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呼兰河传 读后感 读书笔记 萧红

2012暑假读书笔记

寂静呼兰河

19xx年暮春,你降世呼兰县一座大家民宅,鸟语花香,安乐静好;31年后,你病卧在异地的床头,战火纷飞里,回忆这片天真,寂寞又谁知?

与萧红相遇,是在一个温暖寂静的午后,阳光漫洒在书堆上,在一堆被老师遗弃的篇目中闲翻,看到了她与她的呼兰河,在寒冬的暖日里向我闪烁着粼光。

“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一顶小草帽向我讲述着故事中小主人公那份调皮的宁适,烂漫无忧。那篇《呼兰河传》节选,为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与我扣上了这束不解之情缘纽带。

今夏,当我在旧图书馆发黄的书架上与她再次相逢,往昔的烂漫的一阕竟成了她唯一的慰藉,独此,凄凉无限。至此,才以一份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萧红的人生,和她的这本半回忆录《呼兰河传》。曾经也是,或许现在也是儿童的我,却没有看到萧红的欢乐,没有聆听到她的笑声,而感受到她在心底沉睡中的哭泣。

《呼兰河传》讲述了作者在出生地黑龙江呼兰河县的童年生活,这里有慈祥童真的祖父和他的菜园,有不甚亲和的祖母和父母亲,有呼兰县保守愚昧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与思想的残忍冷漠。

书并不厚,萧红回忆童年生活的背后,是对愚昧人们的痛斥,更有她对这份生活五味复杂的情感,仿佛只有与祖父在一起的日子才算是快乐的,其他的一切,或多或少,来源于她当时悲苦交加的境况和心情。

1

2012暑假读书笔记

寒冬酷冷,呼兰县的人们与牲口,都被冻住在这一片严寒的冰天雪地之中。故事的开头,便奠定了结局,全篇都抹上这层灰冷的戚调。萧红二十多年来悲舛的命途,从这里走出,也在此画上终点。

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19xx年的初夏,女主人公出生在东北的一座小县城,呼兰河城。它既僻远又热闹。这里的人愚昧且保守。呼兰城盛行跳大神,唱大戏,扭野秧歌,放河灯,赶娘娘庙会等。这些都是呼兰河人们的精神生活。

…… …… 余下全文

篇二 :红尘往事堪回首读后感

免费 分享 创新

红尘往事堪回首读后感

世上有贤明雄霸的英雄,也有聪明惊艳的红颜。长期以来,我们并不吝啬对男性、对英雄的赞美之词,而女性往往成为了陪衬,更以外在的艳丽成为其主要特征。其实,古今以来,女性所展现的光辉同样耀眼,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开化,她们带给世界的惊奇、梦想、智慧和感动,如高岸红杏,引领春喧;亦如雪岭横梅,点染江山。

从我的阅历来说,张爱玲、林徽因等算是熟知较早的名字,著作也略读了两三本,但认识还是偏于感性,并没有在内心形成立体形象。当然,不论是对历史人物还是近现代的传奇,我们的认识来源主要是书籍和影视剧作,而书籍的接触有限,影视剧作上表现人物的点面又侧重不同,这就多少局限了我们对很多人物的真实看法。或许我们了解到的人物总是有些脸谱化,不是好就是坏,而往往缺乏更多层面的集合。

近日读的红尘则在剖析个性及人性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使我们可以更加透彻地、立体地建立形象。如介绍林徽因的篇章就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她的风华绝代,我们不仅可以看见作为建筑学方面的专家,也可以看到作为人文领域的通才。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样的诗句着实让人对林徽因有无限的联想。而关于张爱玲的篇章则从“被虱子吞噬的女人”为题,用作家与作品人物的同构关系,向我们展示这位奇女子的人生面。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将好的事物与事情和那些成就卓越的人物联系起来,或者说是出于人性的善良本质,我们单纯的认为在某些方面如此突出的人,其生活和人生也应该是多姿多彩、醇美幸福的,只是我们算错了生活这张网、人生这场戏。张爱玲如同她笔下的人物那样,承受着生活的许多不幸,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和病态的折磨。这或许不应是我们想象的张爱玲,但这却是活生生的张爱玲。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很是感触。书中还有许多的传奇人生,如苏青、萧红、谢冰莹及宋氏三姐妹等,无不是熠熠生辉。

人生是多彩的,而多彩并不局限于鲜亮,也有灰暗,甚至是漆黑一片,这都是人生的表达。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萧红《呼兰河传》有感

读萧红《呼兰河传》有感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生长去,长大了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了,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了,耳聋了就不听了,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者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了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的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世界并没有因为某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什么,

呼兰河城是闭塞落后、封建迷信的,他们生病了也不请医生,只请神婆仙姑。文中许多处都提到了为病者“跳大神”。比如: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就是因为的跳大神被开水烫死的。小团圆媳妇的反抗被满脑父权意识的大人们给规矩了,无辜的孩子成了封建伦理秩序的牺牲品,她的受难与惨死,来自她的婆婆以及周围有过同样悲剧的年长女性,她们把痛苦体验施加到没有人生经验的少女身上,这无疑是女性社会群体的最大悲哀。

作者在文中用了许多篇幅描绘了家中的小后花园,它应该算是“我”的小乐园里。在小乐园里,我开心地玩闹着,时而捉蚂蚱,时而摘花,饿了就顺手扯下了长好的黄瓜,与爷爷在小花园里玩闹是“我”童年的最美丽时光。我觉得这些描写是文章的暖色调,让人一读就平添了许多的乐趣,也像作者一样其乐融融。

文中也提到了古怪死板但又好笑的有二伯。有二伯应该算是文中提到的众多人物中个性比较鲜明的一个,他说话怪声怪调,经常讲些不着边际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他不合群,但也收到许多人的讥笑欺

侮。他的弟弟——“我”的父亲都动手打过他;他烂赌酗酒爱贪小便宜,爱偷祖父家的东西,但偷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明,每每被人发现。他想自杀,却总也死不了。

冯歪嘴子也是一个悲苦凄凉的人物。贫穷,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以做粘糕卖为生,但是他的人老实敦厚,因此也博得了美丽又能干的王大姐的喜欢。王大姐甚至不顾流言蜚语委身嫁给了他,并且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女人不仅在男人的世界里扮演着可悲的角色,任凭摧残和践踏,卑微着依附于男人,同时,她们还受到来自同性的压迫,彼此折磨。

…… …… 余下全文

篇四 :红尘往事堪回首读后感

红尘往事堪回首读后感

红尘往事堪回首读后感

世上有贤明雄霸的英雄,也有聪明惊艳的红颜。长期以来,我们并不吝啬对男性、对英雄的赞美之词,而女性往往成为了陪衬,更以外在的艳丽成为其主要特征。其实,古今以来,女性所展现的光辉同样耀眼,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开化,她们带给世界的惊奇、梦想、智慧和感动,如高岸红杏,引领春喧;亦如雪岭横梅,点染江山。

从我的阅历来说,张爱玲、林徽因等算是熟知较早的名字,著作也略读了两三本,但认识还是偏于感性,并没有在内心形成立体形象。当然,不论是对历史人物还是近现代的传奇,我们的认识来源主要是书籍和影视剧作,而书籍的接触有限,影视剧作上表现人物的点面又侧重不同,这就多少局限了我们对很多人物的真实看法。或许我们了解到的人物总是有些脸谱化,不是好就是坏,而往往缺乏更多层面的集合。

近日读的红尘则在剖析个性及人性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使我们可以更加透彻地、立体地建立形象。如介绍林徽因的篇章就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她的风华绝代,我们不仅可以看见作为建筑学方面的专家,也可以看到作为人文领域的通才。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样的诗句着实让人对林徽因有无限的联想。而关于张爱玲的篇章则从“被虱子吞噬的女人”为题,用作家与作品人物的同构关系,向我们展示这位奇女子的人生面。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将好的事物与事情和那些成就卓越的人物联系起来,或者说是出于人性的善良本质,我们单纯的认为在某些方面如此突出的人,其生活和人生也应该是多姿多彩、醇美幸福的,只是我们算错了生活这张网、人生这场戏。张爱玲如同她笔下的人物那样,承受着生活的许多不幸,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和病态的折磨。这或许不应是我们想象的张爱玲,但这却是活生生的张爱玲。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很是感触。书中还有许多的传奇人生,如苏青、萧红、谢冰莹及宋氏三姐妹等,无不是熠熠生辉。

人生是多彩的,而多彩并不局限于鲜亮,也有灰暗,甚至是漆黑一片,这都是人生的表达。

…… …… 余下全文

篇五 :参观萧红纪念馆有感

参观萧红纪念馆和故居有感 6月21日,为纪念中国共 产 党建党92周年,我院机关党委和团委组织青年团员参观了萧红纪念馆和萧红故居。我们首先来到了萧红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短暂而坎坷的一生。纪念馆内容共分为“呼兰河畔”、“漂泊岁月”、“书香恒久”三大部分。主题色调以灰色为主,阶梯造型的窗户象征书架、重叠式的屋顶象征翻开的书籍、31面装饰性窗户隐喻萧红31年传奇的人生经历。面对艰苦的岁月,她一直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在抗日战争时期,她用文字揭露黑暗,表达了崇高的爱国情怀。萧红对思想及个性独立之追求,也为当时女性的自我解放树立了典范。

萧红是一个完全追求精神至上的人,也是一个对感情要求完美的人。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文学才华毋庸置疑,“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文学作品往往是对一个时代和社会某些方面的反映,萧红也不例外,她的一些小说(如《生死场》)将七八十年前东三省陷入灾难性的历史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内容从老人口中也曾听说,而在作者笔下展现出来便更显亲切和鲜活。战争和困苦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流离失所,更是自由、尊严和生命被轻易地践踏与扼杀。有时真的庆幸我们不是出生在那样的年代,今 1

天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有所不同,但与曾经的满目疮痍相比,我们所拥有的无疑很多:少年有明亮的课堂、青年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年华老去亦不再担心老无所依……“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今天的“活着”,不只是吃饱穿暖,还有清风明月下的闲情、有关民主人权的思索。

萧红故居与纪念馆一墙之隔,在萧家大院,我们了解到萧红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但其幼年丧母,只有爷爷是她的精神依靠。院内五间正房,陈列着萧红家人用过的部分物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东北一些古老的民俗和物件,想象着50或100年前这片土地上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后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

张腾

今天,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刚开始读时,感觉和其它书没什么两样,都是写自己童年的,我硬着头皮往下读。我越读越快乐,越读越悲伤。正如大作家矛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本篇文章记叙了萧红小时候的故事,一、二章写的是小城风情和祖父的园子,三、四章写的是家中的人物,五、六、七章都是写的独立旁支人物。人们都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没有过多色彩。小城的人们都很有规律的生活着,一年之中,必定要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隆重而热闹的节日,象他们的生活一样单调。

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十分难过;读着,读着,我又傻傻的乐着。萧红虽然生活在那片灰暗的世界当中,却永远不会向黑暗低头,仍然和祖父生活得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园子里的峰子、蝴蝶、蜻蜓、蚂蚱等都是她的玩伴,还有童心未泯的祖父和她逗趣。生活虽然单调,却是那样的自由自在。

八十多年前,人们是多么凶狠、无知呀!小团圆媳妇才12岁就被卖到别人家做童养媳,在婆家受尽了折磨和凌辱。当她做错事时,婆婆狠心的把她吊在房梁上,用烧的通红的铁块烙她的脚底板;公公

在一旁还助纣为虐,用鞭子抽她;当她生病时,用开水给她洗澡,周围的人不但不救,还在一边看热闹。看到这里,我真是义愤填膺,气的直跺脚,为小团圆的媳妇生活在这样一个愚昧无知的年代而感到悲哀。

而同龄的我们,童年是多么的幸福,像一首诗、一幅画,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祖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多么优越的学习条件,“窗明几净的教室,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塑胶跑道,健身器材??”能为我们做的都做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呢?

当黑暗来临时,你千万不要惧怕,要乐观看待每一件事。让我们珍惜当今的社会,珍惜快乐的童年。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吧!因为比起呼兰河的那些孩子们,我们的童年幸福得多。

…… …… 余下全文

篇七 :生死场 读后感

生死场

关于生死的问题,我想多数人对死是畏惧的,对生是渴求的,人们重视生与死。可是,当时光倒回至日本侵华战争的初始,生与死或许真就是一线之间。

不过,关于生死的话题,暂且搁置一旁,提及《生死场》首先我先想先聊聊女性。在《生死场》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一直贯穿始终。月英,她是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却成了一个瘫人,下身成了小虫们的洞穴,生、老、病、死一直缠绕着她,最终抵不过病的折磨,她敌不过死;金枝,因为和相好成业有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饱受辱骂,羞愧,耻笑和恐惧,她饱受屈辱生下一女却又被自己的丈夫狠狠摔死,她却只有说是自己命不好,她敌不过命;王婆,有着三个孩子可三个孩子都相继死去,王婆恨命,所以在她得知自己儿子死时,她服毒自杀,可毒确杀不死她,她敌过了死,但同样,她也敌不过命。

《生死场》中塑造了这一系列的悲剧女性形象,我想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时动荡的战争初始年间,也处于思想封建的社会下;女性注定是悲剧的,女性的地位注定是低下的。在当时的男权主义下,女性忍受着丈夫的打骂,忍受着命运的不公;在当时的老旧思想下,女性忍受着迂腐的思想的束缚,被不公平的封建礼教捆绑着。但此外,我还有个猜想,萧红的《生死场》中之所以有着这么多悲惨的女性形象而她们有些也与封建思想与自己的悲剧命运反抗着,她们在反抗中妥协,在妥协中反抗。这有些矛盾的女性主义,会不会是萧红自己悲惨命运的影射?萧红一生,命途多舛,《生死场》写作于她第一段恋情过后,现实的大海把她死死的拍在岸边,她受尽折磨,她心灰意冷,可是当时写作《生死场》时,她与萧军相恋,所以在《生死场》中的女性有着悲剧的命运,却也有着反抗的精神,她们有着绝望,却同时有希望。

论生死,论人命,这个话题似乎太大,但《生死场》之所以以之命名,也是想体现生死一线之间。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总会有人生有人离。就如同《生死场》中,死人死了!活人算计着怎样活下去。在那动荡的年间,人命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也并非是铁石心肠,或许在那个年代,能够活下去才是该考虑的。月英的死,金枝女儿的死,还有女学生的死,大家显得习以为常,因为当时生生死死的事太常有了,生与死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能活下来的便是命硬的,活不下去的便是敌不过命的。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那个时代的黑暗。但黑暗中,却也有生的希望。“房后草堆上,狗在那里生产。”“暖和的季节,全村忙着生产。”生命消融,却也有新的生命降临。生是希望的,就算是在那个人命不值一提的年代,生也会给人一种希望,给人黑暗里一丝微弱的光。 日军入侵,人命更加低贱,屠杀,侵犯,甚至连大肚的女人都不放过。在这动荡年间,生死由命,生死真就是一线之间。可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侵略,面对对于人命轻易践踏的日本军,村里人还是反抗了。反抗亦是对生的渴求。反抗就意味着生死不在由命,自己有了一些对于自己生命的掌控权,人命也变得可贵了。生变得有意义了,命变得重要了,希望便有了。生死之场,或许由命,但反抗,生便有了价值。

…… …… 余下全文

篇八 :黄金时代读后感

冰冷中的青春与爱

--------黄金时代读后感

故事的发展由不同的人物娓娓道来,萧红说道,我是从祖父那里学来,人生除掉冰冷与憎恨以外,还有温暖和爱。萧红,一个呼兰县独立不羁,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居无定所的流离,众叛亲离的悲凉,几番挣扎的婚姻,却见证了一段黄金时代。在流离中刻骨求爱,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在唏嘘的文字下力透纸背。

去年的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季节,今年的五月,我的生活真是有如青杏般的滋味,萧红如是写道。伴随着第一任丈夫王恩甲的销声匿迹,萧红落魄不堪,也成为了萧红生平中又一个不解之谜。“她一张近于圆形的苍白色的脸幅,镶嵌在头发的中间,声音显得受了惊愕似的微微有些颤抖地问着“,这是萧军第一次见到萧红的描写,此时的萧红憔悴不堪,挺着大肚子,而萧军已然被她美丽的大眼睛折服。 萧红问“为什么我一点力量没了”,萧军说:“爱惯就好了”。也许正是萧军这种无所谓的态度,顺其自然的态度也让两人的感情变得无谓,再激情四溢的生活终抵不过平淡的流年,再固若金汤的感情抵不过残酷的现实,与其说是冰冷的现状不如说他们 败给了那欠的600块钱。饶是如此,两人在贫穷与饥饿中度过了一段艰苦而甜蜜的时光。对于现代人来说,最美的时光往往不是那些豪华的游艇,绚烂的风景这些外在的物质化的享受,而是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带来的两情相悦。也许只是一粥一饭,在电影里连半毛钱的猪头肉都是奢侈,而在现实生活中呢,人们欲壑难填,想要的还多,更多,欲望膨胀的无以复加。金钱,利益,权利,在那个视之为身外之物的黄金时代已然不复存在。萧红在她的作品里将贫寒与饥穷写的触目惊心,其实是在反衬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高度纯洁化的精神世界,连萧军自己都承认,自己不会写卖钱的作品。作家就是作家,用文字把握时代的脉搏,用发人深省的句子重塑青年一代的理想。这种崇高和伟大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心无旁骛著文章,用自己仅有的一点能量向社会散发光和热。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