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与发展前景

时间:2023.8.6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与发展前景【1】

  摘 要:随着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主要研究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高校以及高中职院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但是多数学校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课程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够明确。

  本研究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科学分析,为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提出关于课程定位和发展前景的建议,并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工商管理;课程定位;发展前景

  工商管理专业是经济类学科中管理学的一条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基本专业素质,适应知识经济要求,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人才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

  而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是学习的主动者与思想的践行者,科学的课程定位和专业的就业指导不可缺少。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

  1.课程定位的目的

  目前,我国多所院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该专业的人数增多便无形加大了学校保证毕业生质量的难度,企业挑三拣四的情况也使得毕业生就业变得困难。

  在众多的地方院校还出现了大同小异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目标的雷同化,课程定位的不明确性,教学内容的重复,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最根本的实践能力等诸多问题。

  众所周知,地方性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旨在于为当地中小企业培养既精通管理知识又能统一大局、管理公司的综合性管理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一味地沿袭过去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而不知创新,那么地方院校将丧失自己人才培养策略的优势和特色。

  所以,在深入研究当地院校工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课程定位是保持自身优势的明智之举。

  2.科学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结合自身教育特点,抓住重点,贯彻落实改革计划,明确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可分为“基础层”“业务层”“职能层”和“战略层”四大层次。

  在“基础层”“业务层”和“职能层”可分别设置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投资项目评估等助于学生形成基本管理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基本主干课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最高端即“战略层”设置“企业战略管理”这门主干核心课程,提高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能力,对企业实行战略管理。

  “战略层”着重培养学生学习、领导和创新的三大能力以及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三大职能,有助于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

  1.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与过去的对比

  过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小、要求却越来越高,自然,当地院校毕业的大多数毕业生被排斥。

  而企业由于发展的需要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敞开大门,特别是民营企业成了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市场越来越重视营销人才从而使管理类专业主体逐渐向销售集中。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营销这个岗位,少之又少的管理类岗位只留给了工作经验多或是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而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是不容乐观。

  如今,经济的发展,使市场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并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不可否认,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

  2.工商管理专业目前的就业方向

  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好就业形势,很多就业准备生不禁要问,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生的“早餐”在哪里呢?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主要可包括三大方向:一是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二是国内外的大小型企业;三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这三大方向也可分别归类为常规型工作岗位、实际型工作岗位和研究型工作岗位。

  不同类型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专业素质的要求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毕业生应考虑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自身能力选择正确的就业方向。

  当然,除此之外,在国内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甚至出国深造也都是不错的毕业打算。

  3.工商管理专业可拓宽的就业方向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并开设了其他分支专业如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体系,所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谓是全能型经济人才。

  自然,工商管理专业可拓宽的就业方向不胜枚举。

  目前,各企业人力资源部仍然对高学历青睐有加,不免挑肥拣瘦。

  所以地方商校的毕业生亦可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社会环境选择非管理类岗位或者自主创业,拓宽自己的就业范围,如会计出纳人员、市场营销策划人员、金融分析专家等,甚至广告策划类领域也能有所涉及。

  正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该专业发展前景甚好。

  价值链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定位【2】

  提要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雷同,人才知识结构与就业岗位需求存在差距,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与企业经营活动需要的现状,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在工商管理专业中运用应用性本科教育理念构建课程模式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文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性建设问题,通过对应用性本科课程模式的研究,借鉴企业价值链思想,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定位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价值链;课程定位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的应变能力。

  因此,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探索适合应用性高等教育的新型课程模式至关重要。

  本研究围绕应用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定位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一、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及研究现状

  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在1993年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到2007年有356所高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是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开设率为53%。

  在2007年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上工商管理为最热报考专业排行榜中的第三名。

  由教育部委托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进行的2010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就业能力调查显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没有进入前50名。

  这一调查从侧面说明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还难以满足与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目前本科层次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定位的调研,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商管理既是一级学科专业,又是二级学科专业,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并列,这种划分导致人们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产生偏差。

  2、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雷同现象,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既未能与地域经济发展结合,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也与现实企业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

  3、在课程定位和设置上,仿照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课程结构,课程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人才定位层次上偏重于企业的综合管理,与企业对本科层次基层管理岗位的定位存在矛盾。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比较研究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内涵。

  教育界对课程模式的理解存在多种定义,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表述是: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主要涵盖两种属性的应用型知识:涉及事实、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和涉及经验、策略的“过程性知识”。

  “事实与概念”解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解与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指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课程模式的选择决定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模式就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课程体系框架,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并且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程功能,与某种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

  它既是一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功能模式,一方面要规定课程内部构成并设定其相互关系,同时这种结构的建立又是以特定的功能假设为指向的。

  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从培养目标的内涵来看,应用性高等教育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

  二者都是以学科为基础,但应用性本科教育更强调面向工作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应用性本科教育强调学科知识平台对应用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

  因此,应用性本科教育是学科与应用并重的一类高等教育。

  (二)国内外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比较。

  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逐渐形成一类新兴大学,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此类教育机构又被公认为各国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办学模式的典范。

  1、德国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

  在德国,培养应用性高级人才立足于专业性或地区性的应用研究和开发。

  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课程模式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由企业培训的课程和学校课程所组成。

  企业培训课程是企业根据职业培训和培训框架计划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内容,而学校则开设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

  专业课程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即将原来平行设置的多门学科课程,改为根据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需要综合成几门跨学科课程。

  这种课程模式强调职业能力本位,不以学科为中心,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2、澳大利亚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

  澳大利亚的理工大学实施以学科为基础、面向行业和产学结合的本科教育。

  它的课程模式主要由在学校的理论课学习和基于行业的学习(IBL)两部分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校和行业三方紧密合作,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后,有机会在企业工作,并体会和熟悉工作环境,接受针对职业生涯的实践培训,侧重培养应用能力。

  行业是此类大学设计课程、开展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合作伙伴,一方面行业和企业提出教育需求,参与课程开发;另一方面又与大学积极配合,开展基于行业的教学活动。

  尽管上述两种课程模式服务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各具特色,但也可以归纳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第一,不同程度地突破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根据工作要求来设计课程;第二,非常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面向工作的应用能力;第三,行业、企业和大学紧密联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我国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

  高林、鲍洁(2006年)提出了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NCM)的总体框架,该框架提出课程模式应以“学科”和“应用”为两个基本点,既要注意打好学科基础,又要强调应用能力培养。

  该模式将应用性本科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分为三个课程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应用能力平台、基本素质平台,每个课程平台都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三个平台的课程贯穿于本科4年,从第1学年到第4学年,学科基础平台和基本素质平台的课程逐年减少,应用能力平台的课程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上述模式进行课程的设置,其中包括工商管理本科专业。

  三、NCM课程模式框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NCM)的总体框架分析研究,该模式在构建应用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应职业岗位的课程设计。

  NCM课程模式框架仍然保留着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思路,围绕某一专业的原有课程先后次序的需要设计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不能针对职业岗位开发应用性课程,难以达到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为一线工作服务的应用性人才目标。

  (二)实践教学缺乏立足点。

  应用性本科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面向工作的应用能力。

  然而,NCM课程模式框架的设计主要解决了课程整体的模式,还无法针对不同行业岗位需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使实践教学缺乏立足点。

  以上两点问题导致NCM课程模式仍然是一种概念框架,缺乏对应用型本科课程定位和设计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价值链的课程定位模式将在NCM课程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创新课程定位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四、基于价值链的课程定位模式

  (一)价值链的内涵。

  价值链是指从原材料加工到产成品到达最终用户手中,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组成的一系列活动。

  价值链管理是管理关于在价值链上流动的产品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和信息的全部过程。

  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使企业的供、产、销形成一条珍珠般的“链”――价值链。

  同时,价值链管理不仅体现在流进组织的资源,而且还包括流出组织的产品和服务,其带有效益导向的,目标是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价值链,一个企业的价值链是由一组业务流程构成的,不管何种业务流程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系统地设计业务流程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利器。

  价值链的模型,如图1。(图1)

  在企业的价值链中,有些业务流程是特别重要的,决定着使企业具有独特性或竞争力的因素,可以称之为“主要业务流程”,如市场营销、生产业务、售后服务等。

  其他业务流程是对经营提供基本支持所需要的,它们使经营运作起来,称之为“支持业务流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现金管理等。

  (二)基于价值链的课程定位探讨。

  专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应紧紧围绕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如何才能差异化地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决定于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由于价值链管理从企业实际运营与管理的角度将企业活动分解为支持业务流程、主要业务流程和综合业务流程三类价值链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按照企业价值链三个层次的流程对课程进行分类;其次由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价值链的构成上存在差异,这将为我们根据其价值链的差异性进行专业的特色定位提供了依据。

  基于价值链的思想,本文提出以下课程定位与思路。(图2)

  1、依据价值链层次对课程进行分类。

  依据应用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企业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其核心课程应在充分调研企业核心业务的基础上,依据主要业务流程进行设计。

  而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将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等课程作为可选课程。

  通过以上的课程分类将使专业核心课程向企业一线岗位倾斜,区别于MBA的综合型课程;同时,针对核心课程开发后续实践教学课程更能针对不同企业一线需求,充分体现专业的应用性特征。

  2、依据主要业务流程差异进行专业特色定位。

  工商管理专业定位取决于核心课程的设置。

  第一层次,可以针对研究不同产业、行业及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主要业务流程的差异,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定位寻找可能的方向。

  例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主要业务流程的差异,都可以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特色的依据;第二层次,核心课程的特色可以围绕主要业务流程中的某一关键职业岗位进一步进行细分,针对职业岗位的应用开发应用性课程,达到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为一线工作服务的应用性人才目标。

  以上基于价值链的思想,提出了若干课程定位与思路,将有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雷同现象,使培养目标体现现实企业的岗位需求。

  同时,也针对NCM课程模式框架存在的问题,针对职业岗位的应用开发应用性课程,使实践教学达到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为一线工作服务的应用性人才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林等.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马陆亭.以创新思维重构高教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3]韩华英.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3.


第二篇: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1】

  摘 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教育属于非专业的教育,如何运用和分析会计资料和信息处理企业工商管理中可能遇见的实际问题才是该课程的重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文主要就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实践的教学工作中,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都主要是针对会计专业本身的,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研究较少,从而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较为落后,存在许多错误的部分。

  比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教学目标设置为和会计专业的学生相同,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方式完全套用在工商管理专业类的学生教学中,或者,在会计专业教学的基础上,简化会计教学的内容,单纯的认为工商管理类的学生不会从事会计行业,能够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就能满足专业的要求了。

  可是,在实际应用中,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体系的知识,该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和管理类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相结合。

  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2、会计课程的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实践性教学的可操作性十分重要,但是任何专业对会计课程内容的要求都各不相同。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会计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对企业会计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内容,如编制会计报表等,对会计核算的方式和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受到教学的课时等方面的限制,老师主要是采用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并没有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和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做所区分,从而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在实践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操作,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实践性教学的环节较为薄弱

  从目前的教学方式上分析,当前的教学条件受到的限制较多,高校的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较大,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授课的方式为主,缺乏实践性教学,学生只是单纯的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无法将其灵活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另外,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较为单一,教学手法陈旧。

  会计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性教学在会计教学有很大的效果,使用普遍,可是在工商管理类的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应用却很少,教学水平不够。

  二、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措施

  1、设置符合工商管理类的课堂体系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和会计专业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会计专业本身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就是会计,可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不同了。

  学习会计专业的人主要是从事会计管理和会计事物这一方面的工作。

  培养的主要内容有记账、报账、算账和用账,就业方向都是各个单位会计部门或者是会计师事务所。

  经济管理和工商管理类的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非会计专业的管理工作。

  主要的就业部门也是各个单位管理部门。

  所以会计专业的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将传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应该将设计内容和工商管理专业相结合,便于该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2、采用职业导向的理念进行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

  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将就业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会计课程转变为系统的案例,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对案例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性。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制定相应的计划,通过情景模拟,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提高课程的实践性。

  或者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的项目相结合,随着项目的逐渐深入,加强学生对会计课程的理解,从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这两种方式都是将课堂的主导部分从教室转变为学生,较大程度的提高了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性。

  3、采用专业实验室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会计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会计实训主要分为计算机操作和手工操作两种。

  其中计算机操作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生成会计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管理。

  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中可以采用ERP软件,通过沙盘对抗以及模拟企业经营模式的训练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需求。

  手工操作主要是对原有的纸质凭证,会计账簿等进行分析和模拟操作,最终生成会计信息并进行手工计算和汇总分析等。

  在培训中,不但要加强工资的管理一起固定资产的管理外,还应该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采购、成本、生产和存货等多个环节的培训,能够独立的完成会计核算、分析以及投资的管理工作,从而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

  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十分重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工作管理的能力。

  因此,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必须加强对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燕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52.

  [2] 马敬峰.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23.

  [3] 蒋 伟.基于能力培养的旅游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3:10.

  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2】

  摘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要求决定了学生必须是主动学习者,实践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会计信息是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从企业的视角了解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了解会计信息对管理活动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构想。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 会计课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专业素质教育应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专业素质教育的重点,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显然不行,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推动,各高校相继推行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并掌握相应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巧。

  会计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让高校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效地掌握会计这一管理工具,利用会计信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们经过多方调研,发现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很多时候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上,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大多数不再继续学习其他的会计类课程,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所学的会计学知识,更不清楚实际的会计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也不清楚会计信息对管理活动的作用,这种状况与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一些教师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不从事会计工作,对会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最主要的是会阅读会计报表。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的课堂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等,重点介绍报表格式及报表分析,这些内容往往未能与会计实务对应起来,初学者常常难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会计知识,在课程结束时大多数学生通常是知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但不太清楚为什么这样处理,对报表项目也缺乏深刻的理解。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从根本上影响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薄弱。

  一方面,虽然很多教师能使用多媒体课件将会计核算流程图、账户体系图、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账簿的格式等内容展现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还不是很充分。

  另一方面,虽然讲授过程中会使用一些练习和习题,但这些练习和习题通常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设计,不能将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全部包括进来。

  由于缺乏有代表性的综合案例,学生没有现实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感性认识,也不会进行完整的全套账务处理。

  (三)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或不完整。

  实践教学通常可采用校外企业实习或校内实验室模拟的方式进行,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高校在会计课程教学中没有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即便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会计实验,往往实验项目单一、数量有限,主要是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成本的核算、报表的编制等,多数还是沿用会计专业的实验项目,注重会计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如何使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决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锻炼和培养不足,不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与专业培养要求契合。

  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主要是各类单位的管理部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岗位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能读懂会计报表、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对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阶段相关的会计课程一般只开设《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其中的财务管理专业还会开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

  由于《会计学》课程中会计术语较抽象难懂,会计账户、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之间环环相扣,对于初学者来讲,若只是单纯地进行机械记忆,会感到枯燥难学。

  加之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目标多半不是从事会计工作,自身的学习动力也有限,单凭理论讲授很容易让学生对会计学课程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入可能会改善这一状况。

  通过模拟实验的实际操作,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结账、算账、出报表等各个环节都亲自动手,将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的现实,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根据我们对部分学生的了解,近年来出于就业的考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中报考会计资格证的越来越多,对上机实验的需求使得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日趋增强,因而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入到会计流程当中,系统地了解整个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了解会计以何种方式为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了解在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哪些信息对管理决策最重要,什么信息处理容易出现失误等。

  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入,可提高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让主动学习成为可能。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构想

  (一)设置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的会计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将学习者培养成为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教学内容不应该特别强调会计核算方法,应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侧重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会计信息的分析技能。

  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会计知识背景不足,仅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学生缺乏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培养,为此需要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内容,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加入到课程教学中,整合多门课程中与该专业开设会计课程目的相适应的内容,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方面:第一,侧重于基本会计理论、基本经济业务、基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介绍和基本会计操作技能的培训。

  第二,强调会计信息与管理的关系,不追求各种具体会计核算技术、技巧细节的介绍。

  简化传统会计学教材中偏重核算技能的内容,增加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能力培养相关联的内容,多讲应用,弱化核算。

  第三,注重会计基本原理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紧密结合。

  本着“必需”、“够用”、“易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时的需要,既不过多地阐述会计理论,也不过繁地介绍会计实务。

  从某种程度上讲,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应遵从实用主义原则,以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需要为最高目标。

  (二)引入“职业导向”教学理念,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才需求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教学中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会计课程教学效果。

  具体而言:(1)在会计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性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探究问题的鼓励,这种教学理念极大地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独创性的发挥。

  为了提高学生对会计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在会计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从特定情况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认知,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

  选取合适的案例是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综合性的案例,是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保证。

  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其代表性和典型性,学生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熟悉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并能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措施。

  (2)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入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探究式教学法,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的“项目”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以项目为载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逐步深入、全面展开教学活动,通过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完成项目研究,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进一步探索,进而树立他们的信心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会计学相关课程都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并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项目驱动教学法法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是根据项目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

  在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要注意将项目的确定、完成,以及对完成项目情况的评估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发挥教师的引导、鼓励作用,确保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利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会计实训一般可分为手工操作实训和计算机操作实训。

  手工操作实训是让学生对纸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单独或依次进行模拟操作,并可以依据生成的会计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手工计算、汇总以及分析等,这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来完成。

  计算机操作实训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模拟完成会计信息的生成与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ERP实训软件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通过沙盘对抗和模拟企业经营训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实际参与经营管理的滋味,认识到只有了解和熟悉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岗位分工,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这种实训教学除强化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基本核算层次的训练外,还可进行采购、存货、成本、生产等环节的管理培训,使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等都能在实验中得以模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此外,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方面还应加强,实现手工操作实训和计算机操作实训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既懂会计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事项的复合型人才。

  (四)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实习期开展实践教学。

  首先,由于会计信息的特殊性,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应尽力为学生联系到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地方去实习,主要的业务是代理记账或者查账,可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会计信息的保密性问题。

  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拓宽校外实习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到企业去了解生产、销售过程,亲身接触和感受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了解企业如何利用财务信息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等。

  总之,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账务处理原理,而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规范,从账务处理过程中体会经济业务的财务特点与财务结果,学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实践教学过程应偏重于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和结果的体验,特别是对财务结果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财务信息认识经济业务实质的能力,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探析[J].企业导报,2011,(17).

  2.肖华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09,(1)(上).

  3.刘亚莉,胡志颖.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现代化,2010,(17).

更多相关推荐:
mba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1关键词1一、并购背景及交易简介.1(一)并购背景.1(二)交易简介1二、why?联想并购IBM的动因分析(从案例本身出发)1(一)联想发展战略的需要2(二)联想国际化战略的要求2(三)追求协同效应21…

mba论文范文

mba毕业论文范文

河北工业大学mba论文格式范文

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中国平安徐州分公司竞争战略管理研究摘要竞争战略是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本论文在对战略理论的演变、核心竞争力理论、迈克.波特五种竞争力…

mba论文

毕业论文

mba工商管理论文

Mba工商管理论文

mba管理论文

Mba管理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mba论文格式范文

基于风险控制的中国民生银行信托产品创新设计研究ResearchOnTheInnovationofTrustProductofTheMinShengBankofChinaBasedOnTheRiskControl...

MBA论文写作问题总结

在职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与若干问题一、选题二、理论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谁研究?怎么研究?运用了什么理论?得出了什么结论?有哪些意义或启发?还存在哪些不足?或者还有哪些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容易出现的…

如何写MBA论文

如何写MBA论文很多同学对mba论文写作不太了解。本人根据参加论文答辩、开题的体会,结合自己的理解,整理出14个要点,供大家参考。1.什么时候开始写mba论文mba教学环节:课程+论文论文开题条件:学分修满,其…

mba议论文作文事例必读三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走近一看原来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资料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

MBA论说文格式一(原创总结应试经验)

MBA论说文写作格式一1.引材料抛论点100字1.读了这个小故事,我在为谁什么的同时,更为谁感到什么。但我更从中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启事:什么。2.正如文中所述,什么。从中(从什么的材料或故事中),我更领悟或悟…

如何写好MBA论说文

如何写好MBA论说文论说文写作大纲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材料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规范、连贯、得体;字体端正,文面整洁;鼓励发挥创造性。论说文点评例1融“危难”以铸“新生”对于一个民…

mba毕业论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