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0

  中国古代文学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学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对印度文学的接受出现了全新的局面,既包括以泰戈尔、普列姆昌德等代表的印度现代文学,又包括印度古代文学。

  2017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篇1

  浅谈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摘要:中国接受印度古代文学有两次高潮,第一次自汉末至宋代;第二次始于现代。

  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众多僧俗学者,用一两千年的时间,翻译、注释、研究了汗牛充栋的佛经,其中包涵丰富的印度古代文学。

  经过中国人消化、吸收,丰富、壮大了中国古代文学。

  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对印度古代文学进行辨析、比较,是应有之义。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比较文学有一个很早的源头和很长的过程是在亚洲,在中国、印度和许多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

  关键词:印度古代文学;中国接受;比较文学;中印源头

  一般认为,中国接受印度文学始于东汉的佛经汉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对印度文学的接受出现了全新的局面,既包括以泰戈尔、普列姆昌德等代表的印度现代文学,又包括印度古代文学。

  我们对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印度古代文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吸收、运用,合称为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研究现代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它不但可以彰显汉末至宋代的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第一次接受,而且,随着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再接受研究的深入,对于我们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史和中外文化关系史的编写,都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印度古代文学再接受的两次高潮

  自197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悄无声息地陆续出版了一批有着非凡学术史意义的书籍。

  囿于信息局限,据不完全统计有:

  《佛教与中国文学》,张曼涛主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佛教对中国小说之影响》,朱传誉主编,台北:天一出版社,1982年;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王国良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六朝志怪小说研究》,周次吉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中印文学关系源流》,郁龙余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禅思与诗性》,孙昌武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佛教文学精编》,陈允吉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佛经文学粹编》,陈允吉、胡中行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文坛佛影》,孙昌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陈允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吴海勇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佛经的文学性解读》,侯传文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年;

  《梵典与华章》,郁龙余等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王立著,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俞晓红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佛心梵影――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王向远等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陈允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以上是此类著作中的一部分,但已足以说明,近30年来中国学者对古代佛经翻译文学所表现出来的中印文学关系,有着巨大兴趣,而且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1970年代开始,对佛教文学的研究好似突然热了起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其中。

  这当然和比较文学的再次进入密切相关。

  和整个比较文学研究在台湾地区兴起要稍早于大陆一样,以佛教文学为主要对象的中印古代文学关系研究,台湾地区也略早于大陆兴起。

  在台湾地区,除了上述4部著作之外,还有多部相关论著问世。

  其中以王国良的研究成果最受瞩目,且与大陆学者有所交流。

  比较文学研究的兴起,以及两岸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互动,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都是重要因素。

  但是,这些仅仅是佛经文学研究热的近因。

  除此之外,还存一个年代更为悠久的远因。

  “就国内学术界而言,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是梁启超先生。

  民国九年(1920年),梁任公撰成《翻译文学与佛典》,首先将汉译佛经与翻译文学挂起钩来。

  该文包括佛教输入前古代翻译文学溯源,佛典翻译界代表人物介绍,翻译原本与译场组织概说,等等。

  ”之后,胡适首次于1928年将汉译印度佛教文学写入中国文学史,在他的《白话文学史》中设“佛教的翻译文学”上、下两章。

  以此为肇始,中国出现了一批论述佛经翻译文学的文学史,如1929年谭正璧的《中国文学进化史》,1932年胡行之的《中国文学史讲话》,同年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5年张长弓的《中国文学史新编》,1939年朱维之的《中国文艺史潮史略》。

  “总之,关注佛教文学成为民国有识之士共同的呼声”。

  在众多论著中,周一良的《论佛典翻译文学》一文,最具学术眼光。

  周氏从“纯文学”、“通俗文学”、“语言史”三个方面来论佛典翻译文学,呼吁“将来编文学史的人,一定要给佛典翻译文学一个重要地位吧?”这篇文章分3次发表于1947年末、1948年初的《申报・文史副刊》。

  不久共和国成立,中国学者对佛典翻译文学的重视,依然在一系列著述中有所反映,如1954年顾随编选的《佛典翻译文学选――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1962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的《中国文学史》等等。

  在这一时段,对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支新的力量――以季羡林为代表的中印文学关系研究者,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58年季羡林的《印度文学在中国》一文,在学术史上有重要意义,该文不再将佛典中的文学成分,混同于一般的中国文学,而是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出发,来审视、阐释佛典翻译文学。

  他的《“猫名”寓言的演变》、《(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等文,也都是这一思路。

  在季羡林的麾下,一批研究中印文学比较、中印文学关系的专著,如郁龙余的《中国印度文学比较》(2000)、薛克翘的《中印文学比较研究》(2003)、刘安武的《印度文学和中国文学比较研究》(2005)、郁龙余等的《中国印度诗学比较》(2006)、唐仁虎、魏丽明等的《中印文学专题比较研究》(2007),等等,都以影响研究的视角,来审视佛典翻译文学。

  由季羡林开出的这一脉,都有印度语言背景,比起胡适借力俄人钢和泰的时代,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当然,梁启超、胡适的首启之功,任何时候都不可抹煞。

  中国文学史研究者中,某些有深见的学者没有停止对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而且有了纵深发展。

  如杨义在《中国古代小说史论》中说:“古人写小说,耻于或怯于贴上‘小说’标签,就像阿Q讳言头顶癞疮疤,致使古籍中以‘小说’名书者寥寥。

  ”大家知道,小说后来成了文学主流,这是

  如何冲破的呢?杨义认为:“民间口传小说由单线演进到多线分支,其间隐隐然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外来冲击力。

  这种冲击力就是佛教文化,它所派生的俗讲或变文。

  ”“在这场中外文化撞击中,民间口传小说以其自身的活性,大量吸收佛教文化的幻想和文体智慧,实现了中国小说体制的深刻变革,并形成了前景壮观的发展势头。

  中国的美学界也对佛教文化和佛典翻译文学十分重视,出现了一批重要论著,如王海林的《佛教美学》(1992年)、蒋述卓的《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1992)、祁志祥的《佛教美学》(1997)、邱紫华的《东方美学史・印度美学思想》(2003),等等。

  这类论著虽不是专论佛典翻译文学,但是从审美层面上进行研究,无论对佛教文学的形态、特征、发生机制等课题,都有了新的深入开凿,而且将文学置放在绘画、音乐、戏剧、雕塑、建筑等艺术天地里,使人们对佛教文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新的认知。


第二篇:古代文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古代文学是非功利的为己之学 ,其价值体现在立人 ,而不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古代文学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无论是从铿锵顿挫的--节奏形式上,还是从一唱而三叹的情感上,还是从鲜明的民族审美趣味上,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古代文学大专毕业论文篇1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长廊中是独具特色的,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

  这里从中国古代文学对。

  抒情性的重视,及表现在文学中的“韵”、“味”、“气”等三方面,试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古代文学;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无论是从铿锵顿挫的--节奏形式上,还是从一唱而三叹的情感上,还是从鲜明的民族审美趣味上,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一,抑扬顿挫,节奏铿锵的诗词形式与独特的韵律。

  中国是个公认的诗的国度。

  从《诗经》开始,中国诗人代代辈出,诗歌创作成就实为壮观,当然也包括晚唐兴起的词。

  中国的古典文学,本来就有特定的格式以及固定的平仄,因此,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自然表现出一种整齐而严谨,铿锵且具有音韵之美。

  其实只要从唐诗及宋词中拿出那么一两首来,你就都能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美乐。

  譬如以“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四种押韵的方式为基础的近体诗,是中国文学样式中特别的形式。

  而这种文学样式,从形式讲,它有明显的抑扬的腔调和铿锵的音韵,是中国诗歌史上独有的。

  因此,这种独特的音韵美,显得十分婉转耐听,当然就更便于抒情了。

  在诗歌的黄金时代4朝,不同的诗人呈现出了不同的诗歌风格,描绘出了一幅幅大唐帝国社会现实的图画。

  唐初,俊爽风格的陈子昂高举旗帜,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却创造出了一种静逸明秀的诗歌境界;王昌龄、崔颢则创造了一种刚劲爽健的诗歌风格: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创造了一种奇丽悲壮的美;中唐时期的诗人们则创造了一种冲淡平和的美;韩愈、孟郊创造了一种新奇险怪的美;自居易、元稹创造了写实尚俗的美:李商隐的风格则感伤凄艳。

  唐代是个英才辈出的时代,具具代表性的作家——李白以其洒脱的人格,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运用,创造出自然、清新、俊逸的盛唐之美。

  杜甫则因其悲天悯人的儒者情怀,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创造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沉郁顿挫之美。

  在中国文学中,除了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以外,同样因为音韵的要求而有了独特魅力的文学样式,还有骈文、赋、词、对联等等。

  汉代有汉赋,汉赋的特点能表现大汉帝国大一统的思想。

  当然也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宋代把词推向了辉煌,把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美表现到了极至。

  元明清的戏曲、小说,同样也是满口余香、韵味悠长。

  中国文学以抒情为主,叙事方面不如抒情,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诗有着很大的关系。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可看出,抒情诗占的比例很大,叙事诗的比重很小。

  抒情诗比比皆是,而最着名的叙事诗却只有《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两首。

  难怪中国人喜欢抒情,这和中国的文学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就沿着抒情言志的道路,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美,并将一直走下去。

  《左传》中“赋诗言志”的意思,“志”更多的是个人的思想、志向、抱负等·后世许多诗论者如唐代孔颖达、自居易,清代的叶燮、王夫之,都坚持了这一种说法。

  这是对“诗言志”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位置,也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规律的总结性贡献,“诗缘情”的艺术特征在中国戏曲方面表现较多。

  比如在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基本就是抒情诗的联缀,抒情的唱段很多,也很美。

  不是有“诗剧”之称嘛!而在其他的舞台效果方面,则充分运用了古代文学中我们提到的写意的特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是要灵活得当,所谓“三五步,行经千里;面对面,如隔重山”、“四个龙套,千军万马;几下更锣,长夜即逝”等。

  很显然,这些诗意的抒情句子是文学中强调审美的一种模式,当然也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文学之美。

  二、审美上,追求“神韵…意境”等独特的审美风尚。

  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的样式是及其多样的,而且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审美可以说是一种中和美,是一种含蓄美。

  这种美包含着三个方面即:“韵”、“味”、“气”。

  比如,《邺》《庸》《卫》:“美哉!渊乎!”《齐》:“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豳》:“美哉!荡乎!乐而不淫。

  ”我们从“泱泱乎”、“渊乎”、“广哉”、“荡乎”词语中可看出我国的先民们推崇崇高博大的美。

  这种美从先民初期开始一直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学。

  所谓“中和”,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含蓄蕴籍的美。

  如《诗经·关雎》中所表现得那种中和和谐之美一样,“韵”、“味”、“气”就一起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审美特征。

  “韵”,原指音乐诗歌的音调,后来干脆用到诗歌中,使诗歌音调和谐,富有节奏,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说文解字》中的“韵”更多指音乐。

  到了魏晋时期。

  “韵”逐渐成为品评人物的一个标准,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第一点就是“气韵生动”,主要是把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能够在画中要表现出来。

  那么“韵”就又被拿来品评画。

  到了晚唐时期,文学家们就又开始用“韵”来评价文学。

  清代王士祯提倡“神韵”,这样王士祯的提倡加上一些人的会意,自然把“韵”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影响了诗坛近百年之久。

  我们说“韵”在文学中的作用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的,,包括现代的人们。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中说:“气以实志,志以定言。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倡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这可以说是一种风格论的认识。

  方东树的说法是对一种创作论的认识。

  皎然在《诗式》中说:“诗有四不: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于风流:……诗有四深: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这可以是一种鉴赏论的对“气”的认识。

  我们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当然在创造的过程中,他们探索性地借助于“气”、“意”、“境”、“中和”“韵味”等等的审美范畴,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

  这在中国都是独具特色的,正是有了这些独具的审美范畴,才使我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使我国文学独具特殊的地位和独有的魅力。

  以上可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古代文学大专毕业论文篇2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