中国的形势岌岌可危,孙中山,黄兴等爱国人士于19xx年在广州发动起义,准备推翻清政府。林觉民作为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国家危亡之时,挺身而出。在其准备捐躯赴革命的前一个夜晚,他写下了情真意切的《与妻书》“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这种情怀有多英勇,明明知道此行一去不复返的结果,林觉民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为天下人的幸福去参加起义。又担心已经怀孕的妻子不能承受失去自己的痛苦,他该是怀着怎样的一种痛苦矛盾和无奈的心情写下《与妻书》。世界上最痛苦莫过于写诀别的书了,在爱和正义间做抉择了。

林觉民的英雄事迹让我感受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救国精神,他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胸怀祖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我们今天美好的祖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二 :林觉民 严复故居观后感

观林觉民严复故居有感

5月9日,我们班级全体同学在林老师的带领下先后来到林觉民、严复故居进行参观学习。在此之前,由于自己历史方面知识比较匮乏,所以对林觉民与严复并无多少了解,但是通过这次参观以及参观后自己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二人的事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这次参观以及参观后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我收获了很多。我的收获及感悟如下:

林觉民,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德文。此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给父亲及妻子写下绝命书,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爱及为国捐躯的决心。4月27日,与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当时传言,抓获一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指的就是林觉民林。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林觉民不会说广东话,就用英语回答问题,慷慨陈词,满庭震动。他受审时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两广总督张鸣歧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总督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英雄殉国时,年仅24岁。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三 :鲁迅故居观后感

一代楷模的青砖琉璃

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枝繁叶茂的丁香花、古朴简单的屋内摆放似乎就已经将一个对中国人的民族自强发挥极大引导作用的伟大楷模的起居环境做了一个完美的概括,如此的简单,如此的不加修饰,这的确就是伟大的文化领袖鲁迅先生起居的地方。

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敬仰,我们小组一行五人来到位于北京市阜成门的鲁迅故居,一进门我们便满心期待的开始我们的参观。据介绍,鲁迅于19xx年x月至19xx年x月在此居住,也是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最后一处住所,这是他当时花了八百块的答应买下并亲自进行改建的一所小四合院。院子里长着两株鲁迅先生亲手栽的丁香花,枝繁叶茂,蓊郁葱茏,枣树旁的北屋有三间正房,北屋中间是鲁迅一家人的客厅和起居室。东侧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的住室,西侧是鲁迅名义上的妻子朱安的卧室,屋里陈设都很简朴。北屋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其正屋北面接出的一间小屋子便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屋子北面是两扇大玻璃窗,窗下横放着一张简陋的小木板床,东墙下放着一张老式的三屉桌,坐在桌前,可以从窗口眺望后面园子里的景物。桌上高脚煤油灯、毛笔、砚台、文具……一如其旧,令观者不仅遥想当年它们的主人在灯下奋笔疾书的情景。谁能想到,就是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狭小而简陋的斗室里,短短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鲁迅创作发表了230多篇散文诗、小说和杂文。著名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篇》,以及《野草》、《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可以说,鲁迅在这里的两年多时间,是他在北京的xx年中工作最紧张、创作最旺盛的阶段。北屋前面东西两侧,分别有两间小房子,东边的是女工的卧室,西边的是厨房,现在分别作为陈列室和管理室。南房是鲁迅的会客室兼藏书室,东墙上的一幅鲁迅炭画像引人注目。这是鲁迅的同乡画家陶元庆的作品,深为鲁迅喜爱。南房里间是小客房,主要是为接待来访的朋友而准备的。在这里,鲁迅接待了很多慕名而来的青年。当谈到夜深时,鲁迅经常拿着煤油灯,送他们到大门外,看他们远去了才回来。当年许广平在受到学校迫害时,也曾来此居住过。

…… …… 余下全文

篇四 :名人故居观后感

参观名人故居

在金山张堰,也就是我的故乡,有那么一座南社纪念馆。在假期日,爸爸妈妈陪我去参观了这一纪念馆,对其有了不少的了解。

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后一个著名的文学社团,文学以诗歌为主。结社以来,张堰先贤积极参与并领导南社开展社团活动,著名国际天文学家高平子,著名画家白蕉,文人姚石子等曾在南社担任要职。

其实南社和台湾有着不小的关联。台湾省交通部邮政总局于19xx年12月23日印制了“高平子诞生百年纪念”封一枚。而这高平子就是南社的重要成员,他是金山县张堰乡秦望村人。民国37年(1948)由其子启明接去台湾,任“中史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省气象所技正,“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及天文同好会理事长,“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等职。

随着时间的变迁,大陆和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陆与台湾已经“三通”了,曾经海峡两岸的对峙也消除了。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是中华炎黄子孙,就如同高平子和南社的渊源一般。在海峡两岸和平友好,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今天,同为炎黄子孙的两岸小朋友为传承起两岸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一起努力吧!期待吧!

孙筱雅

…… …… 余下全文

篇五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

每次提到宋庆龄,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永远都是那个执着、爱国、知性、优雅、学识的她。她执着,所以不顾父母反对,也要同流亡的孙中山结婚;她爱国,所以当日本侵略、国难当头时,竭尽全力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由于酷爱读书,造就了一个知性、优雅、学识的宋庆龄。今天,终于有机会能亲自参观她所居住过的地方,心中倍感激动。

走进门里,见到了宋庆龄的雕像,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庆龄很逼真,神态非常慈详,自己仿佛都能感受到当年宋庆龄先生在此生活的场景……故居里,四处花香、小桥流水、虫鸣鸟叫,不禁感叹,能在如此闲适优美的环境中居住,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啊。在院中参观游玩时,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虽然此篇课文描述的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景色,但北京宋庆龄故居的树相比于上海,也丝毫不逊色。一样是那么的雄壮繁茂,似乎象征着中国革命也将如此树一样,屹立不倒,生机勃勃。

接着,我们参观了宋庆龄纪念馆。由于馆内不允许拍照,所以觉得很遗憾。但是,仔细参观完馆内的布置、介绍等,宋庆龄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深刻了。宋庆龄于19xx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xx年逝世。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大量的宋庆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

她所写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留下的照片等。在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龄还宴请过来访的贵宾。书房中收藏着中外图书4000余册。室内大厅正中悬挂着她与孙中山先生的合照,这座故居似乎也无时无刻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在我心中,宋庆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位女性,她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所以才会一直让世人仰慕,被誉为“国之瑰宝”。她为了中国的和平、民主、解放事业,为了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殚尽竭虑直至终老。

参观完整个故居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的执着、爱国、知性、优雅、学识,又一次深深刻在脑海中……

…… …… 余下全文

篇六 :阿炳故居观后感

阿炳故居观后感

阿炳故居观后感

10月24日,我和寝室6位同学到阿炳故居参观学习。

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说。虽然路很长,脚走得发酸,

阿炳一生中那么多的千难万苦都走过了,如果我连这么一

“困难”都克服不了的话,那我还算一个三好学生吗?想到这

就鼓足勇气,迈开步子,奋力向前去。

到了阿炳故居,我既高兴又失望。高兴的是我终于来到了我但想到点小的儿,我神往已久的阿炳老先生的故居,失望的是阿炳故居的班驳落离:虽说是20xx年重修的,但感觉还是那样破旧。

走进展厅,第一个印入眼帘的就是挂在墙上的著名的《二泉映月》的曲谱。这张曲谱的纸已经非常破烂,看得出有一些年头了。随后,我又仔细地参观了阿炳当年使用过的帽子、琵琶和有关的文字资料。从中,我了解到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号雪梅)之子。还有一段资料让我深受感动。阿炳的父亲精通各样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年时就表现出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十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

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求他迎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

练习分不开的。 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

走出展厅,我们又观看了阿炳的卧室、厨房和花园,这些景物似乎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阿炳的花园没有薛福成故居那样雕梁画栋,也没有寄畅园那样精致小巧,只有看似不起眼的几株枫树、桂花、腊梅,然而正是这些最普通不过的花木,见证了一位贫苦百姓坎坷辛劳的一生。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阿炳正是尝尽了人间的苦难,有着非凡的吃苦精神,才能成为一位著名的民间艺术家,给我们留下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殿堂中的瑰宝。

…… …… 余下全文

篇七 :参观钱钟书故居有感

钱钟书故居观后感

最近,我们寝室一行人来到了钱钟书故居,钱钟书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围城》被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先生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怀着对钱钟书先生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了钱钟书故居。

在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我们看见了钱钟书故居的大门,其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筹建于19xx年,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xx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1600平方米),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祖父钱福烔题名为“绳武堂”,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烔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 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座古朴的建筑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优秀建筑的魅力,更让我感受深刻的是钱钟书先生深厚的人格魅力。来到钱钟书的书房,据说钱钟书在16岁时被父亲在此责打,才知开窍,此后便一鸣惊人。他在19岁时,因优异的中英文水平,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此后他更加努力,扬言要读遍清华图书馆。他还是忏悔在书上写下心得体会,被清华学子称为“钱批”。钱钟书过目不忘的本领与十足的干劲被外文系教授吴宓所看好,将他称为“人中之龙”。

这次来钱钟书故居感触多多,钱钟书对新中国、对中华这块热土和对安身立命基础的传统文化无限的热爱大概可以从故居中看的出,他对知识文化的追求,此中的精神怎能不感动我们,其实这种地方都会激起斗志,激起我们的对知识的渴望,不谈报效国家这样的空话,勤勤恳恳的完成工作,大概是钱钟书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主要原因吧,然而做到是多么难,但我们要砥砺前行,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曲折和苦头,不更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虽然参观时间很短暂,不能让我们全面领略到钱钟书先生的各个方面,但在这短短的参观过程中我们仍然为钱钟书先生的爱国情怀和才华所折服。我们要学习和继承钱先生刻苦认真的精神、简朴的生活作风,并将其发扬光大。

…… …… 余下全文

篇八 :朱德故居观后感

朱德故居观后感五四青年节这天,商学院的党员服务站组织商院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 分子一起来到朱德故居——南昌花园角 2 号——参观, 体验一下朱德同志曾经生 活过的地方,感受他曾经的日子。可以说是第一次参观南昌的红色革命景点,心 情有些沉重,走进屋内,原本很浮躁的心情自然而然的安静了下来,真的可以感 受的到他们当时的态度,一种积极向上、激情燃烧的态度,他们可以在那么艰苦 的环境中一步一步的找到中国革命的出路,最终解放全中国。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 元帅。1922 年加入中国共 产 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 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 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 员长等职。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 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 朱德同志,我对他的了解也许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吧。以前看过许多的战争纪 录片,里面或多或少的有点关于他的内容,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他是一个很和蔼的 人, 总是乐呵呵的, 人很随意, 但在真正严肃关头又是那样的严谨。 他戎马一生, 功绩卓著;他忠职勤政,鞠躬尽瘁;他胸怀天下,气度恢宏;他谦虚谨慎,纯朴 忠厚。这就是我对他的总体感觉。 他弃教从军,以武救国,他抛官弃禄,追求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拥 护者,也为寻到中国革命的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高举义旗,为民而战,与周 恩来等在南昌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南昌起义。他力挽狂澜,拯救危局, 在红军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走上大转移之路——长征,坚持到底,经历多次曲折依 旧不屈不挠的长期斗争,终于实现了陕北会军,保存了革命的种子,壮大了红军 的队伍。他挺进华北,指挥抗日,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初期,朱德一直在抗 日最前线,亲自指挥了许多战役和战斗。在回到延安后,正值国民党对陕甘宁边 区实施封锁,我军民面临经济困境。党中央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政策。朱德在这一 方针指导下,创造了“南泥湾政策”,主张屯田垦荒,发展生产、养兵抗战,有力 地支持了毛泽东提出的大生产运动。以此为基础,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 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他运筹帷幄, 解放全国, 在解放战争中的他虽然已经年过六十, 虽退出前线杀敌, 但是在决策和运筹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协助毛泽东统筹指挥全国的军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