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淮海战役观后感

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所得

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意义。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相差悬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战士们顺利的通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现在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应该知足、惜福。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天而牺牲的先辈们!

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

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革命精神,保持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股革命热情,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素有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让我们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的“亮剑”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三规”和《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实施细则》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文件,增创诚信计生先进县市,以“亮剑”的精神打一场计划生育的淮海战役,开创人口计划生育的新局面。

…… …… 余下全文

篇二 :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纵观我国的解放战争,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罕见的。而这场战争的高潮部分又集中在三大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的淮海战役堪称军史上的奇迹。直至今日,回顾这场战役时,也不得不击节赞叹,着实是一场当领导下,以解放人民为目标的精彩之战。本人有幸,同事们一起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不仅从视觉上,更在思想上收到了极大的震撼。下面,针对从这次经典的重大战役的几点理解,汇报如下: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回顾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对比敌我双方,虽然作为我军指挥的粟裕同志的忠言直谏、后方宣传动员在决策和后勤上为最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作为敌军的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矛盾激化、临战退缩也客观上注定了其失败的历史命运,但是,个人认为都不是是主导战役的最根本因素。结合淮海战役的大背景,不难发现: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实力已经和国民党的所谓机械化部队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当时的民心向背,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 产 党已经占据绝对的上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解放军的胜利已然是一种必然趋势。

由此想到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人民代表的中国共 产 党才是救民于水火,并且代表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前提和保障。

二、个人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前进,但是却可以推动其加速发展

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该引以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的。客观上,我们认识到,无论解放战争还是和谐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伟大的中国国共 产 党领导下,最终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可预见的必然趋势,但是要取得淮海战役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每个指战员都尽心竭力的成果。这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积极的战斗、工作、学习态度,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的体现为,跟党走、听党话、做党要求和提倡的事,从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明确了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并使得每个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都能自觉地紧密团结和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 …… 余下全文

篇三 :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观后感

以“亮剑”的精神,打一场围绕企业解困的淮海战役

——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观后感

今天,在公司组织的周三学习中,我们重温了这段光辉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淮海战役(徐蚌会战是国民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淮海战役是共 产 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

淮海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并不占优势。国民党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并出动了数百辆坦克和近两百架飞机。华东、中原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慨,坚韧不拔的毅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成为战略决战以少胜多的范例。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

在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不管是担任主攻任务或执行阻援任务的部队,都勇挑重担,为了全局承受巨大牺牲,而毫无怨言。整个战役,两大野战军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识大体,顾大局,同心协力,主动配合,互相支援,积极完成作战任务,充分发挥了整体作战威力。 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相互支援、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

在淮海战役中人们解放军士气高昂,排除一切困难,完成作战任

务。追歼逃亡的国民党军时,发扬不顾疲劳、不怕伤亡、忍饥耐寒、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一夜急行军百余里。阻击国民党援军时,发扬人在阵地在的英勇气概,击退数倍国民党军。攻击国民党军守军时,发扬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敢打硬仗。整个战役,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评选出大批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

华东、中原、华北解放区党政军民共同谱写的淮海战役胜利的光辉篇章,展现了人民战争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生动体现了战争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有力证明了人民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

…… …… 余下全文

篇四 :读淮海战役实录有感

读淮海战役实录有感

提到阅读军事书籍,我不禁想到以前看大决战时对我的冲击,尤其是前段时间读了些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解放战争文章,于是找来一本淮海战役实录,再次来看徐蚌会战这场规模宏大的大决战之一。

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的淮海战役堪称军史上的奇迹。直至今日,回顾这场战役时,也不得不击节赞叹,着实是一场当领导下,以解放人民为目标的精彩之战。这次读来,我主要从战役的谋略和军事思想方面来理解这本书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回顾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对比敌我双方,虽然作为我军指挥的粟裕同志的忠言直谏、后方宣传动员在决策和后勤上为最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作为敌军的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矛盾激化、临战退缩也客观上注定了其失败的历史命运,但是,个人认为都不是是主导战役的最根本因素。结合淮海战役的大背景,不难发现: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实力已经和国民党的所谓机械化部队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当时的民心向背,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 产 党已经占据绝对的上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解放军的胜利已然是一种必然趋势。由此想到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人民代表的中国共 产 党才是救民于水火,并且代表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前提和保障。

二、个人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前进,但是却可以推动其加速发展。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该引以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的。客观上,我们认识到,无论解放战争还是和谐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伟大的中国国共 产 党领导下,最终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可预见的必然趋势,但是要取得淮海战役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每个指战员都尽心竭力的成果。这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积极的战斗、工作、学习态度,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的体现为,跟党走、听党话、做党要求和提倡的事,从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明确了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并使得每个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都能自觉地紧密团结和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 …… 余下全文

篇五 :观后感

观《淮海战役》有感

布占亚

在这个周末,我观看了一部战斗片——《淮海战役》,看了它,我深受感悟。 淮海战役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解放军东华、中原野战军在意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攻战记。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有几个镜头令我难忘,其中的一个是:老百姓推着独轮车,运着衣物和粮食,送往前线,可是这些老百姓在晚上的荒郊野地里休息的时候,不巧,敌军来了空袭,好多老百姓的家人都被炸死了,有老人、有丈夫、有妻子......他们分外悲伤,可是,在第二天,他们早早的起身上路,戴寿帽,穿寿衣,眼含泪珠,可是,脸上却有着一种坚定不移的表情,我想,他们此时此刻一定都想着这样一件事:不论多苦难也要走下去,赶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送衣送粮,也为死去的家人报仇!还有一个镜头也让我深受感动,它是这样的:有一次战争,我军已经快把国民党军即将打败了,可是国民党军派来了坦克,解放军已经所剩无几了,可是,有一个人已经满头都是血了,但也在迷迷糊糊中,看见自己的战友拿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坦克下,不久,随着一声轰炸声,他看见的战友和坦克同归于尽;之后老百姓们用担架抬着伤员、和牺牲的战士们,并且为牺牲的战士们清洗仪容等等,有一个妇女在撕着白布,这些白布是为了覆盖死去的战士们的尸体的,而那个妇女撕着撕着,简直撕不下去了,因为从她手里死出去的白布太多了.....

在三十八年后,美国的一位军事家来淮海战役的战斗现场考察一个迷,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六十万人可以打败国民党的八十万人呢?其实,这个谜陈毅元帅早就解开了,那就是,老百姓的支持让解放军取得了胜利,而且,陈毅元帅还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里有很多的感触,在这之前老师们说:你们戴的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虽然听在耳朵里,却从来没往心里去,现在,在看了《淮河战役》这部电影后我对老师的话有了深刻的体会,我们没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应该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上,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长大后也为我们的祖国发展贡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先烈们的英灵,才无愧于炎黄子孙这一神圣的称呼。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解放战争》有感

读《解放战争》有感

近日,读了军旅作家王树增同志的《解放战争》(上、下两册),感受颇深。作者以广阔的解放战争历史背景和全景的思维视角解读了19xx年8月至19xx年5月间在中国大地上国共两党殊死搏杀并以共 产 党完胜,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辉煌历程。该作品主要侧重于两党之间的军事斗争,同时又交织着政治力量的角逐与经济实力的比拼,作者以单纯的军事视角为契入点,展现了军事(战争)背后的人心向背,先进取代落后,新生战胜腐朽的必然性与不可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战争之伟力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语),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再次得到了印证。

作者对抗战胜利后出现的短暂和平,民主和平建国的曙光及专制独裁的狂妄和内战局势的危机,最终爆发及全国各个战场的态势战况等都有清晰具体的描写,对解放战争的进程及力量转变也都有着力的论述。抛开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及国际环境的因素不讲,单纯就军事上看,为何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党败给了人数、财力、装备及训练都远不及对方的共 产 党?是很难人耐味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民党将领及军队的信念,信心不及共 产 党人,国军的许多高级将领并不知是为谁而战,甚至认为内战毫无意义,不比抗战,战死沙场,死得其所,是为民族大义而牺牲,对中共作战,感到困惑、不解与迷茫,许多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在内战战场上丧失了往日的英

武。根本原因,目标不坚定,信心不坚决,所谓“六根不静,输个干净”。反观共军,则上下同心,坚决为巩固抗战成果(不致被蒋剥夺与抢掠),和平民主而奋斗,不惜战斗到最后,其牺牲精神与国军不可同日而喻。

二是军事指挥体系与机制共优国劣,一个机动灵活,一个叠床架屋,前者高效实用,后者华而不实,自缚手脚。在各大战区、各大战场,共方最高决策层充分信任前线各级指挥员,放手让他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果敢决策,积极主动,以歼灭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战略指导思想十分高明。而国军指挥层级过多,相互掣肘扯皮,互不配合协同,以固守大城市和所谓的“战略要地”为其战略指导思想和胜负标准,结果是处处被动,处处挨打,既失人,又失地,优势逐步丧失殆尽。

…… …… 余下全文

篇七 :参观淮塔有感

参观淮塔有感

来到徐州上大学,有幸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塔,这将是一生难忘的记忆。春天的风还很凉,一切都静静的,烈士们的灵魂沉默着??

淮海战役纪念塔坐落于凤凰山东麓,纪念塔高38.15米,雄伟壮观,抬头仰望,只觉得要压下来似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 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巍然矗立在徐州南郊凤凰山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19xx年11月6日至19xx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徐州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与解放大军并肩浴血奋战,为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沿着围廊走,一个一个名字,虽然不知道模样,虽然不知道年龄,但都是确实曾经存在的。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人们,又何止三万呢?为了反抗,为了未来,为了渴望的和平,战争,总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就这样沉重的摆在我的眼前,作为后人,也只能默默地看着,或感慨,或感激,或珍惜。高大的石碑周围,青松古柏交相掩映,一片幽静。阳光不大,抬头仰望石碑,却是看不分明。很多的游客站在石碑下,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肃穆的气氛一下子就被赶得无影无踪。在一片静谧的林中,细碎的阳光,野花,野草,都是这样安静的生长着。不知有多少年龄的古树静默着,守护着什么。走在小路间,心也宁静了,城市的喧嚣也无法靠近啊。对于牺牲的英烈们,除了敬意便是缅怀,还有,就是对历史的思考吧。也许无法像历史学家一样理性的思考分析,也许不能清醒的认识战争的本质,对于历史,只有接受吧。围廊真长啊,虽然没有任何的装饰,虽然是那样的朴素,却是积淀着多么沉重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X区X 中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