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的六个感人故事

时间:2023.7.19

  老人与斗牛

  若干年前的一天,为斗牛场养殖斗牛的老胡安·塞尔维拉,遇到了他那些一流斗牛的买主。他却面色阴沉,心情沉重。销售的牲畜中包括强壮的公牛博尼托,这头牛以身躯巨大而闻名于整个墨西哥。

  几个月来,塞尔维拉的斗牛一直销售不畅,因为他拒绝卖出这头自己从牛犊开始养大的优良公牛。可是,随着积蓄慢慢花光,他再也撑不住了。他的农场破败不堪,急需资金来挽救败局。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卖掉博尼托。

  “饶恕我吧,博尼托!”公牛被领走时,老人低声说,“我不想卖你啊。”

  从那之后,每个星期五的上午,胡安都会向斗牛场的裁判们询问其后的星期天将会使用哪一头牛出场。

  或许自己往日对博尼托温柔、友爱的照料使得它不适合进斗牛场。一头合格的斗牛必须具备快速的反应,在场上的动作要优雅,尤其要渴望杀戮。博尼托别的方面都很出色,但胡安不相信他的博尼托会去杀戮。

  然而,在一个星期五,裁判们给他的答案却是:“是的,该大家伙出场了。”

  那个星期天的下午,斗牛场里挤满了人。听说博尼托将要出场,人们兴奋地议论着。

  首场人与牛的对抗很是令人兴奋。勇敢的公牛英勇搏斗,却很快就被动作熟练的斗牛士杀死。当第四头公牛的尸体从竞技场上拖走时,到了主要比赛的时间了。

  在场地的一头,一扇红色大门敞开了,强壮的博尼托冲向场子的中央。人群顿时陷入沉寂。

  在搏尼托两侧的肩头,扎着两根颜色华丽的标枪。人们在它冲进场地之前就已经给它扎上了标枪,以便刺激它发怒。.骑马斗牛士紧随其后,继续在它宽大的肩头残忍地扎下标枪。然而,尽管疼痛难忍,博尼托却没有丝毫犹豫。它朝着折磨自己的人发起了连续攻击,一次次把他们逼近安全墙内。它的血浸湿了晒干的草地,但它从未疲惫地低下牛角。

  博尼托反复狂奔而过,斗牛士每次都要冒生命的危险。人群的喝彩震耳欲聋。

  突然,人们都倒抽一口气。博尼托的角顶到了他右大腿的肌肉,把他扔到地上。人们飞快地把他从场上带走,替换上另一名斗牛士。

  新的搏斗开始了。新来的斗牛士使得衰弱的斗牛陷入被动,.他把长剑插入了牛的肩胛骨之间。然而,让斗牛士吃惊的是,博尼托并没有倒下去。红色的剑一次次撕开博尼托的皮肤,可是每一次都没有击中致命点,博尼托依然发起凶猛的进攻。观众的情绪近乎疯狂,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喊叫。

  忽然,在狂热激动的喊声中,有人发出了呼吁,这种声音变得响亮而清晰起来。因为那头巨大公牛令人惊叹的勇气和力量,观众恳求着:“饶恕公牛!饶恕公牛!”

  裁判站起身回应人们意想不到的呼吁。他挥舞着自己的白色手绢,这是结束斗牛的信号。

  搏尼托赢了。在墨西哥斗牛场的历史上,一头牛能被饶恕,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这头巨大的动物感动了观众,他们恳求留它一命。

  博尼托不安地用蹄子触着地。观众焦急地等待着。官员们凑到一起,计划把英雄的斗牛从场上撤下去。这时候,所有的目光忽然被吸引到场地的一头。

  一位矮小的老人从观众席上跳下去,镇定地走向博尼托,那是胡安·塞尔维拉。他毫不畏惧,稳步朝前走。

  “博尼托……我的心肝——我是胡安!”他喊着。博尼托把头转向他,但他丝毫没有放慢脚步。观众紧张起来。

  “可怜的博尼托!他们都对你做什么了?”他轻声说着,眼泪流下了脸颊。

  胡安走到博尼托身边,轻轻抚摸着它的额头,就像以前他许多次做过的那样。那只雄伟的动物镇定下来。

  “来吧,博尼托。咱们回家去。”他温柔地说。

  看台上的数千人都着迷地站起来,他们注视着矮小的老人和那头不可征服的公牛慢慢地走出斗牛场,回到他们的家。

  兜售幸福的老人

  很多人到日本旅游,都会去看一看位于北海道的一座废弃车站,不为别的,只因它有一个美好的名字——幸福车站。

  1987年,最后一列火车从这里驶过后,这条线路就被废弃。日本政府打算把这个车站拆掉,却遭到了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政府最终同意了居民的请求,车站得以完整保留,轨道上,还停留着以前行驶过的火车车厢。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这个车站的名字,寓意太过美好。

  一个叫野村的老人也是附近的居民之一,他的小卖店以前向来来往往的乘客出售报刊、零食、饮料,勉强维持生计。车站停运,昔日熙熙攘攘的站台变得冷冷清清。

  很多个无人的清晨,野村看着大大的“幸福车站”四个字。耳朵里似乎又响起了火车的轰鸣声,那是多么幸福的声音。如果这幸福一直延续,该多好!他拿起笔。随手在纸上写下祝福的话,然后。长时间地看着这些温暖的句子。那颗孤寂的心慢慢地被幸福填满。他不停地写,然后,把这些纸条拿到站台上和车厢里,将它们紧紧地粘贴在上面。

  天长日久。整个幸福车站都贴满了祝福的纸条,风轻轻一吹,这些祝福就此起彼伏地起舞。

  附近的居民发现了这个惊喜的变化,他们会在黄昏时分涌到站台上,或在车厢里走一圈,一条条地读那些祝福的话,然后,情不自禁写下新的祝福贴上去。

  到站台上读祝福、写祝福,渐渐成了附近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慢慢地,外面的人发现了这个秘密。更多的人涌进来,读祝福、写祝福。后来,各国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幸福。祈求幸福。

  此时的野村依然守着他的小店,不过,店里的东西早已不是传统的食品,而是一张张祝福的卡片,是写有幸福字样的手帕,是编成“幸福”字样的同心结,甚至,还兜售车票,上面的终点站写着“幸福”。

  野村越来越老了。头发已经花白,背也佝偻了,可是,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始终都带着幸福的微笑。他会愉悦地对每一个顾客说:“您一定要幸福!”

  很多人被他的微笑和祝福感动,却没有人知道。曾经的野村,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妻贤子孝。然而,一场车祸夺去了妻儿的生命。也夺去了他所有的幸福。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幸福,所以,他执意留在幸福车站。向来来往往的人兜售幸福,以此告诫所有的人,最值得的珍惜的就是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紧紧抓住,不要让它溜走。

  生死之间的“桂姐”

  她刚刚从小睡中被惊醒,也许是因为我走近的脚步声,也许是因为我很低的说话声。她的每一个白昼就是由这无数次的小睡和惊醒构成的。我将她扶起来。她的头发蓬乱,目光呆滞。与我一年前见到时相比,她好像发生了质变。她问我自己是在哪里。负责照顾她的人告诉我,她每次惊醒之后都会有同样的疑问。

  我在她的床边坐下,将脸贴近她的脸。我问她“我是谁”,这是所有来到她跟前的人都要问的首要问题,这是对她的考核。如果她的回答迅速又正确,她的身边马上就会荡漾起一阵对生命力的惊叹。

  她用呆滞的目光审视了我一阵儿,摇了摇头。

  我很清楚这不再是她的幽默。两年前,面对同样的问题,她先是有完全相同的“反应”。但当我哀叹了一声之后,我的名字竟立刻从她的嘴里蹦了出来。顽皮又诡秘的表情出现在她的脸上,她为自己的幽默而得意,她为自己幽默地骗过了我而得意。

  这一次,她的摇头意味着放弃。她真的没有认出我来……她真的已经认不出我来了。

  我不想放弃。我觊觎着感官之外的认知能力。我说出了我母亲的名字。“你知道她是谁吗?”我问道。她用不屑的目光看了我一眼,她说她当然知道,她知道那是她女儿。“我是她的儿子。”我接着说。她诧异地看着我,然后将信将疑地喊出了我的名字。她的目光里充满了对名不副实的疑惑。

  再过两个月,我的外婆将迎来她的第97个生日。她的兄弟姊妹都称她为“桂姐”,因为她出生在桂花盛开的季节。4年前,她在长途电话里为我一字不落地背诵出《长恨歌》等唐诗之后,我激动地写下了《外婆的〈长恨歌〉》。

  她现在仍然能够背诵出《长恨歌》和《琵琶行》。但是,她的背诵已经不如两年前那样流畅,其中会掺杂着一两处错乱和两三处停顿。我惊叹那些错乱和停顿,那是晃动在生与死之间的蜃景。

  背诵恢复了她的精致。我将她扶到轮椅上,将她推到门口的院子中央。清新的空气和温热的阳光让她的精致更加显眼。这精致是她与生俱来的美,是她生命力的标签。

  我们断断续续地拉着家常。她的反应有时候极为敏捷,有时候非常迟钝。有一次,她甚至停下来,充满疑惑地看着我……她又不知道我是谁了。我又需要重复刚才的游戏,让她通过她的女儿来确认我的身份。

  家常继续拉下去,我提起我在北京见到了一位很少见到的表姨。外婆的反应令我慌张,她竟问起了表姨的妈妈,问我是否也见到了她。我怀疑她又一次错乱了。“她妈妈是谁?”我故意问道。外婆的回答快捷又准确:“她妈妈是我姐姐。”她肯定地说。也就是说,她并没有错乱。这让我有点费解了。“你不记得你姐姐已经过世多年了吗?”我着急地说。

  外婆突然就不说话了,我知道是我的话触动了她。她在想生的温馨还是死的神秘?负责照顾她的人安慰我说,到了外婆这种年纪的人已经没有喜怒哀乐了。她低估了外婆的生命力。从我们的交谈一开始,我就一直拉着外婆的手。我能够从她手的表情(它的颤抖)感觉到她对我刚才那句话的反应。我后悔自己将死亡带进了我们的谈话中。

  在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外婆突然说:“我想回房间里去,我很伤心。”

  我为她的伤心而伤心。我将她推回到房间里,将她扶到了床铺上。“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在了?”她在慢慢躺下时自言自语。然后,她侧过身体面对着墙。我看到她闭上了眼睛,我不知道那突然的黑暗能不能遮掩她突发的伤心。

  两天之后,我又一次来到她的跟前。她还是没有认出我来,她还是需要通过“推理”才能够说出我的名字。她当然也不记得我两天前到过这里,她对时间和地点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

  我告诉她我刚去了“月塘”。那是她的祖屋,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这标记她生命源头的地名没有从她的记忆中脱落,她突然变得充满活力的目光说明了这一点。“你真有意思,”她说,“你去那里干什么?那里什么都没有了。”说着,她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她的自言自语里开始闪烁着往日的生机。

  我给她看我从“月塘”外残存的土墙上剥下来的泥土,让她用手去触摸她娘家的气息。“那是一座很大的房子,”她激动地说,“它的周围有一堵很高的土墙。”我相信她的触摸与我的触摸完全不同,她能够触摸到时间的内涵。

  我不知道“现在”对我外婆意味着什么。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虽然已经不多了,但是,她有过非凡的生命力。很多年之后,这生命力会让我将她虚构出来。她会沿着我的记忆和想象进入一个盘根错节的故事,一直回到她的祖屋,她的出生地……她会通过我的虚构重新开始她的生命。

  我盼望着那个时刻。我盼望着在精致的语言里再现她精致的身影和她精致的声音。我盼望着她重新认出我来,用她的眼睛认出我来。

  当你老成了我的孩子

  你躺在床上怯生生地看着我,像犯了错的孩子等待着家长的呵责。我一边用目光尽量柔和地迎向你那惊慌失措的、与年龄不相称的眼睛,一边走到床前掀开被子,褪下你的裤子,果然,你又尿床了。

  这就是得了两次中风又得了老年痴呆症的你!

  母亲总是很忙,于是我揽下了照顾你的活儿,在上班前下班后。

  20岁的我学会了给人换尿布,学会了给人洗澡,学会了如何逗孩子(智商如孩童的你)开心,学会了挎着装着沾满屎尿的尿布的篮子去河沟洗,像一个小媳妇。

  你像孩童一样依恋着我。

  常给你洗澡,总希望你的身体如我般洁净。调好洗澡水,去抱八九十斤的你,力小的我总是两手抄在你身后,深吸一口气,心里先生出一股蛮力来,再双臂运力将你抱起,稳稳地、轻轻地放入盆中。我用毛巾柔柔地擦洗那一根根突出的肋条下满是老年斑的松弛皮肤。你总会嘿嘿地笑,带着少女般的羞涩,任凭我揉搓。

  你吃饭,总是在堂屋。盛好饭菜,放上汤匙,我便会在一旁候着。我得时不时地为你拭去下巴上的米粒和溢出的汤汁,还得时时提防你拿汤匙的手把碗碰翻,一如刚会吃饭的孩子。但我一定不会去拾桌上的米粒送到你嘴里,如当年的你一般。

  天凉了,你枯瘦的手冰凉冰凉的,如那冰块。你为什么不哭呢,如同放学回家,冻得直哭地扑向你的儿时的我?我会拉过你的手,把它放进我温暖的怀里,一如你把我冰冷的小手放进你温暖的怀里一样。

  因为我的一时疏忽,你摔了一跤,摔破了高耸的眉骨,渗出丝丝血来。看着那血,我一阵头晕,心里难过极了,又害怕极了——你会不会死呀?我手足无措,只知嘴里不停地向你赔礼道歉:“奶奶,对不起,对不起。”眼泪就滚下来了。你咧开嘴笑了,竟安慰我:“不哭,不哭,不疼,真的,一点都不疼。”

  你临终前,吞咽困难,三天没进一点食物,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声,痰在喉咙里,可你已无力吐出来了。看着你痛苦得扭曲的面容,我仿佛看到了死神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你,把它的魔掌罩在你的头顶,年轻的我第一次从内心深处对死亡感到了恐惧!

  后来我常想,20岁的我太年轻了,太无知了!即使不知道呼吸器,还是可以用嘴把你喉咙里堵塞的痰吸出来的。可当时的我却不知道!也许,你还能多活一些时日,也许,临走时能少一些痛苦。想起这些,我常常自责,为我的无知。

  20岁的我就知道,我会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也将是一个孩子的祖母,或许我还会是一个孩子的曾祖母。我会爱他们,如同你爱我一般。

  常看到或蓬头垢面,或衣冠楚楚为一日三餐、为家人幸福奔波的人们,他们一定也很渴望被人疼、被人爱吧?看着他们,我心里总会有一种情感在膨胀,那是爱。

  我知道,这都因为你,是你让我在被爱中学会了如何去爱。

  求求你盗版我

  他原本有车有房有公司,目愤慨于白方礼两度落选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便倾家荡产为老人拍电影。三年来,影片《白方礼》从未在影院上映,他感慨:我没有能力去发行——

  自认为“中国最寒酸的电影制片人”,目前住在天津一套租来的一室一厅的公寓里。这里同时也是电影公司的登记地址。

  46岁的制片人李佳伦迄今只有一部作品正式与观众见面,它被一家电视台买走了电视播映权,但只得到屈指可数的放映机会。多数时候,他只能在房东那台老式的“长虹牌”电视机上,放给自己欣赏。

  正是这部处女作令他尝到了穷困的滋味。他原本拥有住房、汽车和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却变卖了包括妻子首饰在内的家产,决定拍一部赚钱无望的电影。

  如同亲朋好友事先警告的那样,他赔钱了,而且负债累累。就连他自己也承认,此举使生活陷入了低谷——“也不是低谷,我是沉到泥里去了”。

  这部没有激烈情节的电影从头到尾讲了一个“好人的故事”。

  主人公白方札是一位不识字的河北老人。从74岁到88岁,白方礼用在天津街头蹬三轮车跑出租的约35万元收入资助了南开大学、耀华中学等学校的300多名贫困生,自己却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

  白方礼于2005年9月23日病故。他生前两次被提名参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均落选。打抱不平者称他“感动了中国人,却没能感动中国”。

  李佳伦一直记不起白方礼的相貌。他们见面总共不超过5次。他甚至觉得,老人走了之后,他们才算真正认识。

  两人认识于1994年。那是李佳伦最富裕的年月。他拥有50万元存款,开着当时稀罕的“尼桑”牌小汽车,把砖头式的“大哥大”移动电话往桌上一摆,~顿饭吃4000块钱不眨眼。

  这位小老板只有高中学历,在农场挤过牛奶,在石化公司做过工人,开过相片冲洗店和饭馆。他一度“北漂”,在十几部影视作品中跑过龙套,向往电影学院。当然,他在这方面的专业资历是“参加过文化馆的话剧培训班”。

  1994年,在一部以白方礼为原型的电视剧里,李佳伦饰演了一个跟白方礼作对的坏小子。他“挺佩服这老头儿”,当白方礼到剧组探班,他开玩笑说做老人的徒弟。

  不过,两人的全部交往就到此为止。第二年,自认做演员“没混出名堂、一看没戏了”的李佳伦,告别了文艺圈。

  他觉得自己很快就把白方礼这个人给忘了。今天,他反思那时“有点钱烧得难受,得意忘形了”。

  十多年后,他再次见到这个名字,是老人的死讯。他在网上看老人的事迹说,白方礼再也蹬不动三轮车的时候,将一饭盒的零钱交到一所学校,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

  李佳伦读着读着,好像重新认识了这个人一样。他泣不成声,一直哭到天亮,“哭傻了”。

  “我惭愧,我有钱的时候把白大爷给忘了,在有能力的时候没干正事。”他说,如果自己不挥霍钱,去支教,老人可以少蹬多少回三轮车啊!

  他愤慨于白方礼落选“感动中国”人物。义愤给了这位前龙套演员筹拍电影的最大动力——“没人捧他,咱们老百姓自己捧他”。

  不止一位朋友狠狠地对他说,你有病,鼓捣这个干吗,有你嘛事儿?白大爷是个“高级神经病”,你也高级神经病啊?

  他的妻子王晓琴总结:“我家这口子就是个神经的男人。”在她眼里,丈夫一向挺聪明。可这部戏让夫妇俩吵了不少架,她气得喊过离婚。最终,妻子把手上的金戒指指下来,卖了。“砸锅卖铁也要干了,人家思想比较高尚嘛。”

  她被迫担任了《白方礼》总编导。她的亲戚、年过七旬的老艺术家张炬也接演了一个角色,还出面邀请了主演黄少泉。

  白方礼去世一个月左右,电影《白方礼》启动。在这个家庭,真心欢迎它的只有一个人。

  最受打击的也是他。这位高中毕业生自认“有两把刷子”,花了一年多写剧本,“着了魔”一样,做梦也想,床头放着纸笔,害怕睁眼就忘。改了13遍之后,拿出去给专业人士一看,“兜头一盆凉水”。还是张炬帮他请了两位编剧。

  电影是通过海南一个朋友的公司申请立项的。李佳伦完全不懂要花多少钱。他请一位制片主任算了一下,这部低成本的数字电影估计要60多万元。

  为了筹钱,李佳伦以一个极低的价钱将住所卖了,为这事到现在还“没一个不骂”他的。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家三口搬到了广告公司。没过多久,公司也出让了。

  不值钱的旧夏利车也转手了。“卖两万是两万,虱子也是肉啊!”

  托朋友介绍了几家企业,他去拉赞助。一看剧本,对方都推了。“人家问,‘这电影谁看呢’?”

  活到死 学到死

  赵慕鹤1911年生,40岁时到中国台湾,66岁从高雄师范大学辅导中心主任的位置上退休。87岁时,由于孙子准备考大学,为了鼓励晚辈,他决定与孙子一起报考,结果双双考上,4年后同时毕业。接着,他98岁时拿到了南华哲学研究所的硕士学位,成为台湾最老的硕士。

  在读研究生的3年里,赵慕鹤改变了生活规律,他原先的生活作息是凌晨一两点就寝,上午10点左右起床。但读研究生时,每周到校上课3天,为了从高雄赶往位于嘉义的学校,他硬是把作息时间改成早上6点起床,搭6点10分的莒光号到嘉义大林,再搭8点20分的校车到学校。

  虽然奔波劳苦,但读研期间,赵老从不迟到早退,更没翘过课,上课也没打过瞌睡。

  74岁时,他独自到欧洲自助旅行了十个多月。不懂英文,也不会电脑,出国前又没订房。到底要住哪里?他胸有成竹地说:“不用订,每天下午5点,你看有年轻人在车站游览回来,跟着走,就找得到青年旅馆,便宜啊!”他经常与背包客同挤20人一间的青年旅馆。

  到了伦敦,他寄宿在以前的学生家中。白天学生夫妇上班,他就擦玻璃窗、扫地,打扫完毕出门旅游,傍晚回家煮饭;他还取下废弃木箱的木条,花一星期架起后院的篱笆,帮学生省下1000英镑的工钱。“我脑筋动得很快,就是靠这脑筋活!”一趟欧洲玩下来,他只花了三万多元。

  现在,赵老为了方便买车票、看病挂号,开始自习上网;因为上网常需打英文,于是他在客厅墙上,贴了一排毛笔写的常用英文字母,自学英文。前些时候,一位原高雄师范的同事来家里拜访,看到墙上的英文和桌上的电脑,脱口而出:“老赵,你都要死了,还学什么电脑?”“可是,我现在还活着啊!”赵老说完,自己也笑了。

  看着赵老在签到簿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老师郑玉梅说:“您真是大家的榜样,活到老,学到老。”

  赵老大笑:“学到老哪里够啊,人就是要一直学下去,活到死,学到死啊!”

更多相关推荐:
讲故事活动总结

讲故事活动总结为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突出明德项目“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课题研究,提高小学各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根据学校计划安排,我们小学语文组于20xx年x月x日下午在…

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身边的“清风民警”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有人觉得:廉洁,是高不可攀的星辰,遥不可及。有人觉得:廉洁,是不可或缺的空气,如果缺少了它,人类就生活不下去。但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能算是廉…

班主任故事

我与“40朵小花”共成长尧舜小学20xx级2班孟凡德尧舜小学办学特色为致雅教育,致雅之路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而影响学生最关键的是班主任。“塑造内外兼修的儒雅教师,培育博学多才的文雅学生”是致雅教育的核心内容。雅的…

一年级数学 趣味故事小练习(十)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十)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森林里的客人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

卡卡的成长故事

卡卡的成长故事20xx年在上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卡卡帮助米兰获得冠军,卡卡拿下了一个球员所能获得的几乎所有个人奖项,创造了历史上一个球员在同一年包揽个人奖项的最高纪录。在冠军杯小组赛中,对安德莱赫特两回合的比赛,…

“告状”背后的故事——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反思

“告状”背后的故事——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反思【摘要】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园每天都会频繁出现的一种行为,也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4-5岁幼儿一般会因为寻求帮助、检举他人和表现自己而向教师发起…

德育故事 爱的力量

德育故事爱的力量单位:嵋阳初中电话:——走进学生的心张梅姣住址:临猗嵋阳邮编:04410513934874991身份证号:14xxxxxxxxxxxx爱,能似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爱,能似一把凉扇…

手指的故事

手指的故事(小学生合作能力心里辅导课程教案)『适合小学20xx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2、通过各种合作性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理念概述: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时…

我们身边的文明故事

我们身边的文明故事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在我看来文明有时候只是一个字,如果你请求他人帮助你时,或许多一个“请”字,也会使…

大丰堆小学故事讲起来比赛总结

大丰堆小学“红领巾故事讲起来”比赛总结结合“天津市首届红领巾文化节”相关要求,提高我校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我校于20xx年x月x日下午在我校三楼音…

收费员安全文化故事

讲好安全故事远离安全事故作为身处于高危行业岗位上的您,此时此刻,可否会想起因违章已经魂归天国的他;可否会想起因违章已经失去双手或一条腿的他如今持有残疾证是怎样艰难生活的……;你可否还记得某工地上那血肉模糊、肢残…

编故事范文

小鸡的故事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鸡看到头顶上金黄的太阳懒懒地说今天的阳光真好我要好好地享受享受阳光浴小鸡躺在草地上正享受着暖暖的阳光突然听到小猪的声音小鸡别晒太阳了快来帮我盖房子吧小鸡说不干不干盖房子又脏又费力气...

故事(5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