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比较文学学习体会

比较文学学习体会

在没有接触比较文学这门课程之前,我一度认为,所谓“比较文学”,就是将任意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进行比较。而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对教材的阅读,我对比较文学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比较”一词,应是方法的代名词,既包括比较本身,又包括了考证、演绎、对比、统计等多种方法,而“文学”也是广义的,除了作品之外,还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具有文学的综合研究之意。乐黛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比较文学界定为“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艺术形态关系的学科”。这使我认识到了我曾经对比较文学的认识有失偏颇。

比较文学关注各国文学间的关系,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跨国界,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学关系和跨学科,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乃至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有利于让比较文学冲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

比较文学经过法国学派、美国学派、苏俄学派的发展,其理论和研究方法越发的完善。而在中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文学的发展过程历经起伏。缺乏原创性的理论建构确实是中国比较文学存在的最大问题。中国的学者需要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学经验找到适合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原理,以促进我国比较文学更好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在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我要尽可能的熟悉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并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这样才能在比较文学方面取得进步。

…… …… 余下全文

篇二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

中文0993 大魔王 2009959036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

一学期的《比较文学》学习,在此,即将告一段落。而对于这个《比较文学》本科期间不深讨的课程,一学期的时间,或多或少有些心得和自己的想法。

开课处,老师说道,《比较文学》目前还是一门不成熟,虽然《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学关系的研究,即使它最早出现在法国,但是,至今,比较文学还是一门没有取好名字的学科。

前几天一个在北京同样学中文的朋友跟我说:“比较文学太不成熟了,学科出现到现在有70年的历史,最多可以算作100年吧。”

关于这个历史长短,我没有去研究过,更没有仔细论证过。但是,我觉得,比较文学这个学科不成熟与它的历史短似乎是毫无关系。比较文学之学科不成熟是因为“研究群体”的票友性质,不具有井岗山精神。

我本来就对比较文学这个学科没什么好感(对其它带有“比较”二字的学科也一样),真不知道比较来比较去最终能得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本来“比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好的,但现在好像都为比较而比较了,还成了一门显学。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很浮躁,绕来绕去,都没有抓住重点和实质。

好在我们的朱老师的讲课极为生动,虽然《比较文学》本身是比较枯燥,但老师总会引申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回过头再来讲解课本内容。于是,先前对《比较文学》比较消极的想法,慢慢的就殆尽了。

那么,我先说下我学到的关于《比较文学》。

所谓比较文学呢,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1827年他在讲授中世纪和18世纪法国文学课时,曾几次使用“比较文学”和“比较分析”等术语,两年以后他将题名为《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讲稿出版。1865年后,“比较文学”作为专门术

…… …… 余下全文

篇三 :浅析如何学习比较文学

浅析如何学习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内容丰富,学理性强.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了解比较文学学习的意义,正确运用比较文学原理、方法,深入学习比较文学,要注重“比较、影响、可比性、变异性”这四组关键词,在学习时只有充分了解关键词涵义,切实掌握了关键词的运用,比较文学的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对“比较”的认识

比较文学的学习离不开比较,然而比较文学又不是文学比较。我们应该从本体论的角度认识比较文学中的“比较”。正如杨乃乔教授所说:“比较文学的‘比较’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比较视域,而不仅仅属于方法论;作为一种学术视域,‘比较’是对两个民族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一种内在的汇通性透视,而非是日常用语上把它误解为一种表面类比的方法。”因此,比较文学非常重视他者参照系下的自身文学的特点、价值。当文学呗封闭在某一文化体系内,往往无法实现在与他者文学交往中体现的意义,对自身潜能的充分认识和发挥。因此,学习比较文学一方面要深入道不同文学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去,另一方面又必须超越这种联系,从更广的视野,更高的层次上,揭示所学习的这种文学联系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价值与作用。 显然,比较文学的意义超出了文学学习本身,而与人的学习密切相关。它更重视培养人的开放的胸襟,世界的眼光,多元并存的立场,对话与沟通的视域。比较文学在增进人类的相互理解、沟通各种文化以促进其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对“影响”的认识

影响研究是法国学派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然而,何谓“影响”,最权威的解释是法国的郎松与美国的约瑟夫,他们认为“真正的影响,是在异国文学中的突变,无以用改过以往的文学创痛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情状。究其实质,真正的影响,较之于题材选择而言,更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影响,与其是靠具体的有形之物的借取,不如是凭借某些国家文学精神的渗透。”我们可知,影响是对创作的影响,影响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创作上,作者接受了外来影响,必然通过作品的创作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而且,创作活动中的外来因素,主要体现在对作家的精神渗透上。所以,学习文学的影响,实质就是对创作活

…… …… 余下全文

篇四 :学习外国文学的心得体会

姓名:钏象品

班级:2011级动医一班

学号:2011310234

学习外国文学的心得体会

虽然说大学伊始的专业是“动物医学类”,学习的主要学科是医药学和化学类学科,现代汉语现代文学等等传统的“中文”学科,但是有一门学科却是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一直需要学习的:外国文学。学校这样设置课程自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而对于我们来说,外国文化文学也的确是有其学习认识的价值和意义的。

文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最集中的表现和传达的方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特征同时也积淀着其民族性、时代性,因此学习外国文学的最重要的意义,在我看来,就是通过文学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传达给我们一种不同于本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思想状态。例如,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学习西方的悲剧:流传至今的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伊利昂纪》《奥德修记》等不仅向我们呈现了古希腊罗马的社会状况,而且呈现了由人与命运的巨大冲突而带来的痛感;文艺复兴后兴起的性格悲剧《哈姆雷特》等,在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弱化了客体形体力量的巨大性,

而是重在由于主人公性格上的弱点造成主体的悲剧;发展到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使社会悲剧诞生,大都取材于社会丑陋面与人类美好愿望的对立,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西方社会发展到近代现代产生的对人类自身的批判性。

另外,文学不仅是时代、民族、国家精神特质的浓缩,还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风土人情,扩展我们的视野。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是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书籍的阅读还要求我们领略各地不同的风情,而外国文学就是我们领略世界风情最好的桥梁。

这些世界名著逻辑性都很强,故事也颇为有趣。只是似乎都具有政治意义,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以后,都有抨击、讽刺原有的落后制度及当时社会的黑暗,再歌颂赞美新制度,体现新思想,描绘新蓝图,使得我不禁产生这样的念头:难道没有现实意义,没有政治性就算不得世界名著了吗? 其实也有,像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政治性就不是那么强,只是反映当时的状况,探究一些人性及道理。我想这是因为那个时代远古,看作品应该考虑它的历史性,从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要求自然也就没那么高。可是当代又要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才会有那样的地位呢?才符合当代的要求呢?才会有那样的价值呢? 书上介绍的那些世界名著很多,有的只是提了一下,有

…… …… 余下全文

篇五 :学习中国文学史后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文学史后的心得体会

学院:文学院 年级:13级 姓名:李嘉诗 学号:201313051256 专业:语文教育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我觉得自己获益匪浅。不但使自己欣赏到了各个年代的文学作品,并且增长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古人优秀的情操。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就像是给了我一把开启中华文学的钥匙,而通过这一年度的学习,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和不朽,产生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敢遣词造句的评述,只是浅薄地表达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这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伟大的和优秀的作家和诗人,他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遗产。

《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史的教科书。各编中分为诗歌、散文、辞赋、小说、文学批评等各种文体式样。中间分别介绍各种文体的演变过程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以及主要文学家的文学活动。

学习这学期的中国文学史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魏晋南北朝文学。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

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诗歌是所有这些文体里的重点,这主要是由于诗歌在我国古代发源的比较早,各时期都出现了颇有成就的诗歌作品。所以我在自学中首先把握了这个重点。在这个基础上融会贯通,进行上下跨千年的把握和运用。如果没有重点的知识做基础,是不可能有线和面的知识网的。这就是文学的点滴积累和史学的纵横联系相结合。对各个文学流派的把握,是文学史的学习重点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六 :北大中文系20xx比较文学考研心得

北大中文系2008比较文学考研心得

我本科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2004级,20xx年1月,我参加了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最终有幸被北大中文系录取。作为过来人,我深深体会到了考研历程的艰辛。现在将我备考时积累的一点东西整理如下,谨供有志于报考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参考。 一、比较文学研究所简介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招生由比较文学研究所负责,比较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xx年,19xx年归入中文系建制。比较文学研究所拥有众多享誉学界的知名学者,老一辈的有乐黛云(欧美文学)、严绍璗(日本文学)、孟华(法国文学)、刘东(国际汉学)、戴锦华(电影电视文化,女性主义诗学)等,目前招收硕士生的老师以陈跃红(比较诗学)、张辉(欧美文学)、张沛(欧美文学)、车槿山(法国文学)等中青年学者为主。 二、20xx年招生考试情况

本专业20xx年计划招生4人(保送+考试),在考研之前就已经保送了3人(全部为北大中文系本科生)。08年考研初试报考人数为67人,复试的分数线是外语、政治50,专业课90,总分335,初试成绩达到这个复试线的只有两个人,第一名总分362,第二名总分348,所以理所当然地也只有这两人进了复试,最后都被录取了。这样,加上3个保送生,本专业08年实际共招了5人,比计划多1人。最近几年,本专业的报考人数在直线上升,但通过考研录取的人数反而由于保送生的增加而有减少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 三、参考书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两门专业课考试分别为“中外文学”和“中外文论”,满分都是150分,没有中文系其他专业要考的“大综合”部分。报考时须在两个研究方向(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国外中国学)中选择一个,但考试出题是不分方向的,所有考生做的都是同一套试题。

北大中文系不指定参考书目,现根据本人的复习经验,将最重要的核心书目列表如下:

…… …… 余下全文

篇七 :外国文学专题学习心得

                          外国文学专题学习心得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我对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使我掌握了一些外国文学中的代表作家的生平,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以及意义。

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罗马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有俩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学中很丰富的一部分,《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相传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在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意思是关于特洛亚战争的一首诗。

十三,十四世纪之交,随着意大利城市的兴起,佛罗伦萨文化的发达,学术派对意大利文学的影响,产生了代表作家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代表文艺复兴认为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就是威廉·莎士比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浪漫主义文学潮流几乎在所以国家应运而生。英国浪漫主义代表是“湖畔诗人”他们的代表作是《抒情歌谣集》。法国最早浪漫主义代表是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雨果的《欧那尼》的上演是浪漫主义最后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他在三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谢尔益耶维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纪的、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又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又是俄国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的第一位诗人批判的文学流派,印度的近代文学真正的开端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印度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世界闻名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 …… 余下全文

篇八 :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概说心得体会

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概说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对人文社会科学概说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好多对我们有用的东西。首先这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它综合了七个部分,它们分别是语言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以下是我对这 几部分的了解:

第一部分语言文学,里面总共包含六个小点:语言学、文学理论、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语言学主要包括传统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传统语言学的特点是:它的着眼点不是语言本身,而在于解读古代文史典籍、宗教经文或满足哲学、逻辑学的需要,语言研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因而处于附属地位;它以词为最重要的出发点,并且大都局限于本民族的书面文献;它主要采用“辨别”、“归类”的方法,寻找并确立一些要人们遵用的条文,如同医生开出的处方一样。历史语言学的诞生及其巨大成就,使语言学摆脱附庸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此语言研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特征在于:一个语言实体,一定要有一个形式和一个意义;形式内部存在着一个排列组合的次序和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转换生成语言学将是今后一个研究重点。

第二,文学理论包含本质论、文本论、创作论、接受论。文学的本质是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中才表现出来的,因而文学的本质体现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和语言性上。作品构成是一个独立、完整、有机统一的世界,是以一定的艺术形式或艺术载体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文学创作可以划为三阶段,作家的创作主体起了很大的作用。接受论就是读者对作品的欣赏和批评。第三,古汉文学包括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第四,中国现代文学有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层面。第五,少数民族文学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第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包含学科概述、世界文学、比较文学。

第二部分哲学有四个小点:追本溯源话未来:哲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迷宫漫步:哲学的难点、热点、疑点、重点问题探索、名家风采:著名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名著掠影:著名哲学家著作简介。第一,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