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研究

时间:2023.8.6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研究

  摘 要:本文从语义特征、句法特征两个方面对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心理动词最显著的性质首先在于其边缘性,其次在于其主观性。

  关键词:心理动词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边缘性 主观性

  一、引言

  本文在对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认为研究的共识体现为对心理动词边缘性、主观性的肯定。

  “边缘性”是指心理动词在动词中并不处于核心位置。

  与动作动词相比,心理动词在语义、句法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主观性”是指心理动词在语义上表达的都是不可见的事物,这种语义特征也影响到其句法表现。

  二、心理动词的边缘性

  心理动词的边缘性是就心理动词在动词中的位置而言的。

  动词的主体为动作动词,通常概括动词的特征时以动作动词为主,而心理动词、属性动词、趋向动词等是非主体类别,我们称其为边缘类动词。

  与动作动词相比,边缘类动词在语义特征与句法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我们称其为边缘性。

  心理动词的边缘性主要体现为:在语义上,心理动词的语义经常游移于事物、性状、动作三者之间;在句法功能上,心理动词经常可以兼具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部分句法功能。

  (一)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

  对心理动词语义特征的描述大多是从命名和义素分析的角度入手的。

  如“记内情所发”(马*忠,1898),“从语义上说,它是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的,有语义特征使得它形成了特定的语法范畴、语法类……”(周友斌、邵敬敏,1993)。

  李临定(1990:112)认为,“心理活动动词是指表示喜爱、怨恨、感觉、认知、遗忘等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动词。”这是对这一类动词的命名,也是对其语义特征的概括。

  董秀芳(1991)认为,“心理动词是动词的一个次类,其语义特征表现为[+人][+大脑器官][+思维活动]。”陈昌来(2002:96)提出心理动词具有[+心理] [+述人]的语义特征,[+心理]

  语义特征可以描述为:“心理动词是表示人类情绪意志活动和认知活动的动词,而且是以这一语义性质为主的动词,这样[+心理]语义特征可以具体化为[+情绪/认知],如‘喜欢、爱、想念、思念’等是情绪类动词,‘知道、觉得、认为、以为’等是认知类动词;”

  “另外,心理动词都是表示人类对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是人类对各类刺激物的不同层次的反应,所以心理动词都具有[+述人]的语义特征。”这种描述带有义素分析的方式。

  总之,对心理动词语义特征的描述都是围绕“表示人类心理活动”这一中心进行的。

  也就是说,“从意义出发界定心理动词”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心理动词就是表示心理的动词。

  方梅(2005)讨论了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往称为心理动词的词语。

  她认为,认证义动词虚化的起点是“去范畴化”,句法方面表现为谓宾动词句法特征的衰减,语义方面表现为由客观表达变为主观表达。

  “认证义动词+小句宾语”既可以陈述事件,又可以表现主语的认识内容,这种双重性是虚化的基本条件。

  如下面的例句中,从a到f是从典型动词到语用标记的轨迹:

  a.我/她想/明白/看见/儿子了。

  (主语指称对象的体验)

  b.我/她想/明白/知道/觉得这是回家了。

  (主语指称对象的认识)

  c.我/她明白/知道/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

  (主语指称对象的认识)

  d.我/?她想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

  (说话人的认识)

  e.这个问题,我/*她想,没什么好商量的。

  (说话人对话题的态度)

  f.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我/*她想。

  (说话人对整个命题的态度)

  文章还指出,虚化的程度与认证义动词自身的控制度密切相关,控制度较强的动词虚化程度低,控制度较弱的动词虚化程度高。

  其中表示评价意义的认证义动词控制度最弱,虚化为表达说话人视角和态度的语用标记。

  如“觉得”。

  文章同时指出虚化的句法环境,即“陈述事件”与“表现主语的认识内容”。

  王红斌(1998、2001、2002)、杨云(1999)、丰竞(2003)、韩琴(2006)等也对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论述。

  此外的相关论述多散见于研究动词的论著中。

  另外,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研究中,对心理动词的定义也离不开其语义基础,如吉永尚(1997)将“感情·知覚感覚·思考など心理作用を表す動詞(表示感情、知觉感觉、思考等心理作用的动词)”统一称为“心理動詞”。

  又如山岡政紀(2002)定义的“感情動詞”:

  感情動詞とは,人の心理的現象に言及することを語彙的意味とし,経験者格を必須項として取る動詞の総称である。

  (译文:感情动词是表达人的心理现象并在句法上必须使用经验格的动词的总称。)

  我们认为,要描写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首先要明确“心理”这一概念。

  “心理动词”的“心理”不同于心理学上的“心理”。

  后者的涵盖面要大于前者。

  心理学中对“心理”的定义如,《简明心理学辞典》(2007:57):①心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映形态。

  是在有机体演化的一定水平上出现的。

  最初的心理现象是简单的感觉。

  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感觉逐渐分化和复杂化,并由此出现了知觉、记忆、思维的萌芽等。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在劳动和语言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与动物心理有着质的区别,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并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

  过去事件表现为记忆经验,现在事件表现为全部映象、体验、智力活动等,未来事件表现为意图、目的、幻想等,既有意识性,也有无意识性。

  可以有条件地区分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感觉、知觉、表象、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属于心理过程,是心理的动态方面;情绪过程中的激情状态和心境状态属于心理状态;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则属于心理特征,是心理的比较稳定的方面。”《普通心理学》(2004:1~2):②“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人的心理过程就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合。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以往对心理动词的研究中,一般是不将表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的动词包括进来的,如“看、听、闻”不被作为心理动词。

  同时,语言中表示心理意义的(心理学的)词汇也有大量的形容词,如表性格的“内向、外向、活泼、调皮”,表情绪情感的“慌、忧伤、高兴、愉快”等。

  因此不能将心理动词的“心理”与心理学定义的“心理”等同起来。

  可以这样说,语言中表示心理的词汇是以心理学所讨论的“心理”为概念基础的,但心理动词只是语言词汇的一部分,其所表达的概念也只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

  因此也可以说,心理动词所表示的“心理”,只是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的一部分。

  “心理”是如何成为事物、性状与动作的交界点的呢?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心理”是一个大脑内部的过程,有时可以将其看作人体这个容器中的物质,这时心理就具有了一定的事物性;当忽略心理过程的时间进展,而更多地关注其横断面时,心理就具有一定的状态性,可以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环境下讨论其程度的高低;而当加入时间因素,将心理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其动作性就自然会有所凸显。

  心理动词在语义上的这一特征也会在句法功能上得到印证。

  (二)心理动词的句法特征

  综观已有的对心理动词的论述,对其句法特征的描写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心理动词所带宾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及主谓短语(小句)。

  不同的心理动词所带宾语也会有所不同。

  关于这一点,陈昌来(2002b)有比较详尽的分析。

  2.部分心理动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3.大多不能构成把字句、连动句,很少构成被动式。

  一部分学者尝试给心理动词作形式上的界定,提出了一些界定的框架:

  范晓、杜高印、陈光磊(1987:56):能进入“(很+__)+宾语”框架的一般是心理动词。

  胡裕树、范晓(1995:245)提出功能框架:(很+__)+O[N/V];__+O[v]。

  周友斌、邵敬敏(1993)提出以“主(人)+{很+动词}+宾语”为框架作为检验标准,凡能进入这一格式的是心理动词,反之则不然。

  并根据能否转换成“主(人)+对+O+很+动词”,将心理动词划分为真心理动词和次心理动词,同时把能进入“主(人)+对+介宾+很+动”这一格式的动词看作准心理动词。

  陈昌来(2002:146):情绪类动词可以进入如下句法框架:NP+{很+VP}+NP;认知类动词可以进入如下句法框架:NP+VP+O(VP/NP+VP)(O指宾语)。

  王红斌(2002)提出测试格式:a.从潜意识里/在潜意识里/暗暗地/默不作声地/满心/潜意识地+V;b.N(人)+不/没V+和/跟/同+N+一起+其他;c.让/使/叫+人+V+(小句)宾语。

  丰竞(2003)提出心理动词的鉴别式为:主(人)+在心里+(很)+心理动词+宾语,记作S:S(p)+IH+(L)+V(P)+O(N、V)。

  特别指出,情感动词的鉴别式S可有转换式S1——NS+VM+S(P)+(IH)+L+V(P)和S2——S(P)+(IH)+TN+L+ V(P),又因为情感在程度上有可比性,S还可有转换式S3——S(P)+THN+M+V(P)+(O[N,V]),其中,NS=刺激物(stimulus),VM=使令动词,TN=“对”(to)引导的介宾结构,THN=表比较的介词(then)引导的介宾结构,M=更。

  心理动词本身是一个意义类,从意义出发界定出来的类别,很难有整齐划一的形式特征。

  即便是公认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相互之间也没有完全清晰的界线,各词类内部在形式上也只是有着家族相似性。

  所以,以上归纳出来的任何一条句法特征或任何一个界定框架都存在反例也实属正常现象。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心理动词是一个在形式特征上呈现复杂状态的类别。

  这种复杂性在量性特征上有着充分的体现,这也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即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因此我们重点考察的也是与量有关的句法形式,至于其他的句法特征则暂不涉及。

  关于量范畴的表达形式将在下一章详细论述。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动词是以语义为依据划分出来的动词的下位类型。

  同时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念,认为心理动词是非典型的动词(相对于动作动词),处于动词系统的边缘位置,与名词、形容词有部分相通的句法功能。

  因此,心理动词在整个词类系统中的位置可以归纳为下图:

  图1:心理动词在词类系统中的位置

  心理动词的句法功能标示为下图:

  图2:心理动词的句法功能

  图2表示,心理动词的句法功能位于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功能交叉地带,具有大部分动词的功能,具有小部分形容词与名词的功能。

  这是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边缘性”在句法功能方面的表现。

  以上内容是针对“动词、形容词、名词”这三大词类来说的,心理动词在句法功能上具有“边缘性”,这可以说是一种“外部边缘性”。

  在动词内部,心理动词也同样具有“边缘性”,可以称为“内部边缘性”,这主要表现在“状态动词”与“动作动词”“变化动词”等类别之间。

  吉永尚(1997)讨论日语心理动词的语义时认为心理动词连接着状态动词、动作动词等,但又与这些动词所不同,并就此对日语的心理动词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分析:

  本稿では心理動詞は状態動詞や動作動詞と連続していると考えるが、これらの動詞との相違点や境界上にあるものなどについて意味的側面やアスペクト性をもとに考察を加えた。

  (译文:本文认为心理动词连接着状态动词和动作动词等,但主要考察了它们意义上的不同与分界以及这些动词的时体特征。) 在现代汉语中,心理动词也一样处于“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变化动词”的边缘地带,这与其“外部边缘性”有很强的一致性。

  总的来说,无论是外部表现还是内部表现,都充分体现出边缘类动词与典型动作动词的不同之处。

  因此,“边缘性”是心理动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一点在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上有着充分的体现。

  三、心理动词的主观性

  “主观性”也是心理动词的基本特征之一,同其“边缘性”一样,贯穿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特征。

  首先,在语义上,心理动词是用来描述人的心理的,无论状态也好,动作变化也好,都是不可见的,只是将内部的心理外化为可以表述的文字而已。

  这对心理动词量性特征的影响表现为:心理动词的量都是非精确计量的。

  其次,在句法上,由于心理动词的量是主观性的量,因此与心理动词同现的数量词语往往是非精确的③。

  同时,心理动词的程度量往往需要程度词来彰显,程度词所表达的量往往都是主观评价性的,这也是一种主观性在句法上的体现。

  四、结语

  本文从句法、语义两方面考察了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认为“边缘性”与“主观性”是对心理动词基本性质的共识,心理动词的句法语义表现都与之相关。

  在对心理动词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心理动词其他方面的特征或表现。


第二篇:现代汉语语法艺术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艺术研究

  摘要:近两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出现的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和认知学派的语言理论在国内语法界得到了广发的赞同,逐渐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

  笔者通过自己多年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经验,概括地论述了现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语法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上个世纪初白话文在教育界的不断普及,并且白话文逐渐成为通用语言。

  八十多年过去了,现代汉语语法学者们仍然在不断的努力探索着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通过借鉴国外的语法理论和依据,来推动语言研究的进程。

  从而使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视野广阔,研究理论新颖、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研究方法呈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1现代汉语语法的样式

  在现代汉语中,语法一般是按照句子的成分来安排顺序(主语、谓语、宾语),并且规定名词后面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在状语后面,补语则在谓语的后面。

  在书面语言中,定语的标志是“的”,而状语的标志是“地”,补语的标志是“得”,他们三个都在定、状、补得后面,在口语上三个字的发音没区别。

  在现代汉语中,补语与其他语言都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对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甚至对句子的主语,宾语等作出进一步的描述,起到核心表述的作用。

  这一表现形式被语言学者归纳为现代汉语的“时序性原则”从而解释谓词性定语、谓词性状语、连谓句中谓词的排列顺序。

  2语法范畴的研究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学者们一直关注着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要确立语法范畴就必须对“词类”进行不断的探究。

  在五十年代时,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们对词类的区分问题进行了讨论,都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持意义标准的、持形态标准的、持广义形态标准的以及持功能标准的,但最终以“结构关系”作为主流的认识。

  吕叔湘明确提出“结构关系指一个词的全面的、可能有的结构关系,

  不是指它进入句子以后实现出来的一种结构关系”,这使随后所产生的“分布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1956年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中,朱德熙明确的指出了分布原则在词类区分上面的作用,提出了在语法功能中,词类的划分需要根据功能来划分,而不是根据意义划分的重要依据,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汉语语法学者在语法理论上的进一步认识。

  到了九十年代,汉语语法学者不再只局限于从结构的角度去划类,而是将汉语研究置身于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内,并且用综合式的观点对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作出更深层次的研究,以达到对汉语事实的了解。

  跨语言的研究表明,名词和动词这两种存在于所有语言中的语法范畴,其实质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处在空间关系中的事物和处在时间关系中的事件这二者在语言中的表现,语法系统中各主要词类的种种句法表现都与这种基本认识和基于这种认识的表达动机有关。

  汉语语法学者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得出了基于原型的词类范畴观,揭示出一系列关于词类系统的语法事实。

  3对语法关系的研究

  在早期,汉语的语法学者遇到如何确定汉语的主语和宾语的难题,然而只有首先寻求语义途径。

  例如在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中就是用“主语”“述语”来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词语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使句子的结构脱节,还会造成语义关系混乱的现象,因为它完全没有顾及到形式和语义等方面的问题。

  早前,丁声树通过系统运行来确立主宾语的著作《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彻底的分析了这种方法,并指出分析的方法不仅局限于词序,而是应正确区分主谓结构和述宾结构的实质性问题。

  同时,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有些学者却坚持以语义的角度去理解语法关系,例如李临定在《现代汉语句型》一书中,所提出的使用“名施”“名受”等概念描写汉语句型的理论,只是单纯的想从结构角度和语义角度去分析汉语的句法特点是难以全面揭示的。

  4对语法观研究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普遍存在的语文问题包括:句法、语义和语用。

  然而如何正确的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在语法界存在着各种分歧,例如在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中就着重强调了观察三个平面中各自的要素,把句法、语义和语用三者等量奇观,主要就是引用了语义结构分析,从而看到纯形式结构分析的局限。

  例如在动词中,他可以根据组合功能分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等类别,在语义平面根据动词所联系的动元数目分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等类别;在语用平面根据动词的表达特点分出叙述动词、描写动词、措置动词、评议动词、关系动词等类别。

  再就是句子类别在划分中可根据句法的平面特征分析出来的叫句型,把根据语义平面特征分出来的叫句模;把根据语用平面特征分出来的叫句类。

  所以在这些观念的操作程序中就可以自然地描写出三个平面的语法特点。

  范开泰在《关于汉语语法三个平面分析的几点思考》中提出汉语研究中三个平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的观点,就是成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

  总而言之,不论是把语言组成成分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还是对同一语法形式作出的三个平面的因素分析,或是分析三个平面不同结构的,其主要的目的都是在讲“三个平面”,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中,谁是决定性因素却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如果不加以认识,有时会使它们自相矛盾,无法解决问题。

  90年代以后,现代汉语语法出现了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4.1分析和综合相互依存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光靠分析是远远不够得,还需要综合。

  沈家煊曾指出:“从认识和思维的方式来讲,分析和综合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分析主要是以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的差异来把握整个过程中的性质,单靠整体的性质是无法真正的完全把握的”。

  作者在《“在”字句和“给”字句》一文中以汉语“在”字和“给”字为例证明了上述论断,讲述了一个句式并不是简单的此类序列,而是一个整体结构,只有把握整个句式的真正意义,才能分析和解释语法的现象,才能对所产生的语法理解,并且概括其意义。

  4.2摆脱过去孤立概括

  在我国过去的语法中,一般都是通过归纳事物的现象得出其表面规律,往往不会追根究底了解其规律背后的因素。

  而如今,在我国现代句法中,却远远不会满足眼前的孤立的规律性概括,而是尽量追求简单的、概括能力更加强的深层语法制约原则。

  例如:杨素英在《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中就大量讨论了人类语言中存在的非宾格动词现象,并且更深层次的分析了西方学者在汉语言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确立了非宾格现象在汉语中的存在。

  在徐杰的《“打碎了他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中,他对汉语语法中双宾语句式中包含的领属关系的格式进行了分析,使用了普遍语言事实验证的生成语法“约束原则”从而这种格式下,人名词之间所具备的语法地位。

  因此,这样的研究既深化了对汉语事实的认识,又丰富了普通语言理论。

  4.3语体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

  目前,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其研究规律没有一个严格区分语体的前提下的系统论著,这从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看出语体的问题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

  陶红印在《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中指出,汉语语法的理论没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只有进行仔细的研究,并研究清楚主要语体之间的语言现象,才有能力和依据去逐一描述汉语中不用的语体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才能大胆的回答重大语法理论的问题。

  5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日益走向纵深和成熟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在各学科提出的纵深发展和向微观发展的语法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和认知学派的理论在国内语法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三平面”理论、大小“三角”理论、语义特征分析以及语用学中的焦点、预设、蕴含、语境等理论已相当普及。

  从而使一些语法现象被发掘出来,得以重新认识,对现代汉语语法中遇到的难题一一破解,突破难关。

  5.1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和认知学派的互补

  从这三种研究方法来看,形式主义语法起着引导的作用,引导着理论和方法的引进,认知语法则是处理和完善理论介绍和方法引进的阶段,最后功能学派则是发挥作用最明显的阶段。

  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有些文章必须结合汉语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有些则需要借鉴国外的理论知识,有些着需要一一对照来进行比较,有些文章则是引用别人的观点和理论,甚至有些文章一整篇都看不到一点汉语的韵味。

  5.2对新理论思想和方法的探索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范畴内,加强认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是当今语法研究的首要任务,要不断的创新出新的理论依据,打破以往结构主义语法的理论基础,要重点发挥动态语言的优势,使动静相结合,从而开拓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新局面,

  5.3加强比较研究

  如今,把现代汉语放在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中去研究,从而打破了共识和历时之间的界限,例如在现代汉语可以和古代汉语相比较,近代汉语和方言也可以运用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来,这就可以从一定的角度去发现汉语语法的整体面貌。

  如有人从历时和共时角度考察了“行为动词+得/不+可能补语”,认为这种结构是一个词。

  “得”和“不”是中缀.因而可能补语前不能加修饰语。

  5.4动静相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句法和语义为基础,使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来更深层次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研究,从而找出语用形式下句法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语用因素造成的变化找出合理的解释。

  如定中复合词的接受程度受韵律的影响受制于语义和语用,使施事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用因素。

  5.5扎实的理论依据

  用来解释以前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主要依靠:标记理论、典型范畴理论、语义特征理论等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理论,就如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规定的,当单个名词做状语的时候,就必须仅靠动词,然而如果离开动词,就必须加入介词或者方位词等等。

  5.6强化应用研究

  继续强化了应用研究现代汉语语法,不仅为汉语教学提供了服务,而且为中文信息处理和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边缘学科服务。

  然而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特别是在高校语法教材里,对于现代汉语课程中传统语法的一些概念、术语以及某些分析方法仍然在广泛地运用,随着现在科学的发展,大量新的较成熟的语法研究成果还没有及时地吸收到高校教材中来,这造成高校学生无法在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中吸收到新知识。

  6总结,

  目前,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存在多种学说并存的现象,使得语法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趋势,不断借鉴国外语法学理论对汉语语法进行研究,在借鉴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任何一种有影响的语法学说都有其合理的地方。

  借鉴时要取其精华,剔除其不符汉语实际的部分。

  并且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汉语特点的语法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朱德熙.语法答问[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沈家煊.语法研究的分析和综合[J] 外语教学研究,1995,(2):14一19

  [5]沈家煊.“在”字句和“给”字句[J] 中国语文,1999,(2):38~43

  [6]阎仲笙・现代汉语[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

  [7]邢福义・现代汉语(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8]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 当代语言学,1999,(1):9~15

  [9]吴福祥.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J].中国语文,20o5,(6)46-48.

  [10]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增订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更多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语言文学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也可以说是用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等方面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曾几何时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地广人稀民族繁...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一曲启蒙主义者的生命悲歌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探析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孤独者中主人公魏连殳形象及其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析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姓名****教育层次本科学号***分校保定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电大指导教师日期(以上各项目请学员按照样式自己填写)学生毕业设计(…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人偶戏是海南省临高县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它以其历史悠久和社会基础广泛,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它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临高的历史的地位和现实的影响上,广为群众喜爱,使得临高成为中国人偶戏艺术…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孔子人生的形象摘要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儒家文化为何一直能获得这么多中国人的芳心当然与儒家的文化在不同的时期焕发出不同的生命力有关其中也不与孔子的诗意的人生形象息息相关关...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语言的特质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附件四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二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

12春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写作辅导

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三论文写作一般过程四选题及如何选题五收集及运用资料六如何写开题报告七论文写作八格式要求九论文评定标准十答辩注意事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青岛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外文秘方向)姓名:王明建指导教师:王海燕20xx年x月x日1、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在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侧重于对罗贯中籍贯,《三国演义》…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友情诗赏析》写作意图:友情诗,是建构在离别、怀念、追悼情境下的抒情言志之作。唐代,达到国家规模的空前统一,从贞观到开元,“遍观百家”、“好语…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