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3.11.3

  把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强化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下面的是小编分享的与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有关的文章,欢迎继续访问应届毕业生公文网!

  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一:

  根据华北片国家教育督学课题研究进程安排,10月29日至31日,在省督学张利同志和基教处范世昕同志的协同下,对我省阳泉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听取了市教育局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市辖平定县、郊区和城区的3所小学、3所初中和1所普通高中,并召开了校长教师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阳泉市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概况

  阳泉市地处我省东部,太行山中麓,东与河北省接壤,是我省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全市辖有5个县区,129万人口,其中乡村人口68万人。2003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25.92亿元,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3.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20.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2元。阳泉市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33所,在校学生257275人,其中普通高中17所,在校生21345人,职业中学26所,在校生15835人,初中94所,在校生63187人,小学868所,在校生121887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19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5357人。

  二、阳泉市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近几年来,阳泉市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积极深化基础教育的各项改革,基础教育呈现出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1995年,阳泉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两基”后,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强化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促进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的责任。在中央提出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以后,阳泉市把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强化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作为保障县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首要措施来落实,

  一是把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责任,落实到了党政主要领导身上。2002年以来,阳泉市始终坚持每年一度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基础教育责任进行考核,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的一个根本原则,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之一。他们规定,凡教育实绩不达良好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重用。这一措施大大强化了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的责任意识,为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是针对过去教师工资由乡镇一级发放所带来的发放时间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待遇不平衡,特别是边远贫困乡镇,由于经济条件差,而导致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兑现的客观实际,全面推行了教师工资以县统筹发放,他们通过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经费管理体制,教师工资全部实现了以县为足额预算,财政专户储存,银行专户发放,城乡教师基本做到了同工同酬。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更好地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三是理顺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过去的管理体制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学校布局是村村有初中、乡乡办高中。在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时,阳泉市根据该市乡村经济较强,办学积极性高的实际,提出“以县为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的办学作用,他们要求,县级集中财力、物力办好1~2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示范初中、示范小学,乡镇应集中财力、物力办好1―2所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行政村(联合)办好1所小学。通过合理分解县乡村三级办学责任,增强了“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职能发挥,同时调动了各级办学的积极性,使得基础教育得到了协调发展。

  由于各级领导树立了均衡发展的思想,并且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阳泉市的基础教育呈现出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阳泉市于1995年率先在山西省实现“两基”达标,之后,采取“两基”督导复查的有效机制,继续将高标准推进“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中,全市两县三区先后两次通过了省政府“两基”复查验收,成为全省“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的先进地市。

  幼儿教育长足发展。全市在园幼儿26695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86%,全市已有三个县区通过省“基本满足幼儿学前三年教育县”验收,郊区先后两次被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区)”称号。

  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19所高中学校,普通高中在校生达2.1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77 %,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在全省领先水平,高中教育升学率不断提高,2004年升学率达68%。

  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6所,在校生15835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4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年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7%,基本扭转了职业教育低迷和疲软的状态。全市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对口考试,有近20%的毕业生能进入高等院校就读,毕业生就业率达90%。

  2、整体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阳泉市地处太行山区深处,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山庄窝铺遍布山岭之间,由于过去农村教育实行的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几乎每个行政村都办有小学,加上近几年来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阳泉市的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农村学校在校生在相应逐年递减,不少学校不得不重新拾起复式教学,这种状况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造成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为此,阳泉市从打造优质教育,让山城孩子共享优质教育出发,开始了全市中小学布局的大调整。一方面,他们将城市中小学布局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集约化发展为目标,在市区新建了“阳泉市实验小学”等3所小学,缓解了城市中小学过分拥挤的状况。另一方面,在农村实行大规模的撤点并校,积极整合和重组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办学。在这方面,阳泉郊区可谓典范。该区从1999年开始实施“撤点并校,规模办学”,6年来共撤并小学76所,初中4所,使全区小学初中分别由1999年的159所、18所撤并为83所、初中11所,同时,通过整合,新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而且,根据规划,到2008年,郊区中小学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为52所。阳泉郊区在布局调整的同时,综合考虑地域、交通等因素,通过政府发放住宿补贴、乡村配备学生接送车、家校联合送接制、建寄宿制学校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学校撤并后学生走读的安全问题和学生住宿费用过高问题,使撤点并校工作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从1999年以来,全市共撤并小学140余所。通过重新整合和资源的重新配置,使阳泉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发生了明显改善,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均衡化发展的效益日渐显现。

  3、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03年,阳泉市把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列为政府的实事工程,在广泛调研论证后,市政府计划投资7000万元启动阳泉市教育城域网建设工程,截止2004年4月,已投资2600万元,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完工,有53所学校加盟,共配备计算机3600余台,实现了千兆到校园,百兆到桌面。100%高中学校、72.2%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师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备课、教学,学生享受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化教学,并开始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全市城乡开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第二期教育城域网建设工程已开始启动,又将有50所学校加盟。

  4、实施扶贫济困保学工程,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儿童的权利,也是党和政府的应尽职责,更是公民接受平等教育权利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阳泉市认真解决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把保证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本指标,通过健全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督导等措施加以落实。一是建立了义务教育保学金制度,为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每年提供初中260元、小学160元的保学金,以保证其顺利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2004年,阳泉市财政划拨专款73万无,县区配套资金92万元,加上省拨款66.5元,共对9000多名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了资助。二是建立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制度,保证残疾儿童少年按时接受完义务教育。阳泉市在办好仅有的两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同时,通过加强“两基”督导复查和县级党政领导基础教育责任考核,保证了偏远山区残疾儿童少年实现随班就读。目前,全市共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563名实现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2.3%。三是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学区学生就学同等对待;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绿色通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实行就近入学,而且随到随学;在学籍的管理上,打破学期初办理转学手续的常规,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籍实行随到随办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开方便之门,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5、充分发挥督导评估机制在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的导向作用。

  教育督导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机制。阳泉市是山西省教育督导制度建立比较早的地市,1988年,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各县区也都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室,抽调有威望的领导、校长和教师担任督学,并建立了“‘两基’督导复查制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县级党政领导基础教育责任考核制度”“县区年度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等督导制度,通过督导评估,强化了县区领导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加大了县区对基础教育工作统筹力度,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郊区、矿区等县区还建立了“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估制度”,通过对学校实行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性评估,调动了各学校的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校际间均衡发展。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调整学校布局,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的任务还很艰巨。

  由于该市处于山区丘陵地带,目前还有单人校166所,布局调整还有相当的空间。从城区学校布局来看,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与城区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中心区域住宅密集、人口密度大、小学布点不足的问题相当严重,学校拥挤、班容量严重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布局调整任务繁重。此外,该市是一个以煤炭、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企业办学在全市占有一定比例,但目前企业学校剥离缓慢,还有企业办的28学所校未移交地方管理,影响到全市在布局上的统一规划,难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

  2、农村基础教育薄弱仍然是制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来,阳泉市的农村基础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偏远山区教育,仍然是整个区域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城乡中小学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该市农村教育的现状看,突出的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税费改革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但在一些地方农村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还未得到真正落实。教育公用经费大多被乡村挤占,造成中小学公用经费普遍紧张,学校运转困难,有的学校连电费、水费都无力支付,只能靠举债度日,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是无从谈起。二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流失、老化严重,农村师资60%来是上世纪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由于这些教师专业基础差、学历偏低,加之教师的培训提高又相当欠缺,无法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仅郊区三年来就流失教师130余名,此外,多年农村教师得不到补充,老化严重,不少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5岁以上。三是教学设施薄弱,教学手段远落后于城市,山区学校信息化程度很低,这都影响到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以及监督保障体制还不适应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的需要。据该市城区教育部门反映,城区政府承担了所属基础教育办学的主要责任,而城区学校布局规划权在市里而不在区里,人事、经费管理与支配权也与区里承担的教育责任不相称。另一方面,城区的企业学校,有省、部属的,也有市区所属的,人财物都在企业,而教学业务归区管。由于市、区、企之间的职责与分工在实践中还不十分明确,对调整学校布局、科学规划城区基础教育发展、合理分担教育经费投入、调动城区办学积极性、促进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农村虽然明确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在具体执行中,市、县、乡的职责与任务在一些地方并未真正落实。在调查中,一些基层教育干部感慨地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很对,但实施很艰难。均衡发展能不能做到,关键在制度。制度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各自为政,均衡发展不可能做到。从阳泉情况看,在制度建设与监督机制上仍有待于完善与加强。如在人事管理上,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还没有建立,教师的补充、考核、辞退还有体制上障碍。经费投入与管理以及对薄弱学校政策倾斜上,也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监测、预警机制还未形成,距离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四、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各地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各地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全局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教育服务对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当前特别是要加强县级政府的统筹力度,加大对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抓好薄弱环节,建立对口扶持制度,进一步调整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推动县域基础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要提高市级教育管理协调的水平,促进县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2、抓好农村教育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推动农村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全社会都形成了关注农村教育的氛围,但在政策落实上还有较大差距,最为紧迫的是真正落实“以县为主”体制,加大投入,做到“三保”,尤其是落实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通过布局结构调整,实现农村教育规模办学,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管理;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加大对农村师资的培训;建立、完善城市对农村的对口支援与服务制度,增强农村教育的“造血”功能,从而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别。

  3、已实现“两基”的地方,要加快基础教育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要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办好每一所学校。要用信息化武装教育,用教育信息化带动区域内的薄弱学校实现跨跃式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补。要全面推进课改,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4、创新教育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对均衡发展的导向作用。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督导观念,坚持以有效的教育督导评估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督导在“督政”方面,要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评价县级教育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督学”方面要加强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督导,保障他们所应有的政策权利,同时,发挥教育督导的智力优势,引入发展性督导评价的理念,帮助学校充分争取外部资源,规范学校管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二:

  1.市委彭晓春书记批示:调研情况报告就我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思路是对的,建议是科学合理的。请教育部门认真抓好落实,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城区基础教育发展。

  2.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建宁批示:市政协专题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写得很好,客观地反映了百色城区基础教育的现状,无论是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报告都作了实事求是的表述,对下一步的工作也提出了十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充分反映了人民政协对百色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关心关切,是建设“给力政协”的一个充分表现。很感谢调研组奉献的劳动和智慧。请教育局、住建委、财政局、右江区对报告认真学习研究,切实按自己在发展百色城区教育中所担负的职责和对百色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拿出意见和措施,科学地推进城区教育的发展,造福城区及城乡人民。

  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百色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以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百色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在蔡文姬副主席的带领下,从2014年10月初至2014年12月中旬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到华桐幼儿园、迎龙中学、百色民族高中、百色市第一小学等11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了座谈会(参加人员除调研组成员,还有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右江区政协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右江区发改局、教育局、计生局各一名领导,城区内各公办幼儿园园长和部分民办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初中校长、高中校长);与此同时,调研组还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收集了相应的背景资料和汇报材料,最后形成调查报告的初稿。1月5日上午,蔡文姬副主席主持召开了“百色市中心城区教育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对口协商会”,参加会议的有调研组成员、部分政协委员或专家学者,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市住建委、市统计局、右江区教育局等分管领导或业务员。通过以上调研活动,调研组对百色市中心城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的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或主要困难有了较为系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一致认为:我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我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才能适应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及百色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中心城区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枢纽和中心,具有对各种资源聚集和辐射的功能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和功能发挥离不开教育的支撑作用。目前,百色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2013年底中心城区人口约27.9万人。中心城区现有基础教育学校140所,在校学生55991人、教师2654人,基础教育师生占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为21%。其中幼儿园97所,在园幼儿12579人;小学21所,在校生18025人;初中8所,在校学生10139人;高中5所,在校学生15248人。

  近年来,百色市委、市政府和右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百色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中心城区基础工程、民生工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中心城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基础教育资源不足、“上学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得到缓解。

  (一)坚持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右江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扩充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建了百色市第一小学、迎龙小学、龙景初中、百色高中新校等一批标准化、上规模的学校,其他学校的软硬件也有不同改善。

  (三)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各个学校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育质量。

  (四)加强队伍建设,师资总体素质得到提升。各个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引进高素质教师力度、提高培训实效性等方式,教师队伍总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教育资源建设滞后,教育供需矛盾突出

  1.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须引起足够重视。按国家有关规定,小学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应不低于2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不低于8.16平方米;初中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应不低于2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3.56平方米。而我市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校占地面积不足,小学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只有10.92平方米,只达国家规定标准的54.6%;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5.89平方米,只达国家规定标准的72.2%;初中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只有15.24平方米,只达国家规定的6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5.08平方米,只达国家规定标准的37.5%。另据统计,2014年秋季学期,我市中心城区小学平均班额为54.8人,比规定原则上小学班额不得超过45人,超出了9.8人;初中平均班额为71.9人,比规定原则上初中班额不得超过50人,均超出了21.9人。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中学班级人数多达80人。据测算,要使我市中心城区小学的班额达到要求,需增加63个班,即需新办2个学校;要使中心城区初中的班额达到要求,需新增56个班,即需新办2个学校。我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教育资源扩充跟不上城市开发的进程,其直接影响有“三难”:即教学过程规范难、教学质量提升难、安全管理保障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心城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其对全市教育水平提升的示范引领作用。

  2.人口增长对基础教育资源有更多需求。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各类学校接收越来越多从农村或外地的学生,使得本来就比较有限的基础资源日渐紧张。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虽然投资新建和改扩建了一些学校,但还是没能完全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大扩容的需要。目前,我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在校生30213人,其中具有本地常住户口学生人数19777人,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子女入学人数10436人,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子女入学人数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34.5%,而且逐年增加的趋势明显。

  3.教育资源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己建成的住宅小区22个、占地面积81.26万平方米,在建的住宅小区40个、占地面积298.5万平方米,待建的住宅小区约92个、占地面积约135.08万平方米。但是,在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制定和面积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规划和预留教育用地不足、学校建设滞后等问题及其不良影响也日益凸显。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育公平有待落实

  1.择校现象比较普遍。“入好的小学初中难、入公立幼儿园更难”,这种情况近年来在我市尤其是中心城区日趋严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部分家长学生盲目崇拜“名校”,因此出现资源优质学校报读人数爆满,而一些条件或所处位置稍差的学校报读数较少的现象。2014年秋季招生,百色市实验小学计划招生6个班270人,实际招生8个班459人;百色市五中计划招生7个班350人,实际招生9个班797人;百色市第一幼儿园计划招生4个班120名,报名人数达300多人,实际招生170人。

  2.资源分布不均的表现。我市中心城区形成“入好的小学初中难、入公立幼儿园更难”的被动局面,主要原因:一是公办幼儿园只有8所,在园幼儿2732人,仅占当年在园幼儿总数的21.7%,且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较小,扩大规模已不可能。目前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普及学前教育主要靠民办幼儿园支撑,但真正上规模、合标准、有档次的民办幼儿园少之又少,87所民办幼儿园平均在园幼儿仅113人,多数民办幼儿园规模很小、条件简陋,办学行为及教学管理不规范,甚至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在管理上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二是受学校布局、师资生源、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心城区中小学之间发展不均衡,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差距,由此也引发了小学和初中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普遍存在。

  (三)办学经费投入不足,高级中学债务较多

  1.义务教育阶段:右江区财力有限,难以满足中心城区教育快速增长的需要。目前,百色市中心城区建成和在建的住宅小区共有102个,入驻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多,但配套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跟上。其主要原因,就是右江区已率先“脱贫”,每年得到上级专项资金极少,本级财力又较为有限,无法投入更多经费支持加快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高中教育阶段:一段时期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政策重点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尚需加强。在这种客观形势下,百色市中心城区多数高中学校为了加强建设,特别是为了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只得通过不同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截止2014年9月底,我市中心城区高中学校负债总额达1.4222亿(其中银行贷款9860万)。比如,百色学院附中2011年上划百色学院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学校办学规模没有重新核定,造成上级有关部门只能按2011年以前的办学规模下拨生均办公经费(710元/年.生),学校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非常突出。

  (四)学校教师编制偏紧,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目前百色市中心城区各学校的教师队伍普遍是人数偏少且缺编、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师结构不合理。比如就高级中学校来说,通用技术、音乐、美术、生物及社会实践指导等学科的教师紧缺或有人无编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的结构不尽合理,从而制约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一)科学制定教育用地的规划并严格进行实施

  1.做好中心城区教育用地的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保障教育用地的意见》(桂政发〔2014〕9号)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龄人口及城镇化进程情况,以及国家的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组织教育、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编制教育用地专项规划,明确各级各类教育项目布局,研究制定与城镇化进程同步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级各类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用地专项规划。要将教育用地专项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并在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严格落实。”因此,建议百色市人民政府和右江区人民政府注意指导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在修编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时,将教育发展用地优先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百色市城区学校布局规划”和“百色市城区教育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每所新(扩)学校的用地地块、具体位置、占地面积、办学规模等,尽快完成每所学校的选址意见书和红线图,报经规工委、政府常务会等通过后,出台专门文件。

  2.严格规划实施和管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保障教育用地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规划实施,确保教育用地落到实处”、“加强管理,严防现有教育用地流失”。因此,建议市人民政府和右江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教育用地专项规划实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划调整修改程序、调整修改材料要求及批准机关、监督检查、纠正违规、法律责任等内容;规范教育用地专项规划的调整修改;严格教育用地专项规划实施。同时,要切实加强现有存量教育用地管理,进一步梳理、解决目前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教育用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育用地资源不流失。

  (二)结合城市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学校建设力度

  1.抓好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作,大力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一是加快市第一幼儿园龙景分园(逻索幼儿园)扩建项目和迎龙第二幼儿园新建项目,使之尽快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市第二幼儿园危房改造工程项目,完善现有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尽快落实龙景区第一幼儿园、龙景区第二幼儿园、迎龙第三幼儿园等建设用地,并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提升办园质量,逐步解决“入园难,入公办幼儿园更难”的问题。三是大力支持和鼓励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市人民政府和右江区人民政府应设立民办幼儿教育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大力支持“普惠型”民办幼儿园发展,真正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使“普惠型”民办幼儿园的法人、教师、受教育者享受与公办幼儿园相同的“国民待遇”;把民办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的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强化民办幼儿园管理,进一步完善审批、检查、整改机制。

  2.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作,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一是加快龙景初中(新五中)、迎龙小学(二期)、莲塘小学、特殊学校、百色市第十小学、六塘小学等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启动迎龙第一初中、迎龙第二初中、龙景第二初中、百色体育中学、凤凰小学、迎龙第二小学等项目建设。通过新建一批小学、初中学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办学规模,完成五中、特殊学校、莲塘小学等学校搬迁和民族高中小学部、初中部剥离工作。二是建议把百色中学的高中部从百色中学剥离出来,避免“一流初中加三流高中混合办学体”的继续存在,把百色中学办成我市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实力最强的示范性初中。三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中心城区就读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容速度超过了学校的扩容速度,建议政府在中心城区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预留足够的教育用地,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力度,确保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能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改造各类薄弱学校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造扶持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安排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选派部分薄弱学校老师到等级学校挂职学习,挑选一批等级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锻炼;同时,调剂一批教学设备供薄弱学校使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满足中心城区日益增长的义务教育学生入学需求,真正为民办实事好事。

  (三)加大支持力度使高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1.加快新建项目和扩建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龙景高中(新百高)建设进度,早日整体搬迁,并将六中搬入百色高中旧址,实现优化教育资源目标;加快民族高中扩建项目建设进度,为民族高中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打好基础;在迎龙片区新建一所高中,尽快把百色中学的高中部从百色中学剥离出来。

  2.化解高中学校债务负担。一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二是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以弥补因地方财力紧缺而造成的投入不足,逐步化解高中学校债务负担。

  3.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大力支持百色民族高中立项建设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争取于2015年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继续支持和指导百色学院附属中学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把学校打造成全区有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学校。

  (四)加大经费投入增强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1.合理调剂专项资金。市本级资金要优先考虑中心城区的基础教育,市政府和右江区政府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级投入的原则,解决不同学校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教师待遇上的差异。按照属地征收、当地使用的原则,合理使用好教育附加费、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促进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出台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办法。市政府要出台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小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新建住宅应配建的中小学幼儿园必须与其他工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投入使用。新建小区开发商应根据开发建设的面积分担所属区域学校及幼儿园的建设资金,并全额用于基础教育投入,倡导社会办学新风尚。

  3.重视和加强民办学校管理。民办教育学校的存在是对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一种有益补充,解决了近千名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但在办学中却遇到很多困难:如昂贵的场地租金,负担自聘教师工资,学校因临时租用场地而经常会面临搬迁等问题。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对民办学校扶持指导,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其与公办学校一同均衡发展。

  (五)强化培训和引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按新编制标准及时核定编制并足额使用编制。自治区编制部门已颁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桂编发〔2012〕5号)、《关于印发<广茜壮族自治区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编发〔2012〕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学校编制标准暂行办法》(桂编发〔2012〕7号),对各类基础教育学校教师编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建议市、区编制部门按照上述文件要求,以实有在校学生数为依据核定、落实百色中心城区各学校教师编制;对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坚持每3~5年核定编制一次,及时核定教的师编制给予足额补充教师,以便解决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教师总量不足结构失调问题。

  2.拓宽进人渠道。一是教师招聘工作在规范进人程序的情况下,扩大教育部门招聘教师自主权。二是适当放宽招聘资格条件,尤其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不要过多强调我市人事调配、“学历”的规定要求,应该根据学校需求实际情况而确定招聘资格条件。三是对优秀骨干教师调入,适当放宽调入条件,不受市人事调配“不能人为两地分居”的规定限制。

  3.推行公推直选校长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中心城区各学校推行公推直选校长制度,形成公开、透明的干部竞争机制,增强教育活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校长队伍。

  4.加大中心城区教师培训的力度。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7号)精神,把教师培训经费敖财政预算,按照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2%标准安排,并以政府名义制定出台包括百色中心城区在内的学校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以适应教育的动态拓展和日新月异,推动百色中心城区教育事业更快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调查报告格式一般如下:一、概念与特点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

调查报告完整版

调查报告主题学院班级宿舍白色污染白色污染调查报告电子1003班427宿舍全体成员调查课题白色污染调查分工调查对象济南大学及附近生活垃圾调查研究目的通过对学校内和学校附近生活垃圾的产生以及处理情况的调查明确其危害...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嘉佑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工作效率的社会调查报告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指导教师社会调查的具体单位名称深圳市嘉佑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5月社会调查报告调查名称题目关于嘉佑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工作效率的社会调查...

调查报告格式和范文

威海市居民投资意向调查报告封皮小组成员名单目录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背景说明这部分和调查计划书内容雷同一调查目的二调查方法三调查实施第二部分调查结果重点部分通过用图表数字或文字说明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通常...

问卷调查报告范文

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一、标题要求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1]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1、封面:关于××的调查报告(字体为楷体小二加粗)系:专业:年级:班:姓名:(宋体四号)学号:姓名:学号:姓名:学号:姓名:学号:姓名:学号:2、正文:正文用宋体小四字型、要点可以加黑.)关于×…

调查报告格式样本

关于对正兴企业员工培训情况的调查专业:行政管理姓名:学号: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科教兴国”是国家提出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强国富民的战略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为…

调查报告格式要求及模板

社会调查报告参考格式一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封面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1封面按照学院规定的统一...

调查报告格式和范文

关于房地产市场现状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名单目录第一部分背景说明一调查目的二调查方法三调查实施第二部分调查结果通过用图表数字或文字说明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通常要对问卷中的每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三部分基本结论第四部分附件...

市场调查报告格式和范文

市场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市场调查报告是在对目标市场了解、分析及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一般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或者是相关机构负责人阅读的,因此,在写市场调查报告时,一定要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调查报告是方法、手段,一…

燃放鞭炮的危害性的调查报告

烟台市实验中学初三二班刘倩梦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大家都知道,过年放鞭炮烟花是我们的传统.但是这传统却给我们留下难以消除的非常严重的污染隐患,现在我就针对饭鞭炮之一…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以便改进教学方...

调查报告(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