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3.10.20

  1998年,云南大学、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创办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此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开设。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该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地改革[1]。2013、2014年麦可思《就业蓝皮书》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为“黄牌专业”,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提出警告。之所以被列为“黄牌专业”,失业率较高、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知识、能力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而知识、能力的培养来源于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科学导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应该重视课程体系的重构,对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提出新要求,应该认识到提高专业对口和就业质量迫在眉睫。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学科,理论和实践都处于不断建构发展中。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评价及重构,必须首先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2]。当前,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具备全面的管理才能。

  (二)关于课程设置问题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关于课程设置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课程的定义上来看,普遍观点认为,课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互动的媒介和核心要素,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系列计划方案和活动。二是从课程设置的内涵上来看,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狭隘地理解成学科课程的开设。目前,在中国的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计划中,主要包括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总结当前國内外相关研究可知,当前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课程、开设顺序合理、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另外,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符合方法论的要求、反映学科主要知识以及现实和未来时代的发展和前沿。

  (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学科的命名最早应该是在国内,国外则大多以公共管理或非营利组织管理命名。国外学者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时,其侧重点及所采用的方法相较国内均有所不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的专业分类方面,分成环境保护机构管理专业、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业、体育机构管理专业以及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专业等,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知识训练与培养,以真正培养专业化人才。国内学者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的出发点和分析的维度不尽相同,但总体可以反映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看,张晓燕等提出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体系不合理,基本上没有建立规范的专业平台,在基础课和主干课的设置上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专业平台。这些都不利于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及进行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二是在探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上,廖宇航通过对首届毕业生做“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说明目前国内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原因归结为: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收的生源特点等。

  三是从构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的作用和工作方向上看,周湘莲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搞好实践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目标、内容、保障和考核等方面建设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促进专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龙兴武则认为区域地方性大学应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结合地方公共事业发展需要,重点设置有地方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评价分析

  (一)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体系改革历程

  2002年,福建农林大学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已连续招生13届,培养9届共690名毕业生。自开办以来,本专业培养方案经历了多次修订,课程体系亦随之多次调整。其中,较大程度的调整原因在于专业方向的设置或改变,先后设置过社区管理方向、环境管理方向、技术经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等多个方向,开设过107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选修课,其中仅46门课程保持相对稳定,7届及以上的年级保持开设;而其他61门课程变动较大,甚至还有38门课程在13年的培养方案中只出现过一次。同时,部分课程定位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专业核心课或由专业核心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总而言之,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稳定,多数时间处于变动调整状态。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为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体系的看法,本文面向福建农林大学本专业首届(2006届)以来共9届所有毕业生以及2012—2015级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毕业生有效问卷203份,在校生有效问卷287份,总数为490份。其中,调查学生在不考虑各个教师授课情况下,仅从课程本身和个人实际出发考虑,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列举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看法,并着重两个方面探讨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包括“哪些课程是最有价值的”和“哪些课程是最应删除的”。

  统计选择频数显示,从最有价值到最應删除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排序如图1、2、3、4所示。总而言之,从专业基础课、核心课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经济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而从专业选修课的总体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类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从考虑课程删除的原因来看,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首先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比较功利;其次是专业方向的考虑。

  于其他课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基础课程,如“公共政策学”安排靠后的学期上课。同时,各学年课时安排不合理,大二课程多大三课程少,课程设置不均衡,部分时间课程安排过满,出现一天12节课程的现象,超负荷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实际操作性差。

  (四)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不符合

  法学类课程、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被安排在选修课环节,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体系思想建设与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课程设置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办学方向指导思想下设置的课程体系,看似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庞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无所适从,感觉学而不精,同时给用人单位一种“此专业学得太宽太泛”的印象,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正是课程体系设计偏重理论,而疏于应用,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补充,以至于课程考核,基本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在“规范教学”、“评估不出事”的要求下,大部分教师多以常规题型出卷,甚或部分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复习答疑时,给学生圈定背记范围。大多数学生只需在期末一个月根据教师圈定的范围,复印学习委员的课堂笔记,进行突击冲刺复习,考试通过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能拿奖学金。由此,被学生们调侃为“课上憋得慌,考前背得慌,考后全忘光”。同时这也造就了课程学习“阴盛阳衰”的现象,因为女生总体比较勤奋,也更善于背记。由此,在每一届毕业综合测评中,前几名的基本是女生,保送研究生的更是如此。

  四、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

  (一)根据学科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从高校调查情况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口碑较好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依托高校本身资源优势,如985或211院校、师资强、生源充足,如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这样的先天优势并非所有高校都可以具备,因此很难模仿。二是设置的专业方向好,或与学院其他专业形成优势互补,或是社会较热门方向,就业情况较理想。如河南理工大学,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制定了以特色强专业的方针,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确定了应急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方向,实现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相互借助,主要培养初步掌握应急管理知识体系,能够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专业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并擅长风险评估、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在安全示范区建设、安全文化与安全社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省级重点农林院校,具有较强的农林专业优势。因此,在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时,可以考虑拓展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研究,其中重点在于搞清楚农村公共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整体科研成果,依托农林院校的基础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优势专业方向。这里有三个方向供参考:一是农村公共人力资源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该方向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是该方向市场需求量大,政府部门与企业同样适用。二是农村公共财政方向,目前我国村一级的财务人员需求量大,而公共财政方向正好满足需求,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体现农大特色,同时该方向市场需求量也大,而且不影响考公务员考研。三是乡村环境治理方向,该方向是社会热点,可突出农大特色且学院在师资上具有优势。在确定方向后再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会更加科学化和具有针对性。

  (二)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按模块分类设置课程

  一些高校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多杂,课程过泛,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尝试通过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不同模块的方式,按照不同模块开设不同课程,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大一基础课和公共课学习的基础上,大二或大三开始分方向培养。这种按模块分类设置的方式,可以让专业集中师资优势突出特色。另外,该模式也使学生术业有专攻,学习目标更明确,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按模块设置需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同时,需要精准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动向和未来五年就业需求,以此来有目的地设置模块,使学生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习真正有所所获,也为地区社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对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分模块的设置同样需要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本院本系师资优势。如社会管理模块、公共人力资源模块、环境治理模块等。

  参考文献:

  [1]徐金燕.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

  [2]米艳玲.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

  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3]张晓燕,孙振东.论教育的民生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

  2014,(5).

  [4]廖宇航.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5).

  [5]周湘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6]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

  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第二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论文


  摘 要:现今,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课程结构效率低、课程内容与职业相脱节、教学方式传统无趣,这就迫切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文章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而后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希望可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管理;课程体系

  “互联网+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这也是现今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课程体系的设置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是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明显存在课程内容与职业相脱节的现象,迫切需要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对现在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概况

  现今,中国绝大部分的本科院校都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和受益面日益广泛。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主要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主干课程设置而形成的。虽各个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尽相同,但大体可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必修)、专业服务技术课、选修课、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

  二、“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课程结构效率低,缺乏灵活性

  纵观我们许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但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现行课程体系效率低。首先,从课程结构包含的知识量而言,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其次,从课程结构内涵的理念而言,“轻基础、重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佳。

  (二)课程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性,并且与职业脱节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决定着其课程内容,而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混乱,首先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并且学生也很容易厌学;其次,学生不具备比较系统的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先修课和后修课存在顺序颠倒和逻辑性比较差的情况,这样不但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会导致教学体系不够合理、科学和系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而现今针对这一背景设置互联网相关课程对的高校也甚少。

  (三)教学方式传统无趣

  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本身的操作性以及应用性就比较强,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学的时候,还是选择以往的影视教育手段,讲授的知识比较多,进行的讨论比较少;理论方面的阐述比较多,案例分析也比较的少;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学生也比较被动,技能很难提高。这不但导致课程效果差,也会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以旅游学科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指导,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旅游发展的需要。研究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角度对于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课程结构优化,采用灵活的选课机制

  国外的许多国家的课程结构中的能力和教学之间是适应的,并且选课机制也比较灵活,学生除了需要进行必修课的学习,还可以选择一些选修课,这样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方面的实际需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旅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采用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并且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减少计划教学安排,增加自主学习安排。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开设与互联网经济时代相关的一些应用性强的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优化,注重系统性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演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表现出明显的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课程的改造和更新,要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新型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与工作实际更加贴合。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可以新增:大数据分析与行业应用、互联网营销、旅游与旅游信息化、全域旅游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三)教学方式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于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非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可以利用当下热门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课程资源可以被多个课程和多个教师重复利用,学生可以多次重复观看和学习,在学习的交互点上实现师生互动,这是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的革新。允许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授课,也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开放教育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

  本研究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角度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将融合更多的新科技、新理念,全面带动线上线下的双向贯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高校应该对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进行预判,优化现今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 旅游学刊,2003(S1).

  [2] 陳才,张燕燕,刘英.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J]. 旅游学刊,2005(S1).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