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

时间:2024.2.11

牡丹江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

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适应全市跨越争先新形势要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教育规划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主动融入、强化服务、品牌引领、创新突破,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和改革试点实施,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一、实施民生工程和项目建设,着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1.加快公办园建设和农村薄弱园改造。制订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规划,继续加大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力度。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完成15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完成市幼教中心江南分园建设项目。推进军分区幼儿园、教育三园、教育六园公办幼儿园建设。

2. 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安工程建设。实施《关于做好20xx年标准化学校建设评估工作意见》,全市完成35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市直属完成5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促进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均衡。加快校安工程建设,完成市直属5所学校19393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设任务。召开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标准化建设现场交流会。

3. 加快利民实事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市实验中学异地新建工程,集中力量将实验中学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标准化初中。高标准规划建设6500平方米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4.加快推进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启动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开展市综合性校外教育活动实践基地建设前期工作,推动各县(市)区加快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加强改进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加快传统实验室向创新实验室或探究实验室改造。

5.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研发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网络直播课堂、信息化教学应用和全市学生电子档案系统。探索“集中共享,分布存储”的管理建设模式,推进农村学校网络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实施标准化考点建设工程。

二、精心打造教育特色品牌,着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6.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以市幼教中心为带动,以“名园办新园、名园帮民园、名园结农园、名园加社服”为重点,创建“名园带动”品牌,率先在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上探出新路径。修订完善《牡丹江市特色幼儿园评审标准》,评选3-5所市级特色园,2-3所民办园通过省级示范园验收。大力发展早教机构,市直4所幼儿园及县(市)区有条件的幼教中心至

少成立1所亲子园。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纲要》,开展保健医、保育员培训,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指导,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7.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正在实施的三个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为带动,以结对帮扶、互联互助、合作共建为补充,创建学区制品牌。继续完善“学区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联合式”办学机制改革,6所学校进行“联合式”办学机制改革试点。做好全省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改革工作现场会议准备工作。认真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机制。积极推进县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大力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8.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以市一中全国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试点为带动,深入开展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实验,树立和扩大市一中品牌效应。实施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工程,引导全市高中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凝练学校文化,培育办学特色,抓好课程建设,形成高中教育特色品牌。进入省级多样化、特色化高中试点预备校2所、市级试点校5所。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及艺体特长生(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9.提升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以市职教中心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带动,创建职业教育一体发展品牌。整合重组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类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和统筹管理力度,调控普职招生比例,完成中职招生任务。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面向城乡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万人次,在岗职工培训2万人次,下岗与再就业培训1万人次。

10.积极推动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以推进黑龙江阳光外语学院上市为带动,培育一批示范性民办教育品牌学校。进一步吸纳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引导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争取市级财政设立民办教育专项发展基金。探索公共资源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机制,探索公办民办学校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规范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探索民办学校财务风险应对机制。健全民办教育执法联动机制,加大对虚假招生广告和非法办学单位的查处力度。

11.加快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以友好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带动,创建教育合作品牌。加强与国外先进学校的文化互动和课程资源等共享,加强市一中、市二中涉外孔子学堂建设。完善朝中、朝小韩语教学和留学生基地,加强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畅通与美、俄、韩、新等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合作交流机制,开展中外青少年夏令营、修学旅行、假期交换等活动。协调做好国外学生来牡交流和留学工作。

12. 加快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加快推进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实验工作,建立健全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大力推进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深入实施以“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第六次全国民族教

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加强少数民族学校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学校办学质量。

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13.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打造“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为重点,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推广“学案导学”和“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注重师生课堂教学评价。召开高中课程改革研讨会。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命题的科学化。调整中考加分政策,完善高中定校配额招生办法,进一步降低农村边远学校和薄弱学校的中考配额最低录取分数线。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4.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地方和校本德育资源,在校园文化和学校特色建设中彰显育人功能。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习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创新活动中接受教育与感化。坚持学校为主体、班主任为核心,充分整合关工委、妇联、家长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加强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后进学生的帮扶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开展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5.全面加强艺体健康教育。扎实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和足球进校园计划,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抓好学生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生体卫艺和国防教育现场交流工作,1所学校成为全省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试点校。深入开展健康校园、阳光亮眼、疾病防控等专项活动,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治理和检查评估。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召开全市中小学生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现场会。组织好中小学生运动会。

16.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推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组织开展第15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四、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着力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活力

17.深化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符合教育发展和干部成长规律的流动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和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进师资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认真落实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制度,吸引行业、企业优秀技能人才任教。

18.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采取深入挖潜、项目包装、市场化融资等手段和途径,推进教育投入保障制度改革。参照“场县共建”模式,推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体制改革,探

索建立地方教育与森工、农垦教育、高校资源合作共享机制。成立市高校协调指导委员会,推进院市多层次合作共建,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9、推进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省赋予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指导宁安市开展好中西部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和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组织实施我市自定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政策引导,总结推广改革成功经验。

五、加快保障机制建设,着力提升教育综合服务水平

20.完善教育重点项目规划和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机制。加强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工作,编制完成全市教育机构整体规划,高起点规划江南新区、西部新城教育布局。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抓好热点难点问题委托调研和重点调研,加强重大问题战略研究和比较研究,指导做好教育科研“十二五”立项课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21.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入,确保4%目标如期实现。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制定扶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高中学校债务化解工作。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基金,为奖教奖学、助教助学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管和审计监督,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就学保障体系。加大各项资助金管理和监督力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完善中职助学金政策和免学费政策。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筹资1480万元,资助1.1万名贫困学生。

22.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广泛开展师德教育,依法规范从教行为,建立师德建设常规管理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启动第二期“名优工程”,开展“魅力教师、魅力校长”评选,完善名优校长(教师)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启动新一周期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23.完善校园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学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配备68名校警,加强学校警务室和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继续抓好学校及周边安全定期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制度,加强学生租用校车管理。加强校内生活服务设施和学生用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抓好学校食堂和供餐机制建设。

24.完善教育督查和督导工作机制。健全教育重点项目定期调度和动态管理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目标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和规范办学行为工作专项督导,确保年度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现。全面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继续开展争创教育强乡(镇)活动。完善市直属中小学目标管理与考评办法。

25.完善教育法制保障机制。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中心组学法、法律培训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加强依法治校,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建立

监督机制,促进教育法律法规落实。召开“六五”普法启动大会。创建第三批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

26.加强机关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以“加速、提升、增效”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认真开展“万人评百科”活动。进一步规范机关办文办事办会行为。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议案的答复工作。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做好保密、老干部和关工委工作。立足规范、便民,做好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工作,完善行政许可文书和程序。加强涉及师生利益问题的管理监督,签订教育收费治理工作责任书,加大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乱订教辅资料等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继续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创建群众满意学校评议活动,开展好“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社会评教育、基层评机关”活动。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工作。

27.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围绕教育重点项目、品牌建设和改革试点的实施,认真做好教育舆情的汇集和分析,加强教育重大政策的解读和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办好牡丹江教育电视台、牡丹江教育网、《牡丹江教育》和《教育工作信息》。

28.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认真做好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各项工作。继续做好“三评三创三培养”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工作,统筹做好市“三实两创”“三优”工作。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学校领导干部考核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后备干部培养,继续选送中小学校级干部或教育行政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教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 产 党员。健全民主集中制,抓好直属学校《党组织建设工作条例》《校长工作条例》《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条例》落实工作。落实党委(支部)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


第二篇:枣庄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


枣庄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部署,抓住实施城市转型战略的重大机遇,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突出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两大主题,坚持条件保障和内涵发展两手抓(一手抓各类教育办学条件改善,扩大优质教育规模;一手抓素质教育深化和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内涵提升和形象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综合发展水平,铸造枣庄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努力让优质教育成果惠及城乡群众。

二、主要任务目标

一是事业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办学条件改善,推进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全年小学招生4万人,初中招生4.6万人,高中招生2.5万人,职业学校招生2万人,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城区达90%、农村达80%,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100%、99%以上,高中段教育入学率提高到88%。

二是重点推进的十项工作: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年度任务、启动音体美卫器材配套工程、加快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教师工资县域统一标准发放、加大教师队伍优化补充力度、启动教育示范县创建、完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运行机关电子政务平台。

三是行风、安全和稳定工作目标:保持行风建设的先进位次,巩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提升教育的贡献度、社会认可度、群众满意度。

三、重点工作举措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1.抓好《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的宣传实施工作。多种形式加大对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和教育内部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深入解读《条例》的意义和内涵,强化法规意识,营造《条例》实施的良好环境。争取市人大组织《条例》落实情况专项视察。

2.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引导学校和教师对照《规范》,自觉约束教育教学行为。落实中小学假期、四季作息时间审批备案和社会公示制度,加强学生作业量监测,强化巡查、抽查、有报必查、查实必究的监督机制,引导学校和教师把全部精力用到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上来,确保把时间、空间和健康还给学生。

3.强化课程方案的刚性管理。把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情况纳入规范办学行为巡查和对区(市)教育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监控学校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实施,促进课程方案的全面落实。总结推广高中学校选课制、走班教学和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经验,开展个性化校本课程评选活动,推出一批课程建设示范学校。

4.深化课堂教学、考试及评价制度改革。实行义务教育学段日常考试无分数和作业多元化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推进中考改革,加大指标生比重,推行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完善课堂教与学效能评价标准,推广一批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继续深入开展教学管理“学、查、纠”活动,推进精细化管理,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机制,评选全市“学、查、纠”活动先进学校。通过样本检测、课程实施评估、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和高考成绩分析等,建立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对区(市)、对学校的素质教育考核机制,建立教育部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规范办学行为问责制度。

5.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创新管理培训模式,推行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制度。开办枣庄市网上家长学校,构建新的德育网络平台,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德育网页或博客,让教师、家长、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活动。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三项教育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人文素养、纪律法制和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与德育报社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现场会。以开展环境育人星级学校评选为抓手,引导农村、城区学校分别加强环境建设、“一训三风”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6.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建立多元化目标培养体系。深化《课程标准》研究,提升学科教学“三维目标”达成度。加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考研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高培养效能。落实校外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规划,推动各区(市)建成1-2处综合型和一批特色性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中小学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活动。扎实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举办中学生乒乓球、羽毛球、高中篮球对抗赛和中学生运动会。推进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建设,丰富校园生活,举办全市第二届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展枣庄市学校体育、艺术教育2+1优秀学校评选活动。

(二)强化均衡发展理念,改善办学条件,让优质基础教育成果惠及城乡群众。

7.坚持用规划统筹和引导事业发展。认真研讨、编制枣庄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形成引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性机制。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措施,整合校舍安全工程、布局调整等工程合力,力争五年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与高新区做好新城驻地义务教育布局规划对接工作,预留发展空间。

8.着力实施好各项教育惠民工程。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立激励机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落实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规划。20xx年计划完成投资2.86亿元,改造校舍 26万平方米。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年内计划调减初中11所、小学101所;落实配套资金,完成217所农村小学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146万台件的仪器更新配套任务,确保所有农村学校和特教学校基本实验仪器配置达标,继续开展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校创建活动,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启动学校音体美卫器材配套工程,每年设立100万元奖补资金,明确生均公用经费的5%、教育费附加的3%作为专项资金,连续三年拉动音体美卫器材配备。加强农远工程设施维护、人员培训,提高使用效益。

9.进一步提升城区教育水平。结合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城区学校新建扩建步伐,扩大优质教育规模。年内完成投资5800万元,完成枣庄十五中西校和新城实验幼儿园两处新建工程。加快城区学校内部设施建设,以计算机配置、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建设为重点,推进城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年内师生拥有计算机比率达到省定标准。启动城区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力争两年内全部实现仪器设施达标。市直学校要在信息化和实验室建设上率先实现突破。

10.构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深入总结实施“城区学校带农村学校”、“名校带弱校”经验,通过组建办学协作联合体,建立干部、教师互派交流机制,开展“互助学习”、“送教下乡”、“专题培训”等活动,多种途径发挥城区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开展“百名城区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行动”。

11.鼓励发展学前教育,关爱特殊教育。落实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启动学前教育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召开园所建设现场会,力争年内创省级示范园6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附设或在校外规模办园。市对新创建的省级示范园、全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的奖励。开展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工作,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年内力争城区、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落实残疾儿童免费教育政策,依法做好残疾儿童入学和弱智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启动枣庄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工程。

(三)树立大职教理念,加快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功能。

12.加强骨干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借助省专项督导的机遇,督促区(市)落实职教经费投入政策,切实增加职教投入,至少办好一处达到省重点以上的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加快落实2—3所全国千所示范性中职校建设规划,依托市职业中专的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薛城加快职业中专迁建工程,滕州、台儿庄通过资源整合扩大职教中心办学规模。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建设3处综合性、多功能职教实训基地,指导区(市)加快实训基地建设。贴近城市转型产业调整走势,鼓励新上煤化工、文化旅游等一批急需专业。通过申报评估,专项扶持做大做强15个骨干重点专业。

13.深入推进校企合作。鼓励骨干职业学校多领域开展校企合作,面向社会和企业提供培训,与企业加强实习实训场所共建,借助外力整合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实现集团化、园区化发展。指导三个职教集团拓展职能,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和经验,年内争取新组建2个职教集团。

14.加快职教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培养模式改革,打通双证互通渠道。开展全市职教师生技能比赛,形成以技能大赛带动师生技能训练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培训制度。

15.抓好职教招生工作。落实涉农专业和农村困难学生免费政策,强化高中段学校招生分流政策,将职教招生完成情况纳入区(市)年度教育工作考核系列,逐步实现普通高中和中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确保高中段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做好职教生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吸引力。

16.继续抓好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引导各乡镇办好一所职成教中心,贴近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开展项目示范和实用技术培训,年内新上示范项目30个以上。从30所骨干职成教中心中遴选10所重点扶持,形成规模和示范效应。积极巩固各类自考和函授教育规模,不断拓宽非学历证书考试渠道。做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鼓励开展学校社区共建活动。落实加强民办学校监管的各项规定,办好现有民办学校。做好函授站年检等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归口进入市审批大厅办理工作,方便群众。学习外地经验规范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和审批工作。

17.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继续分层推进“普通话进校园”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促进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加强农村教师普通话培训,推进教育系统和公务员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迎接国家二类语言文字城市验收。

(四)强化特色品牌意识,推进内涵提升,扩大枣庄教育影响力。

18.加快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在政策和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区(市)和学校在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大胆探索,百花齐放,推动“一区(市)一品,一校一品”工程实施。鼓励各区(市)在各类教育上争先创优,打造品牌,争创省级教育工作示范县;鼓励各类学校争创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总结推广一批区域性、高效能的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培植一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继续评选表彰素质教育先进区(市)、先进学校。

19.深入开展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下发新的枣庄市级规范化学校创建标准,落实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小学5万元、中学10万元奖补政策,激励学校开展创建活动,年内力争新创省级规范化学校15所、复评35所。

20.打造“学士后流动站”大学生就业服务品牌。进一步完善“学士后流动站”相关政策,加大对“学士后流动站”的工作流程、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形成品牌效应。动员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设立流动站,扩大渠道,改善服务,构建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21.巩固省级文明机关创建成果。完善枣庄教育门户网站,力争年内所有学校接入教育城域网。开通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平台,启用教育视频会议、网络教研与备课系统,逐步实现

机关无纸化办公和网络服务平台。扎实开展学习型、高效型、廉洁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和效能,发挥行业窗口示范作用,促进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五)树立以教师为本理念,关注教师的补充和专业发展,提升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2.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力争20xx年县域内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发放标准。推进学校内部岗位分类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解决好高中段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等实际问题。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首批30名特级教师评选和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活动。

23.加大教师队伍优化补充力度。建立区(市)教师编制动态统筹管理制度,根据生源变化和省定编制总额,及时核定学校编制。通过单列内退编制等方式加大年老体弱人员的分流。加大新师资补充力度,落实农村学校“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计划”和特岗计划,在编制限额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新教师。各区(市)每年补充的师资人数,不能低于上年度自然减员数。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4.强化教师评价和职评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师德表现、专业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实绩等方面,科学评价教师工作。探索建立以班主任、教研备课组为核心的教学质量捆绑式评价机制,教师评先树优实行业务考试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完善教师职称多元化评价机制,加大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理论素养、课堂教学能力、师德等评价因素的权重,体现政策导向。

25.积极搭建干部教师专业提升平台。树立学习培训即是提高待遇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网络研修平台,实施对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和初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分层组织好教师暑期全员业务培训。组织中小学班主任和农村骨干教师参加省级班主任和现代教育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小学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第三期脱产培训工程。

抓好干训工作。组织骨干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到国内知名高校等参加短期培训。启动首期枣庄名校长建设工程,遴选30名骨干校长作为后备人选,实施为期五年的菜单式培养。推行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制度,搭建名校长名师交流展示、示范带动的平台。抓好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各40名校长(园长)提高培训工作。

26.积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搭建网上教学对话系统和网络研训交流平台,组建专、兼职教研员和名师研训工作站,通过教学博客对学科教学实施跟进指导。总结推广区域联片、城乡学校结对集群等捆绑式研训的经验,开展教师发展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开展多层面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展示活动,实施“读好书、增智慧”教师读书计划。

27.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在全市考选职业教育教研员,充实职教、电教、实验教学兼职教研员队伍。创新教研工作模式,实行教研员学科负责制、项目承担制和联系学校制度,推进跟进式教研、网络化教研,提高教研效能。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推进以素质教育实施为核心的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28.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扎实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倡树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约束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发挥各级教育工会作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注教师身心健康问题,努力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幸福感。

(六)提高依法治教意识,强化经费保障和教育督导机制,提升教育综合发展水平。

29.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依法落实义务教育段各项免费政策,争取提高城区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善机制,抓好两个附加和城市基础设施教育配套费征收,拓宽经费来源,提高经费拨付比例。强化农村学校经费预算管理,严格“校财局管”体制,加强教育经费审计监督。

30.强化督政力度。完善三级督导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督导制度,突出“以县为主”教师工资体制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补充、教育信息化建设、素质教育和教育专项工程实施、省反馈意见整改等七大重点,落实政府行为。完善区(市)教育重点工作指标通报交流机制,依法对区(市)政府年度教育工作作出定量评价,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认真指导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开展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和途径调研活动。

31.抓好督学工作。重点抓好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学校体卫艺工作和素质教育有关政策落实等专项督导评估,促进课程方案和办学规范的落实。继续开展省市级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做好市直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七)确立平安和谐教育理念,加强行风和平安校园建设,推进教育公平。

3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机关和学校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意识。继续开展《清廉文鉴》、《读文思廉》学习活动,推动廉政教育进校园,深化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成效。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完善教育内外部监督机制,做好机关和直属学校财务审计工作,规范教育干部职务行为。

33.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健全维护安全稳定工作责任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度。高度重视信访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坚决消除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因素。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学校常态安全工作水平。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和全员应急避险演练,集中开展学校食堂、宿舍、校车、周边环境和大型活动等关键环节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继续开展好“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做好校方责任保险投保和管理工作,完善中小学风险管理防控体系。加强各类招生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坚决查处违纪作弊事件,确保考试安全。

34.努力建设优良行风。落实“一把手”抓行风机制不动摇,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严查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违规行为,规范城区学校招生秩序,着力解决大班额、择校、高中招生收费和有偿家教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倡树文明施教之风。让群众看到行风建设的突出成效。

35.关爱弱势群体,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筹备设立枣庄阳光助学基金,建立贫困生救助长效机制。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各项贫困生资助政策,集中抓好高中段学生资助、高校生源地贷款和国家、省奖助学金发放工作的规范运作,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失学。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外来客商子女入学工作,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活动。

36.做好机关服务和宣传等项工作。重视抓好“二日游”、贫困村帮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计划生育、教育图书代办发行工作。进一步加强局机关事务管理和老干部工作,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统筹教育宣传舆论阵地,贴近教育中心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水平,倡树教育文明向上良好形象,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规划一五年工作总结五年间工作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两基攻坚为重点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教育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教育步入了一个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一...

教育局工作总结

**县教育局二○一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教育局的指导、支持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县教育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

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室在县局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市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教育创新”的思想理论,认真学习省内外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工…

教育局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20xx20xx年学前教育工作总结按照中省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精神要求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措施坚持抓落实促规范提内涵办特色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狠抓幼儿园常规管理努力提升...

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设想

中山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设想20xx年中山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

教育局信息工作总结

抓住重点健全机制努力开创信息工作新局面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汇报我局的工作。20xx年,教育局密切配合市教育局和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信息工作。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

教育局人事上半年工作总结

人事科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三月份以来,我科围绕局中心工作,在做好州属学校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和建设,教师地区间、校际间流动调配,机关干部职工人事、工资管理、政治理论学习、普法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的同时,…

浅谈管理舟山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舟山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我局以党的...

教育局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

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顺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精神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范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我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办学水平和...

教育部门财务工作总结

曲周县教育体育局教育财务工作汇报我县教育财务工作在市教育局财务处正确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经过全系统财务人员积极务实创新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新的成绩一20xx年度基础教育财务工作进展情况一教...

20xx南康区教育局人事工作总结(修改稿)

赣州市南康区教育局20xx年人事工作总结暨20xx年工作思路20xx年南康教育人事工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服务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经全体同志共同努力教育人事工作取得了一...

成县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成县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安委会的悉心指导下教育局结合我区学校安全工作形势按照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的方针牢固树立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教育局教育科工作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