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排版精品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排版精品

一、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

实验目的:学会检验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过程: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内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二、物体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溶解的特点,理解溶解的定义。

实验材料:三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 实验过程:

1、先在三个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三个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不见了,并且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沙子在水中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溶解的定义,不溶解的定义

注意事项:1,搅拌方法

2,通过颜色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均匀分布情况

3,通过尝的方法了解食盐在水中均匀分布情况

三、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判断不同材料在水中是否溶解。(进一步理解溶解现象)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粉,粉笔末,洗衣粉,木屑等。 实验过程:同上

实验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四、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加快物体在水中溶解的方法。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药匙、高锰酸钾或(食盐、冰糖)、小锤、热水、冷水等。

实验过程: 实验一: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温度相同的冷水。

…… …… 余下全文

篇三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

1.体验静电现象(P2)

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 ;不一样的电荷

实验目的 :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实验器材 :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步  骤  :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

实验目的 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

实验器材  小灯泡

实验步骤  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

实验结论  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

4让小灯泡发光(P5)

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

实验原理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原理  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

…… …… 余下全文

篇四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

实验器材雨量器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 …… 余下全文

篇五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第2课 植物的根

【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实验说明】

1、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

第3课 植物的叶

【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

【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

【实验步骤】

1、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

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很好。

第4课 植物的茎

【实验名称】

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

【实验步骤】

…… …… 余下全文

篇六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记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注意: 1、尽量不要破坏植物的根系和叶系。

2、设计实验时让学生明白封住水面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使实验更加严谨。

实验原理:根非常多,而且具有根毛,因此表面积十分巨大,并且根成熟区液泡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浓度,因此能够吸水。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部的渗透压是根吸水的动力。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原理: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腾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注意:1、不宜按教材插图中提示用芹菜做实验材料。

2、要根据实验材料的不同掌握浸泡时间,可以课前将植物先插入红墨水中,以便课堂上直接用。一般以植物的叶脉微微泛红即可,因为时间过长,就会因为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实验原理:在植物的茎内有运输水分的管子,这种管子叫导管。它与根、叶相连,能把根吸收的水分由下而上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学生动手实验前可制定如下实验记录表: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可按如下实验记录表进行操作: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原理:这个现象叫水的气化。气化要吸热。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原理: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会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前车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操作时要小心,在加热前把石棉网放在架上,实验完后,不要急于拿下石棉网,以免烫伤。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 …… 余下全文

篇七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第2课 植物的根

【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实验说明】

1、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

第3课 植物的叶

【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

【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

【实验步骤】

1、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

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很好。

第4课 植物的茎

【实验名称】

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教科版_四年级下册_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

一、 实验名称: 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1

二、 实验名称: 简单电路

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2

三、实验名称:电路检测器

实验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

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

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3

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2、检查电路检测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