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针灸学重点总结

针灸学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针灸学重点总结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361穴)

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 …… 余下全文

篇二 :针灸学重点总结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皇普谧《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杨继洲《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孙思邈在《千金方》首载阿是穴和指寸法;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8、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9、最早的针具是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10、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第一章 经络总论

1、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3、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4、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总结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总结 (2011-04-09 19:02:05)

转载▼

标签: 分类: 职称考试

中医

针灸学

职称考试

中级

校园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总结

或许针灸是个小专业,各网站包括爱爱医上关于针灸学的中级考试的资料相当少,本人刚刚考完了20xx年的考试,愿意发到网站上跟诸位要考针灸的朋友共享考试经验: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复习要点、考试技巧及各科考试比例

注意:试题完全出自题库,随机抽取,没有所谓重点非重点的区别。所以千万不要押重点。

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在20xx年5月16日考试的部分题目(考试当晚连夜回忆出来的,还有很多记不住了),奉献给针灸专业的同胞们,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 第一场:总体评价:难度偏难

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22%、内经3%、伤寒3%、金匮3%、温病3%、中药学33%、方剂学33%。(以上为大概比例)

复发的基本特点:

1. 轻粉的散剂剂量?

2. 连朴饮主治:

3. 三仁汤主治:

4. 三仁汤和甘露消毒丹都含有的药物是:

5. 肺其华在?

6. 五脏的生理特点?考察内经原文

7. 非疠气致病特点的是?

8. 下列药物苦寒有毒的是:选项有甘遂、芫花等

9. 既能祛风湿又能清湿热的药物是:

10. 砂仁、豆蔻的共同功效?

11. 既能利尿清淋又能清肺止咳的是?

12. 温脾汤和黄龙汤都有的药物是?

13. 《脉要精微论》中:胸中之府指的是?

14. 温热类温病阴虚火炽型所选方剂?

15. 血虚之寒疝方剂?

第二场:总体评价:难。因为西医基础太差,我在考前连看了三晚上西医诊断学,结果我认为重点的一个没考,考的我都仔细看,郁闷。相关知识:中医诊断学25~35%、诊断学基础(原名为西医诊断学)25~35%、医古文5~10%、传染病学5~10%、医学心理学5~10%、医学伦理学5~10%、卫生法规5~10%。 诊断学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四 :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

位 结 穴 总

B

八邪[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主治]①手背肿痛、麻木、毒虫、蛇咬伤。②烦热、目痛。

百会(DU20)交会穴(足太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中风失语、不寐。③脱肛、阴挺。

C

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②吐泻。③小儿惊风。④肘臂挛痛。

承泣(ST1)交会穴(阳跷、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②口眼歪斜。[操作]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下缘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不宜灸。

攒竹(BL2)[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次髎(BL32)[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②遗精、疝气、遗尿。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承山(BL57)[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①痔疾、便秘。②腰背痛、腿拘急疼痛、脚气。

长强[定位] 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痫证,瘈疭,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D

地仓(ST4)交会穴(阳跷、手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主治]口歪、流涎。

地机(SP8)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主治]①腹痛、泄泻。②月经不调、痛经、遗精。③小便不利、水肿。

胆俞(BL19)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黄疸、胁痛、呕吐、食不化、口苦。

…… …… 余下全文

篇五 :针灸学总结全

针灸学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筋

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第二单元 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印堂至前发际 3 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前额两发角(头维)9 耳后两乳突(完骨)9 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 9 胸剑(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两乳头之间 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第三单元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

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 …… 余下全文

篇六 :针灸学总结全

针灸学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筋

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第二单元 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印堂至前发际 3 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前额两发角(头维)9 耳后两乳突(完骨)9 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 9 胸剑(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两乳头之间 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第三单元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

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 …… 余下全文

篇七 :针灸学重点总结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头、胸、腹(背)、胫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即“气街”。

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

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俞穴: 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共12个。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 …… 余下全文

篇八 :《针灸学》总论归纳(1

针灸学发展简史

1、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2、 《灵枢》又称之为《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3、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4、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

经络系统的组成

针灸学总论归纳1

针灸学总论归纳1

针灸学总论归纳1

阴(足内踝上8寸以上)

3、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1、 名称: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2、 督脉、任脉、冲脉——“一源三歧”。

3、 督脉 “阳脉之海”;任脉 “阴脉之海”;冲脉 “十二经之海”,“血海”。

4、 作用:①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②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5、循行分布和功能

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 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带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阴维: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至咽喉合于任——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足跗外侧,并足少阳,至项后合于督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蹻:足跟内侧,伴足少阴,至目内眦与阳蹻脉合——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阳蹻:足跟外侧,伴足太阳,之目内眦与阴蹻脉合——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