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杂文随笔

时间:2023.7.5

  理发乃是人的头等大事,最早的时候,头发是不可以随便剪掉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剪掉头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除非是皈依佛门,剃去三万六千烦恼丝,以示忘却滚滚红尘间的一切情愫恩怨,青灯古佛,从此再不理世事。满清入关,强行把汉人头发的前面剃去,在脑后梳成辫子,遭到了多少志士愚人的反对,宁可砍头也不剃发。后来,辛亥革命了,号召剪掉辫子,又惹得哀声一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理发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桩。

  我小的时候,头发都是由爸爸给理,不讲究发型,剪短就行,我家有理发的推子。到了星期天,左邻右舍的家族兄弟们也来找爸爸剪头,理发是文词,通常我们管理发都叫剪头。爸爸曾经一天剪了七个头,启武、启来哥俩,启怀、启宾哥俩,启祥、启新哥俩,再加启波三哥。爸爸热心肠,村里人有事找他,有求必应,何况是剪头这点小事。

  后来,爸爸的身体不好,总是头痛。我的头发就让哥哥给剪,哥哥纯粹是拿我练手艺,每次他给我剪头前,我都郑重声明,要留得长点,但一剪上就由不得我了。哥哥剪头耐心有余,速度不足,一个头要剪上小半天,因为他身材高大,剪头时他一会儿是弓箭步,一会儿又是蹲马步,弯着腰,低着头,宽厚的大手掌小心翼翼地捏着推子,一下都不许我动,我坐得腰酸背痛,估计他比我更累。一会儿左边长了,剪剪左边,一会儿右边长了,再剪剪右边,就像狐狸分肉一样,左边剪剪,右边剪剪,最终会剪得很短很短,几乎跟秃脑亮差不多。

  二姐也给我剪过头,就剪过一次,二姐不会用推子,也不习惯用理发的剪子,只会用家庭用的普通剪子,那时我大概是十一二岁,剪完后,一出去别人都笑话我,说我的脑袋像是狗啃的!

  二姐在外地上班不经常回家,哥哥也去沈阳上学了,我便找邻居的启武大哥剪头,或是我拿推子去他家,或是叫他来我家,启武大哥随叫随到,并且剪得十分细致,还讲究发型,剪完了人见人夸,也是因为我从小就长得比较帅吧!

  读高中时,学校在药王庙镇,镇上有连着的三家理发馆。其中的一家,墙上挂着许多的小人书,是给等待理发的人看的,我们同学都去他家,可以借机翻看那些小人书。负责理发的是一对老夫妇,面目和善,对待学生相当热情,那个大娘总是问这问那,诸如家是哪里的?多大年纪了?读几年级?最后告诉我们:“我儿子也在高中念书,他叫王二小,你们认识吗?”于是大伙都知道那是我们班同学王志勇的爸妈,还知道了王志勇的小名叫二小。以后再理发必去他家,那时理一次发才三毛钱,王大娘对对学生还优惠,只收两毛。

  上班后,离家在外,理发之所不固定,随时随处都可理发。有一次出差去锦州,晚上出去溜达,见到有理发馆正营业,便进去理发,问:多少钱?答曰:三元。等坐下,那理发的捋了捋我的头发,说:“你的头发这么涩啊!干洗一下吧!”原来理发馆还可以干洗,那就干洗吧!城里的服务就是周到!

  理完了,我掏钱,理发的告诉我:二十八元!我说:不是三元么?那人说:“理发三元,干洗二十五元!”我欲分辨,见店内还有三个人正横眉竖眼的看着我,算了,认挨宰吧!从此以后,不再在外地理发。

  如今,理发已经上升为美发,各种档次的美发店遍布大街小巷,染烫熨拉,精剪细理,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有的甚至上千元。不论男女老幼都在发式上大做文章,或长发飘飘,或油光可鉴,或五彩缤纷,尽显张扬的个性。我认为,如果不是球星、歌星或艺术家,完全没必要在头发上下太多的功夫,那么多秃顶的人不都挺快乐么?我还认为,染发的首创者一定是伍子胥,他过韶关一夜愁白了头,头发不可能一夜就愁白的,白毛女隐居深山十几年,或许能愁白头。一夜之间头发突然全变白,肯定是染的。所以说现在的染发,染红染黄染绿,都是从伍子胥开始的。

  近几年,我总是去我家附近胡同里的一个小理发馆,图便宜,别人十块钱,这里只要五元钱。年近半百,我的头发干涩细软,也越来越稀疏,没必要注重发型,也很难梳成哪种发型了。不想像球星那样利用头发表现个性,也没资本像美女那样借助飘飘的长发展示背影。所以对理发标准要求很低,只是为了清爽、方便,只要剪短就行。开始去时,那个女理发师总是问我剪什么样的发型,我说:“剪短就行!”时间长熟悉了,再去,女理发师就会笑着说:“还是剪短就行呗?”

  我有一同学夫妇开个理发馆,我偶尔也去那里理发,免费。有一次,同学夫妇都在忙,我见学徒的小姑娘闲着,便让她给我理发,小姑娘有些迟疑,同学妻子说:“理吧!然后我修理。”后来我很长时间没去他家,半年后再去,有个小姑娘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并自我介绍说:“不认识我了?我第一次拿剪子理发,就是给你理的!”

  那天我去岳父家,给岳父理了头发,岳父老了,腰都直不起来了,走路也费劲,拄着拐杖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平时很少下楼,岳父的头顶都脱了光了,只剩下周围的一圈,很好理,我很快就理完了,我这是第一次给别人理发。岳父美滋滋地坐在椅子上,像个孩子。


第二篇:值夜杂文随笔


  对医院真是没能有什么好的印象。毕竟来这的大都不是因为什么好事。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就是一个迎来送往的地方,生命的开始以及终结得经过这里一番如仪式般的洗礼。

  心里十分怀念古中医的诊疗形式。重症病人都是医生到家中榻前诊疗,这样哪怕身体有诸多不舒服,至少还是在熟悉的环境里,熟悉的人身边,而不是千篇一律刷白的墙,消毒液洗了又洗的被褥和衣物,还需要沉浸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哀痛呻吟中。来到这个世界时,面对的是仪器,离开人世时面对的依旧是仪器……

  每每到这样的环境,总会回想到外公,临走的前的希望就是“回家”,也是希望留给自己最后的回忆是有温度的吧。他很幸运,虽然身体插着管子,也是回到家里好几天才走的。走得不太痛苦。

  外公,是让我第一次深刻认知到死亡为何物的人。他火化后零碎骨骼和灰烬握在手中的温度,记忆犹新。

  人的生死,不过如此。

  而这回,守着的是我的父亲,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对他纵有诸多不满,真到了这一刻竟然怨不起来了,费劲心思想挽留他在这不太美好的人世间,哪怕只有三年……

  听着他絮絮叨叨和我聊自己的生平才发现对他并没有预想中的了解。同时,也觉得他还有不少痴念,这应该可以成为他努力活下去的动力吧。

  生命的仪式已摆下祭坛,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欣然接受。

  相信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给撰写我人生的神明献上最诚挚的信仰。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随笔之一

班主任工作随笔奇台六小王新梅这学期我仍然承担数学教学工作,还担任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凭经验到了四年级班主任应该松口气了,可没想到这学期让我更费心了。丢三落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更多了。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

《名人名言录》读书随笔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数倍的热量。一句精辟的名人格言,也是如此。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醒,给人以…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

高中思想政治随笔

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摆脱困境,达到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考试成绩好这样一种境界,我认为学校应重视、媒体应支持、教育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当然,重中之重是老师、学生观念的转变。首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政治教…

20xx.12教育随笔《一切为了孩子》

小7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和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半日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让对孩子的教育做到家园同步,在幼儿园的统一工作安排下我们小班在12月x日下午开展了家长…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潘集中心校乔良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只有在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美术教学,接触者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

读书随笔 董兴华

读《班主任漫谈》随笔贾庄中学董兴华最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感慨良多。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某些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翻阅这本书,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使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20xx集中研修随笔七:《小学数学研修总结》快乐的暑期来临了,跟以往不同,这次暑期我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的集中学习培训。在此期间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动时间学习,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新所…

网络研修随笔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

心得随笔

玩中学,学中乐_____观摩课有感连续两周参加了济南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观摩会,每一节课都特别精彩,特别是这周三的展示课各位老师各具特色、形式多样、设计精巧。作为新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低年…

随笔(209篇)