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发展观经济论文

时间:2023.3.12

  一般地说,发展观是指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目标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如果说发展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那么发展观就是探讨发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理论界和实践者对发展问题的不同理解往往源于发展观的差异。从思想承继的角度讲,经济思想史中存在着三种影响较大的发展观,即增长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和自由的发展观。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评述三种发展观并比较其特征,进而揭示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作用。

  一、增长的发展观及其基本特征

  发展观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斯密在《国富论》中不仅说明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国民财富的自然增长,而且探讨了国民财富的来源——增加资本的数量、改善资本的用途以及提高分工的程度。其中,斯密将分工看作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相应的政策措施就是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正是因为如此,“亚当·斯密所谓的‘财富的自然增进’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发展经济学”(刘易斯,1990)。不难看出,亚当·斯密将经济发展理解为一个通过自由市场来有效配置资源进而实现财富增长的过程,这可以看作是发展观、特别是增长发展观形成的最初阶段。

  由于亚当·斯密将财富增长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其后针对经济增长的理论探讨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核心论题。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起始于哈罗德(Harrod)和多玛(Domar)提出的资本积累模型,此后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探讨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索进行的:一是以索罗(Solow)、阿罗(Arrow)、乌扎华(Uzawa)、罗默(Romer)、卢卡斯(Lucas)等人为代表,他们在反思哈—多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满足一般均衡条件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二是以纳尔逊、温特、杨小凯、黄有光等人为代表,他们出于对新古典分析框架的系统性反思,以演化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所谓的演化经济增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的演变历程中,20世纪40~69年代,结构主义经济学家刘易斯、缪尔达尔、纳克斯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是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市场力量难以迅速地调整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就要通过国家计划筹集资金以推进工业化,即所谓的“工业化”、“资本化”、“计划化”。20世纪60~70年代,鲍尔、迈英特、舒尔茨等人试图在新古典主义的框架内解释发展经济学,新古典发展经济学反对国家干预,指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行自由贸易、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

  综上所述,增长的发展观认为:

  1.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国民财富的持续性增长,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

  2.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增长模式:例如可以采用国家干预主义以实现赶超型发展,也可以采用市场自由主义以促进演化型发展。

  3.对于经济发展的度量可以使用经济增长的指标来直接加以测度,例如GDP、GNP或者人均GDP和人均GNP,而无须考虑其他的经济变量。客观地说,增长的发展观强调财富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点对于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增加物质财富是维护人类生存的第一要义。但是它将经济发展的内涵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其结果就可能忽略掉经济发展的其他内容,激励人们为了增加物质财富而损害其他效用,例如环境的破坏和自由的丧失,从而导致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这实际上为其他发展观弥补增长的发展观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可持续的发展观及其基本特征

  增长的发展观诱发了人们以牺牲其他效用为代价而单纯地追求财富增长,其导致的不良后果在20世纪下半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增长的极限)较早地对增长所产生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予以关注,指出此类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影响到生态和社会的综合问题。在对增长的发展观进行系统性反思的背景下,可持续的发展观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观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是布伦特兰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该报告不仅定义了可持续发展——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而且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即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质量性、时序性和发展性。

  上述理解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观直接回应着增长发展观的重要缺陷,是对增长发展观的必要修正和补充。如果说增长强调的是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是一种物理上的数量型扩展,其核心理念是把经济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那么可持续发展则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的改善等内容,因此它是一种超越增长的发展,是一种质量上、功能上的改善,其核心理念是强调经济是外部的有限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紧密相连但是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偏重于经济总量的数量型扩张,经济发展则以物质增长为基础,侧重于质量的提高、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的持续性。

  2.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宗旨并不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的累积,而是追求比增长内涵更为广泛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包含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经济发展应该注重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而不至于像物质增长那样遇到外部因素的制约。

  3.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政策建议的支持,这里的关键是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修正传统的GNP或GDP指标,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的损耗状况,更真实地评价社会发展水平。为此,可持续发展的代表人物H·E·戴利设计了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国民生产净值”(SSNNP)系统来替代GNP及GDP,该系统将反映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等的指标与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并列起来。显而易见,从思想演进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观比增长的发展观更能反映人类的多重需要及长远利益,它将会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式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与增长的发展观相同,可持续发展观的着眼点仍然在于通过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来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相对地没有考虑到环境改善与福利水平的转化关系,也没有涉及到人类自由与福利水平这种深层次的发展问题。

  三、自由的发展观及其基本特征

  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观,侧重于从外部视角来探讨人类社会福利的增加,但对人类自身发展与社会福利等问题重视不足。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认为,发展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或核心价值:生存、自尊、自由。就群体及社会而言,发展不仅包括了经济发展的所有内容,而且还包括了文化的良性融合与交流、社会成员工作机会的增加、人们能够在各种制度框架下享有更大自由等。相对来说,后者可能更接近于人类发展所追求的终极意义。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后福利主义者认为,每个社会个体或群体均享有发展权益,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权益。换言之,发展的状况不仅是一种用经济指标衡量的物质状况,而且更是一种基于权益扩展而形成的精神状态。戴斯盖普特进一步将人们所享有的发展权益分为基本性需求(维系基本生存所需的生物性需求)和享受型需求(政治和民事权利)两个方面,不难看出,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权益都可以归结为个体或群体自由度的扩张。因此,后福利主义的发展观实质上就是所谓的自由的发展观。自由发展观的代表性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森在其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中,论述了一种特定的发展观: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显然自由不仅具有目的性作用,而且也具有工具性作用。就目的性作用而言,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绿色革命、社会现代化等固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它们都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其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就工具性作用而言,应该特别重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直接作用的基本自由,例如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经济设施、社会机会、社会透明度和安全性防御等。以上分析表明,自由的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增长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范围,特别是与以往发展观注重人类所处外部条件的思路不同,自由的发展观更加关注个体和群体自身所享权益的扩展。概括起来,自由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1.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扩展个体和群体的自由度,“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阿马蒂亚·森,2002),这样聚集于自由的发展除了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等内容之外,还依赖于其他非经济因素,例如社会制度安排(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保险制度等),经济制度安排(企业制度、专利制度、金融体制、产权制度等),政治制度安排(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监督等权利)。

  2.增强人们的可行能力和权利保障,即扩展自由是实现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前提条件,上文所列举的政治自由有助于促进经济保障和公共选择,社会机会有利于增加经济参与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条件可以帮助人们创造个人财富以及用于社会设施的公共资源,安全性防御则能够通过维护人们的基本权利来克服贫困,这实际上将自由的工具性作用与发展的终极意义直接对接起来。

  3.从自由的视角来看待发展,表明发展并不能通过某个单一的纯经济指标加以测度,GDP、GNP甚至是SSNNP都不能揭示发展的多个维度,应该由发展的观念体系逐渐地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同时,也正是因为自由的多个维度,所以发展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被解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不断发展的任务。

  四、三种发展观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从对上述发展观的评介中可以得到一些对我国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1.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增长的发展观尽管忽视了发展的多维性,但是它却说明了财富总量增加对于个体和群体发展的前提性作用。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都说明了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来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的理性选择。基于这种分析,我国就应该加快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步伐,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解决体制转轨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加大对于垄断行业、特别是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促使这些行业由模拟竞争走向有效竞争,促使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市场化、商品化的程度;在城市中以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将我国打造成世界消费品的制造中心,同时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来增强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我国的人力资源储量,为我国成为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世界制造中心做好准备,在农村中,应该通过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城镇化的步伐,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提供等手段复兴乡镇企业,不断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逐步解决城乡相互割裂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2.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观侧重于从发展“限制”的角度来补充增长发展观的不足,它所提出的公平性、持续性、质量性等原则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得到了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对于正处于经济“起飞”状态的我国而言,在促使经济增长的同时,尤其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远景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不仅是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避免“粗放型”发展所带来不良后果的内在要求。具体地说,我国当前必须正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严格税收制度,完善转移支付,为下岗职工及农村居民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培训、就业等方面的机会和优惠,逐渐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确保居民收入的相对平等,在中央政策扶持的前提下,主要通过西部地区的努力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当前西部大开发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改造的基础上,着力通过观念改变、政府改革等途径优化投资交易的“软”环境,逐步实现区域发展的相对公平,应该以产权改革为切入点,不断消减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投资软约束”现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企业生产中的贡献度,使企业发展从“资源扩张型”向“技术主导型”逐渐转化;应该将环境保护问题摆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位置,切实落实以“退耕还林(草)”为基础的“山川秀美”工程,征收环境污染税,开展排污权交易,使我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征。

  3.以自由为坐标突现我国发展的人本主义精神。上文已经指出,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后福利主义者提出了自由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从发展对人们福利的终极意义出发探讨了发展的“权益”问题,它可以看作是对增长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延伸,事实上无论是财富的积累还是环境的保护,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主题,要以自由为坐标突现我国发展的人本主义精神。为此就要从维护人们的基本能力和权利入手来克服贫困,例如医疗保险、老龄资助、失业保险和救济、以工代赈计划、小额融资计划、社会基金以及现金拨款等,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相互关系,重新认识市场制度所蕴含的经济自由的价值内核,强调市场并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市场所蕴含的交易自由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具有一致性,建立有效的经济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一些公共产品的价格听证制度,对于自然垄断性行业要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循序渐进地引入竞争机制,使微观经济主体对于经济系统的运行有更为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感和选择权;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所延续下来的一些有碍于经济自由的制度安排,例如户籍制度、行政审批制度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允许创新性人员自由择业,鼓励创新性人员自由创业,倡导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更能发挥其潜力的领域。总之,增长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自由的发展观的内在演化和不同特征,使人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较为全面地给出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在三种发展观的启示下,将发展理解为一个涉及到财富增长、环境优化、自由扩展的多元的、动态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发展进程并实现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刘易斯.五十年代的发展经济学[A],经济发展理论的十位大师[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

  [3]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罗守贵,曾尊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潘家华.人文发展分析的概念构架与经验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2,(6)


第二篇:生态经济论文


  生态经济论文

  1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分布

  1.1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的地位

  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面积35万km2,平均海拔200m以下,辽阔坦荡,沿河多沼泽。

  包括三江、松辽、辽河平原。

  黑龙江省的平原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占东北平原60%以上。

  华北平原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面积30万km2,海拔100m以下,土层深厚。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长江冲积而成,面积16万km2。

  平均海拔在50m以下,湖泊众多。

  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广东中南部,由珠江在入海处冲积而成,面积1.13万km2,平均海拔50m以下。

  1.2三江平原概况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总面积10.88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3.20%,海拔50~200m,地势低洼,沼泽湿地丰富,土壤主要为草甸土、白浆土和黑土,年均气温1~4℃。

  无霜期为120~140d。

  年降水量为500~650mm。

  完达山脉将三江平原分为南北两部分,山北4.25万km2(狭义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

  山南8800km2(兴凯平原),由乌苏里江与兴凯湖共同冲积而成。

  三江平原区内共有23个县市,分别为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市及其所属的县市,和牡丹江所属的穆棱市、哈尔滨所属的依兰县。

  三江平原森林主要分布在周围低山、丘陵及完达山区域,原生地带性森林是阔叶红松林,目前红松仅零星分布在山脊的陡坡上,平原区只零星分布小面积的岛状林。

  森林面积252万hm2。

  天然沼泽湿地面积134.7万hm2。

  1.3松嫩平原概况

  松嫩平原是松辽平原的一部分。

  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及松辽分水岭之间,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大部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面积为15.4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84%。

  地势平坦,土壤主要为黑钙土、黑土和风沙土。

  年均气温2~6℃,年均降水量约450mm,而年蒸发量却为1200~1400mm。

  海拔100~200m。

  松嫩平原黑土农业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包括五大连池、嫩江、绥棱、庆安、五常、阿城、宾县、巴彦、木兰、讷河、依安、克山、北安、

  克东、拜泉、海伦、绥化、望奎、哈尔滨、双城等20县(市),脆弱带农业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包括齐齐哈尔、龙江、泰来、甘南、

  富裕、绥化、安达、肇东、兰西、青冈、明水、大庆、肇州、肇源、林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因自然灾害(洪水、干旱和风蚀)和人为干扰(过度开垦、草场过牧和石油开发),平原西部是我国东北生态环境最薄弱的地区之一。

  除低山丘陵地区分布一些低质次生林外,核心区主要是农田防护林,是黑龙江省平原森林的主体,也称西部林业。

  2黑龙江省西部主要自然特征及荒漠化现状

  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主要位于松嫩平原,包括齐齐哈尔、大庆和绥化地区。

  年平均气温0.7~4.2℃,无霜期122~152d。

  从科尔沁沙地到小兴安岭西缘,在46°~48°N区内,气候、土壤呈梯度变化。

  2.1降水特征

  西部年降水量340~600mm。

  泰来、杜蒙340~400mm,齐齐哈尔、安达、林甸、甘南400~450mm,明水、拜泉、大庆450~500mm,绥化、巴彦500~550mm、庆安550~600mm。

  2.2风特征

  松嫩平原西南部年均5级以上风日数约100d,8级为19~24d,西部受大兴安岭阻挡,年平均风速不足3.0ms-1。

  从科尔沁沙地到小兴安岭西缘,在46°~48°N区内平均风速:泰来、杜蒙、齐齐哈尔、安达、大庆、林甸、明水、肇州、巴彦、

  绥化4.0ms-1以上,哈尔滨、绥化、甘南、拜泉、北安、庆安3.0~4.0ms-1,铁力、嫩江3.0ms-1以下。

  2.3土壤特征从泰来到庆安,土壤变化复杂,梯度分布基本为沙土、风沙土、草甸土、栗钙土(白干土)、黑钙土、黑土、暗棕壤。

  中间不规则的分布沼泽土和水稻土。

  大庆和绥化地区还呈岛状分布大量的碱土。

  2.4土地沙化现状

  干旱区的流沙堆积形成沙漠,半干旱区沙化形成沙地。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最大的沙地,面积约5.06万km2。

  嫩江沙地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嫩江下游区域,在黑龙江省包括齐齐哈尔、泰来、杜蒙、甘南等地,面积为59.6万hm2,固定沙地约占2/3,目前仍以100km2/年的速度蔓延。

  潜在沙漠化土地约占沙地的56%,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占36%,强烈发展的占7%,严重的约占1%。

  向西已到亚湿润草原与森林草原,向东已到黑土农业区,严重威胁着黑土地商品粮基地。

  2.5土地盐碱化现状

  世界盐碱地面积约9.56亿hm2,中国9913.3万hm2,占10%。

  松嫩平原盐碱地以苏打盐碱土为主,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

  目前,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面积已达320×104hm2,而且仍以每年2×104hm2的速度增长.新增的盐碱化土地主要来自于草原盐碱化,

  其次是由于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耕地盐碱化和沼泽湿地盐碱化。

  3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意义

  生态经济型林业是现代林业的集中体现,其宗旨就是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本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的原则,农、林、牧、

  副合理布局,多林种、多树种、种养相结合,形成多功能、多层次、多结构的复合型林业生产体系,既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又创造经济效益的人工林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平原林业体系。

  3.1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的先进性

  由于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治理灾害与农业生产的高度统一、环境保护与农民利益的高度一致、

  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遵循了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立足于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采用生态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

  生产的果品(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可持续经营,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是平原林业最科学的经营方式。

  3.2建设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的对策

  3.2.1采取老林改培、新林构建并举的原则。

  3.2.2坚持经济、生态效益并重的方针。

  3.2.3坚持经营者投资、国家补贴的经营体制。

  3.2.4坚持统一规划、自主经营策略。

  3.2.5科学选择经营模式(果品、饲料、肥料、木材、药材)。

  3.2.6构建林产品产供销平台,可持续发展。

  3.3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

  3.3.1速生丰产林基地

  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光照丰富、劳动力充足和交通方便,农田林网是最佳的速生丰产林基地。

  黑龙江省天然山杨和大青杨径生长平均为0.4cma-1,而银中杨达1.5cma-1。

  蒙古栎材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抗腐耐水湿等特点,是高档家具木材。

  种仁的总糖含量占55.44%,(食用玉米总淀粉含量为68.55%)单宁含量达7.24%,产量0.5~0.75thm-2。

  橡子种仁蛋白、脂肪含量均高于玉米。

  种仁所含淀粉可用于纺织浆纱、酿造酒精,单宁可用于红酒酿造及工业原料。

  3.3.2农畜的饲料和肥料基地

  花棒地上部分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14.32%、小叶锦鸡儿为17.01%、沙拐枣为10.07%、尖叶胡枝子为15.08%、紫穗槐为14.31%、苜蓿为10.52%。

  紫穗槐叶子粗蛋白含量测定达23.2%[25]。

  而食用玉米仅11.56%。

  胡枝子播种第2年,枝叶干质量达6151.36kghm-2a-1,成熟植株达16.92g株-1。

  小叶锦鸡儿在嫩江沙地不同立地4~9年群落地上生物量为504.4~1927.68kghm-2a-1。

  花棒群落4~9年生物量可高达6885kghm-2a-1。

  紫穗槐1000kg嫩枝叶,含氮素13.2kg、磷素3.0kg、钾素7.9kg[20],沙地平茬1年紫穗槐生物量最高可达2.93kg丛-1,以最佳密度以3600株hm-2(3030~3630)计算,产量可达10thm-2a-1以上。

  3.3.3生产林特产品樟子松嫁接红松苗造林培育红松果林。

  红松优良无性系果用林营建后5~7a初步结实,高枝嫁接2a就可结实。

  无性系红松果用林的结实期可达180a以上。

  优良无性系红松果用林定植(630株hm-2)20年后,9年间年均产种量为451.3kghm-2,平均每个球果质量为0.4kg,可产籽0.1kg,平均出种率为25%(人工果园种子千粒重达700g,野生的种子350g)。

  2012年的松子价格达30元kg-1,经济效益可达13539元hm-2。

  山杏实生苗4~5a后开始结实,嫁接苗2a后开始结实,10a左右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30~40a。

  吉林省西部地区栽植“薄壳l号品种,每hm2沙地可栽植1000~1200株,盛果期杏核产量可达3500~4000kghm-2,按目前市场价10元计算,产值可达3.5万元hm-2以上。

  沙枣栽培密度以3000株hm-2为好,以最低结实量5kg株-1计,可产果实15000kghm-2,可出沙枣面9000kg(果粉与果核比例约6∶4),

  50kg沙枣面可出60°沙枣酒12.5kg,可产2250kghm-2,按20元kg-1计算,可创产值45000元hm-2,木材坚韧细密,可作家具。

  辽宁省建平县栽植大果无刺沙棘,栽植密度(雌株)为1359hm-2,果实产量达8~12kg株-1,10500~15000kghm-2。

  叶子产量7.03kg株-1。

  2010年内蒙古沙棘净果收购价为2.6元kg-1,叶子1.5元kg-1。

  果实产值可达27300元hm-2,叶子14330元hm-2,合计41630元hm-2。

  4黑龙江省西部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建设策略

  黑龙江西部平原从科尔沁沙地到小兴安岭西缘,农田防护林按功能基本可分为固沙、防风固沙和防风三部分,按结构基本可采取3种模式。

  4.1固沙型防护林

  在沙区前沿。

  采用疏透模式,直接固定沙丘、锁封沙面、拦截沙粒。

  经济树种可选择花棒、小叶锦鸡儿、胡枝子、沙棘,乔木可选取榆树。

  4.2防风降沙型防护林

  沙区与农田交错过渡地带。

  采用紧密模式。

  进一步拦截、削弱风沙流。

  经济树种可以选择山杏、沙枣、枸杞,乔木可采取杨树。

  4.3防风型防护林

  在基本农田区。

  采用通风模式。

  栽培高大乔木,系统削弱风速。

  可以选择蒙古栎和樟子松嫁接红松。

  黑龙江省西部森林生态系统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粮食安全的绿色屏障。

  营造和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发展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民营造和管护农田防护林是利国利民、利生态利经济的最佳经营模式,应该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广泛推广。

  生态经济论文

  一、鄱阳湖“四大家鱼现状分析

  统计资料表明,2012年鄱阳湖区有作业渔船18076艘,近几年鄱阳湖湖区捕捞船只数基本稳定。

  全湖捕捞产量2.85万吨,与2010年的捕捞量相当。

  鄱阳湖渔获物品种主要由“四大家鱼、鲤、鲫、鲇、黄颡、鳜、翘嘴红鲌、!鱼及短颌鲚等组成,由此可知其以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要捕捞对象,其中:“四大家鱼1891.52吨,占捕捞总量的6.64%。

  朱其广等2010年的调查表明,四大家鱼幼鱼从长江由湖口通江水道进入鄱阳湖的最早时间为6月26日,高峰期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中旬。

  整个通江水道在调查期间四大家鱼幼鱼总产量为3.1×106尾。

  其中鲢鱼占78.75%,草鱼占18.43%,鳙鱼和青鱼分别占2.06%和0.76%。

  而江西省2013年鄱阳湖及长江江西段禁渔暨增殖放流活动3月20日在南昌市红谷滩秋水广场举行。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