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

每次提到宋庆龄,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永远都是那个执着、爱国、知性、优雅、学识的她。她执着,所以不顾父母反对,也要同流亡的孙中山结婚;她爱国,所以当日本侵略、国难当头时,竭尽全力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由于酷爱读书,造就了一个知性、优雅、学识的宋庆龄。今天,终于有机会能亲自参观她所居住过的地方,心中倍感激动。

走进门里,见到了宋庆龄的雕像,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庆龄很逼真,神态非常慈详,自己仿佛都能感受到当年宋庆龄先生在此生活的场景……故居里,四处花香、小桥流水、虫鸣鸟叫,不禁感叹,能在如此闲适优美的环境中居住,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啊。在院中参观游玩时,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虽然此篇课文描述的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景色,但北京宋庆龄故居的树相比于上海,也丝毫不逊色。一样是那么的雄壮繁茂,似乎象征着中国革命也将如此树一样,屹立不倒,生机勃勃。

接着,我们参观了宋庆龄纪念馆。由于馆内不允许拍照,所以觉得很遗憾。但是,仔细参观完馆内的布置、介绍等,宋庆龄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深刻了。宋庆龄于19xx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xx年逝世。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大量的宋庆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

她所写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留下的照片等。在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龄还宴请过来访的贵宾。书房中收藏着中外图书4000余册。室内大厅正中悬挂着她与孙中山先生的合照,这座故居似乎也无时无刻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在我心中,宋庆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位女性,她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所以才会一直让世人仰慕,被誉为“国之瑰宝”。她为了中国的和平、民主、解放事业,为了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殚尽竭虑直至终老。

参观完整个故居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的执着、爱国、知性、优雅、学识,又一次深深刻在脑海中……

…… …… 余下全文

篇二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前年到北京出差之余,参观了位于后海的宋庆龄故居。故居原是好像是溥仪父亲载沣的王府,后由政府划拨改建,宋庆龄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九年。

故居里,绿树掩映着一座座青砖红墙的宅子,楚楚亭台楼榭,风景秀丽。时值深秋,故居内举办了菊展。菊花象征着高洁,与主人的品格相配。故居里有一座楼,是宋庆龄日常起居、办公、接待客人的地方,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起居室也成了抢救室。故居还有一个纪念馆,用图片展示了宋庆龄的一生。

小学时我读过一本书,叫《宋氏家族第一人》,讲他的父亲宋耀如的奋斗经历;高中时读过《宋庆龄评传》,后来还读了一本美国人写的《宋家王朝》,对这个传奇家族和故居的主人多少有点了解,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图片,很容易耐着性子一张一张的看下去,对图片下面的介绍文字,能一字一句的读下去。

在所有介绍中,令我难忘的一组图片和实物是讲她在病重弥留之际,全国各地的群众写来的慰问信,信封上的地址有的简单到:“北京,人大常委会,宋副委员长(收)”。有的信寄来了祖传的药方。在那段时间,人民日报每天在头版向全国发布关于宋庆龄的病情公告,这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内容让我感到震撼,立刻理解到“爱戴”两字的内涵,体会到何香凝先生用“国之瑰宝”形容她的用意所在。

不知道这样的事情,现在。。。。。。

…… …… 余下全文

篇三 :参观宋庆龄故居感想

组织感想

昨天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淮海中路上的宋庆龄故居,寻访伟人足迹,了解宋庆龄同志奋斗的一生。

宋庆龄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红顶白墙的漂亮小洋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楼前有草坪和停车场,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花园的四周种了百年香樟,四季常青,环境优美。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她大量的遗物,如她使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写下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楼下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双马国画,还有国际友人赠送的风景油画,客厅背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xx年来此看望她时的留影··

宋庆龄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并且首先是一位爱国主义的伟大战士。爱国,是宋庆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且她也是一位活跃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舞台,具有重要影响和崇高声誉的社会活动家。拯救祖国,献身祖国,反映在她的一生,她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先驱,是中国共 产 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宋庆龄同志的一生,是为国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不停战斗奋进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认识新事物,接受新思想,紧随着时代脚步不断前进的一生。她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永放光芒。

由宋庆龄的光辉事迹,我想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由先辈们用心血创造出来的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里,我们不用像先辈们那样去革命,去战斗,但也有着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使国家越来越和谐、富强。我们大学生一方面应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另一方面则要铭记历史,关注时事,付出实践。等将来进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我们也应努力工作,关注社会,为国家的和谐强大做出自己的努力,当国家社会需要我们有所作为、

行动时我们要及时站出来。我们要学习宋庆龄同志,热爱共 产 党,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她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表现了一个革命者高贵的品质。我们要像她那样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革命热情,坚信我们的理想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也必然能够实现。

…… …… 余下全文

篇四 :参观宋庆龄故居感想

踏入宋庆龄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偌大的庭院,绿柳飘飘,环绕着清澈的水池,华丽的牡丹在夕阳下显露出别样的气质,一条条回廊将住居连在一起。想着自己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宋庆龄女士曾今走过的,心中油然肃穆起来。看看凉亭里的石桌,我想这一定是宋庆龄和友人欢快交谈的地方;看看池塘边的木椅,我想宋庆龄一定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坐在这读书看报。走进宋庆龄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我一下被她博学多才和持家有道的品质所折服了。她卧床不远处的右边,摆放着一张大书桌,上面整齐的部列这书本,当时的台灯还在,我想她一定曾在书桌边为国家大是忙至深夜。而卧床的右边,静静的躺着一架钢琴,想想宋庆龄坐琴架前,行云流水的演奏者动听的曲目是多么美妙的画面。卧室旁边是一个小型接待室,而这个不大的房间里却摆放了一列列放满书的书架,宋庆龄的博学可想而知。

我想宋庆龄最让人们敬佩的是她孜孜不倦的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贡献,无论是建国前为国家命运而在战乱中的四处奔走,还是建国后为祖国建设的不懈努力,都证明了其爱国的伟大品格,参观宋庆龄故居,感怀宋庆龄,使我的爱国之心更加强大。

…… …… 余下全文

篇五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课有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课有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对樟树的赞美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语言的朴素、干净的风格,和人物的高贵一脉相承。

这篇课文的大多数篇幅都是描写樟树,这只是物之“形”, 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来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特点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宋庆龄身上的那种“香樟树”精神。主要的是物之“神”,继而是人之“神”。老师巧妙地采取了“读中悟形,形中悟神”的方式组织教学。首先抓住描写樟树样子的语段,主抓一个“蓬蓬勃勃”,进行不断的语言生发,感知“粗壮、稠密”的“蓬蓬勃勃”的表层意思,在反复诵读中还原文本视像,使樟树高大、茂盛的样子能慢慢地从文字背后显现出来,初步感受樟树的“形”。我们知道“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为了让学生脑海中对樟树已有的形象更加丰满,老师继续以“读”为抓手,层层推进教学。紧紧围绕第四自然段这几个描写樟树外形的句子。扣准一些关键词,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这里老师能够巧妙适时地抓住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做了拓展补充朗读,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老师在不断地用语文特有的方式来规范,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感知的舞台,让学生能够想象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四小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更为课文要求的背诵打好基础。接着,再联

系课文第5自然段,体会樟树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时,老师采取了让学生联系实际,用了对比,补充小资料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樟树与众不同的特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把樟树的“形”和“神”合二为一,巧妙融通。

面对前面读悟,对于后面理解人之“神”上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宋庆龄,知之甚少,可是写到宋庆龄的语句只有开头“为树不肯搬家”与结尾处瞻仰的人们与树合影寥寥几句,如何让学生体会“这樟树的一枝一叶,其实都凝聚着宋庆龄的气节和品格”,教师向学生精心拓展了一段文字资料,介绍了宋庆龄的生平主要事迹。

…… …… 余下全文

篇六 :思政个人实践宋庆龄故居

参观宋庆龄故居有感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一直心向往之的宋庆龄故居,它坐落在北京西城区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北沿46号。以前我仅仅是停留在对宋庆龄这个人的基本了解上,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这位伟人故居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一处住所,但她一再婉言谢绝。19xx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的委托,亲自筹划,决定借此王府花园,精心设计,整饬更新,作为宋庆龄的住所。19xx年四月,宋庆龄迁居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18个春秋。19xx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同年10月,中央决定把她的此处住所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

我们都知道宋庆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 产 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伟人可以得到万人崇礼膜拜,是因为她无私地为人类和平和进步默默奉献自己,不论何时何地,想到的都是保卫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人民。我虽然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力量微薄,但是我同样是中国人,同样也有一颗热爱祖国的红心,我可以做我现在可以做到的,来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早日实现中国梦。从小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不要荒废自己的青春,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是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仅需要珍惜,更应该时刻谨记,大学生的历史责任重大。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 余下全文

篇七 :宋庆龄故居简介

宋庆龄故居简介: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19xx年春宋庆龄入居此处,在此迎来了上海的解放。19xx年8月,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 产 党的邀请,北上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定建国大政方针,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以后,她经常在此寓所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积极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都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19xx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后,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瞻仰。20xx年6月25日,上海宋庆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时间:

每天9:00~16:30

门票价格:

学生 10/人,学生团体 5元/人

路线1:

33路空调 - (周家嘴路军工路--十六铺) - 方向: 十六铺

出发:周家嘴路军工路

到达:中山东二路新开河路

926路空调 - (新开河--上海体育馆) - 方向: 上海体育馆

出发:新开河

到达:淮海中路武康路

路线2:

135路全程车空调 - (国顺东路翔殷路--老西门) - 方向: 老西门

出发:军工路控江路

到达:小北门

911路空调 - (老西门--万科城市花园) - 方向: 万科城市花园

出发:淮海东路

到达:武康路

周围景点:

位于徐家汇衡山路53号的国际礼拜堂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建成于19xx年。整幢建筑呈“L”形。近代哥德式的砖木结构。国际礼拜堂的建立,是从唱诗班为开端的。20世纪初,一群在沪的美国基督教徒在杜美路(今东湖路)组织了一个唱诗班。后来由于场地的限制,另建了一个礼拜堂。国际礼拜堂曾以优美的圣乐而斐声沪上。国际礼拜堂的一大特点是这是不分教派、国家的基督教礼拜堂。

上海植物园占地81.86公顷,前身是建于19xx年的龙华苗圃,19xx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建园以来接待游客已达1000万人次,19xx年被海外人士评为最喜爱的郊游地之一,20xx年被评为新千年“六一”好去处。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党校实践报告

组长

成员:物电学院第127期党校第一小组全体学员

活动时间:20##年4月15日星期日

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首义公园

准备阶段

 1、首先,我们开了小组会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形势及方案,力求新颖,突出主题。我们小组一致决定到先去辛亥革命博物馆,然后到红楼参观学习,最后到首义公园参拜起义烈士。

2、 我们党小组的组员按照活动方案,每个人都积极准备所需的各部分资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活动做准备,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实施阶段

20##年4月15号星期日上午九点到达辛亥革命博物馆,作为“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华中重镇,武汉在军事上具有扼险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从武汉开始改变中国历史的行程,武汉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辛亥革命成就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而千古留芳,红楼作为这场革命的策划中心而受到世人的瞻仰。

怀着一种激动而又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分五个展厅。

第一展厅,第一部分为晚清中国,第二部分革命起源

第二展厅,第二部分革命起源,第三部分武昌起义

第三展厅,第三部分武昌起义

第四展厅,第三部分武昌起义,第四部分创建共和

第五展厅,第五部分辛亥百年

上午十点半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完,然后前往博物馆对面的红楼,在红楼前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敬仰之情。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为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红楼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