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大学物理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设计项目  电位差计测金属丝电阻率 

专业班级  计算机1042          

指导教师  姜义                   

      王田雨                 

      1004431218             

电气与信息学院

和谐  勤奋  求是  创新

实验教学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

1.             课内实验考核成绩,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比重执行。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2.             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

…… …… 余下全文

篇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20xx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拪)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迚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R = U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彔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迚行测量,记彔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1 2 3

U1 /V 5.4 6.9 8.5

I1 /mA 2.00 2.60 3.20

R1 / Ω 2700 2654 2656

测量次数1 2 3

U2 /V 2.08 2.22 2.50

I2 /mA 38.0 42.0 47.0

R2 / Ω 54.7 52.9 53.2

(1) 由. % max ΔU =U ×1 5 ,得到U 0.15V , 1 Δ = U 0 075V Δ 2 = . ;

Δ 2 = . ; (2) 由. % max ΔI = I ×1 5 ,得到I 0.075mA, 1 Δ = I 0 75mA

…… …… 余下全文

篇三 :大学物理总结报告

物理学习总结

                           总结内容:电磁场(第九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要点梳理

1、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所产生的磁通量总是反抗回路平面中原磁通量的改变。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2、 动生电动势

——洛伦兹力作为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的结果

3、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感生电场力作为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的结果

4、自感(系数)与自感电动势

当通过回路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自身回路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自感电动势。自感系数体现了回路产生自感电动势去反抗电流改变的能力。

自感(系数)的一般定义

如果回路周围没有铁磁性物质,闭合回路由N 匝线圈组成且通过每一匝线圈的磁通均相同, 则

5、互感(系数)与互感电动势

当回路2 的电流I2 发生变化时,在回路1 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互感(系数)反映两个相邻近的回路各自在对方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能力。

互感(系数)的一般定义

如果两个回路相对位置固定不变,周围没有铁磁性物质

6、磁场能量与磁能密度

      

7、位移电流和位移电流密度     全电流

某一截面的电位移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位移电流密度

全电流:通过某一截面的传导电流Ic 和位移电流Id的代数和,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续的。

…… …… 余下全文

篇四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例(含数据处理)

 


怀 化 学 院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实验报告

系别   物信系   年级  2009  专业     电信      班级09电信1班

姓名   张  三   学号09104010***  组别  1 实验日期20##-10-20

实验项目:     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

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型,分度值0.1g,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

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

一、游标卡尺

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游标的n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分度值的差值为:,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 …… 余下全文

篇五 :大学物理读书报告

大学物理读书报告

在学了将近一年的大学物理中,收获颇丰,在高中的基础上又用高等数学的思想重新深化了一遍,加深了我对物理学的理解。在大学物理中,许多概念和规律都是用高等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用高等数学来理解和处理问题是大学物理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和基本要求。

最近又看了一本外文书,认识又更进了一层。首先从整体上说,《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学(第五版)》都对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作了较全面的解析,知识点大概分类是一致的,当然也有一些差别。《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只有一个热力学《Thermodynamics》,而我们学习的这本教科书上还介绍了气体动理论;《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这本书将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与相对论(relativity)放在了一个章节中,即现代物理(modern physics)这最后一个模块,并且在这一模块中,还介绍了物质结构(the structure of matter ),这在我们所学教材中是没有的。这本书首先引入矢量运算与微积分的概念和方法;其次,物理知识更加深奥,范围更加广泛,增加刚体转动力学、流体力学、场论等内容;另外,概念、理论、定理和定律等都比中学物理中具有更广泛的适用面,更具有普遍意义。

我对光学这一章节比较感兴趣,就仔细把教材和这本外文书的光学部分看了一遍,总体上说,虽然两本书都讲了干涉和衍射两个重要的物理现象,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教材上将大量笔墨花在干涉上,关于干涉,分别列了五小节仔仔细细地讲,比如有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劈尖、牛顿环和迈克尔逊干涉仪,这些都是干涉的不同应用,教材上将每个原理、公式、解题方法都讲解得很清楚,干涉也是我们考试的重点,题目千变万化的。而对衍射,仅仅简单介绍了菲涅耳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圆孔衍射也只是要求记忆一个公式即可。与此相对的,《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这本书将杨氏双缝、牛顿环等放在一个小节中,专门拿出一小节讲菲涅耳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fraunhofer and Fresnel diffraction),并且附了好几张图,讲的也很详细。

…… …… 余下全文

篇六 :大学物理知识点报告-范例

大学物理知识点报告

                       ——位移电流

                          

在刚上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这一章中的第一节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中,我学习到了位移电流这个概念,对于其的产生感觉挺有趣的,就想拿它来做知识点报告的内容。

在电磁学里,位移电流定义为电位移对于时间的变化率。而它真正的物理意义是: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磁场。但是它并没有像电荷移动一样的真实电流,因而也不会像导体中传导电流那样可以产生焦耳热。在课堂上,这个概念是在用安培环路定理讨论非稳恒情形时所产生的矛盾而建立起来的。

课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位移电流是在麦克斯韦得出电磁场方程之前,在他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二篇论文《论物理的力线》中提出的概念。之后,麦克斯韦在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中再次给出了位移电流的定量形式。

在麦克斯韦的第二篇论文《论物理的力线》中, 他设计了电磁作用的力学模型。他原来的意图是想根据近距作用观点设计一种充满空间的媒质, 用以说明法拉第设想的磁力线的应力性质, 麦克斯韦在文中写道: “我的目的是研究媒质中的张力和运动的某些状态的力学效果, 并将它们与所观察到的磁和电的现象作比较, 来澄清考察(磁力线)方向的方法。” 后来, 麦克斯韦将他的力学模型扩展到说明电现象,在这过程中产生了电位移的变化可看作电流的一部分以及光是媒质中起源于电磁作用的横波等新的认识, 揭示了隐藏在现象深处的本质。

…… …… 余下全文

篇七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报告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报告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大学物理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学期主要上的是力学基础中的机械振动以及机械波,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波动光学。下面我就一一总结一下各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机械振动这一章主要是讨论简谐振动和振动的合成,并简要介绍了阻尼震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以及非线性振动。物体在某固定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它是物体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任何一个具有质量和弹性的系统在其运动状态发生突变时都会发生振动。这一章算是力学中计算比较复杂的一个章节,而且还要结合图像进行分析,所以学起来比较困难。

机械波算是机械振动的一种延伸,如果在空间某处发生的振动,以有限的速度向四周传播,则这种传播着的振动称为波,机械振动在连续介质内的传播叫做机械波,电磁振动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叫做电磁波,近代物理指出,微观粒子以至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这种波叫做物质波,不同性质的波动虽然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空间的传播规律却具有共性。这一章主要就是讨论了机械波的波动运动规律。

气体动理论基础是统计物理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这一章介绍了热学中的系统、平衡态、温度等概念,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阐明平衡状态下的宏观参量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并导出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最后讨论了理想气体分子在平衡状态下的几个统计规律。 热力学基础这一章用热力学方法,研究系统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热与功的转换关系和条件,热力学第一定律给出了转换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给出了转换条件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说明了系统吸收的热量,一部分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另一部分转化为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关于自然过程方向性的规律,即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它从一个单一温度的热源吸收热量,并使其全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波动光学主要就是讲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光的干涉主要就是介绍几个比较著名的实验以及结论,比如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光的衍射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前进,这种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就是光的衍射,它为光的波动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其中也有比较著名的实验,比如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圆孔衍射等。

…… …… 余下全文

篇八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自动化0222

姓    名:  ******* 

  学    号:08033333333

 日    期:2009.11.28


实验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1)基本原理

转动惯量的测量,基本实验方法是转换测量,使物体以一定的形式运动,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

实验中采用扭摆法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就是使物体摆动,测量摆动周期,通过物体摆动周期T与转动惯量I的关系来测量转动惯量。

文本框:  
扭摆的构造
1-垂直轴,2-蜗簧,3-水平仪
(2)间接比较法测量,确定扭转常数K

已知标准物体的转动惯量I1,被测物体的转动惯量I0;被测物体的摆动周期T0,标准物体的摆动周期T1。通过间接比较法可测得

也可以确定出扭转常数K

定出仪器的扭转常数k值,测出物体的摆动周期T,就可计算出转动惯量I。

(3)“对称法”验证平行轴定理

平行轴定理:若质量为m的物体(小金属滑块)绕通过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为I0时,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x时,则此物体的转动惯量变为I0+mx2。为了避免相对转轴出现非对称情况,由于重力矩的作用使摆轴不垂直而增大测量误差。实验中采用两个金属滑块辅助金属杆的对称测量法,验证金属滑块的平行轴定理。这样,I0为两个金属滑块绕通过质心轴的转动惯量,m为两个金属滑块的质量,杆绕摆轴的转动惯量I,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x时(实际上移动的是通过质心的轴),测得的转动惯量

I=I+I0+mx2

两个金属滑块的转动惯量

Ix=I-I=I0+mx2

(4)光电转换测量周期

光电门和电脑计数器组成光电计时系统,测量摆动周期。光电门(光电传感器)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受管构成,将光信号转换为脉冲电信号,送入电脑计数器测量周期(计数测量时间)。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