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问题与对策[论文]

时间:2024.3.24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经典诵读内容包括通读古典名著,熟练朗诵文言文,背诵经典名句,熟读儒家经籍。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6-12周岁也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词汇,积累优美语句,感受文字的魅力,受到文章情绪的感染。在此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小学生人格的形成。经典诵读还能提升学生自身语言素养,提升学生自身语文素质,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更有人认为,经典诵读利于塑造儿童灵魂,增强其民族团结力。

一、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诵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了“讲——问——答”的教学内容。教师着重想通过诵读以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忽略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与有效性。课堂上的诵读时间往往很短暂,不能达到经典诵读的目的。即使有老师给学生预读文章、诵读文章的机会,时间也并不充分,教师对诵读成果考虑较少。当然这也与教师对诵读认知不够深入有关系。

(二)诵读的机会少

教师往往将“限量”诵读机会给了尖子生,忽略其他同学。课堂经常出现诵读学生限于四、五个,旁听的学生把诵读时间当成空闲娱乐时间。他们认为教师不会问到自己,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发呆或者做别的事情。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诵读机会,导致经典诵读变得

毫无意义。

(三)诵读指导方法单一

学生诵读经典后,自己体会其中意义,才能实现经典诵读的目标。而现在,教师诵读教学指导方法单一、生硬。最常见到的场景是:教师在讲解课文、分析问题时,让个别学生起来诵读某一段。学生诵读的时候表情较生涩,不能真正融入到课文或经典文章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影响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学生误认为经典诵读就是教师安排的任务或者当作一个问题来完成。即使有的教师会稍加指导诵读,也只是注重声音形式,并不关心文章的深层韵味。需要表达强烈感情的时候,教师便让学生重声去读,表达舒缓情感的时候,便要求学生轻声朗读。此种诵读指导方法实在不能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味。相反还会引起学生对名文名句的抵触感,觉得它们只不过是考试要点。经典诵读指导方法的死板、单一,大大削弱了诵读的意义。

二、经典诵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诵读时间,增加诵读方式

面对现在经典诵读时间的减少,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范围扩展至多种学科中,例如:思想道德、美术等。通过拓宽诵读范围,延长诵读时间。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设计专门的诵读课程,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扩展诵读范围,利于学生加深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经典文,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丰富诵读方式,促进其多样化发展。教师可以提倡齐读与领读。此两种诵读方法,可运用在早读时间。齐读与领读可以促进学生之

间的团结。学生在大声朗读中,增强自身的班级归属感。将班级划分成小组模式,举行诵读比赛。评出最具感染力奖,最佳人物剧情把握奖等奖项。增加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喜爱。经典诵读一定要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融入其中。

(二)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从年龄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充满想象力,充满活力的时期。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点,增加经典诵读趣味性,吸引学生身临其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才华,不要受到考试等条条框框的限制,用心去体会典籍,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名文、课文。良好的诵读习惯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发育情况来看,小学生处于记忆最佳时期,如果凭借单纯地死记硬背,也不会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经典诵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自有书塾,教师们便要求学生们诵读,大声诵读,有感情地诵读。诵读间接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诵读不能只读一遍,还需要熟读。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词语量与语感会得到大大提升。通过日积月累的诵读,小学生大脑中的语言材料可以不断丰富。

(三)加强教师自身文化底蕴

教师是学生的领头人,如果教师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便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所以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经典古诗词的诵读质量有直接影响。教师必须在学生诵读之前,尽可能诵读经典,理解古籍表达的意思,增加自身文化底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诵

读的时候,要比学生更加投入,比学生还要感情饱满、精力充沛,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文化底蕴及语言带来的魅力。通过教师的魅力,感染学生,督促学生进入绝佳的诵读状态。教师要灵活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才能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深有体会。

当然诵读并不是灵丹妙药,小学语文课堂上不仅仅需要诵读还需要其他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定制更合适的诵读计划。只要采用正确合适的经典诵读方法,在一定时间后,一定可以取得受益一生的效果。

(责任编辑 曾 卉)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现身为课改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李想小朋友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里去逛一逛,她说‘她要买好多东西’,请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她买了哪些商品?”接着,我就开始放录像。录像一放完,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文中的九种商品名称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录像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选商场。

a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下面我还是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学生们认识了九种商品名称以后,但要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方便,我又创设了情境:老师成了“快乐自选商场的总经理”,并告诉同学,今天却不快乐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想聘请三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将商品摆放整齐。接着就请三位同学当售货员来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并说出理由。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明白自选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及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教师分析,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还是以《三只白鹤》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太阳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

每月评价,在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来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再如我在教四年级《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班骆吉祥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教学论文谈一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做法应用题教学就是使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来确定算法要想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做到上述三点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还深深体会到抓好小学低年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论文旭日小学李佳怡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关...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古城乡中心小学陈朝荣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拼音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教学中不分重难...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课改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彭以琴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题目浅谈数学构造方法的应用及其掌握学生姓名徐文学学号0936001404209专业名称小学教育学习层次年级指导老师徐尤华职称教学点瑞昌九江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目录引言一作文教学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作文教学的...

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通用版【小学学科网】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学科数学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新田乡学校宋潘摘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摘要人们常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这句话的误导下很多人只是把数学与思维联系起来认为数学只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其实不然在数学学习中也离不开阅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有助于培...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关...

小学教学论文(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