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文化下英语教育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3.7.5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在众多领域的交流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正在逐渐削弱。因此,学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教学时,要适当的灌输爱国主义认同教育,将爱国主义认同教育与英语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理解差异、吸收精华、互惠共荣、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导入英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导入的必要性。爱国主义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但爱国主义的核心和重点当属广大青少年,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地,是培养综合型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将爱国主义认同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校职能,促进学校的综合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教育要遵循教学规律,将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等融入日常的英语教学,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跨语言交际能力,文化接受能力以及形成敏锐的文化思维”。要想实现远大的教育目标,必须在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文化敏锐度,保证学生不移本心,用批判性的思维对待文化渗透与英语教育。(二)导入的紧迫性。由于中国的风俗习惯、文化思维、教育方式等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别,而英语是一门开放性、自由性、情境化的学科,因此,学生极易被各种各样的不良思想所腐蚀,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将学习重点放在了语言学习、技巧学习以及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导致许多学生崇洋媚外,一位追求国外的前沿事物,形成了“国外好、中国差”的错误思维。因此,将爱国主义认同教育导入英语教育中,要求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形成负责任的主人翁意识,不仅可以发挥英语学科的思维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有利于相互借鉴,弘扬中国文化。中国自古就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孔子的“仁”、“爱”思想,、老子的“无为而治”,墨子的“兼爱”和“非攻”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入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传承中国文化,并做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程度,向世界传递中国优秀文化,让中国更好地“走出去”,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二如何将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导入英语教育中

  (一)将爱国主义思想灌输于英语教学之中。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人们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日常的英语教育中,学校注重西方文化的发展地位,却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从而使得学生缺乏爱国主义情怀,逐渐将爱国主义推向边缘化的境地。将爱国主义思想灌输于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在英语课程学习中的比例是促进英语教育长效发展的根本所在。1.借助翻译、词汇等教学渗透爱国主义认同思想。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细节,利用一切教学手段逐步渗透爱国主义认同思想。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词汇、句子翻译等渗透爱国主义认同思想,如当教师讲“Oneshouldnotimposeonotherswhathehimselfdoesnotdesire”这句话时,除了引导学生直接翻译出该句的字面意思,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深层含义,让学生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优秀民族习惯。其次,爱国主义认同思想在英语教学中无处不在,我们具备充足的材料和素材来学习爱国主义认同教育,例如,“BeijingOpera、tea、cheongsam、kongfu”等词汇都来源于中国,这些着实可以让广大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形成心理认同,让自己更加为祖国感到骄傲与自豪。2.利用课文内容导入爱国主义认同思想。课文内容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基本材料,利用最普遍的课文内容逐渐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思想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发展途径。例如,申奥成功是所有中国人民为之振奋的一件大事,当学习“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课时,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授专业的语法知识、句子结构以及课文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讲解拼搏向上、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让学生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更高、更快、更强”,让学生体会奥运健儿们为国争光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优秀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大学生奋勇争先、刻苦学习。

  (二)在英语教育中渗透中国文化教育。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主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英语教师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例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阶段,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都缺乏传统文化教育。如果教师缺乏文化认同感,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能够就成为空谈。我国已经有部分教师将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内容渗透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并且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丁往道教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期间,将中国文化穿插在英语教学中,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用于英语教学,吸引大批学生的学习。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发现,学生已经逐渐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对于中国文化的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只有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才能更为清楚地掌握文化的精髓。

  (三)转变日常教学模式,导入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缺失是目前文化教育不愠不火的一大症结所在,尽管许多学校开设了许多英语文化课程,但这些课程的发展流于表面,教师并没有对此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学生也没有真正领悟到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另外,一些学校的文化知识教育课程课时较少,教学内容死板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继续采取这种形式,还会导致学生抵触心理的萌生。因此,学校要转变日常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味介绍英语知识和外国文化,致使英语文化先入为主,学校应该切实增加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课程的课时比例,合理增加该课程的学分,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逐渐提高爱国主义文化教育的学习地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

  (四)将爱国主义文化与英语活动有机结合。日常的英语活动多种多样,包括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要想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完美导入,必须在课内、课外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导入爱国主义认同思想。本文重点讲解课外实践活动的应用,众所周知,课外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派生形式和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英语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手段。学校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包括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外文歌曲大赛、英语沙龙等,在这些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虽然英语是其主导语言,但可以在开展与交流的过程中,适当增加民族文化的比例,增设民族文化知识竞技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等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另外,除了上文中提高的课外活动,一些班级的英文手抄报展示、英语角、小组辩论赛、日常英语朗诵等也是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的绝佳机会,这些活动的选题、素材整理、流程确定都可以结合中国文化进行,例如,以“中国功夫的起源与发展”为题的手抄报展示既可以有效的融入中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将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更好的与英语教育相结合,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的协同努力和有效配合,另外,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要懂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更多为我所用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在面对文化冲击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创新性的思维方式,以便于在文化矛盾与重大问题前快速做出选择,采取正确的解决方式,从而将英语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又能恰如其分的维护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郭焕平,任泉清.英语专业教育中中国文化的导入与文化认同[J].吕梁学院学报,2014(05):80-82.

  [2]孙曼.当代教育技术下大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5(21):114.

  [3]赵继海.谈以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文化导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8):55-57.

  [4]曹现芳.谈在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2.


第二篇:文化艺术研究论文


  环境赋予了不同艺术形态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艺术形式也无不带有鲜明的地方气息与特色。戏剧艺术也不例外,它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民大众,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感受,使得戏剧艺术广受人民大众喜爱,深入人心。

  第一篇:粤北采茶民俗及茶文化艺术形态

  摘要:粤北位于岭南山地的中段,是广东客家人的居住地之一。

  这里盛产茶叶,有着极具地域特色的采茶民俗,丰富的茶事活动充分展现了当地茶农淳朴自然的生活风貌。

  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民俗及茶文化艺术形态的介绍,以期对民族传统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粤北;采茶民俗;茶文化

  粤北位于岭南山地的中段,是广东客家人的居住地之一。

  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是茶叶的盛产区。

  他们整日在山间劳作,与自然亲近,形成了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

  茶农们在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中,也创造出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艺术活动,例如茶采曲、采茶舞等表演形式,既丰富了当地的茶文化,也凝聚了丰富的艺术财富。

  粤北采茶民俗中的采茶曲不仅唱腔优美,而且充满了生活情趣及浓郁的客家风味。

  粤北采茶民俗在清代就有很多记载,采茶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

  粤北采茶戏最初的曲调来源于赣南和闽西地区,之后又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极具特色的戏种。

  由于这一戏种与当地的民谣在旋律与艺术特征上十分相近,粤北采茶民俗与赣南等地的采茶民俗也十分相近,因此,这一戏种很快地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虽然各地的采茶民俗的艺术特点十分相似,但是由于语言差别较大,茶文化艺术形态也各具特色。

  粤北采茶民俗所运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演员们歌舞相伴,旋律活泼灵动,格调清新自然,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现状十分贴近,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粤北采茶曲不仅提升了戏曲的艺术欣赏力,而且对粤北地方采茶文化的流传与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粤北采茶民俗特色

  粤北地区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这里的茶农在田间耕作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事动作,充分展现出了茶农丰富的创造力。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采茶歌,早期的采茶歌发展于赣南等地,无论是内容还是旋律上都极具传统民间特色。

  从表现内容来看,采茶民俗中大部分描写的是山水风光以及茶农的劳作活动和感情,内容丰富而广泛,真实自然。

  与此同时,还融合了许多当地的民间小调和山歌,丰富了采茶歌的曲调。

  其中最具代表的采茶歌是《采茶谣》,这也是最早的采茶曲之一。

  粤北采茶民俗中包含了许多茶文化历史,其中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思想与心情,在采茶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牡丹调》。

  《牡丹调》是粤北采茶曲中最具音乐表现力之一,也是采茶调北路曲调的重要唱腔,在许多流传甚广的采茶民俗中都有广泛运用。

  在采茶戏《卖杂货》中,仅《牡丹调》一个曲牌就唱了25分钟,可见此曲牌运用之频繁。

  在20世纪80年代,地方采茶民俗的发展日渐繁荣,人们对于茶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粤北许多现代采茶民俗都被不断挖掘出来,即使是当前网络繁荣发展的时期,采茶民俗也被运用到各种场合中,由此可见,粤北采茶民俗有着强大的表现力,极大地提升了茶文化的发展。

  采茶民俗面对的大部分是农村观众,反映的也大部分是农村题材、因此采茶民俗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采茶歌和采茶戏的剧目和作品也越来越丰富,采茶曲的内容与旋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茶文化艺术形态的不断发展中,传统而古老的采茶民俗也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情感表达。

  茶文化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其中细微的差别情绪也有了更多要求。

  因此,在许多采茶民俗活动中,为了满足各种演出的需要,传统的采茶曲、采茶戏等艺术形式也不断变化,经过更多不同手法的处理,变得更加真实自然,进一步突出了茶文化的艺术特色。

  在采茶戏《借婚记》中有一场描述的是乡长在得知集体婚礼是做假之后,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羞愧不已。

  在这段采茶民谣中,人们可以从采茶活动中感受到古代茶事活动的重要地位,同时以茶入景,对人物了解更为深刻,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茶的意境,同时也使观众更容易投入其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

  采茶曲《寻梦》在采茶戏《人生路》中的运用,也充分地展现了主人公心事重重的内心活动,使人们对于独特地域的茶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对采茶民俗的了解以及茶艺术形态的感知更为深刻。

  2粤北茶文化的艺术形态

  在粤北农村,广大群众对茶事活动十分喜爱,于是以茶事形态为原型,创作了大量的茶事艺术,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采茶民俗。

  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民俗来自于现实生活,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小人物都编进了采茶民俗中,而其中所使用的动作和对白真实而自然,尤其是粤北客家话的运用,更加通俗易懂,活泼亲切。

  粤北茶文化的艺术形态极具地方特色,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夜偷寒衣》里,主人公不想做衣绣花,却不得不做,她边做边唱:“手拿绣花针,像有七八斤,打开花样看,横竖一大捆。

  绣龙不像龙开口,开口就要咬死人”,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很有趣味。

  除此之外,在对一些采茶民俗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较严格的要求,所以,在采茶文化的艺术形态上也要做到动作语言的准确和清晰,要熟练掌握其文化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茶文化语言,发挥其内在的情感诉求。

  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也是丰富多样的,采茶民俗包括了广泛的茶事表演活动。

  从茶事活动的表演到采茶戏曲的演唱,是采茶民俗最常见的形式。

  由于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艺表演形式,人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与对话都编入了民俗之中,例如采茶曲的演唱伴奏等,演员们可以单演唱,也可以搭挡演出。

  这些演唱中会有衬词衬句,能够使演唱的气氛更加欢乐,以此来突出不同的角色,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

  在采茶民俗表演中,有许多说唱的表演,风格也很丰富,这些表演生动地展现了客家语言的浓郁特色,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而且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将方言融入到采茶民俗中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因此,极具特色、幽默诙谐的地方语言使茶文化艺术更加隽永深长,使观众能够从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3粤北采茶民俗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茶文化的发展与民俗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在采茶民俗中,茶戏和茶舞等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配合不同的情境,无论是韵律还是内容风格都是丰富多样的。

  采茶民俗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采茶歌舞的发展也是如此,从表现内容方面看,采茶歌舞大多描写的是茶区的山水风光和茶农们的生活劳作。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采茶歌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器乐伴奏,有歌曲伴唱,这种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更易于观众接受和喜爱。

  在茶文化艺术形态中,粤北茶农们在摘茶采茶过程中的动作与形态,以及在劳作中传唱的茶歌,与当地的民俗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了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茶篮灯”,这种表现内容主要是表演者要身穿采服,挎着扇子和竹篮,表现与茶相关的活动,例如上山、下山、种茶、摘茶等,这种形式主要是地方采茶民俗极具茶事知识的人来展现。

  比如《小卖杂货》里的民俗特色,整个人物的动作显得更加活泼生动,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有许多艺术类别都需要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使采茶活动更具艺术表现力。

  在粤北民俗中,由于采茶歌舞的艺术特点丰富,内容形式十分贴近百姓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因此也充分地展现了茶农们的劳动生活。

  这些来自于生活中提炼的表现形式,格调清新,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4对茶文化艺术发展的建议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将茶文化融入艺术范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茶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粤北采茶民俗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茶文化艺术形态从最初的单一发展到后来丰富多样,内容广泛的题材内容,使茶文化艺术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无论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民俗,茶文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出于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对粤北采茶民族的关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茶文化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以促进粤北民俗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茶文化艺术的发展要获得长远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即茶文化本身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加以运用,同时能够加强宣传影响,将粤北民俗能够不局限于地域性,向外部延伸,让更多喜欢茶文化艺术的人了解这一民俗文化,通过广泛传播,使粤北民俗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

  其次,在实际推广时,虽然使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但是仍然要运用规范的字音,不能破坏了民俗的艺术特色,从全新视角来解读粤北民俗文化。

  在茶文化艺术发展中,民俗特色发挥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各种茶艺表演中,要充分展现民族茶文化的影响力。

  最后,要重视粤北民俗的科学发音,虽然采茶民俗来自于传统民间,但应从理论上加以科学规范,建立正常的认知概念,在科学的指导下展现出粤北采茶民俗和民族茶文化艺术浓浓的地域韵味。

  综上所述,粤北采茶民俗作为地方茶文化艺术形式,充分形象地展现了当地茶农自然淳朴的生活风貌,通过对粤北采茶民俗的特色分析,不仅能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于促进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汉族民歌润腔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第二篇:豫剧文化艺术的传承

  摘要:环境赋予了不同艺术形态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艺术形式也无不带有鲜明的地方气息与特色。

  戏剧艺术也不例外,它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这种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民大众,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感受,使得戏剧艺术广受人民大众喜爱,深入人心。

  然而,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给戏剧传统的文化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危机。

  传统戏剧究竟何去何从?笔者试从传承角度浅析对豫剧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河南豫剧;文化传承;文化生态

  一、对豫剧源流的考证是传承豫剧文化的基础

  关于豫剧的起源,说法众多,因其是梆子腔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后者一直沿用了对豫剧“河南梆子”、“梆子戏”等的称呼,如河南豫剧理论家马紫晨先生在其著作《豫剧源流辨析》中提到:“直到建国初期,由于受当时剧坛风尚之影响,豫剧雅号才日趋通行。

  ”对于豫剧的源流考证说法也较为不一,简单可以概括为“本土说”——起源于清朝时期流传至今,。

  “西来说”——起源于陕西秦腔和山西梆子,笔者此处不多做赘述。

  作为梆子腔系重要支脉的豫剧艺术,在其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已经走过了近300多年的历史,它依托中原大地的宽阔文化胸怀,借鉴、吸收、揉合其他艺术门类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魅力,也由支离分散的弱小状态发展成为中国五大戏剧种类之一。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