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看接受美学的解释力

时间:2023.7.7

  优秀的文学,对孩子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从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看接受美学的解释力,希望对各位英美文学方面的同学有帮助,欢迎大家阅读认知语言学中的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

  摘 要:接受美学理论对于阐释儿童文学翻译具有一定解释力。根据接受美学的读者反映论,“期待视野”以及“视域融合”理论,挖掘文本的“未定性”以及填补“作用空白”等文学批评标准,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及译者肩负的特殊使命。

  关键词:接受美学;儿童文学;期待视野;视域融合;文本的未定性

  引言

  接受美学是由传统的,以文本和作者为考量,转向以读者受众为轴心的文学批评理论。

  上世纪,接受美学发端于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尧斯(Jauss)在1967年的讲座《何为文学史?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讲座发表时更名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引起文学批评界剧烈震动,其影响深远。尧斯将读者的作用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颠覆性地指出读者在实现文本作用,连接原文作者与文本文学功能上的历史地位。

  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主要有读者决定。其理论实质是以研究读者反应为核心,探析文学文本是如何能动地被读者接受和再阐释。因此,接受美学也被认为是一门读者学,读者的存在使文本得以实现其文学价值,从而在确立其在文学历史中地位。(Zhang,2002)

  1.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独特一脉。它的作者、编者、出版方和评论者却是成人,只有消费者是儿童。瑞典儿童文学作家Lennart Hellsing 从社会学的角度把儿童文学描述成,“任何儿童读到或听到的材料,从书籍到报刊、电视、广播。”(Riitta, 2000) 《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Vol 3., 15th edition, 1985)将儿童文学定义为:“为了娱乐或引导下一代而制作的文学或插图书”。Oittinen 在其书《为儿童而翻译》中写道:“从更广的角度体察,儿童文学可以是任何让儿童感知兴趣的事物。”(Riitta,2000)因此,儿童文学的涵义可以延展为:只要能将儿童的美学需求与阅读兴趣撮合到一起,能给他们带来知识和娱乐的都是儿童文学作品。

  同时,多让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有利于接受全球文化,开阔视野,帮他们做好成人前文化知识的积淀准备。从这个层面,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儿童文学作品与一般文学相较凸显以下特点:从儿童角度触发的体验,儿童或类儿童的主角,简单直白的情节,现实与虚构相融,乐观与天真的主旋律题材。(《儿童文学概论》编写组,1990)

  2. 接受美学给儿童文学翻译的启迪

  2.1 特殊读者的地位和作用

  一部文学翻译作品的读者,不仅指目标语的受众,还包括最先阅读并译出原作的译者。译者对于原作的创造性翻译实践不是被动复现原作文字作用,是积极地用自己全部文学造诣和语言功底来书写一部“新”作品。除了将自己浸润于原作,他还要站到与原作语言完全两个世界的目标语空间里,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译者是原作的开启者,是续写并创造原文新价值的特殊读者。

  儿童文学译作的目标受众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爱好者,是身心都在迅速成长的少年儿童,不仅把属于他们的读物看做是阅读习惯的启蒙,译作中的故事和语言将成为他们一生受用并源源输送精神能量的心灵给养。

  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其价值无法定性衡量,只有被读者会心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文学美感。在儿童文学翻译的巨轮上,译者是“舵手”,他是特殊的读者,和儿童小读者一起书写翻译文学史。

  2.2 期待视野和视域融合

  “期待视野”指的是读者基于以往阅读中的经验、兴趣、潜在素养,在后来的文学鉴赏活动中秉持的预期阅读需求和标准。(Bressler,1998)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和读者的“期待视野”时而交汇时而分道,因为译者对原文的先在理解往往高于读者。译者的翻译实践更多受制于原文的语言而不能随性。

  儿童文学的译者,应预测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充分考虑他们的审美兴趣与接受水平,尽量使儿童读者与自己的视域由分道趋近融合。

  2.3 文本未定性与空白的填补

  文本的“未定性”与文本作用的“空白”也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文本的“未定性”是指当文学文本中描述的现象与现实世界中的实物缺乏实在关联时而造成的文本作用待定。(Jauss, 1982:145)未定性的存在帮助读者能动地发挥文学想象力,将文本信息的“空白”填补,实现文学作用。金元浦曾这样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作用的未定性不是缺陷,而是各种文学效应的源泉;没有表达出的远比已经表达的重要得多(金元浦,1998)。”

  文本作用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文字与句子无法转变,但随着时代变迁,文本作用会更新,这不仅仅靠读者埋头于字里行间品咂而来,恰恰是文本与读者互动的必定结果。而儿童文学译者殊于儿童读者的身份,赋予他重新诠释文本“未定性”与填补作用空白的使命。

  3. 结论

  接受美学在儿童文学翻译领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其理论观照在于:儿童文学译者在当原文与译文无法实现作用对接时,须兼顾作者意图和儿童读者的教育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身心特点;将原文“未定性”进行具体化加工,填补作用“空白”;用儿童欢喜的方式使原文作者、译者自身以及儿童文学读者(可能包括成人)的阅读“期待视野”趋近融合,让原作再次重生。

  参考文献:

  [1] Bressler E. Charles.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8.

  [2] 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2.

  [3]Oittinen,R. Translation for Children[M].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Inc.,2000.

  [4]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M]. Volume 3. 15th edition.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985.

  [5] Zhang Jie . Reception Theor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M]. Wuhan: Wuhan University, 2002.

  [6]《儿童文学概论》编写组.《儿童文学概论》[Z].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7]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第二篇:古代文学翻译美学研究论文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

  再现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以《桃花源记》英译为例仝月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如何使中国文学更好地输出以及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是译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选取《桃花源记》为例,以翻译美学为切入点,研究了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本。关键词:桃花源记;翻译美学;文化交流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文如下:方译:Allofasuddenhecameuponapeachgrove.Forhundredsofpacesalongbothbanksofthestream,thepeach-treeswereinfullbloom.Noothertreesweretobeseeninthewholegrove.Thesoftgrasslookedfreshandbeautiful.Hereandtherefallingblossomsweredancinggracefullyinathousandhues.林译:hesuddenlycameuponapeachgrovewhichextendedalongthebankforaboutahundredyards.Henoticedwithsurprisethatthegrovehadamagiceffect,sosingularlyfreefromtheusualminglingofbrushwood,whilethebeautifullygrassygroundwascoveredwithitsrosepetals.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显了桃花林的出现不仅出乎渔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意料。方译中短语“Allofasudden”被置于句首,进行了强调,林译中副词“suddenly”被置于主语后,也是强调,据此,两译者均体现了用词的“准”,适应语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渔人甚异之”。两位译者对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处理侧重不同。在方译中,译者详细刻画,通过“freshand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gracefully”,和“inathousandhues”来描述桃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林译则突出“精”,即精练,无拖沓,一句“thebeautifullygrassygroundwascoveredwithitsrosepetals。”简洁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在字词微观方面,两位译者均向目标读者展示了《桃花源记》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一个强调动态美,一个展示简洁美。

  2“.意”与“象”。“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因此翻译审美绝对不可以忽略”。“意象”指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意象”蕴涵着“情”与“景”及作者的“意”与“志”,是审美的高级阶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审美者需根据“象”来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达的概念。作为译者,领悟原文中的“象”至关重要,因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记》文末提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方译:AgoodscholarofNanyang,onlearningofit,wasanxioustorediscovertheplace.Nordidhesucceed,anddiedsoonofillness.林译:LiuTsechiofNanyangwasagreatidealist.Heheardofthisstory,andplannedtogoandfindit,butwastakenillanddiedbeforehecouldfulfillhiswish.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刘子骥,实际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怀,要借其隐逸之心,抒发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译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AgoodscholarofNanyang”,人名被略译,从审美角度来看是译者领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虚无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寻病终”的结局,所以此处弱化了人名的翻译。林译中直接用“idealist”一词来翻译,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也同样表达出了桃源的虚无之意,可以说两位译者是异曲同工,都表达出了原文中的“意”与“象”。两位翻译大家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传达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