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历史知识点的方法

时间:2024.3.24

归纳历史知识点的方法

[ 20xx-12-24 10:48:00 | By: 周玉芳 ]

1

推荐

一、概括两类型及特点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 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 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 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 。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 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 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 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xx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 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xx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 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xx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 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 、“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 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xx年高考48 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 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 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 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 ,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 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xx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 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 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 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 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

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 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 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 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 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xx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 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xx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19xx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xx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 “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 、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 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 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 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 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 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xx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 背景,概述19xx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19xx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 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 “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 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xx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 ,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 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 的大概。如1997

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 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xx年《考试 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xx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 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xx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 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 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xx年高考 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 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 核心内容。如19xx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 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 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 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 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 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 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 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 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 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 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 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 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 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 。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 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 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 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 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 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 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 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 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 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xx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 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xx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 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 。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 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 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 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 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 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 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 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 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 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 ;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xx年中国共 产 党 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 点

时写道“在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 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 ,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 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 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 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 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 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 “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 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 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 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 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 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②提高笔记能力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最实用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课前试编单元或章节课堂教学提纲,课 后记录读史札记、学史心得,试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的训练,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③以高考例题作示范,明确概括类型,掌握概括方法,再重设题例,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概括能力。


第二篇: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


1、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 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 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 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 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 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16、 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

17、 约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8、 启继承禹的位置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9、 约公元前1600前,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20、 公元前10xx年,周商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倒戈,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1、 为了巩固统治(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内容),开发了边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作用)。

22、 公元7xx年,西周灭亡。(周幽王)

23、 在原始社会未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24、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人像、面具、神树)

2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6、 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后代称为“五谷“(稻、黍、粟、麦、豆)的农作物,商周时已经齐备。

27、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们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8、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9、 公元前7xx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30、 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xx年至公元前4xx年;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xx年至公元前2xx年。

31、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称霸原因):(自己加)

32、 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城濮大战中,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3、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公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并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34、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推广。(作用自己加)

35、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6、 商鞅变法的背景: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37、 商鞅变法的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8、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作用/结果)

39、 我国的封建社会在战国时期形成了。

40、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金文/铭文。西周—大篆。

41、 夏朝时就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42、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43、 孔子的教育:1、创办私学;2、有教无类;3、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4、因材施教。

44、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45、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

46、 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1、秦王善用人;2、商鞅变法的作用;3、秦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

47、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48、 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式,加强封建统治,

政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

49、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50、 军事: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兴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52、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53、 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1、徭役繁重;2、赋税苛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

54、 公元前2xx年,陈胜吴广起义。

55、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56、 公元前2xx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57、 公元前2xx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58、 刘邦入咸阳后,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59、 文景之治背景:汉初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刘邦和后继都吸取秦亡教训。

60、 文景之治内容: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以德化民。

61、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力量;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62、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63、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64、 公元xx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65、 史称汉光武帝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66、 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而且在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67、 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钢材的制作方法,是中国发明的。

68、 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人称东西二京。

69、 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70、 公元前1世纪中期,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71、 公元前xx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2、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73、 班超用智慧和谋略,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

74、 班超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xx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家的首次直接交往。

75、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76、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77、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涉及到现在初等数学中的算数,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78、 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79、 华陀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80、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81、 道教的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称老子为教主,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允许各地建立道观,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

82、 《史记》(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83、 公元2xx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

84、 2xx年,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85、 2xx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xx年,孙权称王。

86、 2xx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前往夷洲(台湾)。

87、 2xx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进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xx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的局面。3xx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88、 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89、 3xx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4xx年,大将刘裕结束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四个王朝(宋齐梁陈),史称(南朝)

90、 4世纪后期,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xx年,统一黄河流域。

91、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92、 北朝的贾思勰(xie)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3、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94、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代表作有《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95、 东晋的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出色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96、 范缜撰写《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97、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的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历史第一册.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开展殖民掠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生贵族力量日益…

(九上)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世界近代史部分(九年级上)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1.文艺复兴北:九上P2-7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东西方的造人传说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4远古人类表格氏...

20xx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3

20xx年中考初三历史知识点世界近代史部分九年级上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1文艺复兴北九上P27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lt世界历史gt第一册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开展殖民掠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生贵族力量日益壮大他们...

图表归纳初中历史知识点

图表归纳初中历史知识点一近代开放政策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比较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影响中国共 产 党重要会议有关新疆西藏和台湾的历史知识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三次科技革命洋务派与近代工业近代工业中国近代化历程三...

中考中国古代史部分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部分初一年中国历史第一册1元谋人P12北京人P23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p56识记1元谋人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了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这些远古人类的牙齿工具距今约有一百七十万年考古学家称他们为元谋人元谋人是...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后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

初中生物总复习——主要知识点归纳(最全最细)

最牛英文学校OO20xx20xx学年下学期总分姓名初中生物总复习主要知识点归纳一班级日期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点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的...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2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4草鱼鲢鱼鳙鱼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背诵)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3克隆技术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三环境问题1森林正在减...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绝大多数植物经过光协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