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七想七不干”
8月份以来,在中石化系统全面推行了“七想七不干”安全工作法,受到了基层班组的普遍关注,特别在施工作业现场得到很好的应用与推广。“七想七不干”是操作者在每次施工作业之前,通过对安全法规、风险认识、防范措施、环境因素、安全技能、劳动保护用品、措施落实等七个方面的短时间思考,检查安全与否,然后再作业的工作方法。具体内容是:
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
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
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
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
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
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
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
怎么能够安全呢?如果安全标语只上墙是没有用的,关键要让安全理念入住心里。在工作中能够让这些安全理念引导自己的工作,那么安全标语也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过去的工作中,员工往往是以我“能”来标榜自己,做事总是“敢”字当头,从不考虑安全问题。而今,通过学习“七想七不干”,使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必须有安全理念,时刻想着安全,所以在工作中
更多了几分理性。哪些是我不能干的?哪些是幼儿不能做的?我带幼儿做游戏有什么样的危险?所玩的玩具会不会有安全保障?会不会伤着幼儿和自己?在我的心头都会多打上几个问号。
“七想七不干”活动告诉我如何更安全的去干工作,如何对工作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想安全禁令、不安全不干;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想安全环境、不安全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就会发现安全隐患,时刻会安全。让自己在工作中安全、让幼儿在安全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