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参与少数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式

时间:2023.4.5

  摘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参与,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力图阐明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建设在少数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的优势、现状、原因及其意义。

  关键词:民族院校 学科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自觉

  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工作现状及难点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共识。我国非遗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势头迅猛,从2001年至今我国已有34项非遗项目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机制;2011年出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截止2014年7月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517项,其中音乐类项目接近半数。这对音乐学科及其从业者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近年来,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申报轻保护。就音乐类非遗来说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音乐领域专家系统非遗知识欠缺;而非遗专家音乐专业素质不足,两者兼备者有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所以音乐类非遗工作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培养一批既懂音乐有具有系统非遗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民族传统音乐研究都把传承危机指向了传承人的缺失,所以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的重中之重就是有目的地进行传承人的“栽培”,而作为一个国家来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而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各类高校,所以近年来学界普遍认识到要建立非遗的长效保护机制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参与。

  二、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在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保护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不同性质的高校纷纷根据自己优势提出参与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地方性普通综合类高校强调其“地利”优势;高等师范类院校强调其“人和”特色。那么我们作为民族院校音乐专业的优势在哪里?笔者以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由于其民族教育的特殊学科环境,在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保护及传承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院校不能替代的。从保护对象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类非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相对的特殊性:首先,要熟悉其历史传承与文化背景;其次是要对其民族语言及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再次还要精通专业音乐知识技能。而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几乎得天独厚地具有以上优势:在整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方面,民族院校都有专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院系,这不但解决了语言的问题也一定程度解决了文化背景问题;其次,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馆藏文献资料;再次,有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生源,这些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熟悉包括音乐在内的母语文化,进校后又有系统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他们毕业后大多回到生源地,成为民族地区音乐艺术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影响着民族地区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与方向。在此基础上,民族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学内容,不仅以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为独有办学特色;也为民族地区音乐类非遗保护做出应有贡献,这也是民族大学为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有所担当的体现。

  三、当前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参与少数民音乐类非遗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民族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方案中涉及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非遗)的内容极少,和普通综合院校一样常将音乐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看成范本及目标,越来越被“学院”化,民族院校本来应该具有的民族特色却越来越少。就拿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以“原生态”面目入学,却逐渐被学院化的培养方式同化,入学后不久便“自觉”地认为本民族的音乐同服饰一样不合时宜需要“进步”。

  进一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尽量保持其“本真性”,但高等院校的音乐学科建制早已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准确地说是德奥音乐体系,其教学内容也是以西方音乐作品为主的,传统音乐的比例越来越少,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的成分也是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越来越陌生,这种陌生导致了对其“自觉”地疏远。我们似乎已然接受西方音乐先进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事实”。细究起来,这种“自觉”却更多的是源自我们的教育体制及其历史。回顾历史不难发现,1904年废除科举以后,政治改革家们主张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虽也用了民间小曲但数量不多。所以“学堂乐歌”这类最初的学校音乐教育一开始便是以西式为主的,而且这种传统的惯性似乎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当年的先辈们学习西方是“师夷长技”的权宜之计,如今却已粉末倒置。当下要用西方音乐体系的标尺来度量传统音乐文化的优劣,如此以来,只能让传统音乐文化显得不合时宜。这一代代受西方音乐教育成长起来的国人也已然具有西方音乐的耳朵,回过头来如何让他们由衷的认同早已陌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还要谈什么保护与传承。在这种文化环境中,要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对所有非遗保护工作来说都是很难克服的障碍。

  最后,要强调的是,不是说民族院校音乐学科不应该有西式的“学院”范儿,而是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应共存发展,更何况“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统一的。在这种现状下,笔者以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建设中应该增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并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传统音乐文化接受群体;探索使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与高校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思路、方式、方法;为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学科进一步体现民族化,探索出可操作的路径,有效地参与到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工作中来,最终达到双赢目的是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王静.民族音乐传承与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D].恩施


第二篇:浅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复活论文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课堂 文化记忆

  论文摘要:本文依据菏泽学院音乐系把“山东琴书”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的实例和教学实际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对于许多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的基本识别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血脉与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在今天,中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悄然消亡、湮没。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的普通高校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传播弘扬基地,应当做些什么?

  一、菏泽学院音乐系的“山东琴书进课堂”的实践性检验

  作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璀璨明珠、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山东琴书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遗产。北路山东琴书代表人物姚忠贤曾经说过:“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山东琴书就要化为粪土”,因此企盼能为山东琴书的传承尽些力量。菏泽学院音乐系2004年春,为建设特色精品课程,同时有效保护传承优秀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菏泽学院音乐系经过系统化研究和多方面论证,选取了在曲艺音乐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山东琴书作为特色选修课程之一。特聘到原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省曲协会员、市曲协秘书长李巧莲教授和孙明祥老师来校执教。同时菏泽学院音乐系被批准为省级“非遗”研究基地。

  自菏泽学院音乐系琴书选修课开课以来,琴书班的同学在李巧莲教授孙明祥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从对琴书的一无所知,到拿到国内多项曲艺比赛重要奖项。也可以说是同学们对我国传统艺术认识的一次飞跃,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课堂”一次实践上的验证。菏泽学院音乐系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非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使之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中的赏析、反思和传习重构,达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创新之境。确定本体研究,活体展示,群体传承并举的研究思路,并将此项研究列为学校科研规划的重点课题。

  二、“申遗”不能代替“保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现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申遗”成为了风潮,然而,在形形色色的“申遗”动机中,只有一部分是抱着保护的态度,多数只是看到了申遗成功之后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地方知名度的提升,走上了歧途。专家表示,物质文化遗产还好,毕竟有一个成形的保护对象,但是,对于无形的只靠口传心授代代流传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出于商业目的将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还是不是原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商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杜晓帆表示,“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他指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每天都在变化,但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发展,而不是背叛,什么是可以变的,什么是绝对不可以变的,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他向记者提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介绍的层面,而应该提到更高的理论的层面上,给现在的保护工作以宏观的理论依据的指导。“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占有一定位置的话,保护工作将无力为继。”众多专家的一致吁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亟须理论和高校课程体系的支持。

  三、国内其他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实践性尝试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在国内普通高校当中菏泽学院不是唯一的一所。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课程,比如:

  1、河北科技大学2006年起把井陉拉花、晋州官伞、二贵摔跤等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为全校性选修课程,安排学时,设置学分,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学分体系。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整体建设,已经成为河北各高校的共识。河北师范大学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设了沧州落子、唐山皮影等民间艺术选修课,并在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特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项奖励。

  2、重庆文理学院同样也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还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学大纲。其他像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吉林通化师院、陇东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苏州职业美术学院等高校都开展了许多持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方面的活动,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

  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引向高校教育的必要性

  1、2002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次会议上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这一北京宣言虽然没有使用“通识教育”这一概念,但是这次会议的成果和这一宣言的提出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建设。2002年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概念。由其宣言可以了解该课程的思想。会议发布的这个北京教育宣言提出: 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呼吁要加强民间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使我们的干部、教师和学生乃至群众,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并自觉地去保护它们,这就可以避免过去对民间文化遗产的忽视乃至破坏。教育家的心理上的紧迫感,反映出我们的文化焦虑,我们的文化究竟在衰落还是在复兴?一则自己身体力行,一则希望通过课程培养下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全民性的恢复建立任重道远,青少年对待文化的理性态度、处理文化的行为方式、创造文化的能力形成与教育直接相关。因此,建设完善这一类课程已经非常紧迫。

  2、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为,作为现存文化的记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包含了更多随时代迁延与变革而往往被人们忽视或忘却了的文化记忆,只有在唤醒和保护“记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懂得人类文化整体的内涵与意义。否则,人类损失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失却寄寓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中的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这种损失是难以挽回的。事实上,目前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抢救还远未能成为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对青年一代进行民间艺术的教育,还没有能提上议事日程,在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许多专家提出,在大中小学校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是抢救与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最好办法之一。培养和造就从事民间艺术工作的人才,也是当务之急。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一再被证明它的有效性。被公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代表作”的中国昆曲引入了苏州许多中小学的课堂;不少率先把民间艺术教育引入课堂的地方,也越来越得到响应。

  高校作为一个智能、知识与信息的基地,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首先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有着确实的认识,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自觉,以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化,在高校现行的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把己任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建设中。

  五、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点认识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实践的目的:我们培养的人才如何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国都清醒地认识到并开始关注教育立足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都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精神纳入自己的主导性工作之中。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才能奠定他们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才能帮助他们在民族情感、国家意识上树立起精神根基,所以地方高校及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去,不仅仅是现实的选择,更是高校教育责任和义务的必然。

  2、学生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认识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学生通过地方民间艺术的普查、研究,可借助其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相关专业的学习。从而让学生个体的整体艺术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大为提高。这些学生未来择业时,将有很多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原生态地的宣传提供了可能。而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也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基础。

  3、高校本身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的提高:高等院校是国家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其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和能力应该进一步提高。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实践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手段。把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乡土特色的特色课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及艺术院校在教学中特殊设置的课程,将乡土的、民族的、时代的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中来,是对教材的补充,成为整个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精神内容、能力发展都会发生重要的变革。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校本身全面发展和提高。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向全体学生普及开设的理想如果能够变为现实,当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结语:

  菏泽学院音乐系通过自己的实践再一次印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普通高校的可行性。然而我国高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要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课堂上“复活”的目的,应加快跨学科的协作实践,尤其在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协作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我们应当树立起人性的文化尺度,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民众,特别是文化遗产丰富社区的农民群体、尊重民众文化传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文化个性,提倡文化的自觉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05.苏州(上下册)》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年1月。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