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的优秀教案

时间:2023.6.9

  导语:《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铃的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掌握《雨霖铃》这首词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

  2、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及对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1、介绍作者及词的风格流派及有关文化常识。

  豪放派,壮美。     婉约派,优美。

  2、老师范读全词并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全词。

  老师朗读指导:

  A 、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脑中要有画面。

  ①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顿,表示悲痛气塞。

  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B、要有节奏,诗句中要有短暂的停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

  3、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调及主题。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一)上阕: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为主。

  1、学生个别读。

  2、同座讨论:

  ①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寒蝉  晚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暮霭  楚天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全词基调是:婉约哀怨)

  作者一开头就点明了季节。什么季节?秋季。

  寒蝉,是蝉的一种。《礼记》中说:“孟秋之月,寒蝉鸣。”时间大约是农历七月,寒蝉的叫声低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蝉叫声未必凄切,但因词人本就怀着一种伤心的情愫,听到了蝉叫声就产生了凄楚之感。

  ②“都门”一句是什么意思?(齐答)

  ③学生看情人惜别图,体会“执手相看泪眼“一句的情感。

  师问:这句怎样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

  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想象,借景抒情)

  问1:“去去”应该怎样读才好,为什么?

  问2: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这个画面,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问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

  (二)下阕:

  ①学生齐读下阕。概括大意:设想别离后的凄清,是虚写。

  ②学生逐句品读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主旨“伤离别”。

  2、从“今宵”开始到词的结束,按什么顺序写,分几层?(按时间顺序,分两层)

  3、讨论: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哀景写哀情的写法。)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比体会名句的美。

  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明与上文的呼应关系,写法:呼应,虚写,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听录音小声读。学生然后大声齐读。

  (三)师生共同归结小结:

  这首词,句句、层层写的都是离情别绪,但手法多样,章法谨严,毫无拖沓、重复之处。就手法来说,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叙事寓情,有时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写景,但有的景与情合,以哀景写哀;有的景与情违,以乐景写哀,却都把抒情主人公的别情曲曲传出,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就章法来说,全词委婉铺叙,既有实写,又有虚拟,既有时间的顺序,又有适当的剪裁,前后呼应,层层深入,构思完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

  柳永曾长期过着羁旅生活,和歌女乐工们在一起。他对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写爱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色情倾向的,消极颓废的色彩较浓,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还是很健康的,虽比较伤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真实的感情。

  (四)小组交流讨论:

  你认为写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 并且说出好在哪里。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1,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约词。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2,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后作业:

  1 、背诵《雨霖铃》。

  2、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可写成诗。

  附:教学流程图: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三,迁移,评析《雨霖铃》的特色美。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按照教学目标,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铃》的音乐美、语言美、特色美。

  在诵读指导上,我指出韵脚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能抒情,注意拖音、词句中短暂的停顿,从重音、节奏、语速、感情方面读《雨霖铃》,指导得较细致,学生能较好地读出这首词婉约哀怨的情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安排两分钟。

  在对《雨霖铃》语言美的理解方面,我运用了讲解、问答、联想、讨论探究、朗读等方法,学生扣住了字、词、句,能品尝到词中饱含的离愁别恨,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雨霖铃》细腻含蓄、婉丽多姿、缠绵哀怨的风格。

  延伸: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铃的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二篇:精选柳永雨霖铃优秀教案


  导语:《雨霖铃》是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栈道雨中听到铃声与山相应,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雨淋铃曲》。以下是小编整理柳永雨霖铃优秀教案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教学重点】

  (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 1课时 45分钟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感受作者笔下抒写的哀婉动人的别离。

  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当时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尽情十分抑郁,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

  【知识预热】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走进柳永

  二、朗诵

  1、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

  2、诵读点评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3、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

  三、诵读品味,探究赏析

  《雨霖铃》一词,通过描写冷落凄清的秋景,衬托了情人间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的离情别绪。

  1、思路探究

  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

  【明确】这首词基调低沉,作者尽情十分压抑,“离情”线索贯穿全篇。从时间角度看,别时与别后自然分为上下两阕。

  【方法指津】理清思路,一要抓开头,二要抓过片(下片首句),三要抓结尾。

  2、意境赏析

  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一种学习活动。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式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赏析意境,一要抓画面,二要抓情感。

  问题 :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作标题。

  【明确】标题为“执手相看,泪眼相向”等,词人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帐饮无绪”(凄凉心情);“兰舟催发”(不得不分离)。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

  “执手相看,泪眼相向”,这个标题精妙地概括了这幅画面。本已经愁苦不堪的“愁人”,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方百计、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更多相关推荐: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2、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3、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案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案教育目标: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责任,懂的节约是一个中学生应具有的美德。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勤俭节约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

小学感恩父母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感恩父母亲主题班会教案一、辅导理念: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

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

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平潭职专五年专(20xx-3-13)一、活动目的: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其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2、利用介绍、采访…

门画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上册美术《门画》教案设计及教后反思李家畔小学教师:刘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了解门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门画的感受。3、让学生了解民间门画的寓意。…

广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单元)

第三单元遗传与进化第八课:代代相传的特征教学内容1.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2.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调查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可以遗传…

简笔画培训教案

简笔画培训教案一、(一)简笔画的概念: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形式,是以极概括的线条和图形,抓住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省略不必要的细节,概括、迅速、准确的反映事物形象特征的一种绘画形式。(二)教学简笔画的概念:是教师根据教…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第五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业土小学包学泰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二课《声音的传播》教案

12.声音的传播教材说明: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传播》一课是学生继学习《振动与声音》、《声音的产生》之后学习的第三课。教师使用教材时,先从登月宇航员在月球怎样互相沟通入手,提出声音传播的问题,然后…

英语公开课教学案例范文

Unit4Astronomy:theScienceoftheStarsUsinglanguage教学案例紫金县第四中学温映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太空行走时产生重力以及相应的体重变化。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泛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0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二、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

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教案范文

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教案范文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一活动目标1练习排队齐步走2通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三活动过程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

教案(5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