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3.10.2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如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派遣()以身殉()职

  纯粹()鄙薄()

  狭隘()热忱()

  晋察冀()

  2.解释下列词语。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

  极端:<副>达到极点。

  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义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纯粹:<形>不搀杂别的成分的。

  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二、导入课文

  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展示有关白求恩的图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

  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朗读时要读准字音。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中心句: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学反思

  《纪念白求恩》是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本文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 所作的。此时,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三个分论点依次是: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白求恩的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议论文,还是一篇悼念性的文章。因此,课上不仅要学生归结论点分析论证的内容,还要使学生们从心底深处生出对白求恩精神的敬畏。课上,我采取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并找到论点,老师来总结点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并从中受到教益。

  一、教学设想及存在问题

  这篇文章有较大的难度,一是由于文章所写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二是本文的结构与规范的议论文的结构不同,不是典型的议论文。当初选择课题时,我也想到这两点的,但想到我们的公开课并不需要有特别的装饰,上成常态课更具有研讨的价值,所以就定了这篇文章。

  这几天一直在考虑怎样上好这文章,始终没有好的思路,现在的流程并没有什么新意,只是传统形式的课。考虑到常态课的效益,本课并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没有设计学案,而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希望能找出比较好的常态课的方法。出于这样的目的,我没有特别设计问题,也没有组织很多活动形式。

  总体上说,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提的一个问题不好,使学生多走了不少弯路。如:在让学生找出文章“议论”部分的时候,我提的问题是:“作者对这些事例是怎样议论的呢?表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呢?”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问题。我的本意是让学生明白: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但当我到学生中了解情况时,却发现学生的答案很多

  偏离了我的意图,他们往往是找继续后面的句子,而没有向“精神”方向回答。事后,我分析了一下,如果这个题目改为:“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哪些精神?”,估计学生不会出现问题了。这也是对学生估计不足和自己没有考虑周到造成的。不过,这两种问法,答案相同,而出发点是不同的。我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记叙是议论的基础,是为议论服务的”,而直接问“有哪些精神”则是从“根据论点选取事例”的角度出发的。当然,我的问题还可以改为“文章每一段分别指出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这样的话,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第二个问题是对事实论据的判断,这是一个难点。我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不是什么事例都可以作为论据的,只有证明论点的事例才是事实论据。原想这没有多少问题,不料,学生对此混沌一片,又是费了不少口舌。

  当然,还有不少细节问题。

  二、几点思考与启发

  “语文越来越不会教了”,这几乎是语文老师的同感。这样的课文,我教过还几遍了,但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次满意的过程。成也罢败也罢,这堂课给我的思考和启发是很多了。

  首先是常态课研究的迫切性。由于平时对常态课总是无所谓的态度,上完课后几乎不及时进行总结,所以,平时很少思考过常态课的细节。展示课更多的是展示新课程的理念,对形式比较重视,而常态课则是课堂的主力,确实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

  其次是师生的临场能力亟需提高。不要说学生看到有老师听课而紧张,连老师看到学生跟不上思路,也会紧张。我没有责怪学生,紧张都是老师造成的,一方面是学生这样的场面见得不多,语文课一般一学期才听一次,自然会紧张;另一方面是老师没能调控好学生的节奏。所以,下一阶段,课堂的节奏和应变应该是研究的重点。

  最后,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结,并以此自勉。


第二篇:纪念白求恩的教案及反思


  纪念白求恩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全解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派遣(    )  以身殉(    )职

  纯粹(    )  鄙薄(    )

  狭隘(    )  热忱(    )

  晋察冀(    )

  2.解释下列词语。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

  极端:<副>达到极点。

  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义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纯粹:<形>不搀杂别的成分的。

  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二、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展示有关白求恩的图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

  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朗读时要读准字音。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中心句: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归纳各段要点如下:(每一段即为一个部分)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1.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于么作用?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已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

  3.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五、学生朗读第一段,分叙、议两部分,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六、小结

  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精神;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一。

  2.选用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时政性很强的悼念文章,文中情理相融,事理统一;同时也是一篇以说理为主的议论文。文章叙议结合,叙而简约,议而精辟。教师明确这两点,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白求恩同志生平的了解。只有对其生平的感人事迹有充分的感知,才能更好的领悟此文事理统一这一特点。同时,这是一篇说理雄辩的议论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品味文本的美。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时,要避免自己喋喋不休的“独台戏”式的分析,把自己的理解分析替代学生的理解分析。避免满堂灌,扼杀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及对文章独自的体验,抹杀学生积极思维这一重要过程。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在教学上重点突显两个环节:查找并搜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感人的事例。“晓之愈深,理之愈明”,这是深入理解本文的情感基础之所在。学生在搜集整理白求恩事迹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整合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也是心灵受浸染震撼的一个过程。其次,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对文本的鉴赏,这又是属于对文本的审美的范畴。

  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文本的切入角度。只有找准了文章的关键点,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达牵一发而动全文之功效。如何把握切入的角度及找准关键点呢?教师尽可能引导学生搜集文本的时代背景,对象(人物)背景,写作背景。这是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是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切入口。

  作为读者,我们所阅读文章,也仅此是作者情感表现、人生阅历冰山之一角,只有充分把握文章的“三个背景”,才能更好的透过字里行间,进而抓住文章的灵魂--其精妙之处也就在此。

  最怕脱离文章进入望文生义的误区。

  可是,有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脱离了背景,情感,语境。这就好比把美女当作木乃伊,我们还津津乐道地肢解、碎尸。教学尽可能的把握相关背景,还原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品味文中精妙之处。一言以蔽之,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明是非,辨美丑。让学生因文悟美,以文寓美,丰富心灵。这也许是语文的功效。

  教学的上策,是教师引而有法,学生悟有所得。教师引诱相导,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交流,相互补充,丰富了文本,学生思想也因交流而碰撞,在碰撞中互为启发,从而升华对物、对人、对情的高层次的把握与理解。

更多相关推荐: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2、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3、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案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案教育目标: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责任,懂的节约是一个中学生应具有的美德。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勤俭节约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

小学感恩父母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感恩父母亲主题班会教案一、辅导理念: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

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

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平潭职专五年专(20xx-3-13)一、活动目的: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其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2、利用介绍、采访…

门画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上册美术《门画》教案设计及教后反思李家畔小学教师:刘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了解门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门画的感受。3、让学生了解民间门画的寓意。…

广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单元)

第三单元遗传与进化第八课:代代相传的特征教学内容1.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2.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调查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可以遗传…

简笔画培训教案

简笔画培训教案一、(一)简笔画的概念: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形式,是以极概括的线条和图形,抓住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省略不必要的细节,概括、迅速、准确的反映事物形象特征的一种绘画形式。(二)教学简笔画的概念:是教师根据教…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第五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业土小学包学泰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二课《声音的传播》教案

12.声音的传播教材说明: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传播》一课是学生继学习《振动与声音》、《声音的产生》之后学习的第三课。教师使用教材时,先从登月宇航员在月球怎样互相沟通入手,提出声音传播的问题,然后…

英语公开课教学案例范文

Unit4Astronomy:theScienceoftheStarsUsinglanguage教学案例紫金县第四中学温映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太空行走时产生重力以及相应的体重变化。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泛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0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二、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

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教案范文

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教案范文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一活动目标1练习排队齐步走2通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三活动过程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

教案(5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