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教育的散文文章

时间:2023.10.25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深思的感情为目的者也。下面和小编一起欣赏几篇深思的教育散文文章吧!

深思教育的散文文章

  中国教育深思【1】

  堂堂一大中国,具有上下一万五千年的历史,竟然绊倒在教育的门槛上,何哉?这个问题现在的确值得每个人去考虑。

  中国的教育体制,自从改革以来,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人们批判的热点。

  现如今,教育成为获得特权门槛的历史陋习,中国的学生普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上学,成绩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你的智商比别人高或者你比别人付出的精力多,仅此而已!在我眼里,高智商加上低情商就等于计算器。

  考上大学的学生,十个学生九个伤,普遍的现象是大学期间逃课疯玩来释放高考压力,甚至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作弊,没补考,没谈过恋爱大学就是白上!厌学情绪充斥着各个高校,我们的民族在培养厌学的下一代,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国学校的一大特点就是一个大班几十个人坐在一起上课,不管你愿不愿意听,必须得听。

  这是有很大缺陷的,学生不能自主选择课程,即使在所谓的大学,选课也是受很多限制的,学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这令学生十分苦恼。

  有些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有些学生对所选课程既没天赋,也没兴趣,却被强迫学习。

  这种学习对学生来说的确是一大痛苦。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培养出很多普通人才,而培养出精英的可能性却大大降低,更别提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了。

  然而,能改变社会的恰恰是我们缺少的这种人才。

  不妨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西方的教育体制。

  中国的教育注重知识,西方的教育注重实践,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的教育至始至终贯彻知识的重要性,忽略了经历社会才是学生们最终会迈上的道路。

  而经历社会就是实践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很多人拿着高学位却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原因。

  由此看来,我们的课堂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而应该跨出校门,走进社会。

  我们的教育一直是被动的传授,老师讲,学生听,课堂完全由老师控制,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

  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更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既然是课堂,就应该学生当主角,老师当导演。

  只有相对的自由,才能迸发出思考的火花;只有好的思想,才能衍生出正确的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才会对所学的东西加以运用,才会从思想上根深蒂固。

  由于有时候学生缺少主动性,就不会去想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证明的?证明中用了哪些定理?又是使用了怎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学习中缺少了“为什么”精神,就很难有创新,这样一来,虽然成绩好了,考试分数高了,可是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被抹灭了。

  我们现在的教育喜欢顺从。

  有时候你不妨去思考一下,科学家们花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才研究出一个结论。

  你仅仅用了一堂课的时间--45分钟,甚至也就是几十分钟就知道了这个结论,这其中肯定会有很多困惑和不解的。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科学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有的一点遗憾是:缺少质疑能力,总认为书上的全是真理,总认为老师的观点就是自己的心声。

  这也是顺从心里的反应。

  上课的时候有想法就说出来,有意见就提出来,有时候,学生的想法比老师要先进许多,学生的思维比老师要活跃得多。

  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新观点诞生。

  现在我们很多的学生成绩好却什么也不会做,高分低能不算是悲哀,高分低德才让人心寒。

  据有关资料证明:近几年大学生犯罪数量剧增。

  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4.5%,2005年较之2004年又增加了97.1%。

  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

  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

  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28件34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

  这是不可不让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究竟为什么会导致出现这样现象呢?事实证明了一点,素质教育不够到位。

  有人会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如今的社会诱惑的东西太多,的确如此,但不是有句话叫“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观念取正了,诱惑对你还有影响吗?所以我想问中国教育部门的主管们一句,我们国家是在培养高科技人才呢,还是在培养高科技罪犯?

  现如今,出国留学以及在国外定居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时尚,有点本事的都跑国外去了,有人说外国的物质条件好,社会环境好,谁不愿意去啊,两弹一星邓稼先的那个年代中国的物质条件似乎更差些,但邓稼先在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现在的小学生刚入校就接受所谓的“爱国教育”,但回望如今大学毕业的莘莘学子们,有出国条件的有几个会说:我愿意留学后回来去建设自己的祖国?记得我以前看到一条消息,在另外一个国家,问到一个老人的亲属在哪,

  老人说跑到美国去工作了,没能留在自己国家为国家出力真为他感到遗憾,这事要是在中国,估计没有一个人不会自豪的说“我家里某某某在美国呢!我好羡慕啊。”民族精神的缺失正威胁着我们的国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正是我们的教育体制。

  没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没有好的体制,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试问,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再者,现在中国的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是应试制度,就是以考试的成绩来决定一个人的水平,但这样的方法却不是很科学。

  如果一味地只凭借分数去认定人才,会让学生们陷入一个重要的误区,只注重了分数、成绩,却忽视了技巧与实践。

  这样培养出来的大都是书呆子,和“八股文”又有什么区别呢?教育的畸形发展,多年前我们一直都是使用应试,现在也是。

  教育部一直提倡的什么“减负”口号,只是空谈,所谓的“素质教育”,更是一个空中楼阁。

  不公平的政策威胁。

  各地的招生指标不同,而且对于北京,国家是相当的照顾,众所周知。

  北京的教育水平在全国是倒数的,可他们上大学的机会远比其他地区的大,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是不能做出合法合理的解释的。

  同在一个国家,为什么不能得到公平的政策,这个问题很值得体会。

  同时也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在此,不谈政治。

  美国的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得到自己的理想幸福,而不是让他们成为社会的零件。

  可是,中国教育制度做的到吗?在外国人看来,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是何其悲哀啊!曾经有一位哈佛的高材生来中国交流时见闻到中国的孩子的学习状况说道:“这简直是惨无人道,这在美国是闻所未闻的,这样的方法实在不科学。”的确,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学校和家。

  在中国教育制度下教育出来的一个个学生缺少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是一成不变的考试机器。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说:“你们中国来的学生,第一年他们成绩十分好,到了第二年差一点,然后就变得很一般了。

  而且,中国的学生总爱背书,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因为那些东西在图书馆或者网上就能找到。”中国的学生爱背书、会考试,为什么会这样?中国的教育制度逼的!和外国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理论知识绝对丰富,可实践动手能力却差十万八千里。

  创造这个世界,需要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动手去做,世界是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不是靠一张嘴。

  能言之者未必能行,这是对中国学生能力的最好概括。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中国教育的失足!

  以上海女工杨雪梅的投入来说,她的孩子几乎每个假期都会在补习学校里度过。

  化学竞赛班、英语竞赛班、语文补习班、高三暑假冲刺班、英语高考班,种类繁多,每期辅导班的价格由1000~4000元不等。

  当肖兰被媒体问到,你有没有想过,一年花掉10万元,这种投资,可能将来好多年也收不回来时,肖兰说:“我根本没考虑这些。

  从来没有。

  一到关于儿子的时候,是不拿经济学的原则来衡量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状呢?或许肖兰的话颇有代表性:“孩子如果没上大学,将来他什么也不是。

  我们每天努力工作,但是奋斗了半天,如果他学习不好,我心里是非常不舒服的——那绝对是人生的挫折。

  我工作得再好,再有成绩,比不上我儿子学习好更让我高兴。”而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序幕亦是中国教育制度,如果没有死板的“科举考试”制度,他们也不会暑假学习,疯狂地去背诵知识,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们的成绩就是他们的命运,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孩子的成绩名列前茅是他们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种种的制度所迫,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我们无处选择。

  其实考试制度只是改变命运的一块金砖罢了。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科举制度是敲门砖,一敲开门砖头就没用了。

  我想现在的考试、评分制度也是敲门砖,考上学,大学毕业,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学过的东西,多半成了过时的或无用之物,尤其是那些试卷、试题便都成了垃圾。

  究竟导致中国教育制度的根源在哪里?也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导致的吧,但无论怎样,也是国人该清醒的时候了,欲要改变中国教育体制,必须进行一次轰轰烈烈的经济体制的改革。

  早在100年前梁启超先生说过的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我想说:“今日之责任,不在我少年,而全在教育制度。

  假使我是教育部长,教育的第一条首先是学会做人,如果培养出来的都是衣冠禽兽,不如不读书。”

深思教育的散文文章

  教育 担忧【2】

  义务教育,zhongyang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真正执行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弊端,对此,我一个在山村支教的同学(27岁)说了一句本不属于一名老师该说的话:“义务教育FD了一代人。”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一直以来,我对我国的义务教育政策是相当支持的,如果真如老同学说的这样,那我们期待的12年义务教育将会面临什么?问其缘由,听了之后我也开始思索,或许我是庸人自扰,

  但有些想法必须表达出来才能体现出它是否有价值,放在肚子里,永远不会产生价值。

  就像一个想法,说出来有可能盘活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也可能将一个效益很好的公司带入无底深渊,也可能一文不值。

  我问朋友,凭你的水平,教小学生简直是大材小用了。

  而朋友的回答是,是的,我应该去教高中生,至少他们要努力面对应试淘汰。

  怎么回事,原来义务教育走过场,不讲成效的常态已经根深蒂固地扎进了小学教育过程里。

  朋友说,回想我们上小学时,大山里的小学升学率基本上是20%-30%,如果不努力学习,考不上高中,那将预示着回家帮助父母种地,俗称“修地球”。

  那时候的我们小学成绩70、80分是常事,但是朋友说,他是小学六年级班主任,班上考试能有及格分数的,都已经很不错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体不高,由于现在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不能像以往那样用体罚了,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教育要想取得效果,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大政策下,难。


第二篇:关于教育的散文文章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下面和小编一起欣赏几篇关于教育的散文文章吧!

关于教育的散文文章

  人的教育与分的教育【1】

  12月13日,我代表学校在西安交大附中参加了以“创新与责任”为主题的“西安市2013年素质教育高峰论坛暨年度素质教育创新人物颁奖仪式”。

  聆听了两位专家和数名获奖老师的报告。

  第一位作报告的专家是韩主任。

  他40余岁,身材消瘦,身着褪了色的旧西服,头发凌乱,纽扣开怀,近乎是不修边幅,很显然是随意为之。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邋遢。

  他主要通过PPT,把十八大三中全会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政策理论进行了逐条宣读。

  刚开始,我还以为精彩内容在后面,充满了期待。

  没想到,当听到主持人说:“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韩主任的精彩演讲。”时,我才知道,自己的期待落了空。

  稀稀拉拉的掌声顿时响起,鼓掌的,估计大半都是源于礼貌,而非发自内心的赞许。

  我自然也不愿鼓掌。

  放眼四周,只见大家昏昏欲睡。

  随后他还自我介绍说是博士毕业。

  那时,我就在心里寻思:这是专家吗?难道中国的博士就是这等水平?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内容,报纸上不都全文刊载了吗?还用得着千名学校骨干精英挨饿受冻坐在报告厅专门听他的讲解吗?何况,连讲解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照着PPT逐条宣读而已。

  就算读,都费劲,声音小的,像我等坐在后面的老师,根本就听不清,话筒在他面前,俨然是摆设一般。

  中途,明显有部分老师悄然离开。

  我差点也萌生了退场的念头,但转念一想,是学校派我来代表王校长参加这次论坛的。

  我就坐的椅背上,就一上一下赫然贴有周至县和王宏波的标签和姓名。

  而且本县参加本次论坛的普通教师,仅有四名,我也是荣幸的其中之一,其余人员不是教育局领导,就是中小学校长或副校长。

  看了会务手册,才得知,主办单位是西安市教育局,协办单位是西安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难怪,级别如此之高。

  也不是谁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凡参加的主要人员,要么是身挂要职,要么是获奖老师。

  而像我这样“临危受命”的情况,可谓十年碰了个润腊月。

  一旦退场,岂不是终生遗憾?万一学校领导问我的聆听感受和体会,我又该如何回答呢?

  想到这里,于是又劝慰自己耐着性子坐了下来。

  第二位专家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唐江澎。

  唐校长个头高大,50岁年纪,头发油光可鉴,一身深蓝色风衣,崭新惹眼,和本次论坛相得益彰,很明显是精心而为。

  他报告的主题是《教育回归以人为本》,他也依靠PPT展示自己的报告内容,但和韩主任最大的不同是,PPT制作精美,图文并茂,颜色搭配得宜,词句精妙,内容丰富。

  最令人震撼的是,他的声音雄浑,富有磁性,且讲解的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尤其是抑扬顿挫拿捏到位,且手语动作与内容及语气浑然天成,配合得天衣无缝。

  尤其是他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分析——结合PPT图画,可谓一目了然,鞭辟入里,振聋发聩,令人心悦诚服!

  这得益于他广见博识:他曾在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做过调查访问,撰写的教育论文有多篇获奖,且大都是省级一等奖。

  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入一线各地学校教室,抢拍下了众多功利性标语、毕业生撕书等宝贵的图片资料。

  比如标语:“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以及某中学学生高考完后,站在教学楼将书本撕碎抛向天空,上演“季花满天”的一幕,不能不引起身为教师的我们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反思。

  他认为当前我国的教育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人的教育,即素质教育;一类是分的教育,即应试教育。

  并分析说:我们的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是:小学毕业了,盼孩子得高分,考上重点初中;初中毕业了,盼孩子得高分,考入示范高中;高中毕业了,盼孩子得高分,考进名牌大学;大学毕业了,又盼孩子找个好工作;找到了好工作,又盼着孩子赚大钱。

  即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是钱的教育。

  如此恶性循环,根源是重视了分的教育,却忽视了人的教育。

  而只有将学生从分的教育樊笼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教育回归。

  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为此,他总结了一句最富哲理的箴言:“孩子就是孩子,不是家长的面子,不是学校的牌子。”我感同身受,频频点头。

  他在素质教育方面之所以取得了一定成绩,源于他的教育理念。

  他一贯以“身心为先 品行为本 能力为重 习惯为基 愉悦发展”为目标,以“生命旺盛 精神高贵 智慧卓越 情感丰满”为追求。

  他说,在他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锡山高级中学在全市仅有36万人的情况下,而考入清华北大的竟有14名,单本县就考上了5名。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和反思。

  而他无疑是当下素质教育成功践行的佼佼者。

  这才是真正的专家,尽管他从17岁时,才自学电大课程,并于22岁获中文大专学历,随后两年又在陕西教育学院大专起点中文本科进修班学习,34岁时在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研究生课程班结业,38岁时又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研修班毕业。

  可以说,他的求学之路布满艰辛,并不是一步到位。

  从他身上,让我顿悟:人的能力水平似乎和学历文凭毫无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肯上进。

  而在困境中毅然进取有为,毫无疑问也是人的教育最关键之处。

  尽管他的学历没有韩主任高,然而,从他自信满满、铿锵有力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素质教育的春天脚步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走来!

  当主持人还未发出 “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唐校长的精彩演讲”的提议时,四周雷鸣般的掌声早已响彻大厅。

  我自然是情不自禁地呱唧了数下。

  当举行专家论坛时,我才蓦然发现,唐校长一瘸一拐地走上了主席台,惊得我目瞪口呆。

  原来如此富有才情的一个人,居然身患残疾。

  这就更加激发了我对他由衷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也感觉冒着严寒,从早上六点半天未明,急匆匆乘车赶赴西安,未吃早餐,就入座听报告,值了,可以说不虚此行。

  哪怕后几位也和韩主任一样讲得枯燥乏味,一无所获,也不后悔。

  令我欣喜的是,后几位中也不乏较突出的青年新秀。

  略有印象的是范晓兰的《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尊重孩子一生幸福》,她的素质教育实践主要得益于“四窗”教育,即“梦想之窗”、“实践之窗”、“思考之窗”、“使命之窗”。

  她的报告,层次明晰,事例活泛,观点鲜明,听来较有启发。

  另一位印象较深的是西安某中学物理教师王俊博。

  难得的是他将素质教育的本质“人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自始至终贯穿于物理教学中,事例鲜活真实。

  为了充分实践素质教育主张,他往往将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或物品或景物图画制成PPT,使其融入到物理知识的讲解中,由此展开联想和分析,不仅使学生轻松掌握了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洗礼。

  随后几位,大都没有PPT,完全是照稿宣科,不是谈心得,而是读体会。

  听的人头脑发胀,心浮气躁。

  后来坐车返回时,无意中听到本县唯一获奖的东街小学女教师勾苗说,田延老师曾经在周至进校为全县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做过报告,那次的报告叫她终身难忘,至今还记得田老师举的毛毛虫的例子。

  她还将此例活用在语文教学中。

  没想到田老师在论坛中的报告竟是如此令人不敢恭维。

  就连西周中学校长吴尔钱老师也有同感。

  吴老师原来是周至县教育局政工科科长,随后调任西周初级中学担任校长职务不久。

  他说西周中学无论是育人环境还是教学设备,都很落后,至今还没有一台像样的投影仪。

  但是,听了我对唐校长报告的赞誉之后,禁不住扼腕叹息:“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听到唐校长的精彩报告。

  原因是受韩主任的影响,实在听不下去,就出去透透气。

  等回来时,唐校长的报告已经讲完。”

  随后,他向我简单谈了一番他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管理与教学管理中去。

  他说,他要以“以求变的思维做不变的事情”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

  并要在“安全和谐”的前提氛围下,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分的教育”转变为“人的教育”,并打算拿出三万元作为试运资金。

  一万元用作各项奖励,一万元用作购买设备,一万元用来购买图书。

  并要将图书分配给各班,每班设立一个专用书柜,供学生阅读。

  以此作为自己素质教育实践的开门红。

  还举例说,西周中学一个管后勤的领导自认为把学生灶办得很好,然而他却说不行。

  为此,该领导不服,于是他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和批评,先是在全校学生中做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令该领导大吃一惊:学生普遍反映伙食差,而满意率还不到30%。

  在铁证面前,该领导不由自主地发出了“那到底该如何将灶办好?”的感喟。

  于是,他说,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变,而思维的转变却与见识有关。

  为了增长见识,他有意陪同该领导参观了周至中学、周至六中、周至七中等本县名校的学生灶的规模和特色。

  经过实地考察和取经,该领导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的症结。

  吴校长的做法,令我感慨万千:这不就是管理人的领导艺术吗?而领导艺术其实根子源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而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与求学时期的学校教育有关,也与后天的耳濡目染有关,比如,像唐校长等人颇有看点的论坛报告,虽然仅仅是不到20分钟的报告,然而关于素质教育的某一个实例,某一个画面,甚至是某一句话,都有可能给有心人以启迪,甚或听众就因这一点而致使其人生发生重大逆转也不无可能。

  像韩主任这样无疑是“分的教育”的结果。

  但愿在素质教育的践行中,能多一些像唐校长式的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而少一些像韩主任式的“高分低能”的所谓育人专家。

  那么,中国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到来。

  尽管这场高峰论坛,还有诸多不足,比如,获奖老师只有荣誉证书,却无物品奖励;比如像田老师等个别获奖老师的发言,内容空洞,但他们能获奖,说明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的确确做出了突出成绩,他们的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还是让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春天——唐校长的别开生面,范晓兰的“四窗”实践,王俊博的德育渗透,吴校长的顿悟漫谈,无不对我发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应该是论坛的终极目的“以人为本 寻求改变”。

  有梦想的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时,带走的不应该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我想,对于如何将“创新与责任”落实到素质教育实践中,身为教育工作者,这恐怕就应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教育梦:人的教育像花儿一样,开满天下,分的教育像焰火一样,渐渐熄灭!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随笔之一

班主任工作随笔奇台六小王新梅这学期我仍然承担数学教学工作,还担任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凭经验到了四年级班主任应该松口气了,可没想到这学期让我更费心了。丢三落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更多了。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一句精辟的名人格言,也是如此。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醒,给人以…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

高中思想政治随笔

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摆脱困境,达到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考试成绩好这样一种境界,我认为学校应重视、媒体应支持、教育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当然,重中之重是老师、学生观念的转变。首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政治教…

20xx.12教育随笔《一切为了孩子》

小7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和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半日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让对孩子的教育做到家园同步,在幼儿园的统一工作安排下我们小班在12月x日下午开展了家长…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潘集中心校乔良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只有在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美术教学,接触者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

读书随笔 董兴华

读《班主任漫谈》随笔贾庄中学董兴华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感慨良多。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某些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翻阅这本书,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使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快乐的暑期来临了,跟以往不同,这次暑期我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的集中学习培训。在此期间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动时间学习,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新所…

网络研修随笔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

心得随笔

玩中学,学中乐_____观摩课有感连续两周参加了济南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会,每一节课都特别精彩,特别是这周三的展示课各位老师各具特色、形式多样、设计精巧。作为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低年…

随笔(20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