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鳖疾病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3.10.6

  黄沙鳖疾病综合防治技术【1】

  摘要 分析黄沙鳖的发生原因,针对黄沙鳖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疾病,提出采取改善生态环境、引用山泉水作为水源、用中草药肥水调制水质、增强鳖体抵抗能力等综合措施预防鳖病的发生,以促进黄沙鳖的养殖。

  关键词 黄沙鳖;疾病;防治技术

  黄沙鳖是广西优质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规摸和产量不断增加,但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患上红脖子病、腮腺炎等疾病,其中腮腺炎病属于毀灭性疾病,一旦治疗不及时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在养殖生产中,多数养殖户往往缺少综合防治意识,一发现疾病就盲目用药,效果不明显。

  为此,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加强日常管理,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 黄沙鳖病的发生原因

  1.1 水质

  要求养殖黄沙鳖的水体肥嫩,为茶褐色或淡绿色,水体透明度、pH值分别为25~30 cm、7~8,氨的适宜浓度、最高浓度分别为20、50 mg/L。

  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换水,清除黄沙鳖的排泄物、投放的残饵,以免其破坏水质,造成病原体的滋生,导致黄沙鳖发生病害。

  水体养分含量较低,透明度比较高的瘦水,其中含有的浮游生物非常少,易使黄沙鳖发生累枝虫病、水霉病,也不适宜黄沙鳖的养殖。

  人工控制的养殖水体,水温20~25 ℃时,黄沙鳖食欲不振,生长状况不佳,容易发生腐皮病。

  因此,人工控制的养殖水体以水温30 ℃为最佳。

  1.2 病原体

  黄沙鳖的病原体主要有真菌、细菌、寄生虫。

  其中,嗜水气单胞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当病原体侵入黄沙鳖,常使其机体活动受到影响,导致其新陈代谢紊乱,造成疾病发生。

  目前,黄沙鳖病原菌侵入的途径有:通过伤残鳖、病鳖的带入[1];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黄沙鳖营养不足,尤其是缺乏VD、VA、VC、VE;在换水过程中,注入大量受污染的水体,带入大量病原体;日常管理不严格,对病死鳖乱丢乱放,导致病原体传播;养殖池间的工具相互串用,排灌系统相互连通,导致一池发病便互相感染。

  1.3 敌害生物

  蛇、鼠、蟹、蚂蚁等敌害生物,常常会对黄沙鳖造成伤害,甚至吞食黄沙鳖,使黄沙鳖继发感染各种病原体。

  1.4 抗逆性差

  由于近亲繁殖导致黄沙鳖种质退化严重,出现体质弱、生长状况不佳、个体大小等,导致黄沙鳖抗逆性差。

  2 鳖病的发生特点

  2.1 常呈多病并发

  黄沙鳖发生疾病时,多数情况下是多种疾病同时发生,如穿穴病、白斑病同时发生,疖疮病、腐皮病同时发生,鳃腺炎病、红脖子病同时发生等。

  2.2 黄沙鳖对环境敏感

  黄沙鳖的人工养殖环境和其天然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如天然状态下,黄沙鳖生活密度小,生长空间大;人工养殖密度大,生活空间相对较小,常出现水质恶化,从而导致黄沙鳖的机能失调,发生疾病[2]。

  2.3 感染后潜伏期长

  黄沙鳖感染病原体后常常并不立即发病,当生长环境发生变化,黄沙鳖身体衰弱时,利于病原体繁殖时开始暴发。

  一般病原菌潜伏期有5个月,疾病蔓延到8个月,造成1/2以上的黄沙鳖发生死亡。

  2.4 治愈困难

  在黄沙鳖疾病的治疗构成中,缺乏特效药物和给药方法,导致黄沙鳖疾病很难治愈。

  因此,黄沙鳖疾病的防治多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进行治疗,但治愈后还常常反复再发。

  3 鳖病的预防方法

  3.1 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养殖塘建设

  场地应建在水源干净、安静、无工业和农业污染的地方。

  鳖池排灌系统要相互独立,各池的水不能相互联通,以免鳖病蔓延。

  建生态养殖池塘,每口池塘面积0.03~0.10 hm2,塘底泥坡形成山谷型,中间深1.5 m,两边斜坡向岸边申延直至两边斜坡的泥土露出水面,形成露出水面3°~5°的斜土坡,仿造野外自然环境在斜土坡上种满各种在野外池塘边或水沟边自然生长的水生植物;每个池塘都安装自动进出水系统,保持水体的新鲜,在池塘岸边的外侧种上约1.5 m高的芦苇草作池塘隐蔽屏障,减少外界因素对鳖产生的惊吓应激。

  若不种植这些植物,当鳖受到惊吓时就会四处乱窜乱躲,底部容易受伤感染腐皮病[3]。

  久而不动也不敢进食,不敢出来晒背,易致病。

  3.2 调节水质

  为减少病原菌的数量,要经常对鳖池加注新水,清除池中的物、残饵等,使池水保持淡绿色,透明度约30 cm,水质清洁嫩爽。

  3.3 利用山泉水建设鳖微流水养殖系统

  鳖在自然界中是生活在清洁而有流水声的溪流,鳖长期处在激烈变化的水环境中易患病从而影响摄食生长。

  根据以上这些原理,为了给鳖在人工养殖环境中能平稳地感觉到“流水和水声”,将山泉水通过暗埋的管道引流到基地各个养殖池的一侧,在各个养殖池分别安装水龙头控制进水;在养殖池的另一侧设置一个可控制养殖池水深度的溢流排水口。

  进水口和溢流排水口的设置数量、口径以及进排水量按养殖池面积大小来决定。

  面积100 m2以下的养殖池各设1个口径3 cm的进水口和溢流排水口,通过水龙头控制进水流量为0.001 m3/h;面积在100 m2以上的养殖池设3~4个口径3 cm的进水口和1个口径12 cm的溢流排水口,通过水龙头控制进水流量为0.05 m3/h。

  3.4 用中草药肥水

  试验表明,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在池水中投放一定的量进行发酵不至于败坏水质。

  根据鬼针草的这些特性,将在养殖基地盛产的鬼针草收割捆绑成把投放到池塘中浸泡沤制让其腐烂发酵,通过梯级试验确定出最佳投放量,使之达到肥水培养浮游生物的目的。

  日常操作方法:投放鳖养殖前20 d注满池水至溢流水位,然后按300 g/m3的量投放鲜虾钳草(学名鬼针草)到池中浸泡沤制发酵,培养浮游生物,待池水的透明度25~30 cm时,即投放鳖入池进行养殖。

  此时即开启进水龙头按照设定的进水量保持不间断进水,满出的水则通过溢流口排出。

  当发现池水透明度大于35 cm时即停止进水;当池水透明度小于25 cm时即进水,反复循环,以此来保持养殖池水处在相对稳定且有平稳清脆的“流水声”的微流状态,使养殖全程养殖池水的浮游生物总量以及理化因子与龟、鳖动物处在相对稳定平衡的水平,从而确保鳖正常摄食生长。

  3.5 利用生物进行水质净化

  在黄沙鳖的养殖过程中,常常有大量残饵、鳖的排泄物沉积在池底,发生产生氨,不仅对黄沙鳖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而且导致各种病原菌的滋生蔓延[4-5]。

  而在黄沙鳖养殖池中种植水葫芦,混养少量的鳙鱼、鲢鱼、鲫鱼、鲤鱼、罗非鱼(单性)、草鱼等,能够抑制水中氨浓度的升高和病原菌的蔓延,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6 保证饵料质量,防止病害发生

  鳖如果食用了变质的饵料,就容易患肠道炎,严重的会患红脖子病,研究人员自主设计2条自动饵料加工生产流水线,所有鲜活饲料都采取现加工现喂,确保鳖摄食到最新鲜的饲料,预防病害发生。

  一是买回新鲜鱼虾倒入自动传运带,进入自动切片机,经自动传运带进入搅碎机,经自动传运带进入自动搅拌机,同时以10∶1的比例添加玉米粉或豆粕粉,经自动传运带进入喂食车,由工人拉到养殖区投喂。

  二是买回新鲜螺倒入自动传运带,进入自动脱壳机,经自动传运带进入搅碎机,经自动传运带进入自动搅拌机同时以10∶1的比例添加玉米粉、面粉或豆粕粉,经自动传运带进入喂食车,由工人拉到养殖区投喂。

  4 提高鳖苗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防止病害发生

  4.1 鳖苗越冬室保温建设

  鳖苗过冬,如果温度保持不好,就易感冒。

  研究人员自主研发了立体式塑料箱外加泡沫板封闭加装炙光灯自动控温法来开展龟、鳖苗种越冬加温培育。

  温室建设方法是用塑料板做成一个3.0 m×1.0 m×0.3 m的养殖箱,用铁架托起五层做一栋,外用0.3 cm厚的泡沫板封闭好,每一托箱内装3盏100 W炙光灯,外加安装自动控温仪装置连接炙光灯开关,把控温仪调置在30 ℃,当养殖箱内的温度超过30 ℃控温仪装置就会关掉炙光灯开关,加温终止。

  当养殖箱内的温度底过30 ℃控温仪装置就会打开炙光灯开关,加温继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很准确地控制好所需的温度,鳖不容易生病,操作简便且节能节地,成本低,效果好。

  4.2 安装自动喷淋系统预防黄沙鳖中暑

  每年的三伏天当气温超过40 ℃黄沙鳖就会容易中暑死亡,在场地每隔5 m就安装一个自动喷淋头,利用自动喷淋系统喷淋整个场地,以达到消温降暑的目的。

  5 增强鳖的抗病能力

  5.1 自繁自育

  应尽量做到就地培育稚鳖、幼鳖和选育亲鳖,以保证其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

  同时,可避免从外地引入鳖时将病原体带入或引入受伤的稚鳖、幼鳖和亲鳖而导致继发性感染。

  5.2 合理放养

  一是放养密度要合理,严格控制各种规格鳖的放养密度,以减少个体之间争空间、争氧气、争饵料的矛盾,减缓水质污染的速度,增强鳖的体质。

  二是按照大小规格分级饲养,避免大小同池、摄食不均匀而影响弱小个体的生长。

  5.3 控制水质,保持适宜水温

  根据鳖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质的要求,注意调理水质,保证鳖生长在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中。

  盛夏温度过高时,应适当加深水位,并搭棚遮阳;早春和晚秋,最好采取适当的保温和加温措施;常温饲养时,冬眠池要注意防冻。

  加强日常管理。

  勤除杂草、敌害,及时清除残饵,打扫饵料台,进行食场消毒,以保持鳖池环境的卫生;注意鳖的活动情况、吃食情况和生长情况。

  对独自漂浮于水面或爬上岸边泥土或草丛中、行动缓慢、废食等异常表现的病鳖应及时隔离,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病情的发展与蔓延。

  5.4 加强冬眠前的培育

  冬眠前加强培育是促使亲鳖产后恢复、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减少冬眠后死亡的一个必要措施。

  冬眠前,投喂的饲料应以动物鲜活料为主,辅以配合饲料并增加脂肪的含量,补充2%~3%的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

  5.5 控制与消灭病原体

  病原体的存在是鳖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消灭病原、控制病情的蔓延是做好鳖病预防的关键。

  从外地引入亲鳖或稚鳖、幼鳖时,必须把好检疫关,有严重疫情的地方不能引种。

  放鳖前或鳖移池时要进行水池和鳖体的常规消毒。

  对于动物性鲜活料要用药物消毒,经常进行食场和工具的消毒,定期喂药饵进行药物预防。

  这些都是控制和消灭病原,预防鳖病的有效措施。

  6 参考文献

  [1] 陈世锋,黄斌,赵万鹏,等.中草药防治鳖暴发性传染病[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3(2):236-238.

  [2] 赵忠添,陈志玲,何为.黄沙鳖庭院标准化仿生态养殖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320-321,323.

  [3]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疾病防治[EB/OL].(2008-09-11)[2013-03-12].http://www.gxny.gov.cn/web/2008-09/220862.htm.

  [4] 刘水.鳖病的防治方法[J].农家致富,2009(10):43.

  [5] 牛英豪.中华鳖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试验【2】

  摘要:通过在水泥池中对病鳖用药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比分析,研究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黄沙鳖主要病害发生在6-8月,捕捉患病的鳖,筛选9组中草药在水泥池进行鳖病防治试验,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7d,仔细观察、记录全过程,从中得出最佳防治效果的3组中草药配伍。

  关键词:黄沙鳖;中草药;病害;防治

  广西黄沙鳖养殖生产中发生病害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常见病有腐皮病、红脖子病、腮腺炎病等。

  虽然用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的报道不少,但在药物的筛选、增减、用药量、药物配伍等方面都没有仔细的研究。

  本试验通过在水泥池中对病鳖用药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比分析,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在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武伶坡村龟鳖养殖基地,养殖黄沙鳖池塘10口,面积为1.3hm2,每口塘667-1000.5m2,水源为山泉水,池塘水深1-1.5m,池水透明度为20-30cm,池底均为红泥20-25cm,四周为水泥砖砌成,形成露出水面斜度3-5m2的斜坡,给黄沙鳖爬到边坡晒背和投喂饲时用。

  在池塘中放养一些水葫芦,混养少量的鲢、鳙、鲤鱼、罗非鱼、草鱼,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池塘边上种有芦苇草等野生植物作为鳖的隐蔽屏障,减少行人或其他动物的活动对黄沙鳖产生的惊吓应激。

  2010年4月初开始放养黄沙鳖种苗前15d,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消毒,用量为100-150kg/667m2,等石灰水毒性消失后放苗。

  鳖苗下塘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15min。

  鳖苗放养规格为50-100g,密度为1000-1200只/667m2。

  投喂饲料主要为新鲜(或冰冻)的鱼、虾、螺,搅碎后和玉米粉或豆粕粉混合,比例为10∶1,每天投喂量按黄沙鳖体重的8%定量,分别为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半,下雨天气不投喂。

  试验水泥池9个,池面积5m2,池顶上盖水泥瓦片,防止雨水进入池内影响试验效果,试验池清洗干净后注入水深1m待用。

  1.2 试验用中草药

  田三七、地锦草、甘草、七叶一支花、白花蛇舌草、连翘、土槿皮、半枝莲、半边莲、苦参、地丁、黄芪、败酱草、双花、车前草、茯苓、蒲公英、五倍子、金银花等,均为干中草药。

  1.3 试验品种

  黄沙鳖病鳖,每只体重在0.4-1.2kg,每个池放6-10只。

  1.4 试验方法

  取6-8月发生病害的黄沙鳖,按诊断患病类别放入不同水泥池作试验,停止喂食。

  按不同配方配置好中草药后粉碎,以1∶10的比例加水,煮1h,捞出药渣,待药凉至与池水温度基本一致时,全池泼洒。

  每天早上9:00-10:00时用药一次,连续用药7d。

  详细观察、记录整个试验过程病鳖变化的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本试验从6月10日开始至8月16日结束,水温在25-32℃范围内,是黄沙鳖养殖生产当中最容易发生病害的季节,从3组试验结果来看1#池治疗腐皮病、4#池治疗红脖子病、7#池治疗腮腺炎病所配伍的药方效果较明显。

  详见表1-3。

  2.2 分析

  医学科学实践已经证明田三七、地锦草、甘草、七叶一支花、白花蛇舌草、连翘、土槿皮、半枝莲、半边莲、苦参、地丁、黄芪、败酱草、双花、车前草、茯苓、蒲公英、五倍子、金银花等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杀虫、抗病毒等攻效,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黄沙鳖因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有专家认为中草药在动物体内起到防病作用的是中草药中所含的有效活性化学成份在动物体内发挥的综合药理作用,一味中药一般都含有多种化学成份,通常中药方以4-8味药为好。

  近几年来,广西各地养殖户在生产中普遍使用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疾病,效果也较明显,但在用药量和配伍上都相差很大,随意性很强,也没有比较全面系统地加予总结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治疗腐皮病1号配方,通过11种中草药的配伍治疗,第4d病情明显改善,第5d开始少量进食,第7d症状消失;治疗红脖子病4号配方,用药16种,用药第3d症状有所改善,第7d症状完全消失;治疗腮腺炎病7号配方,用药17种,第5d没有发现死亡现象,第7d症状基本消失,上述3个配方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观察发现,使用中草药后试验池水质较稳定,水色为黄褐色,透明在20-30cm之间,比较符合黄沙鳖生长对水质的要求,病鳖在用药过程中没有出现焦燥不安等应激反映现象。

  试验结果表明1号、3号、7号配方均具有清热解毒、抑菌和抗病毒的功效,至于用多少味药为宜、那几位中草药的配伍更合理、药效更好些?还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3 小结

  3.1 中草药既有很强的治疗作用,还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如多种维生素等,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等优点,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在特种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是今后防治黄沙鳖病害主要选择的药物之一。

  但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产生副作用。

  3.2 本试验使用的中草药种类、剂量等都是凭养殖业主在平时生产实践中经验积累来进行操作,致于中草药合用后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没有经过药检部门对药物药理的分析来确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3 试验所用的病鳖均来源于本基地池塘养殖的黄沙鳖,大小不是很均匀,鳖的应激反应及体质状况有所差别;从治疗效果来看,患病较轻的用药效果较明显,患病严重的治疗效果比较慢。

  因试验条件所限,没有进行对比试验及重复试验,这都是今后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黄沙鳖养殖技术规范,广西地方标准,标准发布号:DB45/T 169-2004.

  [2] 陈世锋,黄斌,赵万鹏,等.中草药防治鳖暴发性传染病[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2):236-238.

  [3] 赵忠添,陈志玲,何为.黄沙鳖庭院标准化仿生态养殖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320-323.

  鳖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3】

  摘要:目的:探讨鳖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某养鳖场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养殖的200条鳖类动物,依据防治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防治组)和对照组(常规防治组)各100条,半年后对比不同措施的防治效果。

  结果:半年后进行效果对比,综合防治组的发病率及各方面表现均优于常规防治组,两者间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综合防治措施能极大的增强物种抗病力,改善养殖环境,限制诱发因子,有利于控制鳖类病害,使生态系统得到循环,降低鳖类发病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鳖类病害;综合防治;分析

  健康情况下,动物与其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疾病则使这种平衡受到破坏。

  动物疾病是指动物机体受到内在或外界致病因素和不利影响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过程,表现为局部、器官、系统或全身的形态变化和(或)功能障碍。

  动物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造成发育迟缓、生产能力降低、产品质量低劣,以及间断而持续的死亡,除经济损失之外,有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使公共卫生受到严重威胁,鳖类与人类共同存在于这个星球好多年了,也是一道营养丰盛的食物,如何高效合理的对其养殖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专业技术[1,2]。

  某养鳖场近几年对养殖鳖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大大降低了发病率,使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效果甚好,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养鳖场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养殖的200条鳖类动物,分为观察组(综合防治组)和对照组(常规防治组)各100条,其中观察组甲鱼67条、中华鳖18条,野生鳖8条,其他类型7条,对照组甲鱼58条、中华鳖16条,野生鳖15条,其他类型11条,两组从鳖类种类及数量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鳖类概述

  无孔类中唯一有现生代表的类群。

  上、下颌上无齿,具角质喙。

  大部分成员具由骨质板和角质板组成的背甲与腹甲。

  生活在温带的陆地,淡水和海水中的龟鳖类超过270种,龟鳖类属于龟鳖目,龟鳖目分为两个亚目:侧颈龟亚目和直颈龟亚目。

  1.3 鳖类疾病特点

  健康鳖的抗病力强,受病原体侵袭后潜伏期和病程长、继发性感染、并发症多、鳖生活在水中,见人迅速逃离,鳖病多表现为皮肤与肌肉损伤外部症状,机体与病原体之间完全开放,切断病原体与机体接触途径的手段困难,因而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

  1.4 综合防治措施

  1.4.1 对照组

  常规进行养殖池消毒、鳖体消毒、保持鳖池水质良好(具体略)

  1.4.2 观察组

  1.4.2.1 创造良好环境,把好水质关 养殖池要建在水源方便、水质清洁不含毒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内设施要符合生态要求,池底铺垫软泥细沙,池中适当放养些水浮莲、水葫芦或浮萍等水生植物,既可净化池水,减少换水量,还能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1.4.2.2 选择优质鳖类,把好苗种质量关 选种时应注意个体肥壮,裙边厚实,皮色光亮,无明显伤残,活动敏捷,仰放于地能迅速翻身逃跑。

  凡身体浮肿、颈部肿胀不能伸缩以及外观弱瘦,有明显炎症、病灶或病态的均不选来饲养。

  1.4.2.3 控制病源,消毒灭菌 土池在放养前要清除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或用漂白消毒灭菌,水泥池还可用50ppm的高锰酸钾等药物消毒,养殖工具也要用3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杀灭病源。

  养殖鳖类在下池前要药浴消毒;体表有外伤的要涂沫消炎药膏,并口服消炎药物。

  1.4.2.4 注重饲料质量,把好饲料关 饲料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鳖类生长发育,也是导致其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投饲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

  1.4.2.5 加强管理 要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随时掌握鳖类迸食与活动情况,发现患病要捕出进行检查诊断,有条件要用镜检和细菌培养等方法,以确定病源,并进行水质检测和饲料检测,找病因对症治疗,如若发现带病的则应换新水消毒[3-5]。

  1.5 效果评判

  半年后对选取的鳖类研究对象所患疾病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两者差异。

  2 结果

  3 讨论

  鳖类是现存于地球上的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一类。

  中国鳖类主要分布在南方,以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比较丰富。

  随着畜牧业和养殖业经营的集约化、工厂化以及对高额产量的追求,加上在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不能与这样的高产要求相适应时,便极易引起营养不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钙磷代谢失调等,从而造成鳖类抵抗力下降,导致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等病害,另外,由于工业和交通日益发达而排出的大量废渣、废气、废水,以及因农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各种毒物污染,也使各种水族首受其害[6]。

  实践中我们分析认为,鳖病的起因比较复杂,比如营养问题、饵料问题、激素问题以及水质的问题。

  传统养殖时,对于鳖类病害的预防措施常常采用大量药物来消毒杀虫,然而这些都是治标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何使生态系统得到循环,降低鳖类发率,同时提高产量和质量是我们举措的目标所在,我们在综合防治措施中,坚持无病预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依据养殖鳖类发病条件,从环境、病原体和机体三个环节来考虑,通过杜绝传染源,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增强物种抗病力,改善养殖环境,限制诱发因子的作用,避免和缓和应激反应来防治鳖类病害[7]。

  在综合措施中通过把好水质关、苗种质量关、饲料关,做好消毒灭菌和加强管理来实施,首先针对具体的病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白点、白斑、烂爪、白鼻子这几种疾病主要是由养殖水体中氨态氮、亚硝酸盐过高引起,而甲鱼综合症(红底板病、白底、烂爪、腐皮、烂脖子)通常发生率较高,其中的腐皮病又称鳖溃烂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白底板病一般由饲养不当引起,饲料投喂时间过长,破坏甲鱼消化系统,引发细菌感染,导致十二指肠穿孔和病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不仅要做好预防工作,而且培育时要注意水质肥爽,经常使用调节水质的药物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防止疾病发生。

  其次对于鳖池进行消毒管理,放苗后视投饵量和水质的情况,定期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消毒,而对于鳖体本身可用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进行药浴,每半个月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改善鳖池的底质,减少氨氮及硫化氢等影响,除上述措施外,我们发现一些疾病如出血病一般在饲养密度较高的鳖池暴发,病鳖的背壳和腹部底板等部位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并常伴有脓液或糜烂症状,因此需要进行合理放养,把好密度关,放养密度要适宜,规格必须整齐一致,不可大小同池混养[8]。

  总之,综合防治措施能极大的增强物种抗病力,改善养殖环境,限制诱发因子,有利于控制鳖类病害,使生态系统得到循环,降低鳖类发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靓婧,童桂香,黎小正,等.一例黄沙鳖红脖子病的病原菌鉴定与防治[J].广东农业科学,2011,(10):106-108.

  [2] 施海涛,蔚明燕.鳖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011,(1):50-51.

  [3] 阮燕义.鳖腐皮病的防治措施[J].科学养鱼,2011,(2):54.

  [4] 牛英豪.中华鳖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5] 李家明,黄颡鱼、中华鳖池塘混养及其病害防治技术[J].水产养殖,2010,(12):26-27.

  [6] 蒋业林,王玲.中华鳖病毒和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危害机理和集成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8):120-121.

  [7] 姜金忠,王玉群.鳖类病害防治措施(上)[J].科学养鱼,2006,(6):77.

  [8] 郭闯,陈静.一例患病鳖的诊断与防治[J].江西水产科技,2010,(4):36-38.

更多相关推荐:
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毕业论文是我校研究生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联系实际,进行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研究考核,提高学员独立工作能力…

20xx年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PASS捷径

20xx年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PASS捷径1.选题选题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开始就从选题开始。由于都是在职的学生,写论文的题目,内容,应该跟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你比较熟悉的业务有关。千万不要人家写什么,或者网上搜索哪些容…

陕西中医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暂行规定

陕西中医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暂行规定为了全面贯彻我院“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战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大力提高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建立和完善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存在的共性问题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存在的共性问题1、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不清楚,让人听不出研究的价值所在。2、汇报提纲完全按论文章节构成,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汇报提纲(内容)之间,无承前启后及过渡性语言。3、对内容不熟悉,PP…

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暂行)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暂行)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新观点、理论或见解,是研究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xx级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参考题目一、写作要求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所学的理论,…

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姓名:张玲学号:导师:黄亚平专业:汉语言文字学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1121511022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总结报告张玲2112151102220xx级汉语言文字学本学期,黄亚平老师…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基本格式

(A4纸页面)题目(位于封面;黑体小二号)提要:╳╳╳╳╳╳╳(仿宋四号)关键词:╳╳╳;╳╳╳;╳╳╳(仿宋四号)目录(列至文章的二级标题,标明页码;仿宋四号)一、╳╳╳╳╳╳……………………………………………

东北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步骤

附件:东北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的步骤和要求一、研究生本人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确认研究生应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对本人是否符合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条件进行确认。符合条件且导师审核通过者,可按照“网上填写、确认、…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求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要怎么写

I什么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简单地说就是在参考一系列的参考文献后,对文献进行相关的整理融合,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融会贯通,进而分析评价,形成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与一般性的研究论文存在明显的差别…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开题报告的内容: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

研究生毕业论文(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