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朴槿惠经典语录

朴槿惠经典语录

1、朴槿惠赞扬中国总理李克强:Mr.LiStyle(百闻不如一见)

2、朴槿惠在中韩商务合作论坛暨午餐恳谈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3、朴槿惠说若两国能够携手共进,两国的未来将更加明朗、繁荣,说:“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要一起走。”

4、朴槿惠说,随着韩中两国经济日益扩大,为持续取得良好成果,韩中两国需要为此提供坚固的制度框架:“没有人,什么都没法实现;但没有制度,什么都无法持续。”

5、在讲道文化时,她说:“我认为通过文化形成共鸣,才能真正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成为朋友”.

6、在讲到信任时,她说:“有信任,才有友谊。”

7、在讲到梦想时,她说:“如同两国江水汇入同一片大海一般,中国梦与韩国梦是结为一体的。韩国梦若能陪伴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建立新东北亚的梦想。”

8、痛苦是人类的属性,它能证明你还活着。

9、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一定要正直。如果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不惜危害别人,终究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0、上天给我的使命,正是“创造新的希望”。

11、一个父母都死于非命且遭受各种侮辱的女子哪有什么笑意写在脸上?更何况步入政界后,每一次都是在政党面临危机时受命,哪有心思说说笑笑?

12、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一定要正直。如果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不惜危害别人,终究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执政的最高目标是国民的幸福。国民的幸福,开创幸福的新时代,这是所有国家事务和政策的最终指向点。就像刚才所说,围绕福祉、文化的培养等开展各项工作,这些工作的基础是国家的安全,这些都以安全、社会的安全稳定作为保障,这是理所当然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创造很多优质的工作岗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优质的工作岗位不是凭空出现的。在保证社会稳定、市场透明、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政府要大胆取缔不必要的管制等,做出各种努力,这些努力的成果就是优质的工作岗位。这也是执政的目标。

…… …… 余下全文

篇二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前几天,一位老先生和我谈中国哲学,说如果我到他那个年纪,对哲学的理解将更深刻。仔细想来,很有道理,人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社会和自身的看法也会越来越深,对事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读书也一样,看过一次是一种认识,看的多了想的也就越多,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了。《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部分在两年前就看过,现在看来又是一种味道。

《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部分写的十分简明扼要。这个总结部分,在我看来所有学中国哲学的人都应该注意。虽然篇幅不长,然而从中可以看出冯友兰这位哲学老人显得很自信,很乐观,这篇总结正是他伟大的遗言,也是对中国哲学的伟大预言。《中国哲学史新编〃自序》中说:?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有学者说,冯先生晚年不准备提出自己新的思想体系,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迄今为止,除冯先生没有一家的?中国哲学史?是用完整的思想脉络,平实的语言编撰而成的。这部《中国哲学史新编》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只从这一百六十多万字中找,而是结合冯先生生平著作的。这些都是题外话。

什么是哲学?在哲学史上,提出: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总名;哲学是初级科学;哲学是太上科学等这样一些概念。冯先生认为这些都不是合适的定义,他认为?真正的哲学的性质?是?最哲学的哲学?,

是对实际无所肯定,如其不然,它就不能称为科学命题。《全书绪论》中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人类的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认识,所以可以说,哲学是对于认识的认识。对于认识的认识,就是认识分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认识之,这就是认识的反思。?

《新理学》中有?真际?与?实际?这组命题,所谓?实际?,是指事实的存在者,所谓?真际?,是指不存在而有者。冯先生认为,宇宙之间除了实际的事物之外,还有许许多多非实际的有者,亦即?真而不实者?,?不存在而有者?。?真际?与?实际?这组命题,与朱熹的理和气是一道的。朱熹认为宇宙中有理有气,任何具体事物的生成要有理,也要有气。?理?是根据或本原,是?生物之本?;?气?是材料,是?生物之具?。他用形而上和形而下来解释理和气。理和气的关系,朱熹在《文集〃答王子合》中说:?气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所谓理为主,便是理主宰气,气由理所判约。他将理的全体叫做?太极?。朱熹在《大学章句〃补格物传》中明确地划分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这样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就没有单独说那个是用理来说的,那个是用气来说的。冯先生把?真际?与?实际?对立起来,而朱熹认为是互相依赖的,这是他们的不同之除。

…… …… 余下全文

篇三 :季羡林语录典藏 - 副本

【季羡林语录典藏】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做人与处世》

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

——《论压力》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

——《成功》

每个人都有一个“我”,两者亲密无间,因为实际是一个东西。按理说,人对自己的“我”是十分了解的;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依我看,大部分人是不了解自己,都是自视过高的。这在人类历史上竟成了一个哲学上的大问题。否则古希腊哲人发出狮子吼:“要认识你自己!”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吗?

——《我写我》

我的心,虽然像黄土一样黄,却不能像黄土一样安定。

——《母与子》

老年少年都要有自知之明,越多越好。老的不要“倚老卖老”,少的不要“倚少卖少”。? ——《老少之间》

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是什么样子,中年是什么样子,老年是什么样子,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

——《做真实的自己》

我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我喜欢的人约略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石景宜博士》

我现在想对自己提出一个怪问题:你对我们的现在,也就是眼前这个现在,感觉到是寻常还是不寻常呢?这个“现在”,若干年后也会成为“当时”的。到了那时,我们会不会说“当时只道是寻常”呢?

…… …… 余下全文

篇四 :09.8.14冯友兰中哲读书笔记

敬爱的刘老师,您好!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冯友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11月第一版

在家就是一点不好,琐碎的事情较多,原以为有了上个月的铺垫,对中哲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想着这次读冯先生的中哲史会好许多。当真正翻开书去读时过程远非轻松,因为冯先生的书初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些概念本身就很抽象了,而本书内容有以半文言的形式书写的,所以读起来感觉很是别扭,费了老大的劲才囫囵吞枣似的将它看完。深刻体会到有很多书是需要反复研读的。

这次笔记没有把重心放到冯先生对于中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重要观点的梳理,因上次笔记中已较为详尽,这次就不再赘述了。以下是结合冯先生的书的内容及其写的中哲史的特点,做的一些摘录及整理。

在本套书中,冯先生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上下两篇。子学时代共16章,主要讲先秦诸子。冯先生认为,自春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皆有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个大解放、大变动、大过渡的时期,所以出现了诸子并起的哲学发达时代。到汉武帝时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空气从此消失了。到此,子学时代终结,而经学时代开始。冯先生把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国社会各方面又起根本的变化,经学时代也就结束了。 他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科学实践,感觉到这两大时代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子学时代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兴的阶级及集团各有自己的社会力量,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言人。秦汉以后,政权统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来越完备,很多哲学家“以述为作”,借古代经典为招牌,装进新的内容,冯先生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从而形成经学时代的特点。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先生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每个哲学史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写哲学史,重新整理历史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冯先生也不例外。当时西方哲学流行的看法,哲学包含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两小部分。冯先生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有及发达之学说,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之所谓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这种认识,冯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他对从《易经》以来中国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没有多少叙述。他对自己喜欢的哲学家思想叙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绍朱熹。而他对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却只是十分简略地提到。两相比较,显出了当时冯友兰思想的局限性。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原本是冯友兰先生19xx年在宾西凡尼亚大学讲课的英文讲稿,后由其学生翻译成中文出版。

先生在自序中开篇直抒胸怀:“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非全史在胸,克臻境。惟其如此,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祥也。”先生自然是全史在胸,大有“小范胸中百万兵”之气势。先生抽筋扒皮,把两千年的哲学脉络清晰地展现于大家眼前。囫囵吞枣读完此书,我仍有许多不解,实在是自己资质愚钝。

所谓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才者,文笔之精妙也;识者,选材之精当也;学者,史料之精熟也。先生虽然强调著小史意在通俗,难展其学。我觉得此书已是三者兼备,方才领悟有人说,49以后大陆已鲜有可读之书(译著除外)。 我自己归纳出一些基本的问题。

一,哲学和宗教。

哲学,

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更少。 这种思想,之所以称为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产生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宇 宙是人生的背景,思想本身就是知识。

宗教,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必要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

二,中国的三教。

人们常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其实不然。

儒家不是宗教,道家只是一个哲学派别,道教才是宗教。道家与道教是有很大区别,两者教义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类宗教)。



三,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宇宙)是超道德价值(更准确地说,爱上帝是准超道德价值,按斯宾诺莎,爱宇宙才是超道德价值)。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地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例外。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 …… 余下全文

篇六 :程颢《识仁篇》

《识仁篇》载于《二程遗书》卷二上,是北宋学者程颢(1032—1085)于元丰二年(1079)在洛阳讲学时讨论哲学教育问题的著名篇章,是点拔其门人吕大临的记录,并由吕大临记录。

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祖籍中山博野(今属河北省),河南洛阳人。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洛学的创始人之一。《识仁篇》全文虽不足300宇,但言简意深,立论精博,自朱熹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识仁篇》是明道学说的精华所在。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十三《明道学案》援引朱熹语录:“《识仁篇》乃地位高者之事;”援引刘宗周言论:“《识仁篇》为程子见道分明语也。”现代学者冯友兰则将程颢《识仁篇》与王守仁的代表性著述《大学问》加以比较,认为明道《识仁篇》构成王阳明《大学问》之精旨。由此足以说明《识仁篇》在程颢学术思想体系中所占有的中心地位,及其对后世学者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程明道的《识仁篇》全文如下: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学者须先识仁”,仁,是立志于学的人所必然面对、必须了解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而言,“学”包涵了道德实践,或者说,“学”更重要的是道德实践。“识仁”,从成德功夫上说,“识”是体验,并非主客认知意义的认识,而是一种体悟与自觉的功夫,“识”是兼有体悟、实现之意。“仁”是主体透过自我转化、自我认识、自我体悟的活动,回返主体,从而达到“识仁”。从本体上说,仁既是一切道德法则,而又超越一切法则之上,同时统摄一切道德法则,为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源,故又谓“全德”,亦名“至善”。据此我们可以说,在明道那里,“仁”为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据。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一 、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1.《散步》—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3.《羚羊木雕》—张之路,著名作家。本文原题为“反悔”。 4.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xx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荷叶 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本文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二单元(在学习和生活中启迪)

6.《我的老师》—魏巍,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本文节选自《魏巍散文选·我的老师》

7.《在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xx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8.《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xx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名族史》等。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

9.《王几何》—马及时,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 散文卷·童年旧事》 10.《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第三单元(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11.《春》—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本文选自《朱自清选集》。

…… …… 余下全文

篇八 :名言警句

中国哲学家

孔 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曾 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

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孟 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

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墨 子 兼相爱,交相利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荀 子:“制天命而用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老 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庄 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韩非子:“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扬 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

韩 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玄 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慧 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张 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程 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朱 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手到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熊十力:“亡国者常先亡其文化,”而“欲救中国,必须先救学术”。

“欲亡其种族者必先亡其文化.”

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外国哲学家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