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其原因

时间:2023.10.13

  一年一度毕业季,几分伤感积分离愁。伤感之余是否还在为毕业论文发愁?好了,话不多说,小编直接为大家送上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一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 语言研究方法 改进 原因 解释力

  【论文摘要】 对过去的语言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语言研究方法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语言研究。本文论述了汉语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发展,并指出研究方法改进与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弥补先前研究方法在解释力上的不足。

  20世纪是汉语语法学建立、成长和壮大的一个世纪,在这100年中,我们对汉语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与此同时,我们的语言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对过去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语言研究方法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语言研究,使21世纪的汉语语法学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1 语言研究方法的改进

  总体来说,汉语语法研究方法是不断跟随国外的研究方法而发展的,可以说,汉语语法学是在不断地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国外的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转换生成语法学以及功能主义语法学等在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留下深深的烙印。

  西方传统语法学是最早影响汉语语法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忠的《马氏文通》是在模仿西方传统语法(拉丁语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第一部古汉语语法着作;20世纪20年代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文法》也是在模仿西方传统语法(英语语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语法着作;20年代的重要语法着作如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和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40年代的重要语法着作如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等,从整体上看都属于传统语法;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也基本上还是在传统语法的框架之内。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开始传入我国。陈望道的“根据功能、从配置求会同”的词类观点,方光焘的“广义形态”的词类观点,陆志韦的“同形替代原则”的词类观点其实都是与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分布”理论是一脉相承的;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这是直接运用结构主义方法来分析汉语语法的代表作;50年代的主宾语问题讨论中,许多学者主张根据名词的位置来确定主语和宾语;60年代,朱德熙的《说“的”》和《句结构》,这些都是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的例子。

  80年代初以来,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格”语法、从属关系语法、认知语法、话语篇章语法等陆续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影响。这一时期,语法学界普遍认识到语法有“三个平面”,即句法、语义和语用,认识到对汉语单纯进行句法平面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来研究语法,应该把句法、语义、语用结合起来。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语言学界在研究汉语语法时,除了继续对语法现象进行句法描写以外,也重视并加强了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如汉语语法结构的歧义研究、动词和名词的配价研究、动核结构和句模的研究、语义格或语义角色的研究、语义指向的研究、词的语义特征的研究、词语的语义搭配的研究、汉语句子的主题和述题的研究、动词述谓功能和名词指称功能的研究、篇章中的指代和照应的研究、句式的变换和相关句式语用差异的研究、句子的背景和焦点的研究、句子表述类型的研究等等。除此之外,还加强了对解释语法现象的重视,80年代以前,汉语的语法研究偏重于描写,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国外语法理论强调对语法进行解释的影响,汉语语法研究中也开始重视解释了。在语法教学方面,也自觉运用了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方法,如词类区分中的分布分析法和句法结构分析中的层次分析法,国内学者都在积极地进行这这方面的实践。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语言研究方法的改进是与国外语法理论和研究方法分不开的。

  2 语言研究方法改进的原因

  以上我们简要地说明了汉语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发展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汉语研究方法有这样的改进与发展呢?是因为国外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所发展,汉语就必须跟着发展吗?表面上看,汉语研究方法的发展是紧跟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步伐的,但是实际上,语言研究方法改进的根本原因是与语法研究的目标有关的,语法研究的目标不仅是充分地描写语法现象,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语法现象以充分的解释,所以,衡量一种语言研究方法是否可取的标准就是这种语言研究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解释力,如果一种语言研究方法具有足够的解释力,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可取的、有生命力的;反之,就是没有价值的或价值很小的。

  汉语语法学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外理论就是因为国外某种理论对汉语来说是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对于某一种研究方法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我们就会运用其他研究方法予以弥补,这样就会使语言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与发展。

  综上,语言研究方法改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要不断寻找解释力更强的语言研究方法。下面就以汉语中对句法的分析为例,简要说明语言研究方法是如何发展的。

  汉语的句法分析是不断改进与完善的,从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到层次分析法,再到变换分析法,再到语义特征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最后到语义指向分析法。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2.1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中学阶段,我们用来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就是“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如把“我的好朋友早已斟满了一杯香香的葡萄酒”分析为:

  主语是“朋友”,谓语是“斟”,它们是全句的中心词。及物动词“斟”后有宾语成分“葡萄酒”。主语宾语前分别都有附加成分“我”、“好”和“一杯”“香香的”,谓语是“斟”前后分别有附加成分“早已”和“满”。

  这种分析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但是,它在实际操作上也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如:

  (1)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2)他死了爷爷。

  例(1)“﹡思想清除”根本就不成立,这就是离了枝叶,主干就不成立的例子;例(2)“﹡他死”就是离了枝叶,意思就完全变了的例子。

  2.2 层次分析法。造成上述局限存在的原因就是在分析过程中不太关注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于是,可以弥补这些局限的“层次分析法”出现了,“层次分析法”就是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的分析方法。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观念,上文例(1)的主语,根本就不是“思想”,而是“封建思想”;例(2)的谓语不是“死了”,而是“死了爷爷”。显然,按照层次分析,原先按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所存在的所谓问题便都不存在了。

  层次分析是我们语法研究,乃至整个语言研究所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但是,我们必须遗憾地指出,层次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如:

  (3)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这样的歧义句就没法通过层次分析来加以分化。因为这个句子之所以有歧义,跟内部的构造层次、词语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都毫无关系,而只是因为“屋顶上”似乎既可以看作是“他”所在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我”所在的地方,还有可能是“他”和“我”都在屋顶上。

  2.3 变换分析法

  为了弥补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变换分析法”便应运而生了。“变换分析法”是根据句法格式的相关性来分析句式的分析方法。运用变换分析法可把例(3)“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分化为:我发现他时,我是在屋顶上。(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事]+是+在+名词[处所])和我发现他是在屋顶上。(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是+在+名词[处所])。这样就有效地化解了层次分析法所不能解决的歧义。

  变换分析法同其他分析方法一样,也有它的局限性。具体说,变换分析可以用来分化歧义句式,但不能用来解释造成歧义句式的原因。举例来说,“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是个歧义句式,运用变换分析可以分化为[A]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戏台上摆着鲜花)和[B]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戏台上演着京戏),从而达到了分化歧义的目的。但是,为什么词类序列相同,内部构造层次和结构关系也相同,会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呢?也就是说,“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这个歧义句式是怎么造成的呢?变换分析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得寻求别的解决手段。

  2.4 语义特征分析法

  经仔细考察发现,上文“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句式产生歧义原来跟句式中的动词有极大的关系,[A]式中的动词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而[B]式中的动词不具有这样的特征,这样就解释了“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

  上面这种通过分析某句法格式的各个实例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实词所具有的共同的语义特征,来解释、说明代表这些实例的句法格式之所以独具特色、之所以能与其他同形句法格式相区别、之所以只允许这一部分词语进入而不允许那一部分词语进入的原因的分析方法就是“语义特征分析法”。

  毫无疑问,语义特征分析为进一步分化同形句式,为根据句法研究的需要对同一类实词划分小类,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句法、语义依据,因此语义特征分析无疑使语法研究朝着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向迈出了更可喜的一步。

  2.5 配价分析法

  为什么“喝啤酒的学生”可以省略为“喝啤酒的”,而“喝啤酒的方式”却不能省略为“喝啤酒的”?对于这个问题,前面的四种句法分析法都不能给予圆满、充分的解释,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得采用“配价分析法”,“配价分析法”是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的方法。

  从配价的角度看,“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有很重要的区别。我们知道,“喝”是二价动词,它的两个配价成分应分别是“喝”的施事和受事。“学生”可以成为“喝”的施事,“啤酒”可以成为“喝”的受事;但是“方式”不能成为“喝”的施事或受事。换句话说,“学生”可以成为“喝”的配价成分,“啤酒”可以成为“喝”的配价成分,但是“方式”不能成为“喝”的配价成分。“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中心语“学生”可以成为动词“喝”的配价成分,后者的中心语“方式”不能成为动词“喝”的配价成分。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喝啤酒的学生”可以省略为“喝啤酒的”,而“喝啤酒的方式”却不能省略为“喝啤酒的”。

  2.6 语义指向分析法

  请看下列例句:

  (4)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5)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6)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例(4)——(6)格式完全相同,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差异只是具体作状语的词不同;从语义上看,各句的状语在语义上所直接联系的成分不同——例(4)“喜滋滋地”指向施事主语“他”,例(5)“早早地”指向谓语动词“炸”,例(6)“脆脆地”指向宾语成分“花生米”。对于上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说:例(4)——(6)各句状语的语义指向不同。

  “语义指向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种语法现象。语义指向分析揭示了句法成分在语法上和语义上的矛盾,指明了句法成分之间,特别是间接的句法成分之间语义上的种种联系,从而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

  语义指向分析法在句法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分化歧义句式,而且也有助于解释造成歧义的原因;还为解释某些语法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我们看重语义指向分析还在于它能为我们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引起我们思考,从而有助于开阔语法研究的思路,将语法研究引向深入。

  综上所述,每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的出现都是缘于以前的研究方法在解释力上的局限,也就是说,语言研究方法改进的原因就在于弥补先前研究方法在解释力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第二篇:试论语言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其原因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论文关键词】 语言研究方法 改进 原因 解释力

  【论文摘要】 对过去的语言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语言研究方法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语言研究。本文论述了汉语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发展,并指出研究方法改进与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弥补先前研究方法在解释力上的不足。

  20世纪是汉语语法学建立、成长和壮大的一个世纪,在这100年中,我们对汉语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与此同时,我们的语言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对过去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语言研究方法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语言研究,使21世纪的汉语语法学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1 语言研究方法的改进

  总体来说,汉语语法研究方法是不断跟随国外的研究方法而发展的,可以说,汉语语法学是在不断地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国外的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转换生成语法学以及功能主义语法学等在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留下深深的烙印。

  西方传统语法学是最早影响汉语语法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忠的《马氏文通》是在模仿西方传统语法(拉丁语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第一部古汉语语法著作;20世纪20年代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也是在模仿西方传统语法(英语语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语法著作;20年代的重要语法著作如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和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40年代的重要语法著作如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等,从整体上看都属于传统语法;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也基本上还是在传统语法的框架之内。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开始传入我国。陈望道的“根据功能、从配置求会同”的词类观点,方光焘的“广义形态”的词类观点,陆志韦的“同形替代原则”的词类观点其实都是与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分布”理论是一脉相承的;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这是直接运用结构主义方法来分析汉语语法的代表作;50年代的主宾语问题讨论中,许多学者主张根据名词的位置来确定主语和宾语;60年代,朱德熙的《说“的”》和《句结构》,这些都是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的例子。

  80年代初以来,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格”语法、从属关系语法、认知语法、话语篇章语法等陆续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影响。这一时期,语法学界普遍认识到语法有“三个平面”,即句法、语义和语用,认识到对汉语单纯进行句法平面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来研究语法,应该把句法、语义、语用结合起来。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语言学界在研究汉语语法时,除了继续对语法现象进行句法描写以外,也重视并加强了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如汉语语法结构的歧义研究、动词和名词的配价研究、动核结构和句模的研究、语义格或语义角色的研究、语义指向的研究、词的语义特征的研究、词语的语义搭配的研究、汉语句子的主题和述题的研究、动词述谓功能和名词指称功能的研究、篇章中的指代和照应的研究、句式的变换和相关句式语用差异的研究、句子的背景和焦点的研究、句子表述类型的研究等等。除此之外,还加强了对解释语法现象的重视,80年代以前,汉语的语法研究偏重于描写,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国外语法理论强调对语法进行解释的影响,汉语语法研究中也开始重视解释了。在语法教学方面,也自觉运用了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方法,如词类区分中的分布分析法和句法结构分析中的层次分析法,国内学者都在积极地进行这这方面的实践。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语言研究方法的改进是与国外语法理论和研究方法分不开的。

  2 语言研究方法改进的原因

  以上我们简要地说明了汉语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发展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汉语研究方法有这样的改进与发展呢?是因为国外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所发展,汉语就必须跟着发展吗?表面上看,汉语研究方法的发展是紧跟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步伐的,但是实际上,语言研究方法改进的根本原因是与语法研究的目标有关的,语法研究的目标不仅是充分地描写语法现象,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语法现象以充分的解释,所以,衡量一种语言研究方法是否可取的标准就是这种语言研究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解释力,如果一种语言研究方法具有足够的解释力,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可取的、有生命力的;反之,就是没有价值的或价值很小的。

  汉语语法学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外理论就是因为国外某种理论对汉语来说是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对于某一种研究方法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我们就会运用其他研究方法予以弥补,这样就会使语言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与发展。

  综上,语言研究方法改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要不断寻找解释力更强的语言研究方法。下面就以汉语中对句法的分析为例,简要说明语言研究方法是如何发展的。

  汉语的句法分析是不断改进与完善的,从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到层次分析法,再到变换分析法,再到语义特征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最后到语义指向分析法。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2.1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中学阶段,我们用来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就是“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如把“我的好朋友早已斟满了一杯香香的葡萄酒”分析为:

  主语是“朋友”,谓语是“斟”,它们是全句的中心词。及物动词“斟”后有宾语成分“葡萄酒”。主语宾语前分别都有附加成分“我”、“好”和“一杯”“香香的”,谓语是“斟”前后分别有附加成分“早已”和“满”。

  这种分析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但是,它在实际操作上也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如:

  (1)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2)他死了爷爷。

  例(1)“﹡思想清除”根本就不成立,这就是离了枝叶,主干就不成立的例子;例(2)“﹡他死”就是离了枝叶,意思就完全变了的例子。

  2.2 层次分析法。造成上述局限存在的原因就是在分析过程中不太关注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于是,可以弥补这些局限的“层次分析法”出现了,“层次分析法”就是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的分析方法。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观念,上文例(1)的主语,根本就不是“思想”,而是“封建思想”;例(2)的谓语不是“死了”,而是“死了爷爷”。显然,按照层次分析,原先按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所存在的所谓问题便都不存在了。

  层次分析是我们语法研究,乃至整个语言研究所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但是,我们必须遗憾地指出,层次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如:

  (3)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这样的歧义句就没法通过层次分析来加以分化。因为这个句子之所以有歧义,跟内部的构造层次、词语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都毫无关系,而只是因为“屋顶上”似乎既可以看作是“他”所在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我”所在的地方,还有可能是“他”和“我”都在屋顶上。

更多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语言文学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也可以说是用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等方面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曾几何时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地广人稀民族繁...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一曲启蒙主义者的生命悲歌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探析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孤独者中主人公魏连殳形象及其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析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姓名****教育层次本科学号***分校保定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电大指导教师日期(以上各项目请学员按照样式自己填写)学生毕业设计(…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人偶戏是海南省临高县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它以其历史悠久和社会基础广泛,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它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临高的历史的地位和现实的影响上,广为群众喜爱,使得临高成为中国人偶戏艺术…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孔子人生的形象摘要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儒家文化为何一直能获得这么多中国人的芳心当然与儒家的文化在不同的时期焕发出不同的生命力有关其中也不与孔子的诗意的人生形象息息相关关...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语言的特质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附件四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二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

12春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写作辅导

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三论文写作一般过程四选题及如何选题五收集及运用资料六如何写开题报告七论文写作八格式要求九论文评定标准十答辩注意事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青岛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外文秘方向)姓名:王明建指导教师:王海燕20xx年x月x日1、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在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侧重于对罗贯中籍贯,《三国演义》…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友情诗赏析》写作意图:友情诗,是建构在离别、怀念、追悼情境下的抒情言志之作。唐代,达到国家规模的空前统一,从贞观到开元,“遍观百家”、“好语…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