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讨中国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论文

时间:2023.6.17

  摘要: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高等艺术教育机构——艺术学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职能。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的艺术都离不开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因素的制约。抛开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大前提,艺术教育机制对特定时代的艺术发展、审美趣味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我国艺术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我们的艺术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教育发展方向油画教学教学模式

  多年来,教师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是艺术教育教学中专业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能促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促使学生的绘画水平有所长进?随着当代美术的蓬勃发展和美术教学改革,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教师如何指导才能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能力,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就艺术本身而言,应倡导教师自身所认同的观点,突出个性化教学。我们并不否认教师教学对引导和保护学生自身的艺术个性所起的积极作用,但也必须正视由许多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诸多教学问题,如偏狭的误导和放任自流以及单一僵化的技能传授等现象。那么,能否有一个更合理的理念,既能充分展示和发挥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点,又符合当代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呢?

  一、油画的发展

  油画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历经风雨。自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郎士宁等携带天主、圣母像来华开始,西洋油画传入中国已有400余年历史。但是中国人自己有目的、主动学习西洋油画,将其作为一种绘画体系引入中国,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迄今已逾百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引入了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的绘画教学模式。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的引进在当时对我国的油画艺术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油画教学虽不像苏式教学那样陷入僵化,单位造型能力的基础,从静物至风景写生到人像,人体教学体系仍被延续。我们要寻求新的油画教学模式,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油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油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作品具艺术性和商品性两重属性。油画作品以商品进入市场后必定受市场影响,市场是一个形形色色的空间,不同的人群对油画作品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一味按照固定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油画市场必定会出现僵局。虽然现在涌现出一定数量、具专业水准的画廊,拍卖业和艺术博览会也逐渐兴起。虽然油画作品数量不少,但归根结底也就那么一小撮人的市场。如果使市场扩大化,必须解决油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今后亦应是油画教学的重点之一。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试想,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一次次重复单一的语汇去讲述不同主题的故事该是怎样一个悲哀的局面?以写实训练为基础的油画教学模式最受冲击,使教学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困惑。产生这样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学院派写实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比较单调,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以往的油画教学中,大多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一专多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过多的自我判断和辨别意识,而是一味跟随,在创作过程中普遍缺乏自信缺少自己的想法,过分依赖教师的判断和指导。因为现有的油画教育模式,在强调技能训练的同时,只是一味地注重课堂练习,并没有创造性的实验,也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批判意识。现在艺术发展形形色色,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本跟不上进代的步伐。自从艺术学院产生以来,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家对学院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会有所不同,但学院在艺术教育中始终扮演着一个正统和重要的角色。然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院艺术教育体系也引起越来越多的质疑和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学院在现当代的艺术发展中,究竟是应该以维护旧传统和旧观念为最早宗旨,还是以探索新思想和新风格为最高宗旨。在西方,由于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画廊体系的建立,以及独立的艺术批评家群体和艺术赞助人的出现,许多具有创新思想和风格的艺术家已经不再依靠学院权威的认同。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院校由于坚持传统的教学规范,拒绝承认和接受当代艺术的新发展,因而已不再承担推动艺术发展的主导任务。而有些院校则顺应历史潮流,转变教育思想,对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将现代新科技、新材料、新方法、新观念引入到学院艺术教育中,从而建立了适应当代艺术发展的新型学院艺术教育体系。因此,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中,艺术学院教育的本质以及在整个艺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反思的问题。

  三、油画教学上的探索

  现在的油画课程,基本课型单一,以对物写生,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体验不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无法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与创作力,以致影响最后毕业创作的质量。专业教师应该在多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紧紧抓住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发展他们的潜力。要让学生积极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有所创新。

  首先,学生的艺术审美愿望、兴趣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兴趣是学生创作的动力,要鼓励学生创作,使学生对创作产生兴趣,不畏惧创作,而不是只是一味地照物写生。现代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适时举办油画展,对学生来说就是自身能力的体现。油画展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进发展,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很好的表现,这样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予以保留,等学生们创作出大量的好油画作品后进行展览供大家评测好的予以奖励,学生们的创作兴趣便会高涨起来,创作能力随之增强,其次,学生欣赏水平进一步地提高,是创作持续发展的保证。学生有了热情后,必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使之兴趣持续发展下去。这就需要学生们大量地进行试验性创作。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史话》中认为:“20世纪西方前卫艺术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们的实验性。‘实验’是发展、创新的动力,把其先进性引入到教学中,使其具有规范,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我们只有对各种流派和风格兼收并蓄,在教学中适当允许远离某些经典的艺术实验,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用研究来带动教学,在教学中适当允许远离某些经典的艺术实验,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用研究来带动教学,以自律自足性、兼容性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才可能发展我们今天稍显滞后的油画教学。”师高弟子才能贤,教师本身在知识结构、气度学养、文化背景、综合素质方面必须具备较高水平。

  四、我国整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外国的对比

  不可否认,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我国在迈向现代化的途中,在某种程度上也经历着与西方工业化国家同样的困境,人们对特质的追求超过对审美的追求,更多地从竞技层面上考虑问题,导致了生存环境的恶化与精神品位的单一;教育体制带有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重科技教育,轻艺术人文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只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人员,却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艺术审美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艺术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还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

  主要表现之一是对艺术教育的理性认识还不够。比如,美国艺术教育界已注意到艺术的认知属性,并站在以视觉知识反对大众文化形象操纵的高度来重视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中国的艺术却依然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的情感层面;

  二是艺术教育的内容还过于狭隘。我国的艺术教育最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艺术技巧而进行创作。鲜有学校开设以培养学生审美理解力为目的的艺术史评与美学课程;三是应该教育的影响下,艺术并没有获得与数学、语文等课程同等的学科地位;四是我国艺术教育尚未有相应的评估标准,一些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家在这方面已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果。

  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了材料上的划分,装置、行为艺术、视觉艺术等并峙于当代,并且相互渗透,面对如此纷繁的当代艺术,逃避不是办法,封闭只能成为井底之蛙,面对强大的传媒时代,封闭也是封不住的。尽管中西文化教育上有很多的差异,但是西方国家的艺术教育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要在各级学校艺术教育中尤其油画教育中增加艺术史、美学、艺术批评方面的内容,改变艺术教育只停留于以艺术技能、技巧训练为主的状态。

  二是要重视和加强艺术师范教育,培养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广博知识的艺术师资。

  三是要加强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的科学研究。因此要积极重视和大力加强艺术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实验,并促进艺术教育界的国内外交流。

  四是尽快为各级艺术教育设置相应标准,并设立合理的评估制度,但要避免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艺术能力与审美能力。

  目前我国艺术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我国艺术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艺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思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关于艺术教育,尤其油画教育改革的思路,结合油画现实存在的弊端来解决问题,寻求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已成为我国艺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常宁生.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英]贡布里希.艺术史话.


第二篇: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探析的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在模仿西方学院派艺术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重视技术、轻视艺术思想的教育观念逐渐成为主流,人文教育的缺乏不利于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本土文化的传承。作为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应该尊重美育规律,实现艺术教育的阶段性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更应该注重艺术素质和审美情感的培养;面对全球化语境与本土意识的二元对立与冲突,坚持文化多样性,才是本土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

  论文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多样性本土化素质教育美育

  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道德、艺术、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三大支柱共同支撑起人类文化的大厦。科学首先指自然科学,科学致力于揭示自然真相,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因此其目的在于“求真”;道德用以协调社会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共存关系,其目的是“求善”;艺术则是人类活动的最高级表达方式,著名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认为,“直接得到快乐,是艺术活动的特性。”因此艺术的目的在于“求美”。从词源上看,英文culture(文化)来自于cultivate(培养),汉语“文化”二字最初则指人受教育的程度。因此,教育成为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教育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教育包含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等多个方面,艺术教育在艺术“求美”的目的下成为美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是情感教育,而情感关乎道德。从社会整体来看,艺术教育可以提升个体的道德素养,而人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通过文化,人们之间相互联系、沟通,继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从受教育者个人来看,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开发个体的创造能力,通过社会这个平台进行表达和交流,继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艺术教育在道德建设、科学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面对全球化压力所做出的民族认同反应以及新型媒体科技使艺术传播手段的改变,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亟待改革。

  一、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当今时代,西方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造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本土文化传统发生急剧消亡和改变。而本土文化是民族身份的识别标识,构成了人类多样性的文化生态链条。但是,在全球化背景和西方文化的战略攻势中,文化土壤发生变异,加之人文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长期短缺,中国文化民族性的生态困境以及消解危机也同样显露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中。表现在艺术教育上则是“重洋轻土”,使得一些受教育者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感到严重的生疏,历史文脉失去传承,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年轻一代甚至教育工作者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的西化。这一切都对本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为严峻的现实困难。大学作为教育这一智能、知识、信息基地,首先应对代表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有确切的认识,加强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充分发挥大学保护、传承本土文化的作用。

  从开创中国教育先河的孔子时代至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教育始终注重的是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将艺术的“求美”、科学的“求真”贯穿于人的生命历程。由此看出,中国的艺术教育始终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并形成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本土文化,这种教育从古至今以至未来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教育理念进入中国,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从道德教育中独立出来,丰富了中国现代教育体系。而在模仿西方学院派艺术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中国艺术教育选择了以写实主义为主流的形式而抛弃了传统的融道德精神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培养模式,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前苏联艺术教育模式的移植,重视技术轻视艺术思想的艺术教育逐渐成为主流。这一点从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和艺术学科教学就可见一斑,体现考生文化素质的“文化课”分数较其他学科考生可以低很多,只要素描、色彩等绘画技法过关就可以轻松考入大学。而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如同“匠人”一样还是在重复模仿所谓大师的笔法、形态,这种过分强调技术理性、组织纪律的教育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学生的作品尽管符合所谓的“形式美法则”,但内容是苍白空洞的,更不会成为流传百世的艺术作品。这与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初衷是不相适应的。

  二、尊重美育规律,实现阶段性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美育的发展成熟一般需要历经三个阶段:艺术技术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审美情感教育。尽管三个阶段是密不可分、相互交织的整体,但是对于艺术教育完整的体系来说,每个阶段又有其不同的培养目标。艺术技术教育可以看做艺术素质培养的基础阶段,这里所说的技术即艺术表现技巧,之于视觉艺术,艺术技术可以看做是造型能力的培养,即对形状、色彩的把握能力培养,没有技术的训练和培养,艺术思想就不能表现出来,就无法与社会形成交流沟通,就无法成为文化,因为文化是群体或者民族整体生活方式的表现,而非个体主观臆想。

  这个阶段的教育比照中国整体教育体系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即中小学教育)得以实现,而高等教育更应该注重艺术素质教育和审美情感教育。所谓艺术素质,是艺术能力和艺术涵养的统一,艺术能力即艺术技术,虽然高等教育阶段还需要强化艺术技术,但是已经不是高等艺术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艺术涵养包括艺术经验、艺术认识,以及对各类艺术特性的了解和掌握,是内在的精神品质。艺术涵养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得到提高,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与文化母体的传统、道德、行为方式紧密相联。因此,艺术教育不能脱离艺术赖以生存的母体文化。通过艺术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母体文化的美,并内化于心,而不仅仅是唯技术论,只做肤浅的表面装饰。如北宋画家郭熙所说,“人之啼笑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见之于笔下”就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审美情感教育的最高级表达形式,是美育的终极要义,艺术创作形成作品,作品是特有的文化身份识别符号,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就美育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说,中国艺术教育甚至高等艺术教育大都还停留在艺术技术教育阶段,这远远滞后于传承、发展人类文化的高等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有技法和表象形式的教育是不完全的,应该从文化现象或者说人文素质的高度来整体认识艺术,才是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作为艺术的整体,文化是艺术的内核,形式只是其外在表象,因此通过艺术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本土文化的优质基因,才能创造出鲜活的艺术形象,才能实现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才能在全球多元文化的生态圈内生存。

  三、尊重本土文化,坚持文化多样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加之“文化天生具有一种开放和流动的性质”,本土文化被西方文化侵蚀覆盖,西方文化成为一种“标准文化”,在世界各地肆意传播,这引起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幸运的是,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冲击反而促使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艺术教育领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研究者们已开始了深刻地思考,甚至把如何在教育中捍卫与传承本土文化作为神圣的学术使命。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和力量源泉。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其物质和精神上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历史蒙昧时期,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自己的传统。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所谓交流不仅是指日常生活,更是指关乎民族生存发展的艺术教育。当受教育者通过艺术教育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后,才能发掘那些具有普遍人性价值的艺术元素,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

  民族认同是对全球化压力的正常的、健康的反应。但是,尊重本土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面对全球语境与本土意识的二元对立与冲突,单纯依靠维护传统也是无法保持自己文化身份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应该根据自身的历史特点和现实要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努力改造外来文化,从而使外来文化带上自身民族历史和现实发展的特征,即创造性地接受、吸纳和改造外来艺术形式使之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同时,同生物多样性一样,要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去了解不同种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坚持文化多样性,是本土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

  结语

  21世纪世界经济更加趋向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多样性,传承本土文化是文化多样性得以存在的基础。中国本土艺术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一种文化遗存,在信息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何保持这种旺盛的生命力,如何使本土文化血脉代代相传,如何在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与生活经验教育的同时,将本土文化镌刻在其心灵深处,就是艺术教育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样的问题,就应该尊重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坚持文化多样性,构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和谐文化生态环境,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