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言文学中审美价值体现论文

时间:2023.5.8

  前言

  文学作品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达爱情,有的表达亲情,有的忧国忧民,有的托物言志等等,每一类的文学作品自身的都蕴含着审美价值,所谓审美价值指的就是人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够深刻感受到的其中客观美,这种美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每一位读者对文学作品朗读虽然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但是其中的内在美确是一致的,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审美价值的体现。

  一、不同风格文学作品体现的审美价值存在差异性

  文学的意义在于情感的表达,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着自身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有的表达可能是直抒胸臆,有的表达确是含蓄委婉,虽然不同的作品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在表现手法上也会存在不同的地方,然而,审美价值确伴随着文学作品的始终。文学作品因为其情感表达的不同审美价值的风格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主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是郁郁不得志,心中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情怀,因此,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多数展现在语言表达上面,让人在赏析其作品时感受到作者当时心中所想所念,感同身受,切实感受到作品中那种凄凉的美及人生的无奈。再例如,辛弃疾的诗歌往往苍劲有力,心中豪迈之情跃跃欲出,他既有词人的气质,又兼具军人的豪情,爱国主义情怀浓厚,豪放词是他词作中的主导风格,雄奇开阔的境界、生动夸张的语言、悲而不颓的精神,构成其词雄深雅健的风格,审美价值的风格雄伟壮丽,让人心中感慨万千,精神抖擞。当代文学而言,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对封建恶势力的批判,揭示封建旧思想对人们的束缚和糟践,表达出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痛苦,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多数集中在一些细节的表述上,细节之处表达情感和思想是其作品的核心理念,因此,文学作品风格的不同,情感表达存在的差异,所展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也是不同的。

  二、文學作品中体现的审美价值稳定性较强

  文学作品从创作完成之时其审美价值就产生了,存在的审美价值呈现出十分稳定的特点,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作品拥有的审美价值也不会发生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审美价值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特点,并不以人们的主观臆想而转移,究其根本主要在于文学情感表达已经固定,所要表达的情感和风格已经成型,而审美价值正是依据于作品的情感和风格而存在的,因此,其稳定行特点十分明显,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此外,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不会因为阶级、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都存在很大差异,不同阶级之间的生活方式、生活特点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阶级的不同还是地域的差异,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都不受这些因素影响,它可以超越时代、阶级、地域等限制。例如,李白的天才想象、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深沉冷峻、郭沫若的激情飞越、莎士比亚的格调高远,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一旦产生,虽然历经时代的变化,受到阶级因素、民族因素等的影响,其审美价值确是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客观存在的。

  三、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审美价值无价值高低、好坏之分

  不同的文学作品,其审美价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的体现出风格上的差异和情感上的差异,审美价值本身并不高低、好坏之分,因此,不能随意进行褒贬。一般而言,对于审美价值评判高低主要原因在于评判者本身存在的主观差异和爱好,只是主观上的感受,不能因此就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高低的评判。例如,不同的文学作品,由于其情感表达和风格的不同,审美价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审美价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更无低劣的区分,无法进行具体评判,因为审美价值本身就是相对比较抽象的,缺乏具体的表现,无法进行比对,再者,审美价值也没有一个比对的标准,这些因素都使得审美价值本身无好坏之分,也无高低贵贱之别。

  结语

  从文学作品诞生开始审美价值就伴随始终,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决定着自身价值的大小,审美价值也是文学作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学作品,其自身的审美价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学作品本身风格、情感表达做决定的,然而,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审美价值本身也无高低、贵贱之分,其稳定性特征明显,即使经历时代的变迁和不同文化的熏陶,这种稳定性仍然存在。此外,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通常借助于景色的描写、人物形象的表述、情感的表达等来展现,因此,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时应当把握这几种要素,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抓住作品的核心思想,把握作品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2][3]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 M].北京:中华书局,1980.10.

  [2]亚里士多德.修辞学[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7.88.

  [3]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歌德.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9.

  [5]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234.

  [6]左拉.论小说[A].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C].126- 128.


第二篇: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


  作为汉语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间,都应该充满魅力。语言体现了一种整体的美。这种整体的美就体现在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选择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教学语言、发掘语言魅力等方面。这些因素凝集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和教学本质就蕴涵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并为学生评品体验,使教学课堂充满学习的美,人文的美。美的语言让学生冲破了枯燥而令人窒息的学习氛围,让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汉语,真正地走进民族学生的心里。这就是我在汉语教学中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一、课堂魅力缺失之现象及分析

  现在的汉语教学课堂上,时常感觉到缺少了点优化的教学过程。课堂上要么是教师僵化的老一套的词语教学模式,要么是眼花缭乱的教学形式:比如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却不见有多少实际可学的内容;有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的本身上下功夫,而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知识信息输入的内涵。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写寥寥几个汉字,学生也很少动笔;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出现概念偏误,给学生输入错误信息还浑然不知;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问题拿来让学生讨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于汉语教师缺失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课堂上缺乏灵动的活力,教法呆板,学生不积极配合,思维被抑制;教师按部就班,学生亦步亦趋,缺乏创造性;教师只顾复制教材内容,然后粘贴给学生,使学生缺乏创新的空间和土壤,这样的课堂必然呈现出冷清的思维流动,教材便成了束缚学生自由灵性的锁链,大量的词语、语法、课文、阅读、写作等课程便成了许多民族学生不可逾越的障碍,学生感觉乏味就在所难免了。

  二、把人文关怀渗透在教学中

  怎样上出充满趣味的汉语课?有人认为汉语课就应该做到室中书声朗朗,教室热热闹闹。我认为:这只是课堂的表面形式。实际上好的汉语课应是教师情感投入,学生积极参与,充满讨论气息,充满人文关怀。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汉语知识,而且在双向互动中情感得到交流,运用汉语的技能得到提高。由课文而悟道,由悟道学做人,真正达到教书育人完美结合的境界。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强调对人的培养,对个性的张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趣味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处处依赖课本,而要对课本内容做出独特的解读和情景创设。不同侧面地引导民族学生琢磨、体会、领悟,掌握。同时,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刚初中毕业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对爱这个词非常敏感。当老师讲到爱这个词时,学生的反应往往是:有的羞涩,有的脸红,有的窃窃私语,通过观察我发现同学们对爱的理解比较狭窄,一谈到爱就会联想到情爱。为了引导民族学生对爱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便启发学生让他们说说什么是爱,爱都有哪些?并且围绕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再让学生把列举的每一种爱都用一个事例来进行说明。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列举了各种不同的爱。通过这种方法,同学们懂得了爱的博大,爱的美好,并且明白了只有不断地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爱,才能赢得更多的爱,更多的尊重。最后再请学生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多做类似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累语言,更能吸引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的效果。

  三、让汉语课堂洋溢着爱的情感

  在汉语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着重关心学生的自身及其发展,笔者认为汉语教师的语言应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诚恳并富有激励性,应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语言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我经常要求自己的行为须在真挚的、没有偏见的情感下面对我的学生。比如汉语基础水平差是汉语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大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特别希望老师能够理解,并鼓励他们。但是往往在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这个细节,对某些学生的无知和理解上的困难,表现出焦躁不耐烦,语言生硬,甚至鄙视,这对心灵稚嫩而敏感的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俗话说得好:亲其人,信其道。此刻学生感情受到了伤害,那么他对老师的尊重、信任、爱戴势必大打折扣,你所传授的道他能主动接受多少就可想而知了。相反,老师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肯定欣赏的眼神,都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打开他自卑闭锁的心灵,激发他学习的热情。老师的爱象一盏灯,给学生迷失的心带来希望和光明,让他们有了勇气和自信。这样做的结果能促使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到全面地涵养和提高。要让每一位民族学生都能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的爱,享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从而创造汉语课堂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民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如地运用汉语表情达意。

  总之,充满趣味的富有人文内涵的新课堂将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求知的渴望,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师生灵性的互动。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际遇。因此,为这些纯朴的民族孩子上好汉语课,成为他们发自内心呼声。虽然我还没能很好地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只要站在这三尺讲台上,这就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也应该是我们汉语教师的共同追求目标。

更多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语言文学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也可以说是用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等方面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曾几何时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地广人稀民族繁...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一曲启蒙主义者的生命悲歌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探析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孤独者中主人公魏连殳形象及其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析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姓名****教育层次本科学号***分校保定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电大指导教师日期(以上各项目请学员按照样式自己填写)学生毕业设计(…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人偶戏是海南省临高县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它以其历史悠久和社会基础广泛,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它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临高的历史的地位和现实的影响上,广为群众喜爱,使得临高成为中国人偶戏艺术…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孔子人生的形象摘要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儒家文化为何一直能获得这么多中国人的芳心当然与儒家的文化在不同的时期焕发出不同的生命力有关其中也不与孔子的诗意的人生形象息息相关关...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语言的特质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附件四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二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

12春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写作辅导

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三论文写作一般过程四选题及如何选题五收集及运用资料六如何写开题报告七论文写作八格式要求九论文评定标准十答辩注意事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青岛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外文秘方向)姓名:王明建指导教师:王海燕20xx年x月x日1、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在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侧重于对罗贯中籍贯,《三国演义》…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友情诗赏析》写作意图:友情诗,是建构在离别、怀念、追悼情境下的抒情言志之作。唐代,达到国家规模的空前统一,从贞观到开元,“遍观百家”、“好语…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