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邯郸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邯郸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20xx年3月16日在邯郸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邯郸市代市长 郑雪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xx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xx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下大力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342.2亿元,增长13.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3.9亿元,增长2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增长33%。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力推进“3+3+3”主导产业倍增计划,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投资占45%,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8.1亿元和84亿元,增长36.3%和30%。坚持不懈抓投资、上项目、增后劲,深入推进“双十百千工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5.1亿元,增长25.1%。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111个,竣工82个,总投资1122亿元。谋划超亿元项目1180个。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东部振兴步伐,东部十县全部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6个百分点。

(二)“三农”工作形势喜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0.3亿元。在全省率先建设“吨粮市”,深入推进“4123”双增工程,战胜春寒、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总产476.1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稳定增产,畜牧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3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59%。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引黄入邯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邯郸段全面开工。造林绿化45.5万亩,绿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市财政安排7000万元支持新民居建设,新华社刊发长篇通讯,对我市经验予以报道。

…… …… 余下全文

篇二 :株洲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株洲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1月11日在株洲市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市长 王 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奋力跨越 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是株洲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围绕“保二争一、科学跨越”战略目标,成功抵御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沉着应对建设高峰、偿债高峰的严峻挑战,充分把握“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部崛起战略等历史性发展机遇,克难奋进,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跨越历史性的新台阶。 这五年,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市GDP由20xx年的521.6亿元增加到1230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由41.1亿元增加到130.9亿元,增长2.2倍,年均增长25.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年均增长36.4%。非公经济占GDP比重由45%提高到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57.6亿元增加到2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0.3%,三次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13:50.5:36.5调整为9.5:54.5:36。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及深加工、汽车、陶瓷、服饰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涌现出3家过100亿元、4家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25亿元增加到620亿元,增长1.75倍,新型工业化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二。园区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3.7%。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85万吨以上,年出栏生猪达到440余万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700余家,加工产值超过150亿元。醴陵、攸县连续四年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81亿元增加到425亿元,年均增长18.6%。芦淞市场群进入全国十大服饰市场和服饰物流中心。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5件,被确定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系日趋完善,新入驻股份制银行8家,获评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此外,房地产、现代物流、会展、保险、证券等服务业都有长足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xx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xx年 1月 6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 20xx年工作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自治区成立 60周年大庆等历史机遇,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三聚氰胺事件等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着力推动和落实“一核双圈一体化”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850亿元,较“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 15.6%,发展速度始终处于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675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 10000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大幅增长, 20xx年达到 241亿元,较“十五”期末翻近两番。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3412

亿元,是前十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的 2.3倍。我们建设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发展的动力持续增强,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先后荣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新中国成立 60周年 60个代表城市之一”等称号。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三次产业比例由 20xx年的 6.1:35.9:58演进为 4.4:36.3:59.3。现代农牧业稳步推进,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乳业在经受严峻考验之后化危机为机遇,规模化养殖水平由不足 20%提高到近 50%,奶牛存栏由 64万头增加到 100万头。牧业年度肉羊存栏由 196万只增加到 270万只。中棚马铃薯种植取得显著效益,蔬菜基地建设得到加强。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产品基本实现就地加工增值。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市区工业全部迁入园区,引进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形成了乳品加工、电力、化工、冶金、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伊利、蒙牛两大乳企双双进入世界乳业 20强。电力装机由 400万千瓦增加到 770万千瓦,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建设了一批光伏材料和风力发电项目,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由 221亿元增加到 580亿元,节能减排指标如期完成,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的重要跨越。商贸流通、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会展、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由 448亿元增加到 1097亿元,在全区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 …… 余下全文

篇四 :大冶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冶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xx年1月22日在大冶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荣绪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及20xx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我们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克难攻坚,奋力拼搏,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预计“十一五”末,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45亿元(含黄金山),年均增长16.1%(按可比价),增幅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4.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25.96亿元,年均增长24.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84亿元,年均增长30.7%,增幅分别比规划目标高6.8和1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5亿元,年均增长30.9%,增幅比规划目标高12.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总产值38.4亿元,年均增长12.5%,增幅比规划目标高6.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3亿元,年均增长32.4%,是“十五”时期的3.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11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6673元,年均增长15.5%,增幅分别比规划目标高7.7和

8.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6亿元,年均增长25.1%,各项贷款余额87.6亿元,年均增长40.5%,增幅分别比规划目标高5.06和10.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五年来,我们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在深入推进城市转型上迈开了新步伐。面对资源日益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xx年我市实施经济转型战略,开启了依靠自身力量实施转型的征程。20xx年3月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后,步入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全方位城市转型,中央和省共投入近8亿元资金支持我市转型,以经济转型为核心的城市转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由13.07:50.25:36.68调整为

…… …… 余下全文

篇五 :20xx年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xx年1月20日在长春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 长 崔 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和“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20xx年,是长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阔步前进、不断取得新胜利的一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69.7亿元,增长15.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63.4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0亿元,增长30.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85亿元,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30亿美元,增长50%。这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位居前列。

(一)工业快速健康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750亿元,增长28.5%,比上年净增1288亿元;实现工业利润470亿元,增

长67.9%,比上年净增19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400亿元,增长28.4%,年初确定的150个重大项目均按计划顺利实施。

三大扩能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轿股、大众两个整车扩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丰越主厂房实现暖封闭,通用新车正式下线,全市整车产能接近200万辆。高速动车组生产基地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完成厂房建设,机车厂搬迁改造完成主体封闭,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正式下线,轨道客车产销量达到1125辆。大成60万吨淀粉糖生产线建成投产,百万吨化工醇车间开始设备安装。至此,新增百万辆整车、双千辆轨道客车、百万吨化工醇扩能工程所涉及的项目全部落实。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工业的综合实力,也初步确立了长春在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大循环中的位臵。

中航科技园、国药医药园、荷兰帝斯曼制药、国电联合动力、一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投资几十亿元乃至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兵装新能源一期、亚泰水泥六线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了一倍以上。

…… …… 余下全文

篇六 :石家庄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石家庄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市将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根据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石家庄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石家庄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重大挑战、经受严峻考验、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石家庄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朝着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目标迈进。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20xx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初步

核算,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40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87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63亿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13和15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8亿元,增长2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340亿元,增长1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91亿元,增长13倍。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39∶484∶377调整到98∶497∶405。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和工业倍增计划成效明显,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168%。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市总量的472%。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文化产业、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面启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共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4项,省级165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

…… …… 余下全文

篇七 :益阳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益阳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1月12日在益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益阳市市长 胡衡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对《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简要说明,请各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回顾:务实奋进,搭建了发展新平台

20xx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极为复杂的发展形势,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21.3%和13.5%;完成财政总收入45.2亿元,同口径增长2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亿元,增长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9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5616元,增长13.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

一、加强产业建设,三次产业进一步发展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24.4%;规模工业企业达到787家,比上年净增68家。完成工业投资23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24亿元,增长51%。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力等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185.4亿元,增长23.8%。九大工业园区新引进项目155个,新开工项目146个,新建成投产项目97个,实现工业增加值110.6亿元,增长42.9%。

…… …… 余下全文

篇八 :泉州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泉 州 市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xx年2月22日在泉州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

市长 李建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领导下,各级政府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支持海西战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较好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过去五年,是泉州经济大发展、大跃升的五年。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3564.76亿元、400.28亿元、181.53亿元和1250.81亿元,是20xx年的1.98倍、2.6倍、2.4倍和3.5倍;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重工业比重分别达88.6%、41.6%,比20xx年高18个和3.2个百分点。荣获“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七连冠)、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等称号。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五县(市)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过去五年,是泉州城乡大建设、大融合的五年。城市发展从沿江时代步入环湾时代,《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0xx年70平方公里,拓展到环湾区域建成区1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9%提高到60%。累计投入“三农”资金266亿元,创建各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889个,支持各级扶贫开发重点村370个。完成公路、电网、水利、通信投资分别达370亿元、100亿元、97亿元、113亿元,城乡基

中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汇编

础设施大为改善。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过去五年,是泉州对外大开放、大收获的五年。泉三高速公路、福厦铁路、斗尾30万吨级码头等重大交通设施投入运营,泉州港、肖厝港成为首批两岸海上直航口岸,泉州晋江机场获准对外开放,服务海西的东出西进综合通道初步建成。“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台资分别达289.9亿美元、103.7亿美元和8.5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8倍、2.1倍和2.8倍。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荣获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50强等称号。过去五年,是泉州民企大成长、大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保持政企一心、攻坚克难的好传统,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连续召开4场千名企业家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民营企业在危机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地位更加突出。亿元企业、上市企业、驰名商标数量分别达1096家、61家和54件,比20xx年增加713家、41家和38件。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等称号。过去五年,是泉州民生大投入、大改善的五年。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5155元和9296元,比20xx年增长77%和51.8%。累计投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分别达214.02亿元、50亿元、26.55亿元和60.42亿元,建成海峡体育中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南音艺苑、梨园古典剧院等重大社会事业设施;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泉州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等称号。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