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抒情随笔散文

时间:2023.10.6

  七月九日,礼拜六,我们一家三口回到了乡下老家。

  一进院子,满眼的绿扑面而来。梨树、苹果树上果实累累,一个挨着一个,急不可耐地从叶子中间露出头来,似乎争抢着向我显摆他们的风采。我摘下一颗梨,咬在嘴里,梨的清香中带着一点涩,影响口感,我咀嚼几下,咽下水汁,把渣子吐在了地上。

  母亲从窑洞里迎出来,呵呵笑着,帮我放下行李,说:梨正长个呢,还不能吃,歇歇脚,摘得吃杏去。

  早在两个礼拜前母亲就打电话告诉我,杏子黄了,抽空回家来吃。我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回去。本来说好让大哥大姐小妹他们分的吃,吃不了拿去卖,可是母亲听说我要回来,坚持在树上给我留了一些。

  “再不回来,就留不住了,每天都落一层,快落完了。”母亲说着,拿来梯子,我爬上去,一颗颗摘下来。这些杏子都熟过火了,皮子已经发蔫,我掰开一个,里面的果肉已经松软如泥,吃在嘴里又黏又绵。我和爱人吃了几颗,就放在旁边不吃了。母亲笑着说:不好吃就别吃啦,放在那里吧,回头把杏核捏出来,杏仁和黄豆一煮,可好吃呢。

  后院的桃子长得很大,已经挂了红尖,虽然说离成熟期还有一段时间,但口感已经很好。母亲带我们去摘,说走的时候给我们带一些回去。我说:还没有熟呢。母亲抱怨说:等熟了你们又回不来,吃不上。

  苹果今年也很繁盛,果子很多,不过只有拇指那么大,还不能吃。我吃着桃子,打量着母亲的后院,才发现只顾吃果子了,母亲的菜园子别有一番景象呢。豆角架排成两行,结出的豆角一嘟噜一嘟噜吊在空中,又粗又长,旁边的黄瓜也不示弱,也是水灵灵地一条条隐藏在叶子中间,像和人捉迷藏一样。母亲说,旁边还种着晚豆角,等这两行豆角下架,那晚豆角就接上了。我看到西红柿蔓子也爬上了架子,一个个西红柿像乒乓球那么大,颜色青绿,隐在叶子中间。一行茄子长到小腿那么高,紫色的叶子铺张开来,还没有结果,而辣子虽然也没有完全长大,但上面已经星星点点的长出小辣椒。

  “我上次回来,菜园子才刚露青,现在都长大了。”我摘下一根黄瓜,掂在手里说。

  “有苗不愁长,可快哩,等不到一个月,茄子、辣子都能吃了。”母亲边说边拿起镰刀,割了一把韭菜,“下午咱们吃韭菜饺子!”

  我和爱人帮母亲择着韭菜,身心融进这田园里,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愉快。

  我拿起相机要给母亲拍照,母亲阻挡着不让。母亲说她的头发这次被剪得太短,照出来不好看。我呵呵地笑着说母亲还是那么爱美。母亲也笑了。但我还是发现和前几次回家相比,母亲明显地苍老了,耳朵更背,给她说话要很大声,走路也明显地缓慢了。想到大哥给我说,和母亲同龄的一茬人一个接一个都不行了,去世的很多,健在的已经没有几人了。我心里一酸,作为儿女还没有孝敬她,她还没有享多少福,却一天一天地老去了。心中一再提醒自己:别再用工作忙作为不回家的借口,还是应该多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母亲要的不多,只要儿女的一份心意,只要这样天伦之乐的氛围,她就很满足,很幸福了。

  母亲依然是那么乐观,那么热爱生活。她不仅种菜,还种了玉米,就那么一点地方,她用心经营着,菜园子里没有一棵杂草,各种各样的菜除了供应哥哥姐姐妹妹和她自己吃以外,竟然还有结余的可以卖。菜园子的一角,放着几个破盆,里面栽着四季果、仙人掌等花草,母亲还用玉米杆单独围起一个小园子,里面栽种着月季花,红的、黄的花缤纷地开着。

  都说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无论兄弟姊妹有多少,逢年过节都会向妈所在的“家”团聚。当有一天妈不在了,兄弟姊妹之间就成了走亲戚,而各自也纷纷从妈这个大“家”解体,成立各自的小“家”。所以,要珍惜妈在的日子,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带上爱人孩子常回家看看。


第二篇:常回家看看随笔


  昨晚,老妈又打电话给我,问我这个周末回不回家了,还没等我作出回答,她就又急着往下说,她说她会煮白切鸡等着我回来吃。听后,我不言语了,我知道:老妈又在想我回家了!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读小学时,我天天骑着自行车在家与学校间来回穿行;读中学时,我回家的次数减至一个星期一次;而现在,由于学习和工作比较繁忙,我由大一的一个星期回家一次逐渐变为大二的一两个月回家一次。老妈渐渐习惯我回家次数的减少了,可是,她更习惯的是每个星期都给我一个电话,问我回不回家。每次从电话里头听到她渴望我回家的语气,我是一阵感动,同时也是一阵阵的内疚自责。我常扪心自问:“TT啊!你怎么都不抽空回家看一下自己的老妈啊?你的孝心在哪啊?”

  我知道,老妈年纪越来越大了,她内心的孤独也与日俱增。几个姐妹的我们,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回家陪老妈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我们之间的交流渐渐由见面变为手机交谈。有好几次,老妈打电话给我,说她想找个人聊天,她在家里觉得无聊。一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曾经在课本上看到的那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大致都想表达:“孩子长大了,要离开“鸟巢”飞出去了,而作为母亲的她们越来越孤”的情感。当时,我认为这样的日子离我的母亲还很遥远,因为我会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不会让她感到孤独,直到最近老是听到老妈在电话里头说她感到无聊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的母亲也要经过这一阶段,原来我也给母亲制造了孤独感。后者与前者形成的对比,这种内疚感又有谁能懂?有时老妈在电话里头大发感慨,她说,她很想念我们这姐妹读小学的的那段日子,虽然那时候觉得我们常在她的耳边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觉得很厌烦,可是,现在想看看我们几姐妹聚在一次绊个小嘴的机会都没有了。姐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家这么一两次,我和弟弟要在学校学习,回家的次数也是少得可怜。想三个人聚在一起聊一下天也就只有春节那几天。我常常在猜测:如果我们几姐妹都结婚了,那我们见面的日子是不是更少了!我很担心那天的到来!我不希望时间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都抹杀掉!

  上个周日是母亲节,我给老妈打了个电话,祝她节日快乐。电话里头的她显得异常的开心。农村的孩子很少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们说不出那些肉麻的话语。可是,上了大学之后,接触的新事物、新思想多了,很多情感也敢表达了。现在我不吝啬表达我对母亲的爱、关心,我将母亲的生日牢记在心,在属于她的节日里总少不了送上自己的问候。母亲只有一个,我们不去爱,那谁去爱?只要母亲开心,我们累点又有什么呢?

  我决定了:这个周末无论如何都要抽空回家看老妈。这次的白切鸡应该由我来煮!煮给我最爱的老妈吃!

  望天下的孩子常回家看看!母亲真的很需要我们的关心!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随笔之一

班主任工作随笔奇台六小王新梅这学期我仍然承担数学教学工作,还担任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凭经验到了四年级班主任应该松口气了,可没想到这学期让我更费心了。丢三落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更多了。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一句精辟的名人格言,也是如此。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醒,给人以…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

高中思想政治随笔

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摆脱困境,达到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考试成绩好这样一种境界,我认为学校应重视、媒体应支持、教育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当然,重中之重是老师、学生观念的转变。首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政治教…

20xx.12教育随笔《一切为了孩子》

小7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和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半日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让对孩子的教育做到家园同步,在幼儿园的统一工作安排下我们小班在12月x日下午开展了家长…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潘集中心校乔良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只有在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美术教学,接触者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

读书随笔 董兴华

读《班主任漫谈》随笔贾庄中学董兴华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感慨良多。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某些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翻阅这本书,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使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快乐的暑期来临了,跟以往不同,这次暑期我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的集中学习培训。在此期间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动时间学习,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新所…

网络研修随笔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

心得随笔

玩中学,学中乐_____观摩课有感连续两周参加了济南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会,每一节课都特别精彩,特别是这周三的展示课各位老师各具特色、形式多样、设计精巧。作为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低年…

随笔(20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