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观课报告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观课报告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保护环境”。课文通过一个小村庄从环境优美、可爱到最后被大雨和洪水冲毁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依据文本特点、单元训练重点、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谢老师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4个生词。能认读描写小村庄美丽的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认读描写工具的词语“犁、斧头”,学习运用多音字“露”。并且运用“左高右低,收左让右,注意穿插”的方法正确书写“裸”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交流、对比、想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在表达方面的效果、作用。

4.体会省略号的表达效果。

5.设计情境,展开想象,对破坏后的小村庄的面貌和小村庄村民的反思进行想象交流、续写,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以实现对比学习的目的。

6.学习作者通过拟人句、排比句等方法进行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并且含义深刻的写法。

7.结合课文素材,进行德育渗透: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短小、寓意深刻的故事。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时,谢老师就将故事教育贯穿其中,以故事教育为主线,用故事演绎故事,采用“抓对比,展想象,悟真情”的教学策略,设计了走进情境听故事”、“认认真真读故事”、“有滋有味品故事”、“深化主题续故事”四个环节,作业环节设计了“宣传环保讲故事”,要求学生把小村庄的故事讲给身边的朋友听,让故事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融,从整体设计能够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巩固新知,增长智慧。

谢老师做到准确把握、理解教材,课堂上把阅读教学故事化,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一堂重视双基的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我认为谢老师这节课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观课报告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观课报告

任老师在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听故事。

任老师在上课之前,就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文,放松了孩子们的心情,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又以小山村的消失原因为切入点,学生读课文找出句子。指导学生从朗读中体会山村消失的原因。最后升华情感,体会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比如,通篇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但在读完课文之后,读者会有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

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在听故事中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首先,任老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其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学一开始,由词入文,通过检测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留下四个描写景物的四字词,带领学生由对这些词语的了解,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小村庄”: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湛蓝深远的天空,如诗如画,空气清新甜润。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把小村庄的美淋漓尽致在表现出来,使同学们不由得陶醉其中。正当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时,任老师说:“不知过了多少年,最后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巨大的视觉冲击,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学生们一下了产生了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三年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内阅读(修改版)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

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

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出现——( ) 增加——( ) 缩小——( )

2、在文中找近义词。

锐利( ) 增大( )

3、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样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自己还能分别写两个 、 。(4分)

4、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2分)

5、“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意思是 (3分)

6、用直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文中省略号表示 。

7、用曲线画出表示“雨水奇多”的句子。

8、因为 ,

所以小村庄最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

9、“ 什么都没有了”,包括 、 、 等等都没有了,还包括斧头得到的

10、你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几句话吧。(3分)

1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内阅读练习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内阅读练习

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______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________,村前河水________,天空________,空气________。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1、按原文填空。

2、通过“拎”、“一棵一棵”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luǒ lù_______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lí míng_______,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 ) 缩小——( )美丽——( ) 减少——( )

2、根据拼音在( )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3、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样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我自己还能分别再写各写一个:。

4、仿写:1)各式各样: 2)应有尽有:、5、人们用锋利的斧头砍下了树木,树木变成了、、

6、 用“ 不管??还??”造句:7、“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 “郁、澈、湛”等9个生字,会写 “森、郁、葱”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的心中已经潜藏着很强的环保意识,小村庄的故事能进一步把这意识激发起来。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阅读感受,同时教师适当点拨,使其深思明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有怎样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二、初读感知,读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检查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词。重点指导“澈、湛、裸”字的读音。不要将“湛”读成“shèn”,将“裸”读成“guǒ”。

认读词语:

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洪水

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喘气儿、黎明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文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保护环境”。课文通过一个小村庄从环境优美、可爱到最后被大雨冲毁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依据文本特点、单元训练重点、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材虽短,但语言朴实,含义深刻,所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应作为教学重点。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课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课堂教学的始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本课设计中,我通过观察、谈话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的能力,以求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文本特点和教学目标,采取自主、想象、交流把“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作为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探究、拓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揭示课题

1、直接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满怀深情地读

(二)出示目标和自学指导(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学)。

(三)、探究

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节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请你认真观察画面,结合你看到的来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

…… …… 余下全文

篇七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练习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练习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lán sēn lín ɡài fánɡ chuǎn qì cōnɡ yù

( ) ( ) ( ) ( ) ( )

ku? dà kǎn chái zào lí luǒ lù lí mínɡ

( ) ( ) ( ) ( ) ( )

二、连线找朋友。

咆哮的 土地 河水 湛蓝深远

锋利的 村庄 天空 清澈见底

裸露的 洪水 空气 郁郁葱葱

美丽的 斧头 森林 清新甜润

三、比一比,再组词。

喘( ) 栋( ) 砍( ) 郁( ) 湛( ) 瑞( ) 拣( ) 吹( ) 都( ) 甚( ) 课( ) 犁( ) 葱( ) 森( ) 柴( ) 裸( ) 梨( ) 忽( ) 林( ) 紫(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改病句)

…… …… 余下全文

篇八 :观课报告 (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观课报告

这次研修学习,共学习了六个课例,老师们的精彩的讲课,让我收获颇多。在李光菊老师执教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个课例,通过精心设计的各个环节教学,引领学生充满情感的学习,重点难点得以轻松突破。李光菊老师执教的这个课例,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学到的学习方法,助力学生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老师上课很有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有,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一、充满激情,引领走进课堂

在教育学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有着直接的作用。李光菊老师上课始终保持一种课堂教学的激情,这种激情很容易感染受教育的小团体,这种良好的氛围让班级里学生能上课的认真听讲,踊跃的交流发言。

二、学以致用,注重指导学法。

“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是新课标对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要求,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这节课上,李光菊老师先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找重点词,积累词语。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在学完精讲课文后,老师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失踪的森林王国》,在自学前给予学生自学提示,

助力学生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多种渠道,引领走进文本。

1、以诵读促进感悟,走进文本

以自己的反复诵读走进文本,所实现的不仅是一般对话状态的新质滋生、精神提升,更是语文学习意义上的语感图式的丰富与深厚。本节课,教师首先自己走进文本,与语言对象,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感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由文动色,以声传情。课上孩子们的朗读声情并茂,课下孩子们的习作《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树》写的激昂澎湃。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

2、通过语用训练语言,积累通过引导和反复朗读,学生积累了描写小村庄美丽的短语。语用训练中,老师用“树木变成了()。”学生很有兴致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读第三段,孩就能读出惋惜、可惜也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诵读这一关键段落。 总之,李光菊老师执教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