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感动交通十大人物——杨苗苗

时间:2024.4.27

20xx感动交通十大人物——杨苗苗

杨苗苗,女,安徽省蚌埠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107路“苗苗线路”1060号车驾驶员,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 产 党员预备人选,19xx年x月出生,20xx年x月入党,大学文化。20xx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选为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交通安全优秀职业驾驶人;20xx年荣获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共 产 党员。

杨苗苗同志自19xx年x月参加工作以来,在迎来送往的十米车厢里,辛勤耕耘了17个春秋。她以甜美的微笑、周到的服务,被誉为蚌埠公交“微笑天使”。她把乘客当作自己的亲人,把平凡的公交事业当作一生的追求,xx年默默为群众做好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一名共 产 党员的精神风貌。

平凡岗位做奉献 十米车厢献青春

杨苗苗出生于公交世家,对公交情有独钟。她多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工作上,早上班,迟下班,满勤满趟尽职尽责,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无论三九严寒、高温酷暑,她总是提前40分钟到岗,认真检查车况和油电气路,拧紧每一颗螺丝钉,以消除故障隐患,保持车辆性能完好。下班后,还要围着车辆转几转,敲敲轮胎,看看发动机,关紧天窗、门窗,确定车辆一切正常才回家休息。在她工作的5800多个日日夜夜,29000多营运趟次,服务乘客600多万人次中,做到了车辆始终保持整洁,安全无事故,乘客无投诉,她在服务中的规范行为被评为市“十大品牌”。

杨苗苗始终坚持“热心、真心、诚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宗旨,处处体现出对乘客的细微关怀。汽车每到一站,她都会热情地提醒乘客,上车要抓好扶手,老人和小孩注意安全,乘客们都称赞说她是“蚌埠李素丽”。为了方便外地乘客,她通过手持式话筒介绍沿途车辆所经过站点附近的商店、市场、景点及换乘车辆等情况。蚌埠第二届花鼓灯艺术节期间,一位外地乘客在中医院起点坐上了杨苗苗的车,询问蚌埠有什么景点,怎么坐车。杨苗苗热情地向他介绍了张公山公园、淮河文化广场、桥头公园、汤和墓、蚌埠闸、禾泉山庄等地理位置和乘车路线,并画了一张路线草图,热情祝福他:“愿你在蚌埠游玩愉快!”车到张公山路停靠站时,又提醒他:“从这里下车离张公山公园很近。”杨苗苗的举动让这位乘客大为感动。事后,给公交热线打来电话说:我是来蚌准备投资的厦门客商,我去过很多城市,这是我遇到的最热心、服务最周到的公交驾驶员。这辈子我都会记住蚌埠这座美丽的城市,记住公交这位美丽的天使。

可有谁知道这位公交天使,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她利用休息时间,翻地图、查资料,走街窜巷,考察了解蚌埠商业旅游景点和名优产品,熟悉沿线主要企事业单位、新建居民小区的地理位置,就连逛街也不忘“踩点”。因大建设城市道路维修改造,公交线路经常绕道改线。只要有空她就去实地勘察新线路,回来把沿途情况一一注明。改线的头一天,杨苗苗已成了沿线情况和倒乘线路的“一口清”。

钻研技术争先进 节能降耗减成本

杨苗苗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学取得了经济管理本科学历,自学了驾驶、维修、乘务心理学等多种业务书籍和法律法规知识。公交运行,安全重于泰山。为了保证安全行车、节能降耗,杨苗苗虚心向老师傅学习驾驶技巧、修车技术和节能诀窍,随身携带“小本本,”随时记录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记录别人的好做法和经验。如车辆进站时,如何踩刹车,乘客站得更稳;车辆转弯时,打多少方向,车子减少震动,乘客不会有倾斜感觉;车辆行驶中,如何保持匀速,避免急刹车;车辆在什么状态下最节油等。外出开会、学习,自由活动时间几乎全泡在公交车上,一点一滴学兄弟公交之长,补己之短。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节能降耗,在行车途中,她给自己约法三章:不开赌气车、不开英雄车、不病车上路。xx年来,她安全行车70余万公里,节约燃油6.8万余升,经济价值约30多万元;帮助企业20xx年节油19.3万升,节气37.2万立方,总价值260万元,目前公司已顺利申报交通部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杨苗苗是大家公认的有心人。为了实现服务标准和规范,工作中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她通过多年不断探索驾驶、安全与节油的经验,并探索出40字“安全操作技巧”(即勤查车况,紧固保养;谨慎驾驶,眼观四方;中速行驶,低速进站;停稳开门,关门起步;礼让三先,合理避险)和36字“节能三字经”(即爱学习,常技改,勤保养;稳起步,轻加油,速换档;匀车速,巧滑行,缓进站;多观察,预避险,不争抢),创造出xx年安全行车无事故的骄人成绩,百公里平均油耗低达20.1升。只要有空她就挤出时间,满腔热情地向同事们传授安全知识、节油技巧、服务经验,使公司整体服务水

平明显提升,节能消耗收到了良好效果。她先后荣获蚌埠市公交行业“十佳”服务明星、安全节能标兵、蚌埠市先进生产者、优秀共 产 党员、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誉称号。

乐于助人显爱心 无私奉献树形象

杨苗苗谦和善良,爱心无限,扶弱济困,助人为乐。孩子们叫她“雷锋阿姨”,邻居说她是“公交李玉兰”。每年她都从微薄收入中,挤出资金资助一名贫困孩子上学,2次为灾区孩子汇去爱心书包;一位老人被汽车撞伤,肇事者逃逸,她顶着被误解的风险,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一位残疾青年失去生活信心,意欲轻生,她耐心疏导,送吃送穿,陪他看电影,逛公园,鼓励他学电脑,使其重树生活信心,现已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自食其力;她在家人协助下,多次自费购置砂石,充填坑洼不平的道路,以减少车辆颠簸,保证乘客安全……

她从20xx年开始,每年都会向安徽省希望工程捐款。杨苗苗说,她会一直坚持下去,为贫困孩子能读书上学,尽自己一份心。参加工作的xx年中,杨苗苗共计爱心捐款2万余元。

几年前在抗洪抢险中,她下班后白天黑夜参加防汛,巡视淮河大坝险情,没有任何人安排她去,单位也不知道,四川地震,她买来爱心书包捐给灾区孩子。

创先争优树品牌 服务人民无止境

杨苗苗近年来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她总是谦虚地认为“线路有终点,服务无止境,我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愿把自己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我热爱的公交事业。”

作为一名党员,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同志更好地为乘客服务,她牵头成立了“苗苗工作室”,针对日常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与大家一道探讨整改措施,开展服务创新、技术攻关和互帮互助活动,她利用业余时间跟车辅导,现场教他们如何灵活运用文明用语、如果安全规范性操作,主动找服务不规范的驾驶员谈心。杨苗苗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带动了公司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公交行业树立了一个高标准的服务典范。

集团公司将杨苗苗作为模范典型,20xx年x月,蚌埠公交集团对杨苗苗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套服务程序和规范,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出8条“苗苗服务规范”,在全司各条线路中,开展了“推行苗苗服务规范,创建苗苗班(车)组、苗苗线路”活动。并将杨苗苗所在车组正式命名为“苗苗车组”,作为员工学习的标杆。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司上下迅速掀起践行苗苗服务规范,争创苗苗车组,争当苗苗式服务明星的热潮。车容车貌明显改观,服务质量大幅提高,群体创优取得良好效应。

20xx年,杨苗苗作为“苗苗班车组代表”应邀赴北京参加了全国女职工五一巾帼表彰大会,她的服务理念和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参会的同仁们。作为苗苗线路的领头雁,杨苗苗一如既往地立足本职,优化服务,心系乘客,无私奉献,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飞跃。

这就是杨苗苗,一位爱岗敬业,以服务为荣的公交驾驶员;一位奋发向上,以奉献为乐的女青年;一位热爱集体,关心群众,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的好党员。她以平凡注释伟大,以普通公交人的优秀行为,展现出靓丽的品牌风采。


第二篇: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汇总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汇总

(一) 感动中国的一位人物: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颁奖辞: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xx年x月x日生于天津市宁河县。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xx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xx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xx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xx年、19xx年和19xx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xx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xx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xx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xx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xx年获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xx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xx年x月x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二)感动中国第二位人物: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

颁奖辞: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xx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xx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xx年x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三)感动中国第三位人物:心有清泉——赵久富

颁奖辞: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抹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xx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xx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xx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xx年x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xx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xx年x月x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xx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四)感动中国第四位人物:大爱深沉——张纪清

颁奖辞: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20xx年x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xx年的好心人“炎黄”。19xx年以后的xx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xx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xx年度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xx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xx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xx年x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xx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五)感动中国第五位人物:同桌妈妈——陶艳波

颁奖辞:“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

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xx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xx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xx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六) 感动中国第六位人物: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

颁奖辞: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xx年x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xx年x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七)感动中国第七位人物:不惧麻风——肖卿福

颁奖辞: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自19xx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八)感动中国第八位人物:最孝女儿——朱晓晖

颁奖辞: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朱晓晖的父亲在20xx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xx年。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xx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xx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九)感动中国第九位人物:光耀人间——师昌绪

颁奖辞: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从19xx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技术,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十)感动中国第十位人物:爱意满园——陇海大院

颁奖辞: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xx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当不幸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xx年从没间断。

集体奖: 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更多相关推荐: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初春万物开始生长的季节虽然像冬天一样寒冷但它却温暖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因为有你感动中国感动中国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乃至全世界每一份颁奖词都是那样的振奋人心和到位我被他们平凡需伟大的故事...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观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系别班级英语专业本科姓名何海霞学号信阳师院华锐学院20xx级外语系7班20xx020xx09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名牌栏目作为中国人的年度精...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平凡中彰显的伟大在思修课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了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有着铮铮铁骨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为教育献身的张平宜胡忠谢晓军夫妇有最美的妈妈吴菊萍有最有孝心的女儿孟佩杰有医者...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感动你我,感动大家,感动中国,感动世界,区区普普通通的十个人怎么会有这等力量足以使得十三亿人民感动哭泣,开始我不认为自己会感动得稀里哗啦,但是等我看完片子,我信服了,也感受到了那种敬佩…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还记得小学时学过孟郊的一首诗游子吟诗是这么写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赞扬了母爱的伟大荏苒千年这伟大的母爱从没有落幕然而...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刘芳我是擦着眼泪陪我们班的学生看完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这本来是教育局要求学生开学的第一天必须看的但是却给我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

20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今天在网上看了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极其坚硬的情怀人间有真情有真爱情感更是无处不在仿佛空...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体会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今天在我们汽车与交通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全体党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同观看了20xx年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的过程中让我的心灵深有触动下面请允许我对此次作一简短的观后...

感动中国20xx观后感

感动中国20xx观后感今天在老师的建议下看了看感动中国却是是被感动了原来的时候老师让写观后感我都是应付差事而已但这次我经过思考后还是写这么一篇日志个人感觉这个节目办的还是很有意义的央视还不愧为一个大的电视台做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xx十大人物观后感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十大人物观后感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流泪满面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xx颁奖典礼终于在20xx年2月19日晚在央视播出了昨天晚上我特地抽观看了颁奖典礼观看过程中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的是为了...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xx年里是他们感动了我们是他们感动了整个中国这些人里面有国之栋梁也有平凡百姓但他们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年代我觉得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

20xx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事迹观后感

20xx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事迹观后感李非君老师20xx年2月19日晚上我收看了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那一幕幕的感人画面面前我禁不住数次潸然泪下其中林俊德院士表现出的吃苦耐劳敬业建功和爱国奉献的精神为...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