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关于茶的风情美文随笔

时间:2023.8.6

  西藏人与茶的渊源可以追溯得很久很久。历史上的“茶马互市”“茶马古道”等已广为人知。青稞酒酥油茶似乎已经成为西藏饮食文化的一个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藏的茶文化更加丰富更加多元。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丰富着生活也丰富着文化,品味着社会人生也品味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西藏生活的日子里,饮茶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切的记忆。

  天赐琼浆酥油茶

  酥油茶、青稞酒是老天赐予雪域高原独特的美味琼浆。

  生活在西藏的人们,不论男女老幼,青稞酒、酥油茶是没有人不喝的。来到西藏,不喝那甜丝丝的青稞酒和那香喷喷的酥油茶,就注定他的人生必将留下一道终生也难于抹去的遗憾与惆怅。

  青稞酒暂且不说,本文专门谈谈酥油茶。

  酥油茶对于雪域高原的芸芸众生来说,是须臾不可离开的。酥油茶的功能老天没有告诉人们,但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御寒。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酥油茶下肚,血脉喷涨,浑身发热,面皮油光发亮。草地上、沙滩上、石板上——随便一躺,呼呼大睡。一觉起来,保准什么事儿都没有。二是可以解渴。初来高原的人们,动辄嘴皮开裂,宛如得了嘴唇牛皮癣似的。但每天喝酥油 茶的人,那嘴唇,比使用了任何高级唇膏都光鲜迷人。三是可以美发。藏区人们的头发,乌亮光洁,发质好极。背后欣赏,藏区女孩们动辄便是秀发齐腰,摇曳生姿,让人心旌动摇。特别是在牧区,妈妈们经常会在孩子们的头发上抹上酥油,以保证孩子有一头漂亮的头发。我亲眼看到,内地一家有名的生产生发剂的企业,在拉萨开专卖店,连开三次都关闭了。西藏的人(除了内地来的)极少见那些“聪明绝顶”的。四是具有医疗功能。虽然没有经过科学鉴定,但确实是事实。人们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老人们会赶紧拿点酥油,在患者的额头、太阳穴抹上点。患者的病竟然痊愈了。五是抗高原反应。来到西藏,如果有高原反应,那么,喝点酥油茶,胸闷、头疼、心悸、腿软等高原反应得所有症状就会减轻不少,身体壮的那症状根本就没有了。我到西藏十几年,天上飞,地上跑,从来没有什么高原反应。自己觉得,绝对与经常喝酥油茶有关。六是有礼仪作用。招待贵客,主人会在酥油茶壶嘴上、客人的酥油茶杯沿上沾上一小块酥油,以表示尊重。遇到重大节日,亲朋好友送块酥油,那是最贵重的礼物哦。……酥油茶实在是雪域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影子。

  初来西藏的人可一定要记住,食用的酥油和寺院里点酥油灯的那种酥油完全是两码事。点酥油灯的酥油藏语叫做“确码”,市场上用淡黄色的塑料包装成像32K书本稍小一些的方块。食用酥油一般是用牛皮、牛肚、羊肚等包裹起来的。在拉萨,一般在冲赛康、林廓东路、白塔北边的转经路那些地方买卖。

  酥油茶的制作并不复杂,但它却融入了藏族人民的令人惊叹的生活智慧。把新鲜的牛奶倒进大缸或者大木桶里,农区有时也用陶罐,然后用木棍不停的搅拌,直到一层厚厚的嫩黄色的油状物体漂浮上来,一些白色的粉状物沉淀下去,再把漂浮的物体使劲握成团,那就是酥油。沉淀的捞出晒干,就是可以食用的奶渣。

  在西藏,倒酥油茶时,一般要在酥油茶壶嘴的上方和酥油碗的边沿粘上一点酥油,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喝酥油茶时,一般要等到主人端着酥油壶来到你的面前,右手掌心向上示意请你喝时,方可双手端起茶杯,轻轻的左右吹开酥油茶表面的凝结层,既表示尊重,又暗示主人的酥油放得多,再小口喝。按礼节,是不能连续大口喝的,更不能把杯子里的酥油茶全部喝光,留下三分之一左右比较适宜。喝后,把杯子放下,由主人拿起再倒满。比较高雅的,主人倒酥油茶时,客人须用右手掌心向上表示感谢。

  我曾经在三年以前下乡时到过一个乡镇。我和镇委书记多木杰寒暄,乡小学的校长在办公室外把酥油茶倒好后,从门口开始,弯腰到九十度,两臂平伸,将酥油茶杯举到与额头相齐处,给我送来,后有退着出去。那一幕,在我的心里,好长时间都难以消失。已经二十一世纪了,在一些偏远地方,竟然还有这种旧时的礼仪存在。

  我也用酥油桶打过茶。听西藏的老人门说,酥油桶打出来的茶好喝。土登更旦已经过世五六年了。他是一个很可爱的藏族老人。生前终身未娶,在拉萨的的城管部门工作。工作之余,酷爱摄影。西藏的大小报刊上会经常看到他的作品的。我们是在布达拉广场认识的。刚认识,他就邀请我去他在单位的一个简陋的住处喝酥油茶。当时,老人用的是老式的酥油桶打茶。我好奇,要求老人叫我试试。老人说,用酥油桶打的茶好喝,要打一百多下,打的时候要往下用力,往上轻提。尽管我已经记住了要领,但还是在往上提的时候弄了一脚的茶水。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窗外的阳光非常明媚。

  在西藏的日子里,关于酥油茶的故事太多了。

  在西藏生活,酥油茶是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影子。

  喝酥油茶的日子,是人们幸福感最强烈的日子。

  我在家里购置了酥油茶搅拌器,自己经常打着喝。在酥油茶香里,仔细品味着思想、人生、情感和自然,回味着以往、眼前和未来。

  享受天赐的琼浆,世界是如此的多彩。

  甜茶馆风情

  西藏的甜茶馆最是别有一番风情。

  到西藏,没有进过“甜茶馆”,可以说,几乎等于没有来过西藏。

  在西藏,若是朋友邀你“茶馆里走”,肯定指的是甜茶馆,绝非装饰雅致清清静静的“汉式”茶楼茶庄。

  毫不夸张地说,西藏人没有不坐过甜茶馆的。休闲时光坐,劳作间隙坐,转经途中坐,逛街累了坐,朋友约会坐……可以说,藏族人一生中相当一段光阴是在甜茶馆中度过的。

  藏族一般不大喝清茶的。据了解,藏区恐怕只有那曲以北安多以至青海、甘肃等地的藏族才偶尔喝喝。缘由是那些地方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喝点不抗寒的清茶也没有什么。另外,以前的藏族老百姓生活极为贫苦,买不起酥油,只好喝点清茶了。茶叶自然是廉价的砖茶了。

  酥油茶是高原民族本土的特色饮品。上好的酥油,适量的盐巴和早已熬好的适量的砖茶汁,放入适量的开水里,在酥油桶里上上下下打一百来下,就可以喝上热喷喷、又香又浓的酥油茶了。酥油茶有营养,耐饥,抗寒,抗高原反应,而且还有很多的药用功效。百姓们说酥油茶是菩萨赐与雪域高原人的特殊礼品。

  甜茶却是泊来品,西藏原先没有,后来从尼泊尔那边传过来的。

  甜茶制作方式很简单的。把砖茶汁、奶粉和红糖按一定比例往大锅开水里一放,架上木柴大火,边熬煮边搅拌就可以了。

  拉萨的甜茶馆很多,所有的居民区一定会有几家甜茶馆的,但转经路上最多,主要集中在林廓路一周的街面上。所谓的“林廓”,是藏语的译音,意即大圈的转经路。中圈的叫做“帕廓”(八廓),小圈的“囊廓”就要到大昭寺里去转了。

  甜茶馆的门面一般是平房。前面大厅是茶客饮茶厅,后面就是操作间。

  甜茶馆里面的光线一般比较暗,四周墙壁上随意地画上一些奇异的图案。矮小的柜式的藏式茶几漆面斑驳图案模糊,窄窄的藏式沙发或者原木条凳有着星星点点的油腻。头顶漂浮着的是熬煮甜茶的蒸汽味儿,混杂着香烟味儿,鼻烟味儿和一些说不出的味道。地面上黑忽忽黏忽忽的。服务员大多是在街上招来的农牧区出来找活做的女孩子,脖子和手有些脏,但是这一切都无所谓,她们灿烂的笑容瞬间抵消初来者所有的不适应。甜茶馆里的一切都显得很随意很自然的,摒弃了一切刻意的修饰装扮,促使茶客们卸下一切喝茶以外的牵绊。进了甜茶馆,仿佛走进牧区一户旧式的老厨房,席地一坐便可开喝。

  茶客成分的复杂是非常的。大部分是转经的老人,也有街上的闲人,单位的职员,警察,教师,逃课的学生,机关干部,擦鞋的,做生意的……总之,社会上有的行业,在甜茶馆里都可以找得到。现在内地不少有权有钱的人喜欢讲排场显身份,休闲往往去得是冷冷清清的鬼祟的地方。西藏的甜茶馆却大不同,说不定坐在你面前那悠然喝茶的,就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或者是一位级别不低的政府要人。西藏和内地有些不一样,工作节奏实在是比较慢的,所谓“西藏西藏,特殊情况”。上班后,到办公室出一头,有些人就三五成群的直奔甜茶馆去了。甜茶馆里以藏族同胞为主,汉族不多,去了的大多是“老西藏”或者是懂藏语的。

  在这么一个随意自然的环境里,茶客们的精神武装无意之中就全部解除了。没必要正襟危坐,没必要一脸正经,没必要庄重严肃,什么玩笑都可以开,什么话儿都可以说。这儿是大到国际国内小到家长里短等各种信息的集散地演绎地,这儿也是很多的藏式笑话的起源地。茶客们的茶话更多图的是一种轻松一种快乐一种好玩。因此,甜茶馆里的话千万别较真,千万别当回事儿。很单纯的一句话儿,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在甜茶馆里,经过众人的智慧和精心加工,到了最后,简直演绎的连神仙都目瞪口呆了。比如说,旁边一个人说,昨天看见一头牛从门前跑过。不一会,另一组人就会演绎成昨天看见一头牛把一家人的大门顶下来了。再过一会,就变成一头牛把别人家的大铁门顶下来挂在脖子上满大街跑,几辆警车在后面追。再后来……

  西藏的甜茶馆里,除甜茶外,还配备有酥油茶,“普突”(藏式面条的音译。真正的“普突”是用牛骨头汤煮的)。朋友看玩笑说,那是“真正的补钙食品”。

  甜茶馆的消费是真正的大众消费。甜茶一般是二元钱三磅的一壶(以热水瓶计)。“普突”最便宜实惠,一元五角一碗的。若有人点酥油茶,三磅的一壶五元钱。

  隔段时间,我肯定要抽空去甜茶馆坐坐的。倒不是迷恋甜茶,主要是喜欢吃“普突”。最有趣是有一次在江苏路上的“革命茶馆”里吃“普突”的经历。工作太忙,好久没吃“普突”,怪想的。大家都说“革命茶馆”“普突”最好吃,就去了,一碗一碗地埋头吃着,不觉竟一连吃了八碗解馋,招来茶馆里所有善意惊讶的目光……

  甜茶馆里的通用语言是藏语。西藏各地藏语方言在这儿大都可以听到的。

  附带说一句,西藏人现在打酥油茶已经基本上不用那种老式的酥油桶了。现在用的是电动搅拌机,很方便的。几分钟就可以喝上香喷喷的酥油茶了。老式的酥油桶,大部分人已经把它当作一种文化符号收藏起来了。但老人们说,还是酥油桶打出的酥油茶比较地道。

  别具雪域风情的甜茶馆,是成群结队的转经人的驿站,是朴实的人们释放精神负荷的一个美妙的去处。

  走进茶园

  拉萨人招待亲朋好友,有一个节目,便是请你“喝茶”。南方人听了觉得顺耳,北方人听了,觉得薄皮小气: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时如何得解馋,喝杯淡茶有啥意思?于是便立马怏怏不乐起来。

  待主人领进茶园入座,便不仅目瞪口呆:妈哟!好大的排场!这哪儿是叫喝茶哟,明明是参加茶话会吗!

  楼上楼下,几十张以至上百张茶桌横着竖着摆开,方的圆的,却少有空的。只见得茶香飘飘,人头攒动,茶博士往来穿插其中。茶客却是五花八门的,黑头发的,黄头发的,也有那种发根是黑的发梢却成绿的红的的,简直像煮了一口大锅的木耳似的。茶园宁静,少见沸腾。或打扑克、下棋的,定是闲人;或擎着茶杯作深思状的,便是谈生意;或悲喜无常,则是遇旧友;或眉开眼笑,则是识新朋;或矜持中挟几分得意,保是人请人求;或谄媚之间包含几分无奈,准时请人求人。有得势的新贵,也有失意的倦客。举家消闲的一眼就可以辨出,孩子就是标签,到男的面前喊着爸爸,爬上女的膝上抱搂脖子。有喧哗几下的,可立即就安静了,是几个小青年要啤酒喝,招来一片不悦的眼光。茶博士挽着长嘴铜壶,从客人肩缝间伸出,一道清亮的光射入茶杯,泛起一撮嫩绿。每个茶杯里,都盛着一片春光。

  茶艺谈不上,尽管茶是中国的国粹,抑或是英文中国的发音,正如礼仪和雷锋一样,被折腾的走样了。但茶的品种却极多。杭州的龙井,云南的雪山茶,福建的铁观音,苏州的碧螺春,湖南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湖北的仙人掌,江西的庐山云雾,安徽的敬亭绿雪……等等,等等,应有尽有,绝对是一片茶的牧场。茶本是草木,是人类最早的食物,且有医病疗疾之功效,饮之可以清心明目,理气生津。故历来名人雅士常常以茶来修德养性。清人郑板桥曾有一联道:“从来名士能品水,自古高僧爱头茶”。但拉萨茶园能“品”者寥寥,前来茶园的,大多是精气神十足的青年男女,“茶翁之意不在茶”了。

  茶园的招牌大都威武,有茶市,茶庄,茶园,茶楼,至少也叫茶座,但那常常主要是诱人去“坐”的。

  这种“汉式”茶园,有些和吴越川楚各地茶园相近,却最与四川的相似。大概是拉萨的四川人比较多,加之能吃苦善经营,便将川式茶园从天府之国引上雪域高原日光城的。可是拉萨的茶园和成都的毕竟不同。四川各地的茶园里是热闹异常的,拉萨茶园却安静,那份安详静谧有时令人感到心中空旷辽远,让人的思绪飞的很远很远,似乎实在是一个放牧精神的金牧场。拉萨茶园里,是可以打麻将的。只要不,包间里的服务是非常周到的。每到周末,去晚了,肯定是没有座的。丰富的包容和安详的静谧就这样美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拉萨是世界上最高的省会城市。茶园大都在二楼以上,无疑高出了一截。在茶园最高的楼层上品茗,眼界越过四周围的山群,看到的肯定是春光妩媚的草原,悠然的牧人在歌唱,辛勤的牛儿羊儿在觅食——

  我经常这样想的。


第二篇:关于夜的美文随笔


  白天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捉摸不透,形形色色,光怪陆离,不得以戴上了这厌恶的面具。似乎只有晚上,洗去一天的风尘,慢慢变回真实,柔弱的灯光下,这个属于的自己的世界。

  此时,夜已深沉,寂寥的夜吞没了一切却留下了所有的凄迷。

  此时,人望远方,深邃的曲调围绕身旁在耳边又洒下满地思念。

  ,当黑色赋予这片天空如此独特的静谧,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黑色,月亮睡了,星星也睡了,我的梦还醒着,在这片模糊的背景中,依稀回放着你我的初见。对不起,我没忍住,冷与累的滋味,就像是花开的瞬间凋谢,思念在心中开花,却逃过了枯萎。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眼泪懂得遗忘的伤。这个漫漫的长夜中,给了太多思考,怀念的时间,不用刻意,铺满桌面的纸张在等待留下些什么。

  夜,静谧谧,习惯了这份安静,然后在这份静谧中倾听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那是心底最真实的节奏,足以温暖这个寒冷孤寂的夜晚。但是夜很长,舞动的思绪给了一些无尽的回忆,有时迷离,有时深远。叶落倾城的荒凉,无处告别的忧伤,给了这,可以包容一切的黑夜。指尖舞动,重重叠叠的絮叨着一些淡淡的内心情愫,是怕那些隐藏在记忆中的小细节以后不会再被自己轻易察觉了。一个从你的过去追溯,甚至了解你现在的人,或许此后的未来都不会削减对你的爱。

  安静的夜晚喜欢看点喜欢的书,碰到触动的地方会反复看上几遍,可是却不会停下来给你反复过几遍的机会,也不会再有同样的一个夜晚,当然也不会再碰到同一个她。却始终擦不掉那悠悠飘洒的孤单,也解不开那沄沄缠绕的缘分,更剪不断那缠缠交织的思念,想转出那悄悄飞逝的流年,也很难。也可能是太执着于一面,从而错过了身边的风景,此时的雪季。可天涯太远,一生太长,抵不过这时光荏苒,岁月更迭,是谁苍白了谁的等待,谁无悔的看着谁的执着。何不执着一点,像每个夜晚都会准时来到一样。

  夜已过半,一杯咖啡,一部手机,成了我的所有,忙完所有的工作,在键盘上敲下一段文字,随着音乐渐起,也在心里蔓延。突然发现喜欢上了最近忙碌却平淡无味的日子,没有纷争,没有喧嚣,像这安静的夜晚,但想到临近的时间,心中不免还是有些慌乱。你知道吗?身边的人说我变了,说我变得爱笑,话多了,可他们不会知道这么做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空虚,我也戴上了这该死的面具,只为自己过得轻松一点。他们也不会知道,为什么会在朋友同事的喧闹中突然地沉默,也不会知道为什么会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驻足不行。

  能遇到你,我想这也是我应得的幸福吧。

  回忆这本泛黄的书,有时用来慰藉自己,有时又像一根针扎在心上拔出时依旧隐隐作痛,让自己记住---曾经。

  夜未完,我至此。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随笔之一

班主任工作随笔奇台六小王新梅这学期我仍然承担数学教学工作,还担任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凭经验到了四年级班主任应该松口气了,可没想到这学期让我更费心了。丢三落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更多了。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一句精辟的名人格言,也是如此。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醒,给人以…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

高中思想政治随笔

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摆脱困境,达到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考试成绩好这样一种境界,我认为学校应重视、媒体应支持、教育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当然,重中之重是老师、学生观念的转变。首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政治教…

20xx.12教育随笔《一切为了孩子》

小7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和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半日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让对孩子的教育做到家园同步,在幼儿园的统一工作安排下我们小班在12月x日下午开展了家长…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潘集中心校乔良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只有在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美术教学,接触者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

读书随笔 董兴华

读《班主任漫谈》随笔贾庄中学董兴华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感慨良多。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某些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翻阅这本书,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使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快乐的暑期来临了,跟以往不同,这次暑期我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的集中学习培训。在此期间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动时间学习,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新所…

网络研修随笔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

心得随笔

玩中学,学中乐_____观摩课有感连续两周参加了济南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会,每一节课都特别精彩,特别是这周三的展示课各位老师各具特色、形式多样、设计精巧。作为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低年…

随笔(20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